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花岗岩属于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

活泼的柜子
怕孤单的洋葱
2023-01-01 18:04:44

花岗岩属于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

最佳答案
缥缈的太阳
追寻的小丸子
2025-09-02 19:48:34

是非可再生资源,花岗岩是非可再生资源 。他需要长时间才能行成,所以算作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最新回答
重要的钢笔
悲凉的草丛
2025-09-02 19:48:34

花岗岩是非可再生资源 。他需要长时间才能行成,所以算作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精明的芝麻
悲凉的裙子
2025-09-02 19:48:34
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它们随着大规模地开采利用,其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之时。

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如煤和石油都是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不可再生能源还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油页岩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急速上升,石油逐渐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能源,尤其是在亚洲国家,中国的石油消耗是目前世界第一的,人类越来越依靠这类东西,当有一天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完了,没有人会知道有什么后果。

核能的新发展将使核燃料循环而具有增殖的性质。核聚变的能比核裂变的能高出5~10倍,核聚变最适合的燃料重氢(氘)又大量地存在于海水中,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能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支柱之一,可人类目前是无法处理核废料的,依目前技术来看至少30年以内是不可能处理掉核废料问题的。

核废料的存放是举世瞩目的难题。目前常见的高放射性核废物,是采用地质深埋的方法。在如在花岗岩石等地质中凿一个位于1500米~3000米深的地下处置库,库的结构包括天然屏障和工程屏障,以防止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从包装物中泄漏,但很难保证在长达上百万年中包装材料不被腐蚀。一台1000兆瓦核电站的年核废物中含有15公斤的镎-237和30公斤的锝-99,如以非专业人员允许的年接受辐射剂量率为标准,那么上述核废物即使贮存100万年,仍高出允许剂量的3000万倍!如果直接排放,需用6亿吨水稀释镎-237,用3000万吨水稀释锝,才符合环境要求,这是做不到的。

阳光的小天鹅
满意的抽屉
2025-09-02 19:48:34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 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 按目前人类个体的长寿时间(100岁左右,这也是多算的……)来算,是不可再生的。因为石油的生成过程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石油是远古的植物在地壳运动后埋在地下经过几百万年形成的。你可以埋下一点植物,埋深点 ,从现在望后推个几百万年 ,如果你还在的话, 去看看 ,可能变成油了。人类开始生活在地球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石油,而且这些是早就存在的。而人类知道石油的可利用价值以后就不断开采,开采而消耗的时间和石油生成的时间完全成反比,一个是天天减少,一个是几百万年才生成一点。

欢喜的自行车
漂亮的镜子
2025-09-02 19:48:34

一种说法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石油是古生物植物大量死亡以后埋入地下经过千百年复杂的地质变化形成的。也就是生物成油理论。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仔细想想发现生物成油理论存在很多站不住脚和难以解释的问题。石油储量比生物总质量多的多。目前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约13700亿桶。有人做过计算假设动物体内所有有机物都转化为石油而没有损耗的前提下,当前世界上所有生物可生成石油的总量只有约25亿桶。有人会说,石油是上亿年的动物累积的。但是几乎所有生物死亡后被作为其他生物食物参与生物界的能量循环。

简单来说,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和粪便,植物根吸收泥土中腐烂死亡生物和粪便养分,能够埋在地下生成石油的少之又少。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加瓦尔油田石油储量约700亿桶。约110亿吨。面积2800平方公里。大量的动物在千百万年中在这个地方不断死亡被埋入地下?听着都感觉很荒谬。油田分布不均衡,生物生活分布在全球各个地区。全球油田主要分布在北纬20至40度的东半球,即使在高密度分布的北纬20至40度也分布不均,为什么是波斯湾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

另一种说法是无机成油,推测石油天然气是在地球45亿年前形成时,由于本身含有的大量的碳和氢,在地球内部发生反应时,形成的碳氢化合物,于是就有了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会不断地产生。1956年前苏联科学团队发现废弃的油田居然在自我修复,与该理论形成石油至少需要200万年矛盾。总结起来就是非生物成油说,这些个说法认为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经过地质变化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石油。如此一来石油称为了可再生能源。但是该理论目前还缺乏站得住脚的证据支持。而且无法解释石油中存在的生物标志物。因为几千米的地下的高温高压不可能有生物存活。

首先说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一点也不为过,即使发现废弃的油田有缓慢的自我修复,但是在当下人类对石油巨大的消耗面前如同杯水车薪。生物成油理论能够对节约石油资源起巨大的作用。其实根本上说,是我们的科技水平难以解释石油形成的原因。我们对我们居住的地球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如果把地球等比例缩小到拳头那么大,那么地壳厚度比纸还薄。人类技术水平还不能打穿地壳更别说地壳下面的未知世界。人类历史不过百万年,文明史不7000年,现代科学不过寥寥百年。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人们总是在不断的犯错中学习进步。相信将来人们不光能知道石油的成因,而且还会发现更多比石油更好的能源。

忧郁的学姐
生动的时光
2025-09-02 19:48:34

石油的形成周期较为的漫长,需要上亿多年,原则上来讲,石油确实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人类文明的尺度之上,它确实是越用越少,只不过地球上到底还有多少未被探明的石油田,这个没有具体的数字,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一处新的油田。

有人说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是骗局,我想下面需要解释一个问题,就是石油的成因。关于石油的成因,一直以来都是很受大家讨论的话题,成因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有机成因,一种是无机成因。

目前普遍认可的石油形成理论是生物化油,远古的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体的有机质经过不断的压缩和加热和淤泥混合经过漫长时间,最终被压在沉积岩下在持续的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蜡状的油页岩。这些碳氢化合物比周围的岩石要轻得多,逐渐向上渗透聚集在一起形成油田。石油的这种形成方法需要的周期至少200万年,目前地球上的石油最早可能形成于5亿多年前,恐龙时代之前就存在。

石油是远古动物死亡后埋于大地深处,经过长时间的反应生成石油,又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聚集在了一起生成了石油矿;石油是地球内部的原始物质形成的,并没有动物的参与,属于一种可以不断生成的物质。如果是第一种观点,那么石油的形成周期实在是太长了,长到我们可以认为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是第二种观点,那石油或许可以源源不断由地球提供,因而属于一种可再生资源。

负责的棒棒糖
高高的大神
2025-09-02 19:48:34
冰川水不属于矿产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 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即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 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金属矿产(如 铁、猛、铜)、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黏土)和水气矿产(如 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四大类。矿产资源包括:(一)能源矿产:煤、煤成气、石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油砂、天然沥青、铀、钍、地热。(二)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铜、铅、锌、铝土矿、镍、钴、钨、锡、铋、钼、汞、锑、镁;铂、钯、钌、锇、铱、铑;金、银;铌、钽、铍、锂、锆、锶、铷、铯;镧、铈、镨、钕、钐、铕、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锗、镓、铟、铊、铪、铼、镉、硒、碲。(三)非金属矿产:金刚石、石墨、磷、自然硫、硫铁矿、钾盐、硼、水晶(压电水晶、熔炼水晶、光学水晶、工艺水晶)、刚玉、蓝晶石、硅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腊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含钙芒硝)、石膏(含硬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萤石(普通萤石、光学萤石)、宝石、黄玉、玉石、电气石、玛瑙、颜料矿物(赭石、颜料黄土)、石灰岩(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化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饰面用灰岩)、泥灰岩、白垩、含钾岩石、白云岩(冶金用白云岩、化肥用白云岩、玻璃用白云岩、建筑用白云岩)、石英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化肥用石英岩)、砂岩(冶金用砂岩、玻璃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砖瓦用砂岩、化肥用砂岩、铸型用砂岩、陶瓷用砂岩)、天然石英砂(玻璃用砂、铸型用砂、建筑用砂、水泥配料用砂、水泥标准砂、砖瓦用砂)、脉石英(冶金用脉石英、玻璃用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页岩、硅藻土、页岩(陶粒页岩、砖瓦用页岩、水泥配料用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粘土、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伊利石粘土、累托石粘土、膨润土、铁矾土、其他粘土(铸型用粘土、砖瓦用粘土、陶粒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红土、水泥配料用黄土、水泥配料用泥岩、保温材料用粘土)、橄榄岩(化肥用橄榄岩、建筑用橄榄岩)、蛇纹岩(化肥用蛇纹岩、熔剂用蛇纹岩、饰面用蛇纹岩)、玄武岩(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辉绿岩(水泥用辉绿岩、铸石用辉绿岩、饰面用辉绿岩、建筑用辉绿岩)、安山岩(饰面用安山岩、建筑用安山岩、水泥混合材用安山玢岩)、闪长岩(水泥混合材用闪长玢岩、建筑用闪长岩)、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麦饭石、珍珠岩、黑曜岩、松脂岩、浮石、粗面岩(水泥用粗面岩、铸石用粗面岩)、霞石正长岩、凝灰岩(玻璃用凝灰岩、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饰面用大理岩、建筑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玻璃用大理岩)、板岩(饰面用板岩、水泥配料用板岩)、片麻岩、角闪岩、泥炭、矿盐(湖盐、岩盐、天然卤水)、镁盐、碘、溴、砷。(四)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氦气、氡气。

沉静的小蝴蝶
认真的嚓茶
2025-09-02 19:48:34
地球是一个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同心圈层构造所组成的球体。这些圈层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是指地球表面以外的圈层,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圈层是指从地球表面往里直到地球中心的各圈层,有表及里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也就是说,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的表面。

B、(岩石) 覆盖在地球上的坚固部分称为岩石。岩石有各式各样的种类,通常我们所称呼的石头,就是岩石破碎之后的样子。岩石是在各种不同的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多种矿物组成。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研究岩石有很重要的意义:(土)人类需要各种矿产,而矿产与岩石密切相关;(2)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3)岩石是研究地壳历史的依据。

(岩浆岩) 也称“火成岩”。地壳深处或来自地幔的熔融岩浆,受某些地质构造的影响,侵入到地壳中或上升到地表凝结而成的岩石:在距地表相当深的地方开始凝结的称为“深成岩”,如橄榄岩、辉岩、花岗岩等;喷出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凝结的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等;介于深成岩和喷出岩之间的是“浅成岩”,如花岗岩、正长斑岩等。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 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 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 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 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 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 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 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 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

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 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 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 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体(如C02、H:S等)。

矿物学家把所有矿物分为有机矿物和无机矿物两种:前者种类比较少,主要是碳氢氧化合物,如:琥珀等。后者在地球上数量众多,由于每年都有几十至几百种新矿物被发现,据统计,目前已有三四千种。许多种矿物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例如:中小学生几乎天天都用铅笔,制造笔心的石墨就是矿物的一种。我们每餐都用的食盐也是天然石盐矿物的一种,可以说人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矿物。

有机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无机矿物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的一百多个化学元素,都可以组成无机矿物。既可以是一个元素独立存在,也可以是多个元素的组合。一个元素独立存在的矿物较普遍,如:Fe(铁)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铁矿物,Ag(银)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银矿物,Au(金)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金矿物等。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可以形成几千种矿物,最简单的如两个元素Si(硅)和O,可以组成Si02,由这两个元素组成的矿物可以是石英、柯石英和鳞石英等。Fe和O两个元素可以组成亦磁铁矿、赤铁矿以及磁铁矿等,亦铁矿和磁铁矿都是炼铁的主要原料。三个元素组成的矿物就更多了,例如:CusFeS4是斑铜矿、CuFeS2是黄铜矿、CoAsS是辉砷钴矿等。

(地壳里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矿物) 在自然界里,我们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矿物:有的质地坚硬,有的柔软;有的色泽鲜明,有的平淡无奇;形象不一,种类繁多。然而不管有多少种,总超不出自然界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在地壳的长期演化过程中,不断化合、分解、迁移,终于造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千多种矿物,它们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基础。

(岩石与矿物的区别)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体,但它并不具备矿物的基本特性。岩石与矿物之间的区别就好像飞机模型和制造这些模型的材料之间的区别。正如岩石的构成要素是矿物一样,飞机模型的构成要素是轮胎、机翼、发动机和其他组成部分。岩石的基本特点是所有的岩石都是混合物。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有机岩,而不是矿物。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矿物的途径,一条是通过岩浆的活动。在岩浆里有着地球上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在岩浆的高温熔融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了多种化合物和一些单质。由于地下各处岩浆的化学成分不一样,还因为岩浆在冷却时,温度、压力等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而一定环境只适于一定的矿物生成,因此,由于岩浆冷却形成的矿物,种类是很多的。还有一条途径是通过水和大气,有时还有生物的作用,使已经形成的矿物发生化学变化,或者使溶解在水中的元素或化合物之间互相作用并沉淀堆积起来,造成各种次生的矿物。例如高岭石是长石、云母等与水作用,风化变成的。

(矿物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 各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它可以用来作为识别矿物的依据。

(矿物的形状) 矿物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有些矿物能形成整齐的晶体,如食盐是立方体,水晶是六面体,云母是六边形的片状。有些矿物则呈不规则的葡萄状、粒状、纤维状、放射状等,我们经常看到的矿物多半是一些不规则的块状。

(矿物的颜色) 矿物具有各种颜色,有些矿物的名字就是根据它的颜色命名的,如黑云母是黑色,赤铁矿是棕红色,黄铜矿是黄色。有些矿物是无色的,如水晶等。

(矿物的解理与断口) 有些矿物被敲打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形成光滑平面,这种性质叫解理。如方解石受力后按三个方向裂开,形成具有光滑表面的菱形体小块;云母可按一定方向揭成一叶叶的薄片。另一些不具解理的矿物被敲打后,常形成各种形状的破裂面,叫做断口,如石英常有贝壳状断口。

(矿物的硬度) 矿物的软硬程度叫做硬度。一般用两种不同的矿物互相刻划,来比较矿物的相对硬度。德国矿物学家弗里德里希.莫斯用这种互相刻划的方法,于1812年形成了十种普通矿物(从最软到最硬)的等级(见图表:教学参考P98)。

D、(矿产) 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包括地表水体)的可供人类开采的天然矿物资源,被广泛称为矿产。按工业上的不同用途,矿产可分为三大类:

(1)金属矿产 指经冶炼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矿产。可分为以下几种:1)钢铁基本原料金属矿产,如铁、锰、铬;2)有色金属矿产,如铜、铅、锌、铝、镁、金、银;3)稀有金属矿产,如锂、铷、铍;4)分散元素矿产,如锗、硒;5)放射性元素矿产,如铀、镭。

(2)非金属矿产 指经简单加工可提出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可应用的矿产。可分为以下几种:1)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如菱镁矿、耐火黏土、硅石等;2)特种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水晶、石棉、云母等;3)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如磷、硫、钠盐、天然碱等;4)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

(3)燃料矿产 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矿产的开采) 分布在地表的和埋藏得比较浅的,可以露天开采;埋藏得比较深的,需要开凿矿井,在地下开采。我国开采、利用矿产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年前,就知道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铜、铁。我国还是世界上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

(太阳能) 是另一种广泛利用的清洁能源。太阳是光明的象征,46亿年来太阳一直照耀着地球,送来光和热。将阳光聚焦,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在日照充足的地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已大量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和干燥器。

(地热) 地球自身提供的能源。地球开始形成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炽热的行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表面逐渐冷却,但内部仍然保存了大量的热能。同时,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在不断地蜕变,这种化学反应也在不断地释放热量。由于地幔和地壳热传导比较慢,地壳以下的温度逐步上升,越接近地核温度越高。在大多数地区,每下降100米温度要上升2~3摄氏度。表面上看这个数字不大,但是,聚沙成塔,地下热就是一个十分可观的能量来源。据估计,仅仅地面以下3千米范围内的地热资源就相当于3万亿吨煤提供的热量,差不多等于全世界煤炭开采量的1 000倍。

(不可再生的能源) 矿物燃料和核燃料统称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都要经过若干世纪的蓄积才能形成,不可能在几代人的生活期间补充起来。

[可再生的能源] 包括木材、水能、潮汐能、风能、地热、太阳能以及水中的氢等。这类能源能自行更新,天然地补充。水力发电很少污染大气,潮汐能和风能也是潜力很大的无污染能源。在水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等天然能源中,人类最理想的能源是太阳能和氢燃料。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只要找到经济有效的应用技术,它们的优越性是其他能源所不能比拟的 地球是一个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同心圈层构造所组成的球体。这些圈层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是指地球表面以外的圈层,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圈层是指从地球表面往里直到地球中心的各圈层,有表及里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也就是说,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的表面。

B、(岩石) 覆盖在地球上的坚固部分称为岩石。岩石有各式各样的种类,通常我们所称呼的石头,就是岩石破碎之后的样子。岩石是在各种不同的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多种矿物组成。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研究岩石有很重要的意义:(土)人类需要各种矿产,而矿产与岩石密切相关;(2)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3)岩石是研究地壳历史的依据。

(岩浆岩) 也称“火成岩”。地壳深处或来自地幔的熔融岩浆,受某些地质构造的影响,侵入到地壳中或上升到地表凝结而成的岩石:在距地表相当深的地方开始凝结的称为“深成岩”,如橄榄岩、辉岩、花岗岩等;喷出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凝结的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等;介于深成岩和喷出岩之间的是“浅成岩”,如花岗岩、正长斑岩等。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 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 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 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 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 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 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 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 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

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 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 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 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体(如C02、H:S等)。

矿物学家把所有矿物分为有机矿物和无机矿物两种:前者种类比较少,主要是碳氢氧化合物,如:琥珀等。后者在地球上数量众多,由于每年都有几十至几百种新矿物被发现,据统计,目前已有三四千种。许多种矿物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例如:中小学生几乎天天都用铅笔,制造笔心的石墨就是矿物的一种。我们每餐都用的食盐也是天然石盐矿物的一种,可以说人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矿物。

有机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无机矿物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的一百多个化学元素,都可以组成无机矿物。既可以是一个元素独立存在,也可以是多个元素的组合。一个元素独立存在的矿物较普遍,如:Fe(铁)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铁矿物,Ag(银)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银矿物,Au(金)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金矿物等。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可以形成几千种矿物,最简单的如两个元素Si(硅)和O,可以组成Si02,由这两个元素组成的矿物可以是石英、柯石英和鳞石英等。Fe和O两个元素可以组成亦磁铁矿、赤铁矿以及磁铁矿等,亦铁矿和磁铁矿都是炼铁的主要原料。三个元素组成的矿物就更多了,例如:CusFeS4是斑铜矿、CuFeS2是黄铜矿、CoAsS是辉砷钴矿等。

(地壳里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矿物) 在自然界里,我们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矿物:有的质地坚硬,有的柔软;有的色泽鲜明,有的平淡无奇;形象不一,种类繁多。然而不管有多少种,总超不出自然界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在地壳的长期演化过程中,不断化合、分解、迁移,终于造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千多种矿物,它们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基础。

(岩石与矿物的区别)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体,但它并不具备矿物的基本特性。岩石与矿物之间的区别就好像飞机模型和制造这些模型的材料之间的区别。正如岩石的构成要素是矿物一样,飞机模型的构成要素是轮胎、机翼、发动机和其他组成部分。岩石的基本特点是所有的岩石都是混合物。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有机岩,而不是矿物。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矿物的途径,一条是通过岩浆的活动。在岩浆里有着地球上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在岩浆的高温熔融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了多种化合物和一些单质。由于地下各处岩浆的化学成分不一样,还因为岩浆在冷却时,温度、压力等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而一定环境只适于一定的矿物生成,因此,由于岩浆冷却形成的矿物,种类是很多的。还有一条途径是通过水和大气,有时还有生物的作用,使已经形成的矿物发生化学变化,或者使溶解在水中的元素或化合物之间互相作用并沉淀堆积起来,造成各种次生的矿物。例如高岭石是长石、云母等与水作用,风化变成的。

(矿物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 各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它可以用来作为识别矿物的依据。

(矿物的形状) 矿物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有些矿物能形成整齐的晶体,如食盐是立方体,水晶是六面体,云母是六边形的片状。有些矿物则呈不规则的葡萄状、粒状、纤维状、放射状等,我们经常看到的矿物多半是一些不规则的块状。

(矿物的颜色) 矿物具有各种颜色,有些矿物的名字就是根据它的颜色命名的,如黑云母是黑色,赤铁矿是棕红色,黄铜矿是黄色。有些矿物是无色的,如水晶等。

(矿物的解理与断口) 有些矿物被敲打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形成光滑平面,这种性质叫解理。如方解石受力后按三个方向裂开,形成具有光滑表面的菱形体小块;云母可按一定方向揭成一叶叶的薄片。另一些不具解理的矿物被敲打后,常形成各种形状的破裂面,叫做断口,如石英常有贝壳状断口。

(矿物的硬度) 矿物的软硬程度叫做硬度。一般用两种不同的矿物互相刻划,来比较矿物的相对硬度。德国矿物学家弗里德里希.莫斯用这种互相刻划的方法,于1812年形成了十种普通矿物(从最软到最硬)的等级(见图表:教学参考P98)。

D、(矿产) 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包括地表水体)的可供人类开采的天然矿物资源,被广泛称为矿产。按工业上的不同用途,矿产可分为三大类:

(1)金属矿产 指经冶炼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矿产。可分为以下几种:1)钢铁基本原料金属矿产,如铁、锰、铬;2)有色金属矿产,如铜、铅、锌、铝、镁、金、银;3)稀有金属矿产,如锂、铷、铍;4)分散元素矿产,如锗、硒;5)放射性元素矿产,如铀、镭。

(2)非金属矿产 指经简单加工可提出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可应用的矿产。可分为以下几种:1)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如菱镁矿、耐火黏土、硅石等;2)特种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水晶、石棉、云母等;3)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如磷、硫、钠盐、天然碱等;4)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

(3)燃料矿产 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矿产的开采) 分布在地表的和埋藏得比较浅的,可以露天开采;埋藏得比较深的,需要开凿矿井,在地下开采。我国开采、利用矿产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年前,就知道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铜、铁。我国还是世界上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

(太阳能) 是另一种广泛利用的清洁能源。太阳是光明的象征,46亿年来太阳一直照耀着地球,送来光和热。将阳光聚焦,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在日照充足的地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已大量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和干燥器。

(地热) 地球自身提供的能源。地球开始形成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炽热的行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表面逐渐冷却,但内部仍然保存了大量的热能。同时,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在不断地蜕变,这种化学反应也在不断地释放热量。由于地幔和地壳热传导比较慢,地壳以下的温度逐步上升,越接近地核温度越高。在大多数地区,每下降100米温度要上升2~3摄氏度。表面上看这个数字不大,但是,聚沙成塔,地下热就是一个十分可观的能量来源。据估计,仅仅地面以下3千米范围内的地热资源就相当于3万亿吨煤提供的热量,差不多等于全世界煤炭开采量的1 000倍。

(不可再生的能源) 矿物燃料和核燃料统称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都要经过若干世纪的蓄积才能形成,不可能在几代人的生活期间补充起来。

[可再生的能源] 包括木材、水能、潮汐能、风能、地热、太阳能以及水中的氢等。这类能源能自行更新,天然地补充。水力发电很少污染大气,潮汐能和风能也是潜力很大的无污染能源。在水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等天然能源中,人类最理想的能源是太阳能和氢燃料。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只要找到经济有效的应用技术,它们的优越性是其他能源所不能比拟的

爱撒娇的战斗机
笑点低的保温杯
2025-09-02 19:48:34
1 土壤及岩石的分类应按表A.1.4-1确定。(有点乱,我也不太清楚)

表A.1.4-1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土石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量

(kg/m3) 极限压碎强度

(kg/cm2) 用轻钻孔

机钻进1m

耗时(min) 开挖方法及工具 紧固系数

f

一、二

壤 Ⅰ 砂

砂壤土

腐殖土

泥炭 1500

1600

1200

600 用尖锹开挖 0.5~0.6

Ⅱ 轻壤和黄土类土

潮湿而松散的黄土,软的盐渍土和碱土

平均15mm以内的松散而软的砾石

含有草根的密实腐殖土

含有直径在30mm以内根类的泥炭和腐殖土

掺有卵石、碎石和石屑的砂和腐殖土

含有卵石或碎石杂质的胶结成块的填土

含有卵石、碎石和建筑料杂质的砂壤土 1600

1600

1700

1400

1100

1650

1750

1900 用锹开挖并少数用镐开挖 0.6~0.8

壤 Ⅲ 肥粘土其中包括石炭纪、侏罗纪的粘土和冰粘土

重壤土、粗砾石,粒径为15~40mm的碎石和卵石

干黄土和掺有碎石或卵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

含有直径大于30mm根类的腐殖土或泥炭

掺有碎石或卵石和建筑碎料的土壤 1800

1750

1790

1400

1900 用尖锹并同时用镐开挖(30%) 0.8~1.0

壤 Ⅳ 土含碎石重粘土其中包括侏罗纪和石英纪的硬粘土

含有碎石、卵石、建筑碎料和重达25kg的顽石(总体积10%以内)等杂质的肥粘上和重壤土

冰渍粘土,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砾其含量为总体积10%以内

泥板岩

不含或含有重量达10kg的顽石 1950

1950

2000

2000

1950 用尖锹并同时用镐和撬棍开挖(30%) 1.0~1.5

石 Ⅴ 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砾(占体积10%以上)的冰渍石

矽藻岩和软白垩岩

胶结力弱的砾岩 2100

1800

1900 小于200 小于3.5 部分用手凿工具部分用爆破来开挖 1.5~2.0

各种不坚实的片岩

石膏 2600

2200

Ⅵ 凝灰岩和浮石

松软多孔和裂隙严重的石灰岩和介质石灰岩

中等硬变的片岩

中等硬变的泥灰岩 1100

1200

2700

2300 200~400 3.5 用风镐和爆破法来开挖 2~4

石 Ⅶ 石灰石胶结的带有卵石和沉积岩的砾石

风化的和有大裂缝的粘土质砂岩

坚实的泥板岩

坚实的泥灰岩 2200

2000

2800

2500 400~600 6.0 用爆破方法开挖 4~6

Ⅶ 砾质花岗岩

泥灰质石灰岩

粘土质砂岩

砂质云母片岩

硬石膏 2300

2300

2200

2300

2900 600~800 8.5 用爆破方法开挖 6~8

Ⅸ 严重风化的软弱的花岗岩、片麻岩和正长岩

滑石化的蛇纹岩

致密的石灰岩

含有卵石、沉积岩的渣质胶结的砾岩

砂岩

砂质石灰质片岩

菱镁矿 25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3000 800~1000 11.5 用爆破方法开挖 8~10

石 Ⅹ 白云石

坚固的石灰岩

大理石

石灰胶结的致密砾石

坚固砂质片岩 2700

2700

2700

2600

2600 1000~1200 15.0 用爆破方法开挖 10~12

Ⅺ 粗花岗岩

非常坚硬的白云岩

蛇纹岩

石灰质胶结的含有火成岩之卵石的砾石

石英胶结的坚固砂岩

粗粒正长岩 2800

2900

2600

2800

2700

2700 1200~1400 18.5 用爆破方法开挖 12~14

Ⅻ 具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和玄武岩

片麻岩

非常坚固的石炭岩

硅质胶结的含有火成岩之卵石的砾岩

粗石岩 2700

2600

2900

2900

2600 1400~1600 22.0 用爆破方法开挖 14~16

这是矿物的分类资料,太多了抄不下来,还有图片自己看好了:

http://hpjx.hpjy.edu.cn/hpky/xxcf/21/cai/%D1%D2%CA%AF/yanshi1/category/mineral/m-feature.htm

回答者:FinnyIvy - 魔法师 四级 5-8 19:22

地球是一个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同心圈层构造所组成的球体。这些圈层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是指地球表面以外的圈层,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圈层是指从地球表面往里直到地球中心的各圈层,有表及里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也就是说,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的表面。

B、(岩石) 覆盖在地球上的坚固部分称为岩石。岩石有各式各样的种类,通常我们所称呼的石头,就是岩石破碎之后的样子。岩石是在各种不同的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多种矿物组成。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研究岩石有很重要的意义:(土)人类需要各种矿产,而矿产与岩石密切相关;(2)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3)岩石是研究地壳历史的依据。

(岩浆岩) 也称“火成岩”。地壳深处或来自地幔的熔融岩浆,受某些地质构造的影响,侵入到地壳中或上升到地表凝结而成的岩石:在距地表相当深的地方开始凝结的称为“深成岩”,如橄榄岩、辉岩、花岗岩等;喷出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凝结的称为“喷出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等;介于深成岩和喷出岩之间的是“浅成岩”,如花岗岩、正长斑岩等。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 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 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 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 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 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 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 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 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

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 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 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 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体(如C02、H:S等)。

矿物学家把所有矿物分为有机矿物和无机矿物两种:前者种类比较少,主要是碳氢氧化合物,如:琥珀等。后者在地球上数量众多,由于每年都有几十至几百种新矿物被发现,据统计,目前已有三四千种。许多种矿物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例如:中小学生几乎天天都用铅笔,制造笔心的石墨就是矿物的一种。我们每餐都用的食盐也是天然石盐矿物的一种,可以说人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矿物。

有机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无机矿物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的一百多个化学元素,都可以组成无机矿物。既可以是一个元素独立存在,也可以是多个元素的组合。一个元素独立存在的矿物较普遍,如:Fe(铁)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铁矿物,Ag(银)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银矿物,Au(金)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金矿物等。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可以形成几千种矿物,最简单的如两个元素Si(硅)和O,可以组成Si02,由这两个元素组成的矿物可以是石英、柯石英和鳞石英等。Fe和O两个元素可以组成亦磁铁矿、赤铁矿以及磁铁矿等,亦铁矿和磁铁矿都是炼铁的主要原料。三个元素组成的矿物就更多了,例如:CusFeS4是斑铜矿、CuFeS2是黄铜矿、CoAsS是辉砷钴矿等。

(地壳里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矿物) 在自然界里,我们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矿物:有的质地坚硬,有的柔软;有的色泽鲜明,有的平淡无奇;形象不一,种类繁多。然而不管有多少种,总超不出自然界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在地壳的长期演化过程中,不断化合、分解、迁移,终于造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千多种矿物,它们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基础。

(岩石与矿物的区别)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体,但它并不具备矿物的基本特性。岩石与矿物之间的区别就好像飞机模型和制造这些模型的材料之间的区别。正如岩石的构成要素是矿物一样,飞机模型的构成要素是轮胎、机翼、发动机和其他组成部分。岩石的基本特点是所有的岩石都是混合物。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有机岩,而不是矿物。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矿物的途径,一条是通过岩浆的活动。在岩浆里有着地球上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在岩浆的高温熔融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了多种化合物和一些单质。由于地下各处岩浆的化学成分不一样,还因为岩浆在冷却时,温度、压力等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而一定环境只适于一定的矿物生成,因此,由于岩浆冷却形成的矿物,种类是很多的。还有一条途径是通过水和大气,有时还有生物的作用,使已经形成的矿物发生化学变化,或者使溶解在水中的元素或化合物之间互相作用并沉淀堆积起来,造成各种次生的矿物。例如高岭石是长石、云母等与水作用,风化变成的。

(矿物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 各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它可以用来作为识别矿物的依据。

(矿物的形状) 矿物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有些矿物能形成整齐的晶体,如食盐是立方体,水晶是六面体,云母是六边形的片状。有些矿物则呈不规则的葡萄状、粒状、纤维状、放射状等,我们经常看到的矿物多半是一些不规则的块状。

(矿物的颜色) 矿物具有各种颜色,有些矿物的名字就是根据它的颜色命名的,如黑云母是黑色,赤铁矿是棕红色,黄铜矿是黄色。有些矿物是无色的,如水晶等。

(矿物的解理与断口) 有些矿物被敲打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形成光滑平面,这种性质叫解理。如方解石受力后按三个方向裂开,形成具有光滑表面的菱形体小块;云母可按一定方向揭成一叶叶的薄片。另一些不具解理的矿物被敲打后,常形成各种形状的破裂面,叫做断口,如石英常有贝壳状断口。

(矿物的硬度) 矿物的软硬程度叫做硬度。一般用两种不同的矿物互相刻划,来比较矿物的相对硬度。德国矿物学家弗里德里希.莫斯用这种互相刻划的方法,于1812年形成了十种普通矿物(从最软到最硬)的等级(见图表:教学参考P98)。

D、(矿产) 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包括地表水体)的可供人类开采的天然矿物资源,被广泛称为矿产。按工业上的不同用途,矿产可分为三大类:

(1)金属矿产 指经冶炼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矿产。可分为以下几种:1)钢铁基本原料金属矿产,如铁、锰、铬;2)有色金属矿产,如铜、铅、锌、铝、镁、金、银;3)稀有金属矿产,如锂、铷、铍;4)分散元素矿产,如锗、硒;5)放射性元素矿产,如铀、镭。

(2)非金属矿产 指经简单加工可提出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可应用的矿产。可分为以下几种:1)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如菱镁矿、耐火黏土、硅石等;2)特种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水晶、石棉、云母等;3)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如磷、硫、钠盐、天然碱等;4)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

(3)燃料矿产 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矿产的开采) 分布在地表的和埋藏得比较浅的,可以露天开采;埋藏得比较深的,需要开凿矿井,在地下开采。我国开采、利用矿产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年前,就知道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铜、铁。我国还是世界上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

(太阳能) 是另一种广泛利用的清洁能源。太阳是光明的象征,46亿年来太阳一直照耀着地球,送来光和热。将阳光聚焦,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在日照充足的地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已大量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和干燥器。

(地热) 地球自身提供的能源。地球开始形成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炽热的行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表面逐渐冷却,但内部仍然保存了大量的热能。同时,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在不断地蜕变,这种化学反应也在不断地释放热量。由于地幔和地壳热传导比较慢,地壳以下的温度逐步上升,越接近地核温度越高。在大多数地区,每下降100米温度要上升2~3摄氏度。表面上看这个数字不大,但是,聚沙成塔,地下热就是一个十分可观的能量来源。据估计,仅仅地面以下3千米范围内的地热资源就相当于3万亿吨煤提供的热量,差不多等于全世界煤炭开采量的1 000倍。

(不可再生的能源) 矿物燃料和核燃料统称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都要经过若干世纪的蓄积才能形成,不可能在几代人的生活期间补充起来。

[可再生的能源] 包括木材、水能、潮汐能、风能、地热、太阳能以及水中的氢等。这类能源能自行更新,天然地补充。水力发电很少污染大气,潮汐能和风能也是潜力很大的无污染能源。在水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等天然能源中,人类最理想的能源是太阳能和氢燃料。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只要找到经济有效的应用技术,它们的优越性是其他能源所不能比拟的

舒适的奇异果
自由的发带
2025-09-02 19:48:34
要想了解什么是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先要知道矿物是怎样形成的。

矿物的形成首先必须具有形成矿物的物质来源,其次要有一定的空间,最后需经历一定的时间。另外,有的矿物的形成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例如水晶晶簇,地下深处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在岩石中占有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内二氧化硅溶液逐渐变浓(具备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这样晶莹剔透的水晶晶簇才能最终形成。

科学家们通常把矿物分为原生的、次生的和表生的三类。原生矿物一般是内生条件下在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矿物,如花岗岩中的石英和长石等。次生矿物是指在岩石和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矿物。如正长石经风化分解而形成的高岭石等。表生矿物是指在地表和地表附近范围内,由于水、大气和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矿物,主要包括湖泊海洋中的各种沉积矿物(例如石盐、硅藻土等)以及原生矿物在地表条件下遭受破坏而转变形成的部分次生矿物,如铁矿床中的褐铁矿、针铁矿,铅锌矿床中的铅矾等矿物。不管是原生矿物还是次生矿物或表生矿物,它们的形成必须经历漫长的地质时间。

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也是如此,有关石油矿藏的形成已在前文说明,我们通常把石油、天然气和煤称做“化石能源”,这就是承认了时间在它们生成过程中的必要性。最早的煤形成于石炭纪,人们开采的最年轻的石油是第三纪的(形成于2300~6500万年前),天然气是第四纪的(200万年前),发现的最老的石油和天然气是震旦纪的,距今约6亿5千万年。

人类大规模发现和使用矿产资源不过是最近几百年的事,而许多矿产资源的形成却至少需要经历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就这点而言,许多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用掉一点就会少一点,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就会造成矿物原料的枯竭。

目前,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正在日益减少,浅部矿藏、易找矿藏越来越少,许多矿物原料面临短缺。经过科学论证,中国第二轮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在45种主要矿产中,有、1/2不能满足需要。除煤炭、稀土、岩盐、钼、钨、锡、锑以外,其余矿种都难以满足国家需求,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这一优质能源已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进口逐渐增加。近期油气资源评价的总资源量估算量为中国原油剩余可采资源量还有122亿吨,天然气开采则可延续到22世纪。但从长远看,解决资源与能源问题迫在眉睫。

探索地球奥秘,寻找各种矿产资源,开发新的资源与能源的重任已落在青年一代的身上。认识和了解地球资源与能源的种类、分布,珍惜资源将有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资源与能源,为拯救地球、保护地球提供一把智慧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