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成本和利润
光伏发电成本和利润如下:
光伏发电每W的投资成本相较于前几年有了很大的下降,2020年的话,终端的售价市场普遍在4-5元每瓦,10KW的电站投资价格在5万元以内,电站的使用寿命长达25年,大约前6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之后的全部就是收益部分。
电站收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免费用电的节省电费、国家补贴、售电收益,2020年的发电补贴是0.08元每度,2021年的具体国补政策还没出台,需要等到三四月份才见分晓。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通过电费差额来盈利。
比如你在北京的自有企业屋顶上投资建设了5MW光伏电站,建设投资大概是3500万元,每年可以发电600万度,你把50%的电都卖给了自己的企业(自发自用),一度电0.8元,其余每度电卖给了国家电网(余电上网)一度电0.39元,国家每度电给你补贴0.42(20年),北京市每度电给你补贴0.3(5年)。那么你相当于300万度电,卖了5年1.52元,卖了15年1.22元,还有300万度电,卖了5年1.11,卖了20年0.81.
翻译普通话,前5年,每年你的售电收入是789万元/年,后面15年每年售电收入是609万/年。
当然你还要考虑太阳能板每年0.05%的衰减,设备10年的线性折旧,每年3%的通货膨胀,从第10年开始的所得税,10年左右的逆变器更换,各种保险投入,擦玻璃的钱以及增值税减半等诸多因素。
综上所述,一个上例所提到的光伏电站的20年的全部自有资金投入的IRR大概是16%~18%.
如果你是租用别人的屋顶,一般要为5MW的屋顶另行支付每年大概25万-50万不等的费用,这样你的IRR大概会下降到14%-15%
考虑到 有些人会用我给的EPC价格来为难同业,所以我预留了一部分空间(同业这里应该有掌声),同时也请业主注意,光伏项目的规模会直接影响成本,也就是说一个500k的项目和一个5MW的项目和一个20MW的项目是完全完全完全不一样的造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411593/answer/101193418
来源:知乎
具体投资和电站收益根据建设模式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江苏省某20kW电站,年发电1250小时计算,每年发电量为25000度,收益举例如下。
1、全款购模式(用户自投)电站
有两种获得收入的方式:
(1)光伏所发电量全部卖给电网(全额上网模式),获得卖电收益:一年总收益为9775元=上网电价0.391元/度×全额上网电量25000度。
(2)光伏所发电量优先自用,用不完的再卖给电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此时收入为省下来的电费和卖电收益两部分,因用电价格高于上网电价,因此该模式下总收益会高于全额上网模式:
假设用户每年光伏发电自用电量600度,其他电量全额上网,则一年总收益为9840元=用电价格0.5元/度×自用电量600度+上网电价0.391元/度×上网电量(25000度-600度)。
2. 合作开发模式,用户不需出资,提供其屋顶,享有固定收益:按20kW电站安装40块500W组件计算,每块组件每年享受50元收益,则客户年收入为2000元。
3. 光伏贷/融资租赁模式,用户通过融资购买设备,发电收益优先偿还贷款/租金及支付每年的电站运维费用,盈余部分则为用户收益。
五大发电集团上半年新能源成绩单
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业绩均已出炉,尽管只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尚不能代表整个发电集团的整体水平,但也能从业绩中看出一些共性。譬如:上半年,以煤电为主上市公司,煤电板块业绩仍旧惨淡,拖累企业整体业绩下滑,新能源成为主力战场,对公司盈利状况影响巨大,各大上市公司都在这一领域资本性支出在大幅增长。
2022 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投资比重持续上升,作为主力军,五大发电集团分别启动了千万千万新能源项目实现实体开工,旗下主要上市公司均在持续加大清洁能源投资,虽从装机数据来看,年中新增尚不明显,但不少上市公司完成核准或备案和争取开发指标容量十分惊人,预计年末将实现几何式增长。
1、光伏发电是一种一次性投入,后续无大规模支出,而且是唯一一种生产成本和规模关系不大的项目,也就是说,同一日照辐射下,不管你的电站是100KW,还是100MW,两者的度电成本区别不会很大,度电成本差价很大概率在几分钱之内,也就是说在光伏发电这个项目上,不存在边际成本的讲法。
2、光伏发电是一种收益完全可以预期,现金流稳定的投资项目,你的项目收益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日照辐射和你所投资的屋顶下结算电价,对于收益完全可预期,现金流稳定的产品,这个也就意味着收益率是稳定,而不是暴利,这个可以参考国债,为什么国债产品收益率一直非常稳定,就是因为它的稳定和非常好的变现能力,也就是等同于类现金资产的功能,光伏电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这个特性(当然你的电费得能按时收上来)。
在近期部分地区电力紧张的背景下,户用光伏可以在短时间内补充当地电力。此外,年化收益率有望超过10%,甚至达到13%甚至更高。
近期政策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方面力度不断加大,多地积极响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与此同时,多家上市公司开始积极布局家用光伏。微型“电站”让千千的千家万户从“消费者”变成了“发电机”,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的载体和抓手。
家用光伏给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比如想在山东省安装户用光伏发电设备,200多平米的房子屋顶可以安装30KW的光伏发电设备,需要前期投资10.5万元左右。一般发电设备质保期为25年,经当地发改委备案后,所发电力可由电力部门直接回收。
30KW光伏发电设备日均发电量约120千瓦时,全年可达43800千瓦时左右。按照目前山东省0.4249元/千瓦时的电费收入计算,每年电费收入近19000元,6年左右即可还清。
如果负担不起所有的前期费用,也可以选择与能源公司合作等方式。比如把楼顶的空房间租给某能源公司安装光伏组件,每个组件租金60元。如果安装30个模块,前五年年租金1800元,第六年起年租金调整为1200元,期间产生的电力归能源公司所有。
家用光伏是分散的分布式发电能源,很多用户采用“自用余电自用”的并网模式。在电网不间断供电的情况下,对于户用光伏装机量大的地区,民生问题会更有保障。此外,户用光伏电池装机容量虽小,但每月都能收到发电收入,资金回收快,流动性好。宏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表示,相比银行等理财产品,户用光伏的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上,且稳定,可以作为理财手段。
以上述山东案例初期投资10.5万元为例,6年回报后,剩余19年光伏发电收益约为34万元,年均回报率约为13%。
1、2021年是补贴最后一年
国家发改委近日就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 户用光伏电站2021年仍有3分/度的补贴,并且按照全发电量进行补贴,2022年起不再进行补贴 。 户用光伏也进入最后一年补贴的倒计时,早两年安装光伏电站的业主,已经赚大了,再不安装已经没有机会获取国家补贴了。
2、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英
行业起步之初,由于补贴高,市场反响火热,从业人员众多,但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更是层出不穷,甚至各种匪夷所思的光伏骗局也正是那几年集中爆发,给行业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2018年“5-31”新政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行业的一次大洗牌。如今,还活跃在光伏市场上的上游制造企业,都是实力雄厚、产品质量过硬的大企业活跃在终端的经销商也都是经验丰富、有原则有操守的正经生意人。所以,这时候再去安装光伏,到手的都是质量好服务可靠的优质产品。
3、补贴发放机制已经优化
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下发的文件中已经明确:补贴一年下发一次;优先发放光伏扶贫和户用光伏项目;新增装机项目及时发放补贴不拖欠。 也就是说,现在安装光伏,不会被拖欠补贴了。的确,以前部分地区安装光伏的业主总是等不到补贴,那是因为国家的补贴目录隔好几年才下发一次,补贴目录下发了,后续再等一段时间才会真正下发补贴。 在补贴不下发的几年当中,都是电网在垫付补贴,有的电网垫付的起,而且政策给力,就会半年一发、甚至一个月一发,有的地方电网垫付不起,就只能等财政部的补贴下发,自然好几年也等不到。 现在不一样了,国家已经明确补贴一年一发,对于那些几年都盼不到补贴的地方来说,起码一年到头能盼到补贴了。
4、国家支持户用光伏的决心不变
曾经行业协会的领导不止一次说过:国家很支持户用光伏,很重视。也有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叮嘱过:户用光伏是好事,好事情要办好。 从这几年出台的政策来看,也的确能看出国家对户用光伏的支持。 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户用光伏行业已经步入正轨。如果我们的企业主或者广大农村用户有条件安装光伏电站,每年都有稳定的收益,而且是25年的固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