建光伏电站政府如何补助
目前政府对光伏电站的补贴有两种形式,一是上网电价的补贴,1元钱每度电作为标杆上网电价,国家电网以当地脱硫燃煤发电价格收购光伏发电,这个价格与1元钱之间的差额由国家能源局从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中给予补贴。
第二种补贴方式是一次性投资补贴,目前能源局科技部和财政部的“金太阳”工程补贴和住建部财政部的'BIPV'补贴就属于这种,大约是总投资的50%。
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是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
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独立发电系统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现时期进入商业化的太阳能电能,指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地各种灯具等;三是并网发电,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到2009年,中国并网发电还未开始全面推广,不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部分用电是由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的。
2013年12月4日,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光伏发电园区内的世界最大规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32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正式启动并网运行,利用水光互补性发电,从电源端解决了光伏发电稳定性差的问题。
2018年,中国光伏行业基本面将再获改善:
1、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到2020年,发电成本将下降33%至0.35元/千瓦时,“平价上网”时代已不遥远2018年至2020年,全球光伏年需求将达112GW至136GW,其中,中国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至少为50GW
中国一线光伏制造商仍被低估,这些光伏制造龙头凭借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将新增产能转化为新的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
2、“平价上网”,是国内光伏行业发展方向。
2017年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进一步下调了今年光伏项目上网电价以及补贴金额,中国光伏行业在“政策驱动”转向“成本驱动”的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3、光伏电价、补贴的下调倒逼企业不断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近十年来,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已由2007年的2元/千瓦时降至2017年0.5元至0.6元/千瓦时。
瑞银证券预计,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33%,从而步入“平价上网”时代。
4、光伏产业链上游多晶硅、硅片以及中游电池、组件制造成本的下降是主要原因。多晶硅的主要生产成本为电费和折旧,这两项分别约占生产成本的35%、20%。
目前,中国多晶硅制造商正在通过两种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每千克多晶硅产量平均用电以及通过扩大产能以摊薄每千克多晶硅的折旧成本。
目前,中国一线多晶硅厂商多晶硅总成本为9美元/千克,未来两年,这一数据有望降至7美元/千克。
降低硅片生产成本的主要方式则为:加大铸锭尺寸提升每生产轮次产量以摊薄单位成本以及用金刚线切割取代传统砂浆线切割。
未来两年内,中国一线硅片制造商目标将非硅制造成本进一步削减30%以上。提升转换效率,是中游电池、组件端企业继续研发的思路。
5、在PERC、HIT、IBC等新技术驱动下,中国制造商转换效率将继续引领全球。
对于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趋势,业内基本保持积极态度。
但由于2017年国内光伏行业超预期发展,在今年光伏需求能否再现去年高增长的质疑下,业内对于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的预测出现分歧。
持谨慎态度的人士预测认为,今年中国新增装机量或达到40GW,低于2017年。
而有人则持乐观态度,预计2018年至2020年中国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至少为50GW。
扩展资料:
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
1、首先,政府对光伏产业大力支持,接连出台相关政策。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便把太阳能发展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一部分,从那时起便不断出台支持政策。
纵观日本政府政策出台的思路:实行高额补贴,推动光伏企业研发和投产的积极性,表明了国家对新能源的鼓励态度。
同时解决并网发电系统的运用问题,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之后向民用系统倾斜,扩大装机量。
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一开始就高额补贴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但日本政府光伏政策的思路还是值得借鉴的。
2、其次,企业坚持不懈,把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在日本刚发展光伏产业时,很多企业的光伏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到10%,但由于企业都认识到了光伏产业的前景,依旧高投入进行光伏研发。
如今,日本的光伏企业成就斐然。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日本夏普公司2000-2006年连续七年占据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榜首位置,此外,夏普、京都陶瓷等日本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
最后,日本民众节约环保意识强。日本国民从小就接受了节能环保的教育,对国家的环保政策强烈支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太阳能光伏系统普及率的提升。
3、另外,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也指出,日本发展光伏产业的经验,还有一点值得借鉴,那就是注重人才的培养。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日本政府对太阳能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更减轻了就业压力。
尽管这些政策是否符合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胃口”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中国不妨从日本光伏产业发展经验中汲取一些养分,让国内的光伏产业少走一些弯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伏产业
1.1 德国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1.1 德国光伏补贴政策
1.1.2 德国光伏装机规模
1.1.3 德国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2 意大利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2.1 意大利光伏补贴政策
1.2.2 意大利光伏装机规模
1.2.3 意大利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3 西班牙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3.1 西班牙光伏补贴政策
1.3.2 西班牙光伏装机规模
1.3.3 西班牙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4 美国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4.1 美国光伏补贴政策
1.4.2 美国光伏装机规模
1.4.3 美国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5 日本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5.1 日本光伏补贴政策
1.5.2 日本光伏装机规模
1.5.3 日本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6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6.1 中国光伏资源分布
1.6.2 中国光伏政策概述
1.6.3 中国光伏装机规模
1.6.4 中国光伏并网规模
1.6.5 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第2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现状与预测
2.1 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2.1.1 全球光伏逆变器发展规模
1. 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规模
2. 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
2.1.2 中国光伏逆变器发展规模
1. 中国光伏逆变器出货规模
2. 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
2.2 光伏逆变器行业价格与盈利分析
2.2.1 光伏逆变器成本构成
2.2.2 光伏逆变器价格分析
1. 光伏逆变器价格影响因素
2. 光伏逆变器价格走势
3. 光伏逆变器价格预测
2.2.3 光伏逆变器盈利水平分析
2.3 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容量预测
2.3.1 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容量预测
2.3.2 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容量预测
第3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竞争与海外布局
3.1 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分析
3.1.1 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五力分析
1. 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上游议价能力
2. 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3. 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4. 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替代产品威胁
5. 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3.1.2 国际光伏逆变器巨头在华市场竞争
3.2 光伏逆变器企业海外布局分析
3.2.1 国际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格局
3.2.2 国际光伏逆变器市场潜力分析
3.2.3 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成本优势
3.2.4 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海外布局壁垒
3.2.5 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海外布局策略
第4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产品市场与应用分析
4.1 光伏逆变器产品结构分析
4.2 光伏逆变器产品市场分析
4.2.1 并网型逆变器市场分析
1. 并网型逆变器应用终端
2. 并网型逆变器性能优势
3. 并网型逆变器并网方式
4. 并网型逆变器产品分类
5. 并网型逆变器生产企业
6. 并网型逆变器市场规模
7. 并网型逆变器需求预测
4.2.2 离网型逆变器市场分析
1. 离网型逆变器应用终端
2. 离网型逆变器适用地区
3. 离网型逆变器市场规模
4. 离网型逆变器需求预测
4.3 微型逆变器产品发展趋势
4.3.1 微型逆变器的应用
4.3.2 微型逆变器的优势
1. 微型逆变器的性能优势
2. 微型逆变器的效益优势
4.3.3 微型逆变器的市场现状
4.3.4 微型逆变器的发展趋势
4.4 光伏逆变器产品销售模式
4.4.1 光伏逆变器传统销售模式
4.4.2 光伏逆变器联合销售模式
4.5 光伏逆变器产品下游应用
4.5.1 光伏逆变器下游客户分类
4.5.2 光伏逆变器下游需求结构
4.5.3 光伏逆变器下游需求领域
1. 光伏并网发电领域
2. 农村电气化领域
3. 工业与通讯领域
4. 其他应用领域
第5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专利与技术水平
5.1 光伏逆变器行业研发投入
5.2 光伏逆变器行业专利分析
5.2.1 行业专利申请总量
5.2.2 行业专利公开总量
5.2.3 行业专利申请企业排名
5.2.4 行业专利申请分布领域
5.3 光伏逆变器行业技术水平
5.3.1 中高压直接并网技术
5.3.2 功率因素可调技术
5.3.3 低电压穿越技术
5.3.4 储能结合技术
5.4 光伏逆变器产品性能分析
5.4.1 光伏逆变器性能现状
5.4.2 光伏逆变器性能预测
第6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6.1 国际光伏逆变器巨头经营分析
6.1.1 SMA
1. 企业发展历史
2. 逆变器出货规模
3. 逆变器市场占有率
4.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5.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2 Kaco
1. 企业发展历史
2. 逆变器出货规模
3. 逆变器市场占有率
4.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5.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3 Emerson
1. 企业发展历史
2. 逆变器出货规模
3. 逆变器市场占有率
4.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5.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 国内光伏逆变器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6.2.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3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4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5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6 南京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7 安徽颐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8 英伟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9 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0 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1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2 武汉万鹏科技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3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4 山亿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5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6 上海广电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7 广州三晶电气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8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9 上海航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0 江苏艾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1 深圳格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2 北京昆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3 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第7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风险与建议
7.1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特性
7.1.1 光伏逆变器行业进入壁垒
7.1.2 光伏逆变器行业盈利模式
7.1.3 光伏逆变器行业盈利因素
7.2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风险
7.2.1 光伏逆变器行业政策风险
7.2.2 光伏逆变器行业技术风险
7.2.3 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供需风险
7.2.4 光伏逆变器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7.2.5 光伏逆变器行业关联产业风险
7.2.6 光伏逆变器行业产品结构风险
7.3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建议
7.3.1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现状
7.3.2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机会
7.3.3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建议
【前瞻产业研究院团队】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吧====
法律分析:自2013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明确分布式光伏补贴0.42元/千瓦时(含税)政策后,户用光伏连续 5年享受了0.42元连补20年的的政策支持。 时间来到2017年12月19日,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首次下调0.05元至0.37元/千瓦时。 因2017年光伏新增装机53.06GW,市场空前火爆,转年的2018年5月31日,“5.31光伏新政”下发将分布式光伏补贴再次下调0.05元至0.32元/千瓦时。
法律依据:《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根据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一条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电量补贴实施办法:
(一)项目确认。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电量给予补贴,补贴资金通过电网企业转付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位。申请补贴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按照程序完成备案。具体备案办法由国家能源局另行制定。
2.项目建成投产,符合并网相关条件,并完成并网验收等电网接入工作。
(二)补贴标准。补贴标准综合考虑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发电成本和销售电价等情况确定,并适时调整。具体补贴标准待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后再另行发文明确。
(三)补贴电量。电网企业按用户抄表周期对列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目录内的项目发电量、上网电量和自发自用电量等进行抄表计量,作为计算补贴的依据。
光伏发电的政策补贴是怎样的?2018年1月1日以后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7元(含税)。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光伏电站价格执行。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
(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
第一财经曾在报道中披露,“十二五”以来,BIPV系统造价持续下降,从40元/W左右下降至目前的4-6元/W。而随着光伏集成技术继续提升以及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中国BIPV联盟的预测,“十四五”末有望降至2.5元/W。据招商证券研报测算,按80%为建筑光伏计算,截至2021年,国内建筑光伏累计装机量已有86GW,到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65%。其中,BIPV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6%。
另据广发证券研报预测,从2022到2025年,建筑光伏市场空间总量将从2403亿元接近翻倍至4236亿元;其中,BIPV增速更快,市场空间总量将从231亿元翻三倍至866亿元。
不过,在投资回报周期方面,不同于传统光伏组件销售对应的短销售周期,BIPV系统的搭建需要参与到建筑的审批、招标、施工设计等多项环节,周期相对拉长。隆基新能源董事长唐旭辉曾对证券时报表示,隆基的BIPV业务在短期一两年之内,会以培育市场为主,建立行业标准,做示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