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炭矿遗址的特产
坊子煤矿,现为坊子炭矿遗址文化园,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坊子煤矿于1898年德国人始建,先后经德国、日本、民国和解放后不同的开采时期,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开采历史,是国内唯一横跨三个世纪仍在生产的煤炭矿井之一。南流芦笋南流芦笋是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原南流镇)的特产。南流芦笋以嫩茎色白、鲜嫩,质地细腻,味道鲜美、清香爽口而著称。
截至2009年底,坊子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1685.2×104t,保有资源储量6423×104t(图4-6)。
坊子煤田开采历史较早,1901年德国人即根据个别钻孔资料和调查报告开凿了一立井。目前,该煤田有3家在采矿山企业。
1.阳谷-茌平煤田
聊城煤矿区含煤地层厚度240m,含煤15层,可采煤层7~8层,可采煤层含煤系数达5.1%,3、16上、18煤层赋存状况最佳。阳谷勘查区与相邻的阿城区、于集-蒋官屯区及梁山煤田、肥城煤田等有较好的可比性,含煤地层厚度219.72m,含煤20层,其中山西组6层,太原组14层,煤层厚度12.09m,含煤系数5.87%,3、16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分别占可采煤层厚度的16.17%和13.22%。主要可采煤层、局部及大部可采煤层层位稳定,如3、16煤层及4、5、7、13、17、18煤层,不可采煤层多不连续,层位稳定程度较差。阳谷勘查区可采煤层总厚度3.56~13.42m,具有由南向北逐渐增厚趋势,可采含煤系数3.39%~5.12%,可采含煤率5.73%~99%,主要可采16煤层及17煤层为全区可采,可采含煤率88.33%~99%,3、18煤层可采含煤率73.46%~83%,局部可采4、5、7、13煤层,可采含煤率5.73%~37%。于集-蒋官屯地区可采煤层有为2、3、5、8、16上、16下、17、18煤层,3、16上为主要可采煤层。
2.黄河北煤田
黄河北煤田含煤地层总厚245m,含煤14层,其中1~4层煤赋存于山西组,5~14层煤赋存于太原组。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为5、6、7、8、10、11、13等7层,可采煤厚4~9m,平均5.5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2.2%。
可采煤层中,7、10、11、13等4层属于普遍发育的主要煤层,其余3层(5、6、8煤层)仅在东部局部地段可采。13煤层属稳定的中厚煤层,全煤田普遍可采;11煤层在煤田西部属稳定—较稳定煤层,其他煤层属较稳定—不稳定煤层。
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长清、袁庄及济西的西部。袁庄全区可采,厚度较稳定,平均可采厚度达0.94m;长清区大部分可采,可采区厚度0.6~0.8m,平均可采厚度0.68m,浅部出现不可采区;济西区东部不可采,只有西部局部可采,并且出现5-1和5-2两个分煤层,西部的5-2分层可采,两个煤分层向西至袁庄区则合并为一个煤层。赵官镇井田的东部局部可采,中部和西部不可采。邱集井田范围内全部不可采。第5层煤煤层结构简单,偶见一层夹矸。顶板为灰黑色泥岩或细粉砂岩,底板为灰白色中粒砂岩,偶见直接底板为薄层黏土岩。下距一灰17~20m左右。
黄河北煤田7层可采煤层中第5、6、8层煤只在袁庄井田及附近区域局部可采,其他地区均不可采。因此,就可采煤层的层数来说,存在“东多西少”的特点。在7层可采煤层中,全煤田发育且稳定可采的第7、10、11、13层煤,全部位于含煤地层的中、下部,而且自上而下煤层平均厚度逐渐增大。因此可采煤层在含煤地层剖面上的分布特点是“上薄下厚”。全煤田发育的4个主要可采煤层,每个煤层厚度变化都具有“西厚东薄”的特点,其中11煤层变化最为典型,而第7、10、13等三层煤(特别是13煤层),却存在两段自西向东煤层厚度逐渐变薄的特点:从邱集井田至长清井田煤层由厚变薄;自袁庄井田煤层再次由厚变薄。
3.章丘煤田
章丘煤田受断裂和后期剥蚀作用影响,不同地段含煤地层的残留厚度不一,最大厚度300m左右,可采煤层总厚度平均约3.5m,含煤系数约2.2%。山西组含煤4层(煤层编号1煤层~4煤层),均为薄煤层,可采、局部可采的煤层有1煤、3煤和4煤,2煤层全区不可采。太原组含煤11层(煤层编号5煤层~13煤层),均为薄煤层,可采、局部可采的煤层有5(5-1、5-2)、6、7、8、9(9-1、9-2)、10(10-1、10-2、10-3)、13煤层。
4.淄博煤田
淄博煤田含煤地层厚度约270m,含煤20层,可采、局部可采12层,累计总厚度8.3m,主要可采煤层3.8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1.5%。可采煤层厚度多在临界可采厚度上下,常有变薄尖灭现象,受岩浆岩影响,煤层结构复杂,可采性差,相对较稳定的煤层为煤10层组,煤田内大部可采,煤7除洪山井田以北为局部可采外,其余地区属稳定可采煤层,其他煤层均属局部可采煤层。
南定井田位于淄博煤田北部,含煤地层总厚度260m左右。含煤13层,太原组9层,山西组4层;煤层总厚度1.87~10.99m。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5层,均赋存于太原组内,分别为煤5、6、9、10-1、10-2,平均总厚度3.08m,含煤系数为1.4%。
5.坊子煤田
坊子煤田含煤地层平均厚度159m,含煤五层,其中上、中、下三层煤可采,其他两层煤皆不可采,三层煤平均厚度为5.50m,含煤系数3.46%。两个不可采煤层,一层位于上层煤以上10m左右,绝大多数为炭质泥岩,有时为0.10~0.80m厚的煤,另一层位于中层煤以上、上层煤以下,厚度0.20~0.40m,距上层煤4~8m,该两个分层可采点很少,属不可采煤层。
6.五图煤田
可采煤层有10层,B段为Bm3、Bm4、Bm5、Bm7煤层,C段为Cm12煤层,D段为Dm1、Dm2、Dm3、Dm4、Dm5煤层。B段Bm4、Bm5、Bm7煤层是1960年最终详查勘探的重点对象,Cm12、Dm1、Dm2、Dm3、Dm4、Dm5煤层是2006年深部详查重点对象。
7.朱刘店煤矿和五井煤矿
朱刘店煤矿含煤地层总厚度302.79m,共含煤层18层,平均总厚度11.67m,含煤系数为3.9%,其中山西组含煤层6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4、4-1、4-2煤层,太原组含煤层12层,自上而下编号为5、小5、6、7、8、9、10-1、10-2、10-3、11、12、13。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6层,总厚度为6.66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2.2%,其中山西组4-1、4-2煤层2层,太原组7、8、10-1、10-2煤层可采。山西组1、2、3、4煤层,太原组11、12、13煤层厚度极薄,局部分布,不可采。4-1、4-2、7、8、10-1煤层为较稳定煤层,10-2煤层为不稳定煤层。
五井煤矿区含煤11层,由上至下编号为6、7-1、7-2、8、9、10-1、10-2、103、11、12-1、12-2,平均总厚5.99m,含煤系数为3.77%。可采煤层为6、8、9、10-1、10-2、10-3煤层,平均总厚4.93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3.11%。可采煤层埋藏深度171~332m。
煤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阔的化石能资源,主要分为烟煤和无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等四类。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苏联加盟共和国(23%)和中国(12%)。
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上述7国或地区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在石油储量的63倍以上,世界上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煤炭的主要生产国。
根据国家科委推荐的《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我国煤炭分为十大类,一般将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结、不粘结、长焰煤等统称为烟煤;贫煤称为半无烟煤;挥发分大于40%的称为褐煤。无烟煤可用于制造煤气或直接用作燃料,烟煤用于炼焦、配煤、动力锅炉和气化工业;褐煤一般用于气化、液化工业、动力锅炉等。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
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扩展资料:
国标把煤分为三大类,即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共29个小类。无烟煤分为3个小类,数码为01、02、03,数码中的“0”表示无烟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
烟煤分为12个煤炭类别,24个小类,数码中的十位数(1~4)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个位数(1~6)表示粘结性,数字大表示粘结性强;褐煤分为2个小类,数码为51、52,数码中的“5”表示褐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低。
在各类煤的数码编号中,十位数字代表挥发分的大小,如无烟煤的挥发分最小,十位数字为0,褐煤的挥发分最大,十位数字为5,烟煤的十位数字介于1~4之间,个位数字对烟煤类来说,是表征其粘结性或结焦性好坏,如个位数字越大,表征其粘结性越强。
如个位数字为6的烟煤类,都是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的肥煤或气肥煤类,个位数为1的烟煤类,都是一些没有粘结性的煤,如贫煤、不粘煤和长烟煤。个位数字为2~5的烟煤,他们的粘结性随着数码的增大而增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煤炭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及其分布状况汇总如表10-7。
表10-7 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分省统计表 (103t)
续表
续表
注:本表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资料。
北京市已发现煤炭资源15.9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73.18%,洁净潜势较好的占25.99%,洁净潜势差的占0.20%。京西门头沟区主要为洁净潜势好的和一小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京东顺义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和少量洁净潜势差的煤炭资源。
天津市已发现煤炭资源3.83亿吨,全部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
河北省 已发现煤炭资源145.25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6.6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占 57.35%,洁净潜势中等的占 20.41%,洁净潜势较差的占10.01%,洁净潜势差的占5.54%。井阱矿区和元氏县全部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唐山市和丰南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有少量洁净潜势好、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秦皇岛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和少量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邯郸市、磁县、武安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有少量洁净潜势好、中等、较差和差的煤炭资源。邢台市以洁净潜势较好、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有少量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好。在临城县不同洁净等级的煤炭资源均有分布。沙河市以洁净潜势好和洁净潜势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有少量洁净潜势较好和差的煤炭资源。张家口市全部为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张北县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较差,蔚县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较好,怀来县、涿鹿县全部为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承德市以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三河县全部为洁净潜势中等的煤炭资源,曲阳县主要为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邯郸市峰峰矿务局三矿和万年矿有高F煤。
山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581.3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10.62%,洁净潜势较好的占38.35%,洁净潜势中等的占27.21%,洁净潜势较差的占15.77%,洁净潜势差的占8.05%。太原市的东山、西山、清徐、古交均以洁净潜势较好煤为主,娄烦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大同市煤炭资源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煤,有少量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好。阳泉市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Pb煤。寿阳县、平定县、昔阳县和盂县的煤炭资源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长治市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煤和部分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高平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煤和部分洁净潜势中等煤。襄垣县为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煤。屯留县为洁净潜势较好煤。武乡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沁源县为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煤。晋城主要为洁净潜势好和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沁水县为洁净潜势好、较好和中等煤。阳城县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翼城主要为洁净潜势好和中等的煤。朔州市以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为主。山阴县为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左云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怀仁县以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为主。原平市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宁武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差的高溴煤。河曲县、保德县和偏关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中等的煤。汾阳县、文水县、交城县、清徐县和孝义县以洁净潜势较差的煤为主,有少量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好的煤。兴县、临县、离石和三交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柳林县、中阳县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榆次市以洁净潜势中等的煤为主。和顺县、左权县主要为洁净潜势中等煤和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平遥县、介休市和灵石县以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为主。霍州市以洁净潜势好的煤为主。乡宁县、蒲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的煤为主。河津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古交市东曲井田有洁净潜势差的高Br煤,古交市马兰井田有洁净潜势差的高Hg、高Th煤。
内蒙古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2255.89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22.83%,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70.2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76%,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5.13%,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03%。可见,内蒙古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中93%属于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值得注意的是,满洲里市灵东规划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l煤,鄂温克旗伊敏煤田五牧场普查区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As煤,阿拉善右旗西大窑长山煤矿一号井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Mn煤。
辽宁省已发现煤炭资源63.7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9.63%,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1.8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0.7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7.76%,洁净潜势差的煤占0.03%。可见辽宁省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整体较好,92%以上属于洁净潜势好、较好和中等的煤,基本没有洁净潜势差的煤。
吉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1.4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53.9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8.1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20%,洁净潜势较差的占0.8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5.84%。吉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中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占92%以上。九台市营城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As煤。
黑龙江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29.1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87.68%,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9.1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41%,洁净潜势差的煤占0.72%。可见,黑龙江省已发现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总的来说非常好,其中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占96%以上,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比例是全国各省份中最高的。双鸭山市集贤煤田顺发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l煤。
江苏省已发现煤炭资源37.8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6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6.5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4.6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8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8.33%。江苏省南部的江宁县、锡山市、武进市、溧阳市、吴县、江阴市、宜兴市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张家港市妙桥煤矿的煤炭资源是洁净潜势差的高硫、高As煤。
浙江省 已发现煤炭资源1.1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0.6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4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5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9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93.47%。在全国各省区中洁净潜势差的煤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并且全部为高硫煤。
安徽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17.1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0.2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6.1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0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3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9%。淮南市和淮北市的煤炭资源绝大部分为洁净潜势较好和好的煤,而宣州市、宁国市、泾县的煤炭资源以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为主。淮南市李郢孜矿区存在高Ni的煤炭资源,萧县存在高Th煤。
福建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1.4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2.65%,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25.8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0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8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58.64%。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只占38.45%,主要分布在明溪县、清流县、大田县、将乐县、永安市、安溪县、德化县、漳平市和连城县。洁净潜势差的煤中,高硫煤并不多。大田县大田煤矿上京井田、永春县天湖山煤矿、龙岩市的各煤矿、永定县各煤矿均是高Pb煤,
江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3.4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2.2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9.87%,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9.66%,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24.96%,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3.27%。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52.11%,萍乡市、新余市、分宜县、信丰县、龙南县、于都县、宜丰县、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余干县、波阳县和永丰县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较好和好的煤。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零星分布于高安市、万载县、万年县、丰城县、武宁县、乐平市、进贤县、瑞昌市和瑞金市等地。
山东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24.5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5.88%,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8.2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08%,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21.47%,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1.37%。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64.08%。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济东煤田、陶枣煤田、官桥煤田、坊子煤矿、滕南煤矿和新太煤田。聊城地区有部分高钍煤。
河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60.7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7.72%,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0.9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5.7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41%。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81.84%。巩义市、登丰市、新密市、偃师市、平顶山市、郏县、襄城县、安阳市、鹤壁市、焦作市、济源市、禹州市和永城县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而义马市千秋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Th煤。
湖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34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0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9.1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5.0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0.9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73.87%。湖北省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仅为10%左右,5000 多万吨,零散分布在大冶市、津门市、当阳县、秭归市、建始县等地,其他绝大部分为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而崇阳县的煤炭资源既是高硫煤,又存在高Pb、高Cr、高Be煤,鹤峰县黄家营红莲池煤矿岩湾矿区也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r煤。
湖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9.1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5.3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9.27%,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6.9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8.0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0.37%。湖南省的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在南方各省中属于最好的,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达到74.61%,它们主要分布在攸县、衡山县、常宁县、邵阳市、邵东县、武冈县龙江矿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郴州市、资兴市、郴县、桂阳县、永兴县、宜章县、嘉禾县、醴陵市、耒阳市。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邵阳县常乐区、新宁县、澧县、临澧县、石门县、张家界市、慈利县、桑植县、江永县、怀化市、黔阳县、溆浦县、芷江县、会同县、靖县等地,辰溪县的煤炭资源既是高硫煤,又存在高As、高Cr、高Sb煤。
广东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9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0.1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7.3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5.91%,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4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5.18%。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比例也较高,达到67.46%。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阳山县、连南县、连州市等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 20.7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6.0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12.19%,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 14.32%,洁净潜势差的煤占67.49%,不存在洁净潜势好的煤。由此可见,广西的煤炭资源中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2/3以上,除了南宁市、邕宁县、隆安县、宁明县、钟山县、百色市、田阳县、环江县、荔波县和上思县的部分煤炭资源以外,其余均为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合山市的煤炭资源不仅是高硫煤,而且存在高Cr、高Mo、高U煤;田东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Sb煤。
海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 0.9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9.24%,其余90.76%均为洁净潜势较差的煤,没有洁净潜势好、中等和差的煤。
重庆市已发现煤炭资源20.45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0.65%,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8.9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5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1.22%,洁净潜势差的煤占75.59%。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不足10%,仅分布于中梁山、永川市、梁平县、云阳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3/4,大部分都是高硫煤。綦江县松藻煤矿有高铀煤,荣昌县曾家山有高砷、高铅煤,城口县有高硫、高As、高Cr、高Ni、高Sb、高U煤,开县有高Cr、高U煤,奉节县有高As煤。
四川省已发现煤炭资源89.8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6.7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14.5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0.2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66.12%。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为21.27%,主要分布于崇州市、大邑县、都江堰市、荣县、富顺县、攀枝花市、盐边县、泸县、旺苍县、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乐山市、犍为县、峨眉山市、万源市、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荥经县、天全县、盐源县、会理县、仁寿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三分之二,大都是高硫煤。而筠连县有高砷煤,江油市五花洞井田有高铀煤,巫山县有高硫、高Pb、高Cr煤,巫溪县有高硫、高Co煤,古蔺县存在部分高Hg、高Be、高Th煤,安县有高硫、高Cr、高U、高Th煤,理塘县热拉井田有高As、高Cr煤,盐源县合哨井田有高Cr煤,南江县水洞井田和仁寿县汪洋井田有高Th煤。
贵州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38.9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3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22.0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1.2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44.5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20.7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为23.43%,主要分布于盘县特区、大方县、纳雍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1/5,大都是高硫煤。水城县有部分高汞和高钍煤;六枝特区、兴义市有部分高硫、高As煤;兴仁县有高硫、高As、高Sb煤;织金县分布有高As、高Cr、高Mo、高U煤;贵定县洛邦井田存在高Mo、高U煤。
云南省发现煤炭资源240.64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0.30%,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18.5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1.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8.2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53%。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28.89%,洁净潜势差的煤比例不到1/3,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比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都要好,在西南四省市中是最好的。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主要分布于麒麟市、沾益县、宣威市、富源县、罗平县、师宗县、禄丰县、红塔县、江川县、弥勒县、澜沧县、祥云县、保山县、龙陵县、昌宁县、华坪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主要为高硫煤。蒙自县有部分高硫、高As、高Ni煤;华宁县和富源县老厂煤矿有高As煤;官渡县松华煤矿有高Pb煤。
西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0.4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8.76%,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1.3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3.8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4.7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33%。洁净潜势差的煤全部为高硫煤,主要分布在安多县、噶尔县等地。
陕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621.3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0.3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7.58%,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41%,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49%。洁净潜势差的煤炭资源的比例在全国属于较低的省份。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64.52%,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低灰、低硫煤分布在彬县、榆林市、神木县和府谷县。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非常低,在铜川市、韩城市、淳化县、蒲城县和澄城县零散分布有部分高硫煤;子长县有部分高Th煤。
甘肃省已发现煤炭资源86.3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3.3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3.1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3.39%,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7.79%。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76.48%,主要分布在窑街煤矿、靖远县、肃南县、肃北县、民勤县、天祝县、平凉市、华亭县、环县等地。但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在西北五省区中也是最高的,在景泰县、金塔县主要是高硫煤;在崇信县、华亭县有部分高Mn煤。
青海省已发现煤炭资源45.0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7.9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2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3.13%,洁净潜势差的煤占4.55%。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属于全国较好的省份之一,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92.07%,主要分布在天峻县、刚察县、大柴旦镇以及大通县、门源县、祁连县、玛沁县、都兰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全部为高硫煤,零星分布于乌兰县、祁连县等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308.7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 11.60%,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73.7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5.4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7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2.4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85.35%,主要集中于灵武县、大武口区、石炭井区以及平罗县、惠农县、盐池县、彭阳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958.9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76.7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20.5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0.3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37%,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9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97.32%,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很低,也是煤炭资源洁净潜势最好的省区之一。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哈密市、巴里坤县、昌吉市、呼图壁县、阜康市、库尔勒市、伊宁市、和布克赛尔县等地。
早、中侏罗世坊子组主要发育于淄博—坊子一线近EW向展布的坳陷盆地中,是以河流体系为主的典型陆相沉积,由于古地理环境及碎屑充填方式的差异,造成盆地中沉积物以育情况差别较大,章丘煤田、淄博煤田只在局部发育有可采的薄煤层或鸡窝状煤层,而坊子煤田则在下部发育有3层可采或局部可采的煤层。因此,下面以坊子煤田为例对坊子组含煤岩系的沉积和聚煤演化规律作一粗浅的剖析。
5.8.2.1 古构造古地理对成煤体系的控制
坊子含煤盆地位于潍坊坳陷的东南部,是燕山运动早期形成的坳陷盆地。坊子组直接不整合于太古宙片麻岩之上,仅局部地区不整合于残存的寒武系之上,并向南超覆,为一套砂岩、砂砾岩、泥岩夹煤层的含煤建造,沉积物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盆地形成初期,由于构造运动和剥蚀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古地形特征,因 此,坊子组的沉积明显受控于起伏不平的古地形,在低洼地段首先接受沉积进行填平补齐,接着,在相对平坦的盆底广泛发育了河流体系的沉积,底部沉积了一套0~20 m 厚的分选差、磨圆度较好的河床砾岩;随着河道的淤浅、废弃,在废弃河道及泛滥平原之上开始了泥炭沼泽的堆积,形成了较稳定的下层煤。下层煤形成以后,由于地壳的小规模沉降,盆地被广阔的沼泽所覆盖,沉积了厚度较大的泥岩、粉砂岩,对下层煤起到了保护作用。随着河流的复苏,河流沉积取代了沼泽沉积,并对下部沉积物造成强烈的冲刷,局部地区甚至冲刷到了下层煤。由于河流的频繁废弃、复苏,在盆地中又形成了中层煤、上层煤,最后广布的河流沉积持续发育,从而终止了坊子组含煤地层的沉积。
5.8.2.2 成煤体系的空间演化和聚煤规律
根据岩性、岩相、旋回结构及含煤性等特征综合分析,坊子组沉积的古地理类型为内陆盆地型,其沉积相为河床相、天然堤、决口扇、泛滥盆地、沼泽相、泥炭沼泽相等,从剖面上可划分为以下4个旋回,由下而上河流相沉积逐渐加剧。
Ⅰ旋回:始于坊子组底部砂砾岩、终止于下层煤之上的曲流砂坝沉积,自下而上为河床相、沼泽相、泥炭沼泽相及沼泽相,主要为砂砾岩、泥岩及粉砂岩沉积,含全区稳定可采的下层煤,其间沼泽广泛发育,几乎遍布整个盆地。
Ⅱ旋回:由下层煤之上的曲流砂坝沉积至中层煤之上的河床相沉积,一般包括两个次一级小旋回,发育有曲流砂坝相、沼泽相、泛滥盆地、泥炭沼泽相,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砂泥岩互层沉积,含较稳定的中层煤,煤层局部被冲刷,但规模不大,可能是由于决口扇造成的。该旋回各种碎屑岩组成的河流相沉积,与Ⅰ旋回河流相分布大体一致,但沉积物粒度变粗,厚度变大。
Ⅲ旋回:中层煤以上的河床相至上层煤之上的河床相沉积,由河床相、河漫滩相、沼泽相及泥炭沼泽相组成,岩性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含局部可采的上层煤。可划分两个小旋回,上层煤以下的小旋回,以河床相开始,终止于沼泽相或泥炭沼泽相,粒度变化明显;上煤层以上的小旋回,始于河漫滩相,终止于沼泽相,粒度变化不明显。
Ⅳ旋回:始于上层煤之上的河床砂岩底至坊子组顶界,以河流体系为主,又可划分为许多次一级小旋回,第一小旋回均始于河床相或曲流砂坝相,碎屑粒度变化较大,但多呈正粒序。
坊子组含煤地层最大残厚284.10 m,上、中、下三层煤都集中沉积于含煤地层的中、下部,三层煤间距比较稳定,煤层原始沉积属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变薄,由2.28 m至1.99 m 至1.79 m;聚煤中心在南店勘探区的中部及北大井一带,南部及西部有变薄的趋势,含煤地层的沉积中心在南店勘探区的中部及北大井的北部。由此可以看出,含煤地层沉积中心与聚煤中心大体吻合。
从煤体赋存情况看,在曲流河平原上,有利聚煤地带与河道砂体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最厚的煤层主要形成在河道砂体之间,朝着河道砂体的方向变薄。因此,坊子组含煤地层沉积的变化规律及煤体赋存规律明显受控于地壳的振荡运动和古地理环境的演变,反映出河流形成、废弃及侧向迁移的频繁变化,在沼泽化的泛滥平原和废弃河道上多次形成稳定的煤层。
在网上搜索框查询社保输入编号即可查询到自身的社保缴费记录路。
历史沿革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