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分数

苹果摩托
知性的月饼
2023-01-01 16:36:52

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分数

最佳答案
感动的翅膀
无心的钢铁侠
2025-08-27 22:07:16

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的录取分数根据每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不同而不同,

以2019年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考研为例: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的录取分数为320分。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

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扩展资料: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考研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能与动力工程

最新回答
英俊的仙人掌
甜蜜的音响
2025-08-27 22:07:16

国内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排名如下:

清华大学荣得2022中国八星级专业(8★),进入世界一流专业、中国最顶尖专业行列。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荣得2022中国七星级专业(7★),位列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荣膺2022中国六星级专业(6★),入选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该专业就业面涉及广泛,就业率相对较高,毕业生可以进入在能源、电力、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汽车类、航天类、核电类、动力设备、空调制冷等企业,从事动力设备的系统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职位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动力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培养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洁净的煎饼
大意的泥猴桃
2025-08-27 22:07:16
我就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已经毕业4年了。这个专业涉及比较广,也是个老专业,都是不温不火的。各个学校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比如我们学校是锅炉为主,将来进的是锅炉厂或者电厂。。。,而南航研究方向就是飞机的动力装置。学这个专业,要学五大专业基础课,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空气动力学(我们学校没开这课),这是五大支柱。这五大学科可以让你衍生出做很多工作,就业面还是蛮广的。

慈祥的月饼
热情的红牛
2025-08-27 22:07:16
总体来说东南大学的能源动力专业还是不错的,属于在东大是中等实力的学科吧,找工作是肯定不用发愁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培养能源工程方面,包括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及节能、制冷及供热系统(汽源、热源、冷源、热力管网、燃气输配等热力系统)、热电厂等工程方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相关设备生产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本专业含电厂热能动力、城镇市政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供热)两个专业方向。随着我国核技术及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核技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核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相关单位。

帅气的飞鸟
顺心的季节
2025-08-27 22:07:16
东大的热动还是很不错的,毕业生主要分配至电力设计研究院、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公司、发电厂、环保管理部门和公司、制冷设备制造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还有信息、环境、航空航天等高科技行业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本科生就业率100%,其中升学读研30%,电力公司、电力设计研究院、电力科学研究院、环保管理部门和公司、火力发电厂35%,制冷与空调行业、高科技公司21%,政府部门(公务员)、事业单位12%。其它行业2%。最好看一看东大能环网,里面写得比较全:http://power.s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