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中芯国际在被压制后将战略转向成熟技术是否可靠

有魅力的秀发
无语的老鼠
2023-01-01 17:29:31

中芯国际在被压制后将战略转向成熟技术是否可靠?eimkt

最佳答案
魁梧的云朵
自信的柜子
2025-08-29 16:41:11

前不久的中芯投资者调研会议上,CEO梁孟松博士透漏了公司最新进展,他表示14nm已经在去年第四季度投入量产,良品率以达到业界量产标准。同时第二代先进技术工艺n+1正在稳步推进当中,相对于第一代技术,第二代技术平台相较14nm性能提升了20%,功耗减少了57%,逻辑面积减少了63%,集成面积减少了55%。

也就是说,中芯国际不仅实现了14nm芯片的量产,而且它的第二代n+1技术更加先进,从参数上可以对标台积电7nm技术了。而台积电第一批量产的7nm芯片是华为的麒麟980和苹果的A12。也就是说台积电在芯片制造技术上,距离台积电这样的顶级企业只剩下2年左右的差距。因此这次中芯国际14nm芯片两场,和第二代n+1技术的公布,对于国产芯片行业肯定是有正面意义的。

虽然目前台积电已经实现了5nm芯片的量产,14nm可以说是比较落后的技术了。但是除了对芯片比较敏感的智能手机行业之外,14nm芯片仍然可以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比如现在新能源汽车都会配备智能车机,很多车机的处理器都使用的是高通骁龙625,这就是一块非常经典的14nm芯片。由于车机对性能和功耗的要求不高,所以14nm处理器是完全够用的。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中芯的14nm芯片肯定还是有大量需求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看到,中芯的14nm和n+1技术都需要使用来自ASML的光刻机,也就是说其中仍然大量地运用了美国等其它国家的技术。因此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要求,中芯仍然没有办法把14nm芯片卖给华为。

此外芯片的制程越先进,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也就越高。目前中芯还只有ASML的DUV光刻机,如果想要追赶台积电实现更加先进的5nm芯片,就需要使用ASML最新的EUV光刻机,而这种光刻机对方轻易是不会出售的。所以中芯的芯片制程如果想再进一步也是非常困难的。中芯CEO梁孟松也承认:我们距离世界一流企业,还有一定的技术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对于国内的芯片行业而言,一方面需要借助先进光刻机来制造芯片,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仍然需要投入足够的研发力量来实现芯片制造的完全自主,只有实现芯片的纯国产化,才能避免我们的高科技行业被外国卡脖子。据说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实现了28nm芯片的纯国产化,虽然和台积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只要有耐心和不断投入,总会有收获的一天。

最新回答
老迟到的铃铛
火星上的睫毛
2025-08-29 16:41:11

中芯国际前两个月净利润增长近95%,后期的发展会如何?因为全球芯片产能短缺,导致各个芯片企业都积极争夺产能,由此所有芯片制造企业的产能都几乎达到全开,产能利用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产能利用率足够高自然收入就会增长,成本也有下降。产能短缺也带动了代工价格的上涨,从2020年Q4以来,先是汽车芯片企业为了抢夺产能,主动提出愿意给台积电提高芯片代工价格两成,到去年台积电更主动要求芯片设计企业提高芯片代工价格,连番提价推动台积电的净利润率突破四成,这在全球各个行业都是非常罕见的净利润率,台积电带动了全球芯片代工价格的上涨,作为全球前五大芯片代工企业之一的中芯国际也享受到了这个福利。

产能利用率和芯片代工价格的上涨,两者联合推动了中芯国际的业绩创下新高。业绩的提升,有助于中芯国际投入更多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在先进工艺方面缩短与台积电和三星的技术差距。科技、中小市值、军工等高风险行业股价有一部分是由依靠短线资金的流动性支撑着的,并不是业绩支撑的,现在去散户化外加央行流动性收紧,当然下跌。机构大资金,是不可能像短线资金那样快进快出的,所以只能配置在医药、白酒、消费等跟着通胀后面跑的行业上,现在散户资金变少,机构资金变多, 当然也导致这些行业股价上天了。

国内机构资金唯一买的科技行业也就是新能源行业了,不过也是跟着外资屁股后面跑的,没有国外股票市场的带动效应,国内新能源行业一样半死不活。但是了,不同于房地产能够持续增长10年20年,股票市场是不可能一种风格一直持续的,太阳底下无新事,人性都是相同的,研究美股历史就知道了,至于当前这种风格能持续多久,这个就不清楚了,只要有自己的标准判断这种风格已经到头了就行,感觉没到头就顺势而为,小资金跑的肯定比大资金快。科技行业如果业绩能持续稳定增长,后面也会和医药消费一样,被更多长线资金配置。

沉默的发夹
心灵美的外套
2025-08-29 16:41:11

聚焦?FOCUS

这周,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汽车行业,有一条显著的消息,半导体巨头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暴涨201.97%,成交额480亿,总市值超过5900亿。一时间,芯片话题再度成为热词。事实上,对于汽车产业,半导体、芯片、车规级芯片同样是一场技术战。

比亚迪、北汽、上汽、吉利在芯片领域同样做了布局,只是与国际芯片供应商相比,实力悬殊,芯片行业的高技术壁垒还需要我们多年的积累和奋斗。

01半导体正在颠覆百年汽车产业

半导体碰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一场新的革命发生。

也可以说,半导体正在推动百年传统汽车产业革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先不说百年前,就说在李书福造车的年代,他之所以敢于说出“汽车就是一个沙发加四个轮子”,原因是那时候汽车电气化程度和整车智能化程度很低,汽车是以硬件为主导,半导体(芯片、传感器等等)占不到整车成本的1%。

新能源和电动化改变了这一切。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电气化使得功率器件使用量大幅增加,智能驾驶又涉及人机交互、大数据、云计算、图像视觉处理、智能决策等,核心是 AI 算法和芯片。在自动驾驶和新能源的“双驱力”下,半导体正在颠覆传统汽车产业。

总体而言,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价值是传统燃油汽车的两倍之多。

根据普华永道数据,到 2030 年,一辆电动车和 L5 级别的无人驾驶汽车中,电子元器件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 50%,汽车半导体每年正以两位数增长。目前一辆汽车中,半导体部件的总价值平均在400美元左右。而未来10-15年,随着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这一数据将上升到1200美金。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体现的是盈利想象空间。否则也不会有英伟达市值首次超越英特尔、蔚来市值是广汽集团两倍、比亚迪市值超越上汽集团、特斯拉市值将丰田远远甩在身后。

毕马威(KPMG/)的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半导体约为400亿美元,2040年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7%。另有专家预计,预计2025年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比例有望达到15%。

02芯片供货被国际供应商垄断

汽车半导体器件主要包含MCU(车用微控制器)、功率半导体(IGBT、MOSFET等)、传感器等,一般来说,单车的MCU芯片需求量在50颗左右,约占整车半导体器件成本的三成。自动驾驶汽车所用的半导体器件包含ADAS、COMS图像传感器、AI主控、MEMS、光探测和测距(LiDAR)、信息娱乐系统等。

一辆特斯拉的标配共有8个摄像头、1个77G的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最近上市主打智能的小鹏汽车P7,搭载14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

小鹏XPILOT 3.0搭载英伟达Xavier计算平台,该计算平台可实现每秒30万亿次运算,这背后,汽车芯片功不可没。所谓软件定义汽车,功能定义汽车正在于此。这也重塑了汽车半导体供应商和整个汽车供应链。

在这一领域,传统汽车供应商如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萨、德州仪器、博世等牢牢把控的市场已经大有松动。ADAS、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定位、融合、规划等核心算法模块对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暴增,出现了新型供应商,如三星、英特尔、高通、英伟达、赛灵思、海思等顶级芯片企业涉足汽车芯片这一高增长领域。

同时,汽车电子化、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来临,谷歌、亚马逊、苹果、阿里巴巴、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在芯片、算法等自动驾驶领域,投入重金和人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车企也以合作、入股等手段积极参与。

03中国车企在行动

以往,国内主机厂(OEM)严重依赖国际一线的一级供应商(Tier1),然而,美国断供,让华为一次次站在聚光灯下,为了在关键零部件不被卡脖子,合作、自主研发成为当下车企的新选择。

零跑汽车与大华股份联手研发的AI自动驾驶芯片“凌芯01”,北汽产投与芯片IP供应商Imagination成立合资公司「核芯达」,芯驰科技重磅发布了其9系列汽车芯片。

此外,吉利集团控股的亿咖通科技与Arm中国合资建立了湖北芯擎科技,规划建设车规级芯片及通讯模组的研发、测试及生产基地;上汽与英飞凌合资组建IGBT企业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并先后宣布与Mobileye、华为、英伟达、高通等国际芯片巨头开启合作,并投资AI芯片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汽车芯片领域可谓是一个重量级选手,其发布 的5G 基带芯片Balong 5000,是全球首个支持V2X的多模芯片,未来可用于汽车端的车联网、自动驾驶领域。

在半导体领域,比亚迪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选手,在今年拆分旗下半导体业务,成立独立的“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将IGBT业务量扩大,让IGBT的外供比例争取超过50%。从技术角度讲,比亚迪目前发展到了IGBT 4.0(相当于国际第五代),国际上IGBT目前已经发展到7.5代,与巨头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今年4月,总投资10亿元的比亚迪IGBT项目在长沙正式动工,该项目设计年产25万片8英寸晶圆的生产线,投产后可满足年装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需求。

对于国际车企,宝马、奥迪、特斯拉、英伟达早就打响了汽车芯片研发战,以后另文介绍。

总结

汽车芯片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加剧了竞争,也给新型公司带来了机会,国产替代更是刻不容缓。一场车企、Tier 1、芯片公司、互联网科技公司、初创企业加入的芯片战已经打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复杂的水杯
自觉的树叶
2025-08-29 16:41:11

中芯国际汽车芯片占比是百分之5。

2022年北京、天津工厂继续扩产,深圳4万片12寸后半年投产,汽车芯片占比5%,2023年是一个拐点,新能源车年销售500万辆,IC需求是油车的4倍。

中芯国际争夺战

在CEO王宁国落选董事会后,中芯国际主要管理层与大股东大唐电信已全面交恶。大唐电信力推公司COO杨士宁上位,控制权大战正在从外部争夺具体到内部管理层之争。

中芯国际目前的第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占据了19.14%的股权;中投持有中芯国际11.6%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上海实业和台积电则分别占股8.2%和6.543%。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大唐电信、中投和上海实业三家大股东。

都是实力雄厚的国有公司,而台积电又是业界第一的大佬。几大股东之间股权相差又不大,这种股权结构,为中芯国际目前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喜悦的电脑
无辜的乌龟
2025-08-29 16:41:11
1.互联网领域:字节跳动

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互联网公司,旗下拥有今日头条、抖音、火山、西瓜、懂车帝等一众国民级APP,其中抖音国际版TikTok更是成为全球最火热的APP之一,地位直逼Instagram和Facebook,去年让川普都汗颜的存在。

字节跳动目前战略放眼全球,且自身拥有极强的增长方法论,并且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发力,很快将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顶尖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2.智能硬件:小米

一部手机起家,逐渐扩大为无所不做的小米全家桶,向来以物美、价廉、科技含量高而著称,国产手机销量已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而旗下的全家桶正在逐渐的覆盖中国人的每家每户。

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窗帘、智能门铃等等等等,几乎涵盖了家居的每个产品。当前新装修的房子中,一套小米全家桶几乎成了标配。

即使小米不出海,但依靠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已经足以让小米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智能硬件制造商之一了。

3.芯片:中芯国际

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主要是可以根据客户本身或者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在中国被美国在芯片上疯狂卡脖子的背景下,中国最亟需发展的行业就是芯片行业,早日摆脱国外芯片的强依赖,已经不仅仅是科技方面的事情了,而是有关国家战略级别的重大意义。

而中芯国际将会是中国芯片企业中,最有可能担当起重任的企业。

4.新能源汽车:比亚迪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销售额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公司,没有之一。

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十年内,基本上可以完全取代油车,而新的汽车领域中,比亚迪将取代传统的车企,一跃成为行业的老大,并将在国际上与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同台竞争。

5.新能源电池:宁德时代

同属新能源领域,其中电池是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点。宁德时代是中国的科技公司中,少数可以做到全世界最领先,且能让外国人来中国采购的公司。

其次,宁德时代也是受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被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几乎可以说是一路狂跑,其他的任何新能源电池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

在新能源爆发的今天,二十年内,宁德时代不存在对手。

传统的白云
执着的舞蹈
2025-08-29 16:41:11
不是。

北京中芯标准科技有限公司是2007-08-08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2号院21号楼四层403。北京中芯标准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666299678T,企业法人杨传庆,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北京中芯标准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计算机技术培训,经济信息咨询,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企业策划,市场调查,销售计算机、软件、汽车配件、建材、机械设备,保险兼业代理(以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为准))(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1月05日)。(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038415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738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北京中芯标准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4处分支机构。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经营区域覆盖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范围占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近20多年来,国家电网持续保持全球特大型电网最长安全纪录,建成20多项特高压输电工程,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公司专利拥有量持续排名央企第一。公司位列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第2位,连续17年获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连续9年获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国家主权级信用评级(标普A+、穆迪A1、惠誉A+),连续6年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一名,连续4年位居全球公用事业品牌50强榜首,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也是具有行业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英俊的大象
土豪的玉米
2025-08-29 16:41:11

1、环旭电子:全球ODM/EMS领导厂商,专为国内外品牌电子产品或模组提供产品设计、微小化、物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与维修服务。

2、长电科技:中国半导体第一大封装生产基地,国内著名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制造商,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长电科技拥有目前体积最小可容纳引脚最多的全球顶尖封装科技,在同行业中技术优势十分突出。

3、歌尔股份:成立于2001年6月,中国电声行业龙头企业,全球微电声领域领导厂商,主要客户有三星、索尼、微软、华为和小米等。

4、中环股份:致力于半导体节能和新能源产业,是一家集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和节能型半导体器件-新能源器件科研、生产、经营、创投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企业。

5、三安光电: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品质最好的全色系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及芯片产业化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及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6、太极实业:以半导体封装检测以及化纤帘帆布生产为主营业务,拥有现代化技术装备,通过收购十一科技进军半导体晶圆厂洁净工程领域。

7、中芯国际: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8、士兰微:从事集成电路以及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消费类数字音视频应用领域为目标的集成电路产品,包括以光盘伺服为基础的芯片和系统。

9、银河电子:从事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双向有线网络传输设备、核心软件,以及银行、通讯、安防、电力等行业信息电子设备精密结构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0、紫光国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之一。

孝顺的小懒虫
时尚的故事
2025-08-29 16:41:11

张汝京从青岛芯恩离职,加入上海积塔半导体。

事了拂衣去:

张汝京一辈子,几乎都在跟半导体行业打交道。据媒体报道,赴美留学后,张汝京便进入了全球著名的半导体企业德州仪器工作。期间,他曾加入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一、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杰克·基尔比的团队。

张汝京在德州仪器一干就是20年,曾先后参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晶圆厂的建设,由此积累的丰富建厂经验为他后来回国建厂打下基础。

张汝京权衡再三,放弃了手中的股票,在2000年带着全家来到上海,从零开始建厂。

据媒体报道,受到张汝京的感召,许多“旧部”也跟随张汝京从头创业。仅用13个月,张汝京在大陆的第一家晶圆代工厂便建成投产,而这家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的企业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中芯国际。

拓展:

无论从全国还是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都是产业风口,丁少将认为,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需的芯片量更大,车规级芯片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因为有资本连接,加上张汝京的产业人脉,及其贯彻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思想和模式,在国内旺盛的需求以及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下,我相信这家公司(积塔半导体)能够有很大作为,在设计和制造一体化上能取得一定发展。”丁少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