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今年还有光伏项目吗
有的。
哈尔滨洽洽食品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总投资约680万元,该项目已于今年6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建设收尾阶段,全年预计贡献绿色电力200万千瓦时,为企业节省电费约18万元/年。
作为双城区2022年第一个开工的市重点光伏类项目,做到了快速投产、快速落地、快速收益,从施工组织到项目投运预计时间仅用了两个月,创造了多个第一。
双城区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部,松花江南岸,地势呈东高西低,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1′至126°42′,北纬45°08′至45°43′,总面积3112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双城区常住人口为633880人。
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是村子发展公示信息,老哈村,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黑支果乡木浪村,属于山区,距离木浪村委会4.00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4.00公里。
光伏扶贫其实就是借助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来扶持贫困地区,与一般的光伏发电项目的区别其实就是政府保护、补贴多些、建造成本低些。扶贫项目建成后,贫困地区可以借助这些项目获得固定收益,从而达到扶贫的目的。
1、光伏扶贫不是所有地区都有资格的,主要是一些穷困山区地带或贫困县内的贫困村、贫困户。
2、光伏扶贫不仅限于光伏电站,还有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农业大棚等基于农业设施建设的电站。
(1)光伏电站主要是以村、县为单位进行投资(因为电站的投资太大,个人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国家或地方再给一些补贴,电站的所有权和电站所产生的收入是属于贫困村、县的,村、县再将其中一部分收入分配给贫困户。光伏电站不仅在荒地,荒山、荒坡也行。
(2)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安装在贫困户家庭的房子屋顶或院子里的。政府给贫困户一些补助,还提供选址、设计、安装帮助,说服贫困户安装发电系统(这个没法强制,其实感觉是中央的政策,地方也不得不完成任务)。系统的所有权和收入属于贫困户自己。
(3)农业大棚等基于农业设施建设的电站,看大棚是属于个人还是属于集体吧:属于个人的,所有权和收入归个人;属于集体的,归集体,再分配一部分给贫困户。
3、光伏扶贫下的光伏发电项目,不管是电站还是家用系统或是农业大棚,都是国家出一部分钱,其余的都是县或村或贫困户自己出。对于自己出的那部分钱,你可以选择自己全掏,也可以贷款,也可以依靠其他人或组织的帮助。
一般这种分布式的微型光伏电站的运维和监控,单纯依靠人工工作量大,效率低。所以需要一套软件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运维,烟台开发区德联软件就有专业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运维软件,参与过河南省的光伏扶贫项目,并且成功将其接入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平台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也就是说,农民可以自己使用这些电能,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每户人家都将成为微型太阳能电站。
“光伏扶贫更是一种精准扶贫的方式。”在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看来,利用光伏发电来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存在的问题
一是启动资金缺口较大。无论哪种模式,光伏扶贫的初始建设投入都较大。以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模式为例,每户的一次性投入在3万元左右,假设给一个自然村50户安装,总投入就要在150万元,其中贫困户负担40万元左右。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贫困户难以承担。
二是管理难度大。由于光伏扶贫项目小、分散广、施工企业多、资质参差不齐等特点,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管理难度较大。
三是后期运维难以保障。部分承接光伏扶贫项目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和服务网络问题,使未来25年的运维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
农村扶贫政策
第一、扶贫项目
扶贫项目整体划分为:危房改造、基础设施、教育补助、医疗健康、创业就业、基础设施、财政金融、特困群体、基层党建9类。
第二、扶贫借贷贴息人群
国家主要对能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惊醒补贴扶持。
第三、各项详细的扶贫计划
1、异地搬迁:每户住房建设人均补助3万,人均住房面积25平米,农村危房回收的会恢复耕种。
2、贫困补贴:对有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补贴扶持5000元,主要用于购买买苗种、设施建设和生产资料等项目补贴,补贴方式是先建后补。
3、雨露计划:扶持职业教育,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对于农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
4、光伏扶贫:每户农村5-7千瓦光伏发电扶贫。
5、信贷贴息:对有创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3年内,5万元的免担保抵押贴息借贷。
第四、各负责的扶贫单位补贴
1、人保局
(1)、转移就业:贫困户免费培训,集中培训人员给予每人每天30元生活费补贴,跨省内培训一次性给予300元交通住宿补贴费用(2)、新农合五保户参合费用民政上全额资助(3)、职能技能鉴定,取得资格证的农户一次性获得1500元补贴(4)、创业借款担保:贫困农户创业每人补贴5000元,自主创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获得达两年50万元财政贴息创业借款担保。(5)、贫困户养老:按照参保费用确定补贴额度,100到400元档次的每人补贴30元,500元以上补贴60元基础养老每人每月补贴78元重疾残疾人参政代缴养老保费100元。
2、民政局
(1)、医疗补助:贫困户或者低保户,县财政代缴30元医疗救助金,五保户全部代缴。低保户、五保户新农合报销后再报销百分之七十(2)、低保:每月补助142元,年底保标准3250元(3)、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每年5000元辅助,分散供养3400元(4)残疾人补助:一二级每人每月生活补贴60元,护理补贴60元残疾人加低保补助120元三四级残疾人是贫困户或者低保的,每人每月60元补助(5)、孤儿救助:散养每人每月补助700元生活费,福利中心1200元。
3、教体局
(1)、学前阶段,每生每年400元,建档立卡再加600元保教费(2)、义务阶段:免学杂费、教科书费用,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改善小学生住宿补助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补助1250元(3)、高中时期: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助学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免学费和住宿费(4)、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全免,贫困生每年2000元助学金(5)、高等教育:在本省市就读的贫困户每生每年4000元助学金8000元的助学贷款交通费和短期生活费省内录取一次性补助500元,省外1000元。
4、住建局: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补助高达1万元,重建补贴费用达4万元,平均每户补助标准是:15400元。
5、卫计委:独生子女户或者双女户的父母60岁以上每年每人960元,贫困户县内就医可以先看病再付费,护院只需支付个人应付费用即可。
6、供电公司:低保户、五保户每月减免10度电费。
农村扶贫政策,2018年精准扶贫措施汇商所小编从扶贫项目、扶贫计划、重点扶贫人群及具体到扶贫单位做了具体的描述。对此不了解的农户可以阅读了解。
1.已纳入国家扶贫补贴目录的扶贫光伏发电项目按国家政策执行;补贴费用为供电企业垫付
2.未纳入国家扶贫补贴目录的居民扶贫光伏发电项目按普通光伏电价补贴标准并按并网投运时间执行相应的补贴标准,补贴由供电企业先行垫付(可输入“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标准”查询各并网时段的普通光伏电价补贴标准);
3.未纳入国家扶贫补贴目录的非居民扶贫光伏发电项目补贴费用待纳入国家补贴目录并收到国家补贴资金后再转付,供电企业不垫付。
注:未纳入国家扶贫补贴目录的居民扶贫光伏发电项目,以并网时间按普通光伏项目对应标准支付上网电费和补贴费用,待项目纳入国家扶贫补贴目录后,供电企业会按照程序及政策文件要求,对扶贫补贴目录的居民扶贫光伏发电项目按普通光伏项目管理至今的发电量及度电补贴差额(即光伏扶贫补贴与光伏普通补贴差额部分)给予补助。
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优先足额拨付第一批至第三批国家光伏扶贫目录内项目(扶贫容量部分)至2022年底;
(二)优先足额拨付50kW及以下装机规模的自然人分布式项目至2022年底;
(三)优先足额拨付2019年采取竞价方式确定的光伏项目以及2020年采取“以收定支”原则确定的符合拨款条件的新增项目至2021年底;
(四)对于国家确定的光伏“领跑者”项目,以及国家认可的地方参照中央政策建设的村级光伏扶贫项目,优先保障拨付项目至2021年底应付补贴资金的50%;
(五)其他发电项目,按照各项目并网之日起至2021年底应付补贴资金,采取等比例方式拨付;
(六)对于发电小时数已达到合理利用小时数的项目,补贴资金拨付至合理利用小时数后停止拨付。拨付资金已超过合理利用小时数的项目,应在后续电费结算中予以抵扣,抵扣资金用于其他符合条件项目的补贴资金;
(七)电网企业应加强补贴资金管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量扣除厂用电外购电部分后按规定享受补贴。同时,电网企业应按照《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防治掺煤监督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6〕623号)要求加强补贴资金拨付审核,杜绝掺煤等情况的发生。
法律依据:
《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
一、总体要求各地应当依据国家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和本地区实际,加快编制本地区光伏发电规划,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光伏发电规划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可以利用未利用地的,不得占用农用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以任何方式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明确禁止的区域发展光伏发电项目。除本文件确定的光伏扶贫项目及利用农用地复合建设的光伏发电站项目(以下简称光伏复合项目)外,其他光伏发电站项目用地应严格执行国土资规〔2015〕5号文件规定,使用未利用地的,光伏方阵用地部分可按原地类认定,不改变土地用途,用地允许以租赁等方式取得,双方签订补偿协议,报当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其他用地部分应当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使用农用地的,所有用地均应当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新建、改建和扩建地面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按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管理的,应严格执行《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规〔2015〕11号)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二、积极保障光伏扶贫项目用地。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下达的全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规模范围内的光伏发电项目,变电站及运行管理中心、集电线路杆塔基础用地按建设用地管理,各地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应予以重点保障,并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场内道路用地可按农村道路用地管理;光伏方阵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的,在不破坏农业生产条件的前提下,可不改变原用地性质;采用直埋电缆方式敷设的集电线路用地,实行与项目光伏方阵用地同样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