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学长学姐,动力工程专硕怎么样,前景如何
我就是中南大学的,中南的动力工程排名挺靠前的,就这几次听的宣讲会,看的招聘信息来看,挺多公司都要招动力工程,毕业后可以到核电等工厂就业,薪水不低的。中南奖学金项目很多的,只要你成绩好,一年下来能拿很多钱。我觉得你可以报考。
可以去央企的发电集团及所属企业,
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
电力规划院、设计院、监理公司,
热工院,中核集团、
国核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等。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专硕和学硕的初试科目可能不同,特别是英语可能专硕考二而学硕考一。
3、如果英语都是考一则或许有可能,具体还是建议咨询上理研招办,因为不同学校的调剂要求存在差异。
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就业前景很广泛,比如:
1、能源与动力专业的学员毕业可以从事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相关的工作。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
能源与动力专业培养目标
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3、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能源动力类是近年来新兴的热门专业,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能源动力类分为4个专业方向: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工程、空调与制冷。
2、能源动力硕士考研考什么?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一级学科,一般有以下四个专业方向,考试科目都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热能与动力工程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编辑本段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编辑本段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编辑本段主要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等
编辑本段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编辑本段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等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浙江理工大学在各地均为本科一批招生。
浙江理工大学简称“浙理工”,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是公办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浙江理工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而创办的浙江蚕学馆,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浙江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学校几度易名,坚持办学。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22年3月,占地面积2100余亩,其中下沙校区占地1500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400余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890余人,正高职称270余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1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特级专家1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64人(其中包括重点资助10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人。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下设18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本科招生专业58个;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个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1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一流学科B类6个;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7本“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优势学科及专业
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机械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化学、设计学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学、应用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理论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生物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经济学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企业管理、设计学、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植物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岩土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纺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轻化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教育部综合改革项目专业:纺织工程
国家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成衣工艺学、时装工业导论、基础设计、纺织品CAD
学术科研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研究室,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一带一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重点产业技术联盟,2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现代革命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截至2021年6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奖励160余项。
热门学院介绍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原丝纤维材料和纺织材料等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而成。学院下设高分子材料、材料工程2个系,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和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基础设施先进,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二、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是浙江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特色优势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的工科学院。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19人,拥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等多位全球尖端人才。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流体传输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机电产品可靠性分析与测试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室。
三、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设立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风景园林等5个教学系,设立了暖通空调、燃气与热工、建筑技术与生态科学、建筑设计与理论、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与材料、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园林植物与生态、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11个研究所。学院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风景园林5个本科专业,以及土木工程、建筑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土木水利、风景园林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电气工程学硕:留给统考的招生名额很少,所以会出现一年几乎没人敢报所以分数很低然后接下来的一年可能又分数很高的情况。
能源动力专硕:每年都很热门,统考招生名额很多,实际录取人数要比招生简章上写的多10几人,但是竞争很大,淘汰率高。
考试难度:869电路自从川大换教材之后就变得不太难,但是重基础和计算能力,所以复习的时候要仔细且认真。869电路对考生区分度不高,这不意味着电路就不用好好学,而是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因为大家都能考到140,只有你也考到140才能算不吃亏。区分度比较大的是数学,要做好时间规划。
川大没有本科歧视,对所有学校一视同仁,不管你是二本还是985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