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金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聊城金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2015-08-11在山东省聊城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机国际商城D区D3北19号。
聊城金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1500349081819C,企业法人徐国青,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聊城金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太阳能电站建设;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推广及服务;智能家居热水器、电池片、光伏组件及系统集成、LED照明灯具销售及安装;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不含无线电发射设备)、五金机电、电梯、钢材、办公用品、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建筑装饰材料、汽车配件、电动汽车及配件销售;土木工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凭有效的资质证书经营)(上述经营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聊城金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陈 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物理学学士(1968),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物理学博士(1987)。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金融工程学,宏观经济。
宫玉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军事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大国国家发展战略,不确定环境下的领导力与竞争战略,战略文化与战略行为,中国文化中的领导力海 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经济系博士(199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胡大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1988),美国肯塔基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1995)。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曾担任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农村发展
黄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教授,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其论文曾荣获2012-2013年度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颁发的“Richard Stone最佳论文奖”
研究领域: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实证金融学,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
霍德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教授,中华金融学会秘书长,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
研究领域:货币金融,宏观经济,经济增长。
雷晓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博士
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应用计量学。
李力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研究领域:制度与发展,人力资本,公共财政,城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李 玲
经济学教授,美国Towson大学经济系终生教授。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1982), 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硕士(1990),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
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老年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林毅夫
经济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78),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8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
卢 锋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8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英国利兹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中国经济史。
马 浩
管理学教授。北京工业学院管理工程学学士 (1987),黄河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毕业(1989),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战略管理学博士学位(1994)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竞争优势的实质和起因,企业领导决策模式等。
平新乔
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学士(1973),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博士(1998)。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财政学。
沈明高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士(198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1988),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政策硕士(1995),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博士(200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公司金融,发展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转型经济。
沈 艳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学士(1997),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板块资料分析。
施建淮
经济学副教授。南京大学数学学士(1982),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987),日本大阪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宋国青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1982),1991-1995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候选人。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
汪丁丁
经济学教授。北京师范学院学士(1982),中国科学院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汪 浩
南开大学数学学士(1992),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系经济学硕士(1995),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2002)。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产业组织,企业战略,反垄断。
杨 壮
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士(1974),普林斯顿大学公共关系硕士(1984),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1986)及工商管理博士(199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
姚 洋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理学学士(1986),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9),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199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易 纲
经济学教授。美国哈姆林大学管理学学士(1982),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学硕士(1984)和博士(198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
曾 毅
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6),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人口学博士(1986),1986-198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人口经济学,老龄健康与经济发展,家庭人口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规划中的应用,人口政策分析。
赵耀辉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5)和硕士(1987),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95)。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劳动力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周其仁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硕士(1993)和博士(2000)。
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朱家祥
经济学教授。台湾东吴大学经济学学士(1980年),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博士(1990年)。。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理论;时间序列分析;财务金融实证
量价齐升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中国进口石油836万吨,同比增长77.7%,平均进口价格上升了51%,净增11.1亿美元。
同时,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互补性能源产品(如煤炭、天然气、电力等)的价格上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报告,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在2003年1月,国内能源及相关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原油价格环比(与前月相比)上升7.6%,同比上升42.7%;成品油价格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25%;1月煤炭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升3.2%;电力价格也微幅爬升,环比上涨0.4%,同比上升1%;天然气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上升0.7%。
“这是中国又一次在原油进口上实现了可观的量价齐升,与以前的粮食进口有着惊人的相似”,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说。
宋国青称,尽管中国只有不到10年的石油进口历史,有关特征尚不能在统计数据上显著地体现,但根据他对中国粮食40年进口历史的研究,中国的石油进口正在步粮食进口的后尘。“自从中国进口粮食以来,几乎没有一次不是在国际粮价的高点大量进口,而在最低点出口。
而石油进口正在走粮食的怪圈。”历史纪录显示,2000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上涨,而中国进口原油及石化产品也同时大增。来自海关的统计表明,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了62%,并导致相关化工产品平均涨价21%,但中国该年进口原油数量达到7013.4万吨,与1999年的3661万吨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量价齐升的后果是成本巨额上升,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呢?中国的石油企业没有公布由此带来的损失。但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来自海关的权威人士估算,2000年仅原油进口一项,关税至少多缴了150亿元。“150亿关税是肉烂在锅里了,但中国用户为石油进口价格上涨支付的巨额成本,大都流到国外了。”宋国青说。
逢低减仓
而在接下来的2001年,中国原油进口又陷入另一个怪圈。从2000年末开始到2001年美国“9·11”事件之后,油价从30美元以上一路下滑到17美元一桶。但该年中国的进口原油数量为6025.5万吨,比2000年下降14.09%。
“中国现在的年进口量也只在7000万吨左右,而美国每年的进口量在2亿-3亿吨左右,所以中国原油进口的绝对数量在国际市场并不算很大。但是中国进口量的波动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宋国青说,“2000年,中国的进口需求增加得很突然,增加量约为3500万吨,绝对数也不算很大,但是这个数字占据了该年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增加量的将近一半。来自中国的需求突然增加,打乱了市场本来的预期,其后果就是价格上涨。”
体现在月度变化的数字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趋势。1999年1月
至2月,是国际油价处于最低谷的时期,中国进口原油297.94万吨,比上年同期反而减少40%;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升,而中国的进口亦同时回升,当月进口原油433.25万吨,成为1998年以来最多的月份,是上月的2.6倍。在进口量不断大幅上升的同时,中国进口原油的到岸价也在同步上升,在进口量大幅下降的1、2月份,平均进口单价为89.59美元/吨;而到进口量大幅上升的3月份,这一数字上升到92.07美元/吨。
由此,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称,1999年是国际石油市场油价急剧上涨的典型的一年,也是中国石油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体现“应变能力”的典型的一年。
宋国青称,造成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中国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所致:“我们总要在国际市场上保密,市
场很难对中国的需求形成稳定预期。石油进口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一般而言,越公开透明越对自己有利,也越对生意伙伴有利,否则的话就会吃亏。”
战略储备无补短期波动
中国石油进口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国内石油市场格局。
尽管进口原油仅占国内市场的20%强,但其价格却已主导国内市场。根据1998年国家出台的《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国内采油企业的原油出厂价格基
本围绕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而在成品油方面,仍采取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盯价”,由国家计委在进口完税成本的基础上,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中石油、中石化在中准价上下8%左右的范围内确定零售价。
但是这种政策设计在价格的传导过程中却出现了断裂。周大地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石油市场的不对称性:
中国石油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在迅速提高,但石油供应仍处于过度垄断之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几乎垄断了国内原油产出;而进口原油方面,拥有进口专营权的也只有四家(上述三家加上中化),而依赖配
额生存的其它小规模进口商只能分享20%左右的配额;成品油的批发几乎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垄断,而零售方面,两大公司在各自区域上都具有垄断力量。
周大地解释说,在这种体制下,国际石油采购的方式,则由国有的石油外贸公司按国家分配的计划指标分月度组织进口,基本上采用现货贸易方式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导致经常出现了“买涨不买落”。
周大地称,中国石油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严重不完善扭曲了供求关系和对未来价格的有效期望,中国石油用户既不能有效预见石油市场的风险,也不能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和市场手段化解危机。“目前的体制根本难以应对国际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周大地说。
目前,很多专家表示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来应对国际石油突发事件,周大地称这几
乎无助于解决短期的市场波动。宋国青甚至表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从长远看来可能也没有作用。
“我们还是拿粮食打比方。从过去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粮价和中国粮食储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中国增加储备,世界粮价上涨;中国减少储备,世界粮价下跌。中国最近一次增加粮食储备是在1996年,当时是以2倍于现在的价格大量进口,到现在我们却以一半的价格在出口。”
宋国青问道:“粮食储备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一个大包袱,石油储备呢?”
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
是一家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大型资源型企业。以电源、矿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工程建设等为核心业务,
旗下有
鲁能发展集团公司
鲁能矿业集团公司
鲁能置业集团公司
鲁能建设集团公司
宁夏能源重化工集团公司
鲁能物资集团公司
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鲁能英大集团公司等
还有著名的俱乐部
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
鲁能乒乓球俱乐部
企业理念
坚持发扬"鲁能"精神:自我加压的负责精神、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顽强拚搏的奉献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坚持先进的发展战略、正确的操作思路、有效到位的操作措施。
坚持"效益第一、品牌至尚、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
坚持把管理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坚持"三重"方针:慎重投入、注重产出、任重发展。
坚持"两改两重组两加强(改革所有制、改造机制、重组产业、重组资产、加强融资、加强营销)",推进"三制"(所有制、体制、机制)联动改革。
坚持求"三实",戒"三表":力求实干、实用、实效,力戒表面、表层、表演。
坚持以效益论英雄,以结果定成败。
坚持"是公鸡就要打鸣,是母鸡就要下蛋,是公司就要赚钱。"
坚持"两干":一要干事、二要干净。
集团荣誉
· 2004年:"鲁能"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 2002年:鲁能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45位
· 2002年:"鲁能"商标荣获"中国十大公众认知商标"称号
· 2000年:"鲁能"商标荣获"中国最高认知率商标"称号
鲁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步,二十多年来特别是"九五"以来,鲁能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鲁能集团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2000年度、2004年度和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鲁能"商标自2000年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公众认知商标",2004年2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煤电产业:按照煤、电、化、冶一体开发模式,在全国规划建设山西河曲煤电基地、晋北煤电铝基地、晋东南煤电化基地、新疆哈密煤电化基地、宁夏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菏泽煤电基地等十多个大型能源产业基地。鲁能已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资源型企业。
矿产业:瞄准国内外资源市场,积极开展铝、铁等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山西晋北铝一期年产100万吨氧化铝及自备电厂项目计划2006年6月建成投产。中标取得俄罗斯别列佐夫铁矿。与马来西亚CMS公司合作,在砂捞越州投资建设电解铝和水电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业:在北京、海口、三亚、重庆、宜宾、德阳、银川、大连、厦门、济南、青岛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建成和正在开发一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在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重庆鲁能星城荣获"中国第一教育大盘"称号,宜宾碧峰园荣获"中国十大景观楼盘"称号,北京优山美地项目荣获"中国房地产十大超级豪宅"、"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别墅"等称号。
工程建设业:围绕核心业务,配套发展工程建设业,承担电厂、煤矿、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施工。在全国电力系统唯一拥有核工业部颁发的民用核承压设备安装资质,先后承担了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常规岛的安装工作。规划建设福建罗源、青岛胶南、江苏太仓等大型港口码头群。福建罗源已运营多个不同砘位码头。控股投资济南至菏泽高速公路,计划2007年8月竣工通车。
为什么中国最富的俱乐部是山东鲁能??全国的电力系统中,为什么只有一个鲁能搞足球?因为鲁能特别有钱!因为鲁能独立于国家电力总公司!
为什么大家都是搞电力,鲁能就比其他省的电力系统更有钱?因为鲁能的“三产”搞得特别好!
鲁能虽然有钱,但这笔钱目前绝对不是靠吃垄断饭赚来的。如果湖南朋友有机会去济南,就会知道鲁能的生意 做的多么红火。鲁能旗下有都大酒店、贵友大酒店、贵和皇冠假日酒店三家四星级酒店;鲁能旗下有贵和商厦、贵和购物广场等若干济南顶级大商场;鲁能旗下还有鲁能烧鹅仔、鲁能炬鸡王等连锁酒店;鲁能旗下还有鲁能康桥等房地产……这仅仅是我知道的鲁能在济南有影响的产业。鲁能在全国各地都有“三产”投资,北京的塞特购物中心背后的主要投资者也是鲁能。鲁能是靠“三产”养足球,根本华不到山东人的电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鲁能最近新建了2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鲁能泰山广场”,位置就在山东省体育中心外场的地下,目前泰国宜初莲花已经确定在这里入驻开超市,初步估计,这个项目每年将给鲁能带来近亿元的收入。
鲁能泰山广场就是属于鲁能泰山俱乐部的。所以,仅靠这个项目,明年鲁能俱乐部就肯定会赢利了。
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是鲁能集团的核心企业。鲁能集团在2002年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居第45位,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中国2000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鲁能“品牌无形资产2003年评估价值428亿元,自2000年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公众认知商标”,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鲁能集团公司本部下设综合部、人力资源部、政治工作部、财务部、经营考核与审计部、计划发展部等职能部门。
鲁能整个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到900亿
鲁能资产如下:
(1)电源产业
在山东省内,拥有和管理黄台、莱芜、聊城、沾化、运河、临沂、烟台等大中型发电企业,是山东省四大发电主体之一。
实施煤电、煤电化、煤电冶一体化开发,在宁夏、山西、新疆、内蒙古、云南、陕西、福建等省区,规划建设煤电基地、煤电冶基地、煤焦化基地、高载能产业基地。
(2)矿产业
从1997年开始,成功介入煤炭、石膏、铝土矿等矿产领域。正在投资开发山东菏泽、济宁、山西河曲、河南宋楼等煤田,在一些省份开展了煤炭开发前期工作。
(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业
鲁能集团是中国知名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商。在北京、海南、重庆、宜宾、济南、青岛等地,实施投资开发,建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
(4)工程建设业
鲁能集团工程建设队伍在全国享有“电力铁军”美誉,参与了国内外大量的基本建设项目。具有核工业部颁发的核承压设备安装资质,是国内第一家承建核电站常规岛工程的企业,承建了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工程常规岛安装项目。2003年中标总承包中海壳牌公司南海乙烯项目的配套热电站工程,是南海乙烯项目的唯一国内EPC承包商。中标总承包香港青山电厂项目。开展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毛榉电厂项目前期工作。投资建设济南至菏泽高速公路工程。
(5)金融证券业
鲁能集团具有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经纪等完备的金融功能。是华夏银行第二股东、交通银行第三股东。分别是湘财证券公司和蔚深证券公司的第一股东。控股经营英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山东金穗期货公司、鲁能保险经纪公司。在全国首家以非金融机构身份发起成立合丰基金管理公司。控股经营“鲁能泰山”、“金马集团”两家上市公司,间接参股“京西旅游”、“南开戈德”两家上市公司。
(6)高科技产业
鲁能集团高科技产业已形成科技园、企校合作和信息通信三大高科技企业群体。
拥有全省光缆主干网络和电力通信传输网络。拥有中国最大的脐血库,干细胞生物工程已开始临床应用。
与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等中国知名学府成立合资公司,在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方面进行合作。
(7)体育产业
拥有鲁能泰山足球、鲁能乒乓球两家俱乐部。1999年鲁能泰山足球队夺得中国足球史上第一个甲A联赛和足协杯赛“双冠王”,2003年成功取得中超联赛资格。鲁能乒乓球男队荣获2002年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冠军。
(8)其他产业
拥有海南三亚山海天、济南贵和皇冠假日两家五星级酒店,以及多家四星级、三星级酒店。建设和经营北京西单赛特商城、济南贵和购物中心、贵和商厦等多家大型商场。建成了覆盖山东省的集采购供应、设备成套、进出口、仓储配送、客户服务为一体的物资配送网络。资建设千亩“鲁能工业园”,目前已有6家中外合资企业入园发展。其中,打火机厂项目已跨出国门,在巴西建厂生产并经营。
在鲁能上百个子公司里,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充其量只能算个小弟。
前几年鲁能俱乐部投资多,主要是投在了鲁能基地和鲁能足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现在这几项基础建设都已基本完成,投入肯定会大幅下降,而鲁能足校也到了见效益的时期。
就算鲁能俱乐部一年投资一个亿,这对于一个年营业收入900亿的大集团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在国内,鲁能年投资连前三都进不去,实德,国安,申花,每年的投资都比鲁能多,为什么没人去质疑一下他们的钱呢?
鲁能的投资见到了效益,俱乐部取得了好成绩,而其他俱乐部呢?钱打了水漂,咋就没人管了?
客观一点来说 在中国足球的这种大环境下 鲁能要持续的搞足球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 鲁能集团本就是国企背景 就是说 花国家的钱干足球投资足球 关键的是中国足球的大环境:谁干谁赔钱!!那为什么还有人干呢?因为在中国这个地方足球暂时还承载着大于足球本身的东西 政客捞政绩 商客们借群关心众项目花钱靠近政府人员谋求足球外的更大利益以此为跳板 有的呢?当然也有鲁能亏着国家的钱问心无愧的 百年俱乐部是个美好的展望 但是有多大可行性??就算鲁能财大气粗姑息养奸 毕竟不可能长久 有关部门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只是现在还没到时候 想想啊?哪家企业不要效益 你明摆着亏钱黑洞 人家干嘛死心眼给你贴钱??有这样的傻子么?不管是国企的政客还是私企的商客 图的都是利!特别是在这个时候 换是家企业早破产了 也只有中国的俱乐部足协还能自我感觉良好的生存下去……想想这些名字 万达 申花 全兴 泰山 这些名字 这一批开创中国职业足球繁荣的名字 为什么他们都选择的是激流勇退??辽宁年年都在卖就是卖不出去 深圳队转了又转还是没人愿意接手 重庆也在叫卖 四川也不想搞 上海是预谋了很久都没人理……现在的环境是:有人想退也难脱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