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加盟哪家较好?
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是一个大趋势,目前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的新能源汽车再销售,至于质量方面,我们先不做介绍,简单看看目前新能源车的销量情况。
以上的图片的数据源都是直接计算的销售的数量,并没有统计车子的价格方面,所以这个图标仅仅代表着车子卖出的数量,并不能代表全部的。因为车子的性能方面跟价格肯定是有主要的关系的,所以如果一款车子想又漂亮性能又好,那么价格方面肯定不会便宜。但是真正的主流消费群体却不是能高消费的群体,所以以上图我们看看就好,知道上年的新能源汽车那款车卖的最好就可以了。下面简单说几款销量比较好的新能源汽车:
北汽新能源EC系列
这款车子的话价格在5.58万-6.18万,价格方面是很实惠的,属于入门级别的新能源汽车,我楼下的朋友有开这个车子的,他跟我说,在市区里跑跑上下班还是可以的,但是别想着用这款车出远门,那么开着开着没电的风险很大,并且冬天和夏天跑的公里数差距很大。
比亚迪唐混动
比亚迪算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里比较大型的车企,并且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比亚迪唐这款车在整个混动系列的车子里口碑还是很不错的,比亚迪的技术优势比较明显,尤其是新能源电池技术,所以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还是很不错的。相应的价格方面也是比亚迪的软肋,十几万的价格已经不属于入门级别的系能源车了,所以销量上肯定有些乏力。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国产的新能源汽车需要更加提升技术改革,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厂,一旦完成量产,对国内的新能源车企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电动 汽车 的诞生让 汽车 行业迈向了智能化,也为为绿色环保提供了贡献,毕竟电能相比汽油来说更加环保,因此在国家的推动下,各大 汽车 行业开始抓住风口,就连马云、董明珠等互联网大佬也加入了进来,自此我国电动 汽车 领域开始迎来新的发展。
虽然,很多网友在对新能源 汽车 的性价比和续航问题上并不买账,但电动 汽车 仍然成为未来 汽车 的发展方向。最近,蔚来CEO李斌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蔚来 汽车 比国外企业更懂得用户需求,超越特斯拉完全没有难度”。这句话虽然非常的具有野性,但并没有面对现实,我们不分国度,单从电动 汽车 技术角度上面来分析,特斯拉一直是电动 汽车 的领先者,拥有一整套的 汽车 管理方案,从电池管理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上面足以看得出来特斯拉在电动 汽车 上面的创新和技术能力。
在2019年的两者的销售数据对比中发现,蔚来全年累计的交付量为20565台。环比增长22.7%,而特斯拉交付数量则达到了112000 万辆,同比增长50%,两者的销售数据差距超过5倍,蔚来想要达到这个销售数据,在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几乎很难完成,更不用说超越了。
在自动车自动驾驶技术上,特斯拉已经达到了L5级别,而蔚来 汽车 只能达到L4级别,关于 汽车 自动驾驶的级别,可能很多网友都不太了解,我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
L0级别: 自动驾驶的最低等级,可在特殊情况下对车辆进行控制(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或者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干预,给司机提供辅助功能。但是这些系统并没有持续进行“动态驾驶任务”,因此它们还不能称为“自动化”系统。
L1级别: 相比L0级别来说,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比如之前的沃尔沃卡车和奔驰车上面配备的自适应巡航功能等,可以通过雷达等传感器在驾驶中检测障碍物等,从而实现自动减速等功能,目前国内外大部分车型都已经达到该级别,
L2级别: 可实现部分自动化驾驶功能: 此阶段的自动驾驶是指自动系统能够完成某些驾驶任务,但驾驶员需要仍要双手双脚随时待命,以便在特殊情况下,及时接管系统。L2级别的自动驾驶仍需在限定的场景下运行。
L3级别: 基本可实现自动化驾驶,但车辆需要在某个特定环境下才能完成所有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比如一些自动化的城市公交、出租车等。而且在系统判断特殊环境时,还需要驾驶员手动驾驶。
L4级别: 相比于L3级别来说, 汽车 达到L4级别以后,就已经能够完成车辆的所有驾驶操作,驾驶员几乎可以不用对其进行太多的操作,甚至可以在驾驶中进行休息。虽然L4级别已经达到高度自动化的标准,但是还是受到场景的限制,比较适合在简单且标准化的道路使用,不能完全适应所有场景。
L5级别: 在L4的基础上再次升级,基本上可以满足任何场景的要求,驾驶中可以完全由智能系统操作。也就是只需要你输入一个指令,车辆就会自动带你前往目的地。
虽然我们感觉,L4和L5之间只是在驾驶环境上的差别,但其实两者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完全自动驾驶中,对传感器和AI计算的要求非常之高,每提升一个级别所需要的投入和技术能力都是巨大的。据了解,特斯拉自主研发的MCU芯片已经达到7nm工艺,单颗芯片每秒可执行72TOPS(每秒万亿次运算)。而一台车上需要两颗,这就是智能 汽车 的大脑,按照国内芯片目前的发展状态,蔚来等国产 汽车 目前还无法达到这种的研发水平。
根据懂车帝的数据,两者的最低售价方面,蔚来还要比特斯拉高出10万左右,曾经的电动车一流品牌都在开始降价,走向平民化,而国产电动 汽车 价格却普遍较高。 网友们,在10万左右燃油车、20多万的特斯拉中,你们真的会去选择一辆30多万的国产电动 汽车 吗?
蔚来虽然融合了各大互联网大佬的资源,但是在性价比上确实不大高,如果是我的话,单从性价比和驾驶体验来说,要不选择燃油车,要不就是特斯拉,留着这10万块钱升级电池不好吗!
国产电动 汽车 厂商想要赶超特斯拉,更应该做的是在相关技术难度上的攻关,像华为一样,成为国外企业追赶的对象,而不是一直在后面模仿还要一边喊口号,在 科技 领域想要超越,必须要有足够的专利和创新。目前电动 汽车 最难攻克的就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的寿命和容量、续航能力、AI智能驾驶系统以及硬件MCU中央控制器的研发,如果只是换个外壳,换个电机,是无法走在电动 汽车 的 科技 前沿,更不用说超越特斯拉了,就跟很多国产组装手机天天喊着超越苹果一样缺少真正的专利技术。
那么问题来了!小伙伴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现在都在开发自动驾驶的电动 汽车 ,而很少有燃油版的吗?新能源 汽车 有哪些种类呢,你见过安装太阳能板续航的电动 汽车 吗?相关信息可以上西瓜视频,搜索“新能源 汽车 ”,带你从西瓜视频走进新能源 汽车 的世界,看看未来智能 汽车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车技不好的你还会担心不会开车吗!
你还可以观看西瓜视频创作人“Maxidea极创意”的视频:晒晒太阳就能跑的电动 汽车 ,续航里程724公里,走到哪里都能充电,带你领略这些 科技 奇才的奇思妙想。看西瓜视频,涨知识!
对于最近热门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许多人还不知其使用与之前汽车的区别。今天小丁来给大家上一课。
1.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我们不能简单地做到“三步一吹,五步一吹”,但是工作一定要做好,而且你一定要先做一个工具,至少你会懂下一个方块,这样你就可以给自己充电了。桩/充电站。也许使用汽车,你会担心“里程焦虑”、“找麻烦”、“充电慢”。但你来的时候,你就安全了。
私家桩与桩交替使用,注意车辆的剩余,注意外围充电位置。在旅行之前,要做一个小计划,目前大部分的收费App都是连地图都有,而且它也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2.寒来暑往,冬暖夏凉
夏天最舒适的环境是空调、WiFi和西瓜。在车里,夏天很热,没有冷风压,看起来似乎热得很热,而夏天不一定是为了失去。冷风空调不丢大电,空调开启。
冬天也想围着炉子吃西瓜,但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很难实现这个愿望。毕竟发动机废热不足,需要一个大功率加热器来加热加热,所以消耗了大量的电能。
3.跋山涉水,顺其自然
当我选择电动汽车时,我告别了长途?如上所述,当你旅行时,查询应用程序或地图来制定计划。在千变万化的浪潮下,不仅是一大波新力量,更是一大波新能源模型。同样,充电桩的基础建设也在大力推进。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大部分大城市,充电桩现已搭起。高速公路上的服务面积与充电桩也成正比。
然而,尽管如此,由于中国的土地,领土的领土,人均分配是不均衡的,仍然是非常大的。如果你开一辆电动汽车去跑撒哈拉,即使你开一辆发电救援车,恐怕我也救不了你回程的路。
好好做功课哦。大家再见。
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互联网公司,旗下拥有今日头条、抖音、火山、西瓜、懂车帝等一众国民级APP,其中抖音国际版TikTok更是成为全球最火热的APP之一,地位直逼Instagram和Facebook,去年让川普都汗颜的存在。
字节跳动目前战略放眼全球,且自身拥有极强的增长方法论,并且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发力,很快将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顶尖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2.智能硬件:小米
一部手机起家,逐渐扩大为无所不做的小米全家桶,向来以物美、价廉、科技含量高而著称,国产手机销量已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而旗下的全家桶正在逐渐的覆盖中国人的每家每户。
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窗帘、智能门铃等等等等,几乎涵盖了家居的每个产品。当前新装修的房子中,一套小米全家桶几乎成了标配。
即使小米不出海,但依靠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已经足以让小米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智能硬件制造商之一了。
3.芯片:中芯国际
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主要是可以根据客户本身或者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在中国被美国在芯片上疯狂卡脖子的背景下,中国最亟需发展的行业就是芯片行业,早日摆脱国外芯片的强依赖,已经不仅仅是科技方面的事情了,而是有关国家战略级别的重大意义。
而中芯国际将会是中国芯片企业中,最有可能担当起重任的企业。
4.新能源汽车:比亚迪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销售额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公司,没有之一。
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十年内,基本上可以完全取代油车,而新的汽车领域中,比亚迪将取代传统的车企,一跃成为行业的老大,并将在国际上与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同台竞争。
5.新能源电池:宁德时代
同属新能源领域,其中电池是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点。宁德时代是中国的科技公司中,少数可以做到全世界最领先,且能让外国人来中国采购的公司。
其次,宁德时代也是受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被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几乎可以说是一路狂跑,其他的任何新能源电池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
在新能源爆发的今天,二十年内,宁德时代不存在对手。
如果不了解其中的门道则必然会认定汽修人的说法肯定对,因为修车经验丰富、接触的车辆多则肯定更懂车;但有一个事实可能是普通汽车用户不了解的,那就是第三方维修厂99.99%都没有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车的维修资质,也就是说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评价完全基于臆测或其他出发点,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修车师傅是连拆都没拆过新能源汽车的哦。
检修新能源汽车不是个简单的工作-「电工证」是门槛
不论电动汽车还是插电混动汽车(以下简称混动车),想要维修这些车则必须懂“电”;因为动力电池组的电压动辄五六百伏,混动车都不例外,普通的家用电是220V、动力电是380V,可以说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电压基本等于高压电了。
所以维修电动与混动车必须对电有深入的了解,要经过基础的电工知识学习并获得认可资质,随后则是对电驱系统进行系统的学习后才能开始修车;目前的绝大部分维修厂都无法维修这两种车,接触到的会给此类车绝对差评的维修厂,可以说100%都是没有拆修过电车的,充其量也只是能做个简单的钣金修复和喷漆罢了。
没有实践和总结则没有对比分析的基础,基于猜想得出的结论看似言之凿凿,实际上都是一道菜——虾扯蛋。你连修都没有修过的车怎么能知道它的好与差,又如何知道它存在什么不足,有哪些缺点或优点呢?很显然这是无法得出结论的。那么对于此类车的盲目评价则必然会有个出发点,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电动和混动车之所以这么招汽修人员的恨意,原因正是他修不了。
燃油汽车终将成为过去式,新能源汽车的绝对优势实现了产销量的迅猛增长。
不用多久就会出现大批的绿牌车,燃油车的产销量越来越低、老旧车辆加速淘汰,这就等于维修厂的市场空间被加速压缩;说白了就是以后的修车厂能修的车越来越少,可以保养的车也越来越少,因为电动汽车只有检修而基本没有保养项目,电机不需要机油机滤、没有变速箱,只要更换周期很长的防冻冷却液和制动液,以及一些毫无更换技术难度的空气类滤清器的更换,不能否认电动汽车的普及会感觉汽修市场的格局。
综上所述,目前仍然有很多对新能源汽车的质疑之声,原因无非是“在局中而无法破局”;想要在汽修领域继续地干下去,前提条件就是加速与加强学习,从“电”开始做好检修电车的技能储备。但是很多老师傅已经没有学习的能力,其知识结构非常有限且大多是“师带徒”模式的经验总结,也就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框架式的学习,想要进行技术升级是不太可能的了;而汽修专业院校的年轻人正在学习中,这就会加速被淘汰。
所以现阶段汽修人或燃油车品牌的销售或其他相关周边的工作人员对电车都是排斥的,因为说着就要被砸饭碗,在这种危机感中则会用一些方式来诋毁对手,明白了吧。
维修厂推荐购买的车真的值得考虑吗?
让维修厂推荐哪款车好,用四个字评价就是「有眼如盲」,就像是问一个瓜贩子“你的西瓜保熟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维修厂推荐的车辆都有稳定的质量的话,维修厂就要喝西北风了!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竟然会有这么多汽车爱好者想不明白。这也许是其推荐的品牌大都是些合资汽车,而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消费者迷信合资车,于是也就是“不谋而合”了。
只是作为汽车行业从业人员表示无法理解,下面来看一看八月份的汽车典型故障数量排名的前三十名吧;先看SUV车型的排名,其中国产汽车会加粗标准,看一看国产汽车的比合资车究竟如何吧。
1.长安UNI-T 195,影音系统故障/变速箱顿挫渗漏
2.宋PLUS DM-i 103,订单量过多无法及时交车产生销售矛盾
3.大众探岳 100,GPF颗粒物捕捉器通病/发动机渗油顿挫异响
4.本田CR-V 77,悬架问题与车身附件开裂/辅助驾驶系统故障/暴漆
5.吉利博越 61,变速箱顿挫异响/发动机漏油/销售欺诈
6.比亚迪元Pro 60,车内异味和“刹车盘生锈”/本质为降价3万引起用户投诉
7.大众途观L 57,问题与探岳完全相同
8.广汽传祺GS4 46,车身生锈/暴漆/共振等
9.长城哈弗H6 45,异响/电瓶/车载互联系统故障
10.日产奇骏 38,变速箱失灵抖动或顿挫/发动机异响
11.日产逍客 34,问题与奇骏完全相同
12.丰田荣放 31,发动机机油增多/乳化/异响/车身附件与互联系统
13.奇瑞瑞虎8 31,变速箱顿挫异响/车身附件与灯光线束
14.马自达CX-4 30,影音系统故障/全车异响/零部件开裂/车内异味
15.丰田C-HR 29,悬架球笼漏油/转向系统异响/零部件开裂/减配欺诈
16.本田XR-V 29,发动机异响/漏油/无法启动/故障灯亮
17.福特翼虎 28,发动机漏防冻液/水泵故障/漏油/转向系统沉重
18.捷达VS5 27,制动系统异响/轮胎开裂/发动机异响/车身生锈
19.起亚智跑 27,车身生锈/悬架与减震器异响/影音系统故障/车身附件开裂或变形
20.宝马X1 24,发动机异响/怠速不稳/增压器旁通阀故障通病/制动系统异常磨损
21.吉利缤越 24,车身附件开裂/转向系统抖动/门窗漏风/发动机抖动
22.本田缤智 23,发动机失灵/异响/故障灯亮/零部件开裂
23.哈弗F7 23,影音系统故障/发动机漏油/互联系统故障
24.现代途胜 23,变速器抖动/异响/顿挫/发动机增压器故障
25.大众途岳 22,问题与途观L等车相同/生锈问题严重
26.大众途昂 21,变速器异响/制动器抖动/大灯进水/车身共振等
27.捷达VS7 21,车身问题与VS5相同
28.现代ix35 21,变速器异响/发动机异响/失去动力/销售欺诈
29.福特锐界 20,天窗问题/影音系统故障/发动机故障灯亮/维修不规范等
30.奇瑞瑞虎7 20,零部件异常磨损/仪表台开裂/发动机故障灯亮
国产汽车一共有九台上榜,其中宋PLUS上榜是因为销量(订单量过高)而无法及时交车产生的矛盾,元Pro则是因为官降三万导致老车主愤怒的投诉,这不是质量问题;那么严格来说因为质量问题上榜的只有七台国产SUV,重点是这些车的销量保有量可要比上述合资车高得多,在保有量多很多的前提下故障数量排名似乎并不高,在前三十名中的占比只是23.33%,且典型故障的问题程度要普遍低于合资车。
轿车的排名就更加尴尬了,看一看销量最高的紧凑级轿车的前十名吧:
丰田iA5 96埃安S 90思域 59雷凌 57轩逸 56福睿斯 50卡罗拉 46领动 45朗逸 41速腾 39其中只有埃安S是国产轿车,问题主要出在OTA升级上。
中型轿车前十名为阿特兹、蒙迪欧、奥迪A4L、雅阁、本田INSPIRE、日产天籁、宝马3系、别克君威、奔驰C级、斯柯达速派,在质量最差的十台中型轿车中没有一台是国产车;但是中型国产轿车以红旗H5、传祺GA6/8、奔腾B70、吉利博瑞等车参考,其中也是有一些热销车的,但理想的质量表现决定了都没有进入前20名。
至此还认为国产汽车质量不行吗?在一系列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中,貌似只有一台上榜,而合资汽车在这一领域基本没有竞争力(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