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林业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机智的世界
呆萌的绿草
2023-01-01 18:46:14

林业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最佳答案
魁梧的树叶
风中的书本
2025-09-08 12:52:45

林业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生态服务、社会服务和经济服务。

人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林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离不开林业。林业虽然不能像远古和古代直接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的条件,但是森林所积累的物质,以及森林功能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财富。

1、我国13.6亿人口,用占全世界7%的土地,解决了占全世界22%人口吃饭问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的发生,与林业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治沙工程,作为农作物天然屏障,发挥了森林生态功能的防护作用,增强农业生产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增强了对农田的防护功能,全国每年仅小麦一项就增产80亿斤以上。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有计划地退耕退牧还林,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建设任务。应把植树造林参与进大农业结构,构建新的稳定性强,生物生产力高的人工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形成经济合理的物质能量流通,构成复杂的食物链和营养链,促进林、农的稳产和高产。

2、我国现有木本粮食种植面积266.7万公顷,年产量17亿斤。我国木本粮油及野生植物淀粉、森林果菜、食用菌等总产量折合成粮食可达200亿公斤,相当于5.3万公顷耕地的产出。特别是随着人们食品结构的改变,对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驯化栽培的野生植物、食用菌逐渐成为“菜篮子”里得宠的佳肴,进入高档豪华宾馆和酒店。目前,国内高档餐桌上消费的人工驯养的野味(动物类食品)近90种、食用菌60多种、山野菜达 110多种。森林资源中的树叶、树皮、树根、花、种子等,进行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其营养价值不低于饲料粮,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饲料。

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人们日常必需的生活消费品,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的品种要求越来越多。由于水果的品种繁多,味道各异,不但香甜可口,而且营养丰富,饱含人体发育不可缺少的许多养料,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水果,比粮食多几倍到几十倍。尤其是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任何一种食品也比不上的。水果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每年消费水果多达 150公斤;全世界平均每人年消费水果65公斤;而我国目前水果年人均消费不足45公斤,北方地区就更少了。所以,水果已逐渐成为百姓家庭,人际交往,集体聚会,庆典活动必备的消费品。从全世界酿造业看,果酒、香槟酒和啤酒占市场消费量很大,由饮酒逐步转向饮用无酒精含量的果汁类饮料,大大降低了粮食的消耗。国外酿造业的大部分原料来源于林业提供的干鲜水果和浆果。饮酒在中国历史悠久。据专家测算,全国有近三千家酿酒厂,每年消耗粮食酿酒达100多亿公斤,这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浪费。从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的实际状况来看,开发酿酒的新原料,以果品代替粮食酿酒,或者开发天然植物饮料,是酿造业发展方向,

最新回答
冷艳的大船
迷人的香氛
2025-09-08 12:52:45

林业生物质能源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贮存于植物中的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据估算,我国现有可作为林业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原料约3亿吨,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12/content_5595915.htm

林业生物质能源布局重点:对主要木本燃料油能源树种进行良种化,加快现有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丰产栽培示范。 开展高生物量、抗病虫害的柳类、栎类、其它灌木类等速生短轮伐期能源树种培育,以柳树、栎类、其他灌木类等速生短轮伐期能源树种为主,培育改造木质能源林预计每年可提供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生物质直燃发电的木质原料。植物纤维素转化燃料乙醇工艺技术的研发,尽快使植物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达到实用化。

清秀的日记本
开朗的石头
2025-09-08 12:52:45
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太阳中氢原子核聚变释放的巨大辐射能。水能:水资源是能源之一,属于水资源范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风能:风能是由于风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源。风的动能叫做风能。

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或回收利用的自然资源。它是一种经过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在一定时期(可预见)内反复形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恢复特性,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相对应的,是可持续发展中应该加强和推广的清洁能源。

1.太阳能:太阳内部氢原子核聚变释放的巨大辐射能。

2.水能:水资源是能源之一,属于水资源范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3.风能:风能资源是由于风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源。风的动能叫做风能。

4.地热能:是从地壳中提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以热的形式存在,这种能量就是导致火山爆发和地震的能量。

5.生物质能:指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各种生物,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陶醉的西装
拉长的小笼包
2025-09-08 12:52:45
可以用作能源的植物。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面临枯竭,人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替代能源。

可作为能源的植物种类很多,主要是某些农作物及有机残留物,林木、森林工业残留物,藻类、水生植物也是有待开发的能源植物。使用植物作为能源,可以作为固体燃料,或借助科学方法转换为炭、可燃气或生物原油等。林业能源方面,培植生长快、光合作用效率高、繁殖力强的树木在国外已受到重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研究,列出60余种能源植物。森林能源的利用方法有两种:通过干馏来提取煤气、焦油和炭;直接进行燃烧,石油植物也是近年来开辟的一个新领域。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故它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所以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替代能源的研究,能源植物的研究便应运而生了。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教授,早在1984年就开发出首个人工石油植物,得到每公顷120-140桶原油的收成。美国现已种植石油植物达几百万亩之多,英国也开发了150万亩,而瑞士更制订计划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

欧洲和北美也大量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燃料发电,如象草就是这样一种植物。英国还查明,草原网草,大网茅和高沙草等植物的生长速度快,是种植的重要能源植物。还有大戟科的大戟属,红雀珊瑚属和海漆属,也是理想的燃料植物。

树海桐,又叫石油果 ,是一种潜在的石油代用品。巴西的香波树,在树上挖个洞,油就会流出来。美国的黄鼠草,西海岸的巨型藻,澳大利亚的丛粒藻等也能提炼出石油来。

我国也不乏石油植物,如海南的汕楠树,还有桉树,都能高产石油。经科学家鉴定,有生产价值的能源植物,生长在亚太地区的,就有10多种草本植物,18种灌木,23种乔木和18种灌木。

富含类似石油成分的能源植物

续随子、绿玉树、西谷椰子、西蒙得木、巴西橡胶树等均属此类植物。例如巴西橡胶树分泌的乳汁与石油成分极其相似,不需提炼就可以直接作为柴油使用,每一株树年产量高达40L。我国海南省特产植物油楠树的树干含有一种类似煤油的淡棕色可燃性油质液体,在树干上钻个洞,就会流出这种液体,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油。

富含高糖、高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

利用这些植物所得到的最终产品是乙醇。这类植物种类多,且分布广,如木薯、马铃薯、菊芋、甜菜以及禾本科的甘蔗、高粱、玉米等农作物都是生产乙醇的良好原料。

富含油脂的能源植物

这类植物既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工业用途非常广泛的原料。对富含油脂的能源植物进行加工是制备生物柴油的有效途径。世界上富含油的植物达万种以上,我国有近千种,有的含油率很高,如桂北木姜子种子含油率达64.4%,樟科植物黄脉钓樟种子含油率高达67.2%。这类植物有些种类存储量很大,如种子含油达15%~25%的苍耳子广布华北、东北、西北等地,资源丰富,仅陕西省的年产量就达1.35万吨。集中分布于内蒙、陕西、甘肃和宁夏的白沙蒿、黑沙蒿,种子含油16%~23%,蕴藏量高达50万t。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等一些高等淡水植物也有很大的产油潜力。

用于薪炭的能源植物

这类植物主要提供薪柴和木炭。如杨柳科、桃金娘科桉属、银合欢属等。目前世界上较好的薪炭树种有加拿大杨、意大利杨、美国梧桐等。近来我国也发展了一些适合作薪炭的树种,如紫穗槐、沙枣、旱柳、泡桐等,有的地方种植薪炭林3~5年就见效,平均每公顷薪炭林可产干柴15t左右。美国种植的芒草可燃性强,收获后的干草能利用现有技术轻易制成燃料用于电厂发电。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200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了24万兆瓦,比2004年增加了50%。2007年至少有60多个国家制订了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欧盟已建立了到2020年实现可持续能源占所有能源20%的目标,而中国也确立了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

自2006年1月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总额已达到120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二。2008年11月起陆续公布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也毫无悬念地出现了发展新型清洁能源的投资计划,天然气、核能、水能已经成为优先发展的目标。

根据中国中长期能源规划,2020年之前,中国基本上可以依赖常规能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能源需要,到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将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将发挥更大作用。

生产技术

生物柴油生产

化学法

国际上生产生物柴油主要采用化学法,即在一定温度下,将动植物油脂与低碳醇在酸或碱催化作用下,进行酯交 换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酯,再经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甲醇或乙醇在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生产设备与一般制油设备相 同,生产过程中副产10%左右的甘油。但化学法生产工艺复杂,醇必须过量;油脂原料中的水和游离脂肪酸会严重影响生物柴油 得率及质量;产品纯化复杂,酯化产物难于回收,成本高;后续工艺必须有相应的回收 装置,能耗高,副产物甘油回收率低。使用酸碱催化对设备和管线的腐蚀严重,而且使用酸碱催化剂产生大量的废水,废碱(酸)液排放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

生物酶法

针对化学法生产生物柴油存在的问题,人们开始研究用生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即利用脂肪酶进行转酯化反应,制备相应的脂肪酸甲酯乙酯。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对设备要求较低,反应条件温和、醇用量小、无污染排放。需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酶的工艺,酶用量为 油的30%,甲醇与大豆油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40℃,反应10h生物柴油得率为92%。因酶成本高、保存时间短,使得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工业化仍不能普及。此外,还有些问题是制约生物酶法工业化生产 生物柴油的瓶颈,如脂肪酶能够有效地对长 链脂肪醇进行酯化或转酯化,而对短链脂肪醇转化率较低(如甲醇或乙醇一般仅为40%—60%);短链脂肪醇对酶有一定的毒性,酶易失活;副产物甘油难以回收,不但对产物形成抑制,而且甘油也对酶也有毒性。

超临界法

即当温度超过其临界温度时,气态和液态将无法区分,于是物质处于一种施加任何压力都不会凝聚的流动状 态。超临界流体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接近于气体,而导热率和扩散系数则介于气体和 液体之间,所以能够并导致提取与反应同时 进行。超临界法能够获得快速的化学反应和很高的转化率。Kusdiana和Saka发现用 超临界甲醇的方法可以使油菜籽油在4min 内转化成生物柴油,转化率大于95%。但反 应需要高温高压,对设备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大规模生产前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生物乙醇生产

生物乙醇的生产是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为原料,利用 物理化学途径和生物途径将其转化为乙醇的一种工艺,生产过程包括原料收集和处理、糖酵解和乙醇发酵、乙醇回收等三个主要部分。发酵法生产燃料酒精的原料来源很多,主要分为糖质原料、淀粉质原料和纤维素类物质原料,其中以糖质原料发酵酒精的 技术最为成熟,成本最低。木质纤维原料要先经过预处理再酶解发酵,其中氨法爆破(ammonia fiber explosion)技术, 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预处理方法。随着耐高温、耐高糖、耐高酒精的酵母的选育和底物流加工艺,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的完善,工业 发酵酒精的成本还将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