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南华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含核能与动力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如何

无聊的鸭子
虚拟的镜子
2023-01-01 17:40:51

南华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含核能与动力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如何?

最佳答案
忧伤的乌龟
可靠的冬日
2025-09-02 03:16:02

这个专业主要是针对核电建设单位与核电站运行维护岗位的,是技术工人岗位。

就业怎么说呢?你四年后毕业,核电那时人力缺口应该还是有的,工作相对比较好找,但也不至于十分抢手(开这个专业方向的学校开始多了)。核电收入比火电高,福利待遇也不错,但是工作地点一般比较偏僻,生活环境狭隘。

电力院校的报考:你是北方考生,还是选择华北电力、东北电院为妙,电力行业很看重学校的,电力院校的地域性很强。

最新回答
干净的帅哥
忧虑的招牌
2025-09-02 03:16:02

专业还可以,找工作不成问题!

转核要有关系或者花几千块钱,

如果没关系就不要转了,核技术类里面好多关系户,好多核工业子弟,你进去以后搞不起他们的,但如果考研的话还是可以考虑转核。

潇洒的御姐
文静的身影
2025-09-02 03:16:02
我是南华09届的 也是和LZ同个学院的 没记错的话 LZ 应该住在北校十一栋 6人间 上面床下面桌子 旁边是衣橱 独立卫生间 吃饭的话 附近有个北校食堂 (据说是南华 饭菜最好吃的地方) 若还有不懂的 可以给我留言 呵呵

虚心的翅膀
淡淡的招牌
2025-09-02 03:16:02
业务培养目标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主要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等

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等

俊秀的大船
大力的向日葵
2025-09-02 03:16:02
机械的你可能是在七栋那里,离女生宿舍很近的,寝室嘛,总比文法学院的强,可能是八到十个人一间房,有单独的卫生间,有单独的学习室,床铺就是老样子的上下铺那种,电话线,网线学校已经弄好了,不过要交钱才能用

如果你不在七栋,就是在宏辰,那里条件很好,四个人一间,每人一张床,上铺睡觉,下铺电脑学习桌,有单独的卫生间,里面有两个淋浴间,还有大概两平方的阳台,恩全学校最好的就是宏辰

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就问我,记得给分就成

甜蜜的草丛
痴情的豌豆
2025-09-02 03:16:02

南华大学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汉语言文学、矿物资源工程等专业。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从它的名称不难看出,这个专业包括了三部分内容: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行业内部分别称为机设、机制、机电。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以机械结构的设计、加工、制造为基础,融入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

2、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善学、求真、创新的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培养栋梁之才为己任,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致力于培养从事汉语教学、新闻采访写作、对外文化交流、公文写作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矿物资源工程:

矿物资源工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矿业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矿物资源开发、加工利用以及相关设施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外向的狗
靓丽的奇迹
2025-09-02 03:16:02
学校实力还不错。具体情况如下:

学科建设: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8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24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工商管理(MBA)、工程硕士、金融硕士、法律硕士、护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79个,并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资格。学校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学科特色为核特色、医学特色和环保优势。

师资力量:

学校本部有教职工2300余名,其中教授350余名,副教授800余名;有14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8名,有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220余名;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

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核设施安全管理与可靠性技术分析”团队。

湖南省2013年度“百人计划”专家:陈育庆教授。

省级教学团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市政工程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

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动脉硬化学、放射性测量与防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