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为什么互联网都盯上了可再生能源

丰富的蛋挞
高高的糖豆
2023-01-01 18:49:17

为什么互联网都盯上了可再生能源?

最佳答案
凶狠的日记本
顺利的煎蛋
2025-09-08 12:47:54

Facebook 、苹果、亚马逊、Google 这些科技互联网公司的业务重心都有所不同,但近几年都都不约而同在一个领域不断加大投入,那就是可再生能源。那么为什么互联网都盯上了可再生能源?

1、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早在 2014 年,亚马逊的第一个风力发电厂就已经在印第安纳州的本顿县启用,而新的三个风力发电厂,其中一个位于加利福尼亚南部特哈查比山脉,在这座山脉进行风力发电的科技公司不仅仅是亚马逊这一家。这些风力发电项目多建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同时也带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预测,从 2018 年到 2028 年,风力涡轮发电机技术人员的岗位将增加 57%。

2、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为自家的数据中心供电。除了风力发电,太阳能也是互联网巨头青睐的可再生能源,美国新墨西哥州正在建设的建设两个 50 兆瓦的太阳能项目,在不久的将来将会为 Facebook 数据中心供电,以帮助 Facebook 实现在 2020 年 100% 使用可在生能源的目标。作为全球最大的几家科技互联网公司,Facebook、Google 、苹果、亚马逊的数据中心存放着支持几十亿用户数据量的服务器,耗电量十分惊人。

据统计,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总量已经占据了全球电力使用量的3%,按现在的电力价格估算,到 2025 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费将会超过百亿美元。

互联网巨头纷纷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既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在边远农村投资的新能源项目,往往还能获得当地政府的补贴,此外还能通过环保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一举多得,也难怪大公司都盯上可再生能源了。

最新回答
伶俐的手链
落寞的悟空
2025-09-08 12:47:54

仙人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因为它可以吸收辐射,大家一般都会在电脑旁摆上一个仙人掌,但是它在墨西哥不仅可以吃还成了国花,墨西哥的气候是比较干燥的,所以仙人掌这时候也会起到一个解暑的功效。所以墨西哥人吃这个也是有用的,他们吃仙人掌之前会把刺弄掉,然后用不同的吃法来吃而已。而且味道好像很不错的,酸甜可口的样子像极了萝卜的味道。

因为墨西哥的四季变化,气候较为炎热,很多的植物都没有办法成活,而只有在炎热气候才会茁壮成长的仙人掌才能成活。在墨西哥,很多居民都觉得自己的很多事物都是来自于仙人掌,并觉得仙人掌有许多的作用,所以把仙人掌当做国花。不同的天气变化导致不同的生态发展,就会存在动植物的不同存在。不同的动植物,就让我们拥有不一样的美食。

此外仙人掌还可以入药,治疗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就连被人们丢弃的废料也可以收集起来,转化为沼气,成为可再生能源。全世界的仙人掌种类共有2000多种,而墨西哥就占了1000多种,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仙人掌之国”。走在墨西哥的街头巷尾,经常能看到人们拿着新鲜的仙人掌出来售卖,摊贩们也很乐于把本国的特色美食做成各种美味佳肴供游客们品尝。

墨西哥主要居民是印第安族的阿斯特克人。相传最初部族神指点他们向南迁移,并说,当看到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的地方,就证明那里富足、吉祥、可定居下来,会繁荣兴旺。仙人掌成为他们坚强不屈,为捍卫自己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标志。

过时的铅笔
不安的龙猫
2025-09-08 12:47:54
二氧化碳转化成能源使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是一个最新的话题。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可用能源,这不仅是对环境保护,而且对现有的能源储存不足有缓解之功效。我国煤碳消耗量每年达23亿吨之多,燃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近40亿吨。采用技术转化后,二氧化碳可利用率地45%~65%左右。最为关键的是二氧化碳不再污染大气层。

对二氧化碳转化的技术是先将其活化,然后再经分离等步骤去实施。所生成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与氧等多种混合气体,经筛选后再送入燃烧炉内助燃。一氧化碳与氧的热值也很高,利用价值前景很大。一氧化碳目前的应用是比较广,最为突出的是体现在生活方面。秸秆气化炉就是将其转化成一氧化碳以充当液化气使用;经该炉所转化出的可燃气体的热值比天然气的热值要低一些,能作为补充燃料使用。还有一种生产一氧化碳方法,采用煤气化床在碳燃烧时把氧与水蒸汽的混合气体压入气化床内,所化合出的气体主要是氢与一氧化碳等混合气体。它的质量标准相对来说比发生炉产生的气体质量要高得多。现在,已采用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反应,再经催化剂来治取氢。

温婉的学姐
犹豫的黄豆
2025-09-08 12:47:54
转贴次数:0

共有3篇贴子 墨西哥立场文件221.223.120.* 1楼

学校:实验中学

代表:洪峰

国家:墨西哥

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议题:全球变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以二氧化碳为例,在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前的19世纪初,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70ppm,而到了1988年已上升到350ppm。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社会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其次,森林毁坏使得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造成二氧化碳被消耗的速度降低,同样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以外的温室气体,如甲烷、氯氟烃(氟里昂)、氧化氮等也在不同程度地增加着。气候变暖给我国带来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由于海水变暖,飓风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猛烈。海水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就会使飓风的风速增加5%。今年9月飓风“亨丽埃特”经过我国,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飓风带来的狂风暴雨还造成当地停水停电,使20多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

另外,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今年我太平洋沿岸气压变化异常,沿海很多地区的巨浪高达4.6米,海滩全面告急,据不完全统计,两周里,巨大的海浪已经造成约20人受伤,另有两人被水冲走后下落不明。很多海滩被迫关闭,并发布预警,要求居民最近几周不要行船。巨浪每年都会出现,但今年明显反常。往年一般到6月份才有巨浪,但今年4月上旬巨浪就已出现。往年的海浪强度在各州沿海地区差别不大,但今年的规律性减少了,不可预测性增加了。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我北部干旱和沙漠化现象加剧,对农业造成不利影响。

奥里萨巴峰海拨约5630米,是我国第一高峰,它和伊扎希瓦特尔山是我国仅存的两座冰川。随着全球变暖,它们正在快速融化。伊扎希瓦特尔山是我国第三高峰,上世纪60年代以来,它的冰川已经缩小了70%。科学家说,按照目前的趋势,它的冰川有可能在2020年消失。而与伊扎希瓦特尔山相距仅20公里的我国第二高峰波波卡特佩特尔山,在上世纪90年代火山喷发的推波助澜下,其冰川已经在2000年完全消失。科学家警告说,热带地区冰川融化,可能对拉美地区的农业和城市发展带来重大打击。

而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我国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我国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摄氏度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事实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近一段时间来,全球变暖在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国际会议和会晤中都被当作重要议题进行了讨论,今年的G8峰会和APEC峰会,都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峰会的首要议题,并且制定出一些防止全球变暖的条约。我国于去年5月制定了《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提出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一些具体措施,预计在此基础上到2012年墨西哥的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1亿吨以上。另外我政府还将进一步制定“气候变化特别方案”,并纳入到2007—2012年国家发展规划中。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已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暖,将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1、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我国能源多样化,节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尽管我国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初始阶段,但目前全国已经安装了40万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板,批准建设的风力发电站68座,其中大部分已经投产。今后几年,我国还将投资14.83亿比索(相当于1.3亿美元)进一步开发地热资源。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去年提出一项计划,希望全世界在2007年内完成种植10亿棵树。我政府积极响应,宣布今年将种植2亿5千万棵树。目前我国200多家育苗基地正在实施该计划。

3、政府计划建立186英里的自行车通道,同时在地铁站和数百个城市建筑的外面建立自行车停放架。墨西哥城市长埃布拉德在今年5月初宣布,作为“非机动车移动走廊计划”的一部分,市政府将把首都的1.6万名雇员安置到离家近的地方上班,以鼓励他们多使用自行车出行。并率领政府官员,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骑自行车去上班,减少汽车对首都的污染。

4、今年年初,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利用潮汐能净化湿地的水泵装置,利用真空压缩装置提升海水高度,然后利用潮汐涌动不断将海水鼓入湿地,达到净化湿地的目的。目前这种装置已在南部湿地污染严重的瓦哈卡州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我国很多家庭都换上了价格更为低廉的节能炉灶,不仅油烟少,每个家庭每年还能减排二氧化碳1.5吨。

我国对于全球气候变暖很担忧,为缓解人类自身的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建议各成员国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在尊重所有成员国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旨在阻止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进一步恶化的“共同目标”。我们希望“共同目标”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合作性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成员国可以在开发新能源、传统能源使用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等方面积极合作。我们不赞同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归咎到个别发展中国家的做法,相反,技术和资金都占优势的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在此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

发达国家应采取切实措施,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按公约规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此外,我们认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有关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谈判应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进行。

整齐的眼神
高贵的小鸭子
2025-09-08 12:47:54
因为现在的世界工业太过依赖石油,而且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能源。

石油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尽管科学家们最近考察表明这种能源在地球上依然在不断生成,例如在墨西哥湾、黑海等地,但其生成的速度,不是以年计算,而是要用地质年代来计算,因此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多年来,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结论。多数专家认为,石油时代至少将持续两三个世纪。持悲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石油匮乏之势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开发替代能源,将会出现悲剧性后果。

尽管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00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一吨约等于7桶),占当时探明储蓄量的85%。自那时以后,新发现的油田几乎使储蓄量翻了一番。法国专家贾内西尼认为,就目前已积压的石油储蓄量,这个数字约为1万亿桶,够人类消费40~5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费速度计算)。除了这1万亿桶以外,有待发现的石油大约也有1万亿桶。这就是说,地下总共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采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有人说石油采空后会导致城市下陷,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不过现在科学家也在积极研究也应对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