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排名

优美的皮带
悲凉的眼睛
2023-01-01 17:35:4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排名

最佳答案
哭泣的石头
昏睡的小蚂蚁
2025-09-02 03:16:00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9所开设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大学参与了评估,一共分成9个档次。其中排在第一档次的大学只有两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档次也只有两所,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以及浙江大学,以下是具体排名榜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属于工学门类。就业方向主要有四大类。第一大类是直接利用一次能源,指的就是发电厂。第二大类就是二次能源应用领域,主要是发动机、压缩机的相关产业。第三大类新能源利用类,要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新能源企业。第四大类就是偏研究型,各企业研发部、研究所、大学实验室等,未来发展绝大多数取决于所在环境,去了好的研究所和穷的研究所个人发展会天差地别。搞科研就有很多说不清楚的东西,建议确定十分热爱科研再选择。

最新回答
可爱的大门
生动的睫毛膏
2025-09-02 03:16:00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学科方向有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热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工程热物理、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煤的多相流燃烧热物理等。注重与化工、生物、信息、环境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发展学科新生长点,包括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节能、纳/微系统输送和温控、生物质气化发电、光催化制氢和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控制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2、分配去向: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等

扩展资料:

本学科多年来围绕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和西部建设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流体机械及工程、水电开发及小水电增容改造、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等方面开展了持续、坚实的研究,取得了大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和行业上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水平和科研实力整体居于国内先进,部分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可靠的水蜜桃
忧心的仙人掌
2025-09-02 03:16:00
我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一的时候学习的大学物理。大学物理是基础课,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思维起作用,另外储存基础知识。对专业本身没有什么帮助,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又叫工程热物理,就是专业本身就是物理,和热打交道。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是专业课程,这些才对专业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白?

缥缈的台灯
美满的啤酒
2025-09-02 03:16:00

国内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排名如下:

清华大学荣得2022中国八星级专业(8★),进入世界一流专业、中国最顶尖专业行列。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荣得2022中国七星级专业(7★),位列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荣膺2022中国六星级专业(6★),入选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该专业就业面涉及广泛,就业率相对较高,毕业生可以进入在能源、电力、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汽车类、航天类、核电类、动力设备、空调制冷等企业,从事动力设备的系统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职位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动力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壮观的野狼
忧心的翅膀
2025-09-02 03:16: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含化工过程机械专业(本科专业现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建于1952年,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热能工程专业(2000年设立)、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等专业(2006年设立)。2007年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本学科设有承压系统及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煤浆气化及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部)、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石化上海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化工机械研究所、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等。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杰出人才。本学科具有较宽的学科覆盖面,在压力容器与结构完整性技术、过程装备与材料工程、洁净煤技术与能源环境工程、流体动力机械及工程、传热、传质强化与节能技术、多相流动、气化与燃烧、能源转换技术与新能源等研究方向上特色鲜明。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能力;能胜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企业和其它单位的科研、开发、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三、研究方向

1.压力容器与结构完整性技术

2.过程装备与材料工程

3.洁净煤技术与能源环境工程

4.流体动力机械及工程

5.传热、传质强化与节能技术

6.多相流动、气化与燃烧

7.能源转换技术与新能源

四、课程设置和学习

1.本学科硕士生应完成不少于36学分的课程学习,一般在入学后的前4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2.根据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的原则,硕士生可选修其他高校具有优势、符合本学科培养要求的课程。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学校承认校外学分。研究生可多选本学科的专业核心课、选修数学或其他同类学科的专业课作为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认可。

3.课程设置表中设置的课程有一定的选修空间,在学习年限内未能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者,予以退学。

4.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至少6人才能开课(专业招生人数少的除外)

五、中期检查

1.硕士生中期检查在第3学期初进行,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

2.中期检查前必须完成本学科学位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3.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和成绩、思想表现、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和开题报告等。考核前必须完成至少两次文献分析报告,通过实验技能考核。

4.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首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重视文献知识产权,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六、提前攻博

为使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鼓励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前攻博。提前攻博的相关条件和实施办法按照《华东理工大学关于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

七、论文发表

按《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规定(2013年4月17日发布)》。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不含双边学术会议)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1篇学术论文(不含摘要)。学术论文须以华东理工大学为唯一或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和论文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均须为华东理工大学。一篇学术论文只能用于一名研究生申请学位,且研究生署名须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的第二作者。

八、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华东理工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学位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

喜悦的秀发
爱笑的未来
2025-09-02 03:16:00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1培养目标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 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 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 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 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 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人才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 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 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4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

5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 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博士

6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流体力学实验 等

7知识结构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 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 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 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 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 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 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 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 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8就业方向

根据专业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9修业年限

四年开设院校( 非按排名排列)

中原工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州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新疆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德州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南昌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广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邵阳学院 佳木斯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扬州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西华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山西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藏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集美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青岛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烟台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理工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 平顶山学院 运城学院 贵州大学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武汉科技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方科技学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酷酷的玉米
迅速的保温杯
2025-09-02 03:16: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学科方向有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热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工程热物理、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煤的多相流燃烧热物理等。注重与化工、生物、信息、环境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发展学科新生长点,包括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节能、纳/微系统输送和温控、生物质气化发电、光催化制氢和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控制系统等。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较为广阔,具体详情如下:

1、选择性较多:

该专业研究方向较多,其中有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等。学员进修时,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向的深层次学习。

2、可学到与实际接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学员通过不同方向的学习,可掌握与实际接轨的专业知识。比如,学员可以学到关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以及受到现代对应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运行、设计等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水准。

就业优势:

1、就业几率高:

据了解,在职研究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就业方向较多,学员能在内燃机厂、物流调控、大型机械厂、造船厂、发电厂、汽车制造厂等等从事工作。因此就业面广,就业几率大。

2、提高就业竞争力:

随着每年高校毕业人数的增多,因此类似专业人数都有大批投入到了就业行列当中,这就导致了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增大。

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修不同于本科阶段,其涉及研究领域较多,学习范围广,最重要的是学员可学到前沿性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能力,这样对就业者本身来说,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获取好的就业单位。

整齐的小熊猫
大胆的指甲油
2025-09-02 03:16: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这个学科全国各高校排名的问题,你可以参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是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的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全国高校排名如下: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2所,本次有25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45所。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10003清华大学9710698西安交通大学9210248上海交通大学8810335浙江大学8810487华中科技大学8510056天津大学81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8110286东南大学81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810251华东理工大学7810079华北电力大学7710299江苏大学7610007北京理工大学7310008北京科技大学7310141大连理工大学7310252上海理工大学7390038海军工程大学7310183吉林大学71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7110247同济大学7110291南京工业大学7110422山东大学7110611重庆大学7110699西北工业大学7111414中国石油大学7010188东北电力大学6910337浙江工业大学6910486武汉大学6910731兰州理工大学6910004北京交通大学6610256上海电力学院6610294河海大学6610459郑州大学6610069天津商业大学6510149沈阳化工大学6510319南京师范大学6510490武汉工程大学6510127内蒙古科技大学631014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6310146辽宁科技大学631014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6310148辽宁石油化工大学6310338浙江理工大学6310489长江大学6310593广西大学63资料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