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本溪田师傅煤发热量多少

朴实的墨镜
爱笑的心锁
2023-01-01 16:21:49

本溪田师傅煤发热量多少?

最佳答案
健康的心锁
犹豫的小伙
2025-08-27 11:13:42

全国统一计算标准:发热量为29270kJ/kg(7000大卡)。

标准煤是指热值为7000千卡/千克(公斤)的煤炭。它是标准能源的一种表示方法。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及其他能源的发热量不同,为了使它们能够进行比较,以便计算、考察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及其利用效果,通常采用标准煤这一标准折算单位。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千卡(29307千焦)的定为标准煤也称标煤。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

最新回答
优雅的毛巾
害怕的眼神
2025-08-27 11:13:42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辽宁省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陈振春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地址:本溪满族自治县田师付镇六街

法定代表人:井立娟

成立时间:2010-07-26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1052100402269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本溪满族自治县田师付镇六街

风趣的小伙
温暖的小馒头
2025-08-27 11:13:42
以现在的形式,短期还会继续流失。

第一本钢的不景气是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动力。这个城市实际上是因为本钢和本煤发展起来的。90年代本煤破产,本溪经济实际已经开始走低,一直没有替代产业。

第二本溪经济一直没有独立于本钢以外的产业,也一直以服务本钢,依赖本钢为发展战略。现在的 旅游 业和药业不足以支撑一个150万人口的城市。原来的化工,机械,水泥等行业都没有在改革的背景下发展壮大,相反都在改革中基本消失了。

第三本溪的经济,没有第一产业,农业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 不计。没有几个有规模的农业产业,没有几个叫的响的农产品。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还隔几年被要求搬走一次,几个农贸市场卖的也不是本溪自己种的东西。第二产业除本钢以外还真没有可以作为产业的行业企业。你说吧,哪个行业有规模?

第四你经济不行,就吸引不住人才,没有人才啥也白扯。开发区弄进来几个高校,充人头行,他不产生经济效益,也留不住人。

第五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现在的企业太分散,哪个县区都有自己的开发区,都占用大片土地,三通一平,全市没有统一的政策,统一的产业规划,唉我这个经济专业也看不懂现在本溪经济发展有什么规律了。问问那些管经济的,他们懂经济不?

第六我们本溪的希望就是积聚现有的人力资源,全力抓好加工业,不怕规模小。真正利用本钢的钢铁资源,闲置的厂房设备,技术和技术工人 ,做好 汽车 及周边产业。

本溪还是有希望的!

准确地说,本溪的人口目前应该处于紧平衡状态。

一方面,一茬一茬的青年学子,选择在高等学府深造后留在他乡异国,追逐个人梦想,而且在可以预知的未来,他们的父母在退休后也会因带小养老投奔儿女离开本溪,这应该是本溪人口流失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两县及外市县人员为了子女求学选择到本溪市购房居住生活,还有富裕起来的农村及县城人群,选择到城市养老,这部分人应该是本溪人口流入的主力军。

这样一出一进,至少目前本溪人口还应该是处于平衡状态的,那一处处灯火通明的新建商品住宅就是实证,都说本溪经济不好,人口流失,商品房可是建一处热卖一处,说明本溪人口的筹码并未松动,至少是当前,还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本溪这样一座资源枯竭城市,发展动力肯定是不足的,转型也很困难,年轻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所以,绝大多数青年学子回到家乡,除了考公务员,能找到的出路很有限,选择留在外地,有些也是无奈之举。

但本溪也并非一无可取之处。比方说,挺适合养老。一是气候条件好,四季景致各异,冷热适度,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二是生活成本低。老两口子每月如果有6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基本上就能做到想吃点啥,就买点啥,一年还可以搞两次国内国外游,(国外仅限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除此之外,再攒点过河钱应当是不在话下的。

但这一切,应当是建立在没有子女托累前提下的,如果遇到有啃老需求的子女,情况就另当别论。

本溪还是有希望的,只要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一定会走出低谷走向辉煌的。

先说结论,本溪的人口还会流失

第一,本溪的环境不太能吸引住年轻人,我当年读的是二高中,只是本溪市排名第三的高中,这么差的生源在念完大学毕业后回本溪发展的人都是少之又少

第二,同等行业,临近城市沈阳开的更多,我是做快消品行业的,在创业之前也得老老实实打工,2015年的时候,本溪本地的金凯达给便利店店长级别的工资是2200,单休,沈阳给的是5000,单休,我当年算了一算,在沈阳也就多1000块钱的租房子钱,一咬牙一跺脚就去了沈阳

第三,本溪经济大体依赖于本钢,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看本钢,一切餐饮, 娱乐 , 旅游 等行业都要依托于本钢,若本钢真的有一天像二十年前本溪煤炭那样垮掉了,那本溪的一切都会继续走低,人口,房价,购买力等等

第四,本溪的人口结构不好,老龄化比较严重,留下来在本溪的年轻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当初在家里留下的那段时间是为了照顾病父,我发小留在家里是为了照看她的老姨,而大部分年轻人,尤其是我的同学最近的像我在沈阳打拼,远的就北上广了,真要是回来也是在外边倦了,疲惫了,回来时都得35岁起了,另外一部分是选择考家乡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图个稳定,我的高中同学有一对儿从高中相恋到现在一起读大学,一起回本溪考公务员,一起都是第二年考上的,再结婚,成家其实挺好的,人其实没有多大本事改变命运,像我们这些在外面的人实际上也没混出个啥模样,只是换了个地方糊口

我娶了位沈阳姑娘,我必须得留在沈阳了,如果我还是五年前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我还是会选择在本溪,总能看见发小,生活水平,物价水平还低,尤其是我们平山区物价真的是不高,我在沈阳打工的时候,周围吉林人,黑龙江人更多,估计那儿的地级市的人口流失会更大,要不然怎么会出现鹤岗房价800的状况发生,我们本溪如果转型不成功,不是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鹤岗的

答案是肯定流失!首先本溪经济体量不足,承载不了青年人就业及高薪需求!其二年轻人大学毕业到其它城市就业其父母退休后也把本溪的房子卖了随子女到其它城市生活,其三本溪现有的企事业单位不要说在全国,就是在全省也属低薪,没有吸引力所以人员只能往外走,流动人口进不来,未来的本溪希望不大!

本溪的任何产业都没有规划,各自为战。农业有吗?没听说有啥龙头,工业除了本刚,谁能承担带头作用?三产就更别提了,几乎没有专业市场,零星分散,随意建设,也就地工路近两年还不错,也算不得什么优秀商业街,再看看永丰,你说哪有商业氛围啊!品味!品味!不是多大钱就可以,要有规划,要有设计,要有内涵,反正是看不见。城市定位也不知道是啥,城市风格是啥也不知道是啥,产业向何处去也不知道,没有产业怎么留住人?哪怕发展养老,多来点老头老太太也好啊!

本溪人口流失是肯定的。毕竟就业机遇有限,而且地级市人情关系复杂,本溪更是如此。

对于有能力,但没有背景的人来说在本溪很难过的滋润。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本溪人口会流失,并且还会继续流失。

但同时我们有应该清楚本溪有不少暂住人口。吉林以及黑龙江偏远地区来本溪的老年人其实也不少,很多时候你们根本无法注意到。

还有本溪新城区现如今有将近6万名大学生,这也是暂住人口。

本钢作为本溪的支柱企业不乏有大量的外地员工人,桥北工业园区也有不少外地工人。

最后总结起来一句话。本溪人口会继续流失。但是 社会 是动态的,有流失就会有流入,最终会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我是东北打工者看城市发展。以上所说的那些正是我的观点。如果你们有更好的见解欢迎在底下留言,我们好互相讨论。

必须会流失,那有多少就业的。就指望本钢,本钢一合并又下来一大批。成系统的下岗安置不下,以前的纺织,电子,机械,合金,粮食,汽运,煤矿,化工下来的都是自谋职业,就业岗位太少了。

无须怀疑,肯定会继续下降的,除非来回大城市的交通速度再次突破,人口才会停止下降。或者下降到城市生存最低人口需求数的时候,会停止……另外还有一个方向,国家现在推行小型城市花园化生存方式……避免因为战争或者天灾等意外事件导致巨大化城市的生存供给系统出现供应断裂的崩溃式灾难。

真事儿,早年在本溪卖房,招聘售楼员,本地招不到人,回沈阳人才市场招人,3天就招到10多个本溪人,带回本溪上班卖房子

我不是本溪人,我是辽宁抚顺的,就在本溪旁边,其实年轻人流失这个问题很多城市都有,按我们抚顺来说,抚顺以前是很流批的,中国之前的直辖市有15个,其中就有抚顺和本溪,抚顺是中国著名的煤都,老工业城市。但是现在呢,三四五六线城市。

抚顺没有新兴产业,只有老工业,石化 洗化 石油等等,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国企的铁饭碗没有激情,当然留不住人,现如今抚顺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成长竞争力城市,全国三十一个特大城市之一,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我相信国家的经济在发展,不会落下任何一个城市,只是时间问题,城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顺利的砖头
英俊的大碗
2025-08-27 11:13:42
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第三条 市、县(区,含本溪高新区,下同)人民政府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定期召开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研究、部署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第四条 市、县(区)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对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进行日常性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公安、工商、国土资源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五条 煤矿企业应当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六条 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煤矿实际控制人,下同)对本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五)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第七条 煤矿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以矿长为主要负责人,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和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满足生产需要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八条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岗前、在岗、转(返)岗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职工,不得上岗作业。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煤矿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由主管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第九条 煤矿企业开采,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条件实施采煤作业,采煤工作面必须具备两个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采、掘作业面或临时施工维修地点作业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正常生产煤矿应当与县(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行月交换图制度。

(二)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应当定期检测、检查、维修,建立技术档案,保证使用安全。

(三)必须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不得空班漏检或做虚假记录,瓦检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和检测。

(四)井下所有密闭设施必须挂牌管理,并建立密闭管理档案,在本矿通风系统图上准确标注清楚。永久密闭确需启封的,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县(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由辖区内煤矿救护队负责实施。

(五)应当查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采、掘作业面接近采空区、旧巷、废弃老窑、导水断层、河流等可能出水区域时,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按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放水施工。

(六)牛心台地区+110米、田师付地区+330米水体周边受水害威胁的煤矿,不得超过限采标高或私自开启永久防水密闭。

(七)有自然发火倾向的矿井,应当采取防火灌浆或者其他有效综合预防自然发火的措施。

(八)井下风量、风质、风速和作业环境的气候,应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九)对井下产生粉尘的作业,应当采取综合防尘措施,控制粉尘危害;井下使用风动凿岩时禁止干打眼。

可爱的外套
优秀的心锁
2025-08-27 11:13:42

1895~1936年,在外资和民族资本家争相投资中国煤矿的情况下,又出现一批新式煤矿企业。1896年中美商人合办门头沟通兴煤矿(后改为中英合办)。1898年德国根据不平等的胶州湾租借条约,取得胶济铁路沿线两旁15公里内的矿山开采权,首开攫取中国矿权的先例,1901年德国人成立华德公司开采山东坊子、黉山煤矿。继后,英商福公司(ThePekin Syndicate Ltd.)于1898年取得河南焦作煤矿开采权,1902年正式施工开采(见焦作矿务局)。1898年曾由李鸿章派员创办于1882年的直隶临城煤矿,因连年亏损,向比利时借款,全部资金由比国供给,采矿权乃属比国,至1920年华商还清借款,收回矿权,官商合办,年产煤20多万吨。1936年矿井被水淹没报废。1898年清朝铁路督办盛宣怀委派张赞宸创办萍乡煤矿(见萍乡矿务局)。1899年张连芬集资恢复一度停办的山东枣庄煤矿,取名中兴公司,它是中国人自筹资金开办的生产规模最大的一个近代煤矿,年产煤100多万吨。1931年该矿从德国购买两台割煤机,在薄煤层中试用,每台日产能力160吨左右。1900年英商趁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之机,骗买开滦煤矿(见开滦矿务局),后又与滦州煤矿公司合并,改名开滦矿务总局,由中英合办。20世纪30年代开滦煤矿年产煤400~500万吨,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煤矿之一。1903年中国商人集资开采六河沟煤矿,后因连年亏损,于1911年借德款办矿,聘德人为顾问,受制于德人。1914年该矿主持人以矿产向华比银行抵押,借比款偿还德债,又为比国人所控制,直到1919年还清比债,收回矿权,成为华商自办的煤矿,最高年产70多万吨,1946年后因战争破坏,矿井遭水淹没报废。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中俄合办的抚顺煤矿,后交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直至1945年。抚顺煤矿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法。其露天开采规模,是20世纪初世界上比较大的。从1914~1945年,抚顺露天矿采煤7700万吨,剥离土石量18921万米3,其剥离量等于世界有名的巴拿马运河土石挖掘量的2倍。抚顺煤矿的产量在当时是中国产量最多的煤矿,在东亚也首屈一指(见抚顺矿务局)。1908年山西省官绅成立保晋矿务公司,赎回英商福公司在山西的开矿权,开采阳泉、大同等地煤矿。1910年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矿(见本溪钢铁公司)。

1929年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开办淮南煤矿 (1937年改为商办,主要投资者是宋子文经营的建设银行公司),日产能力700吨。同年,成立山西晋北矿务局,开采大同煤矿,日产300~400吨。至1936年,全国年产5万吨以上的新式煤矿61个,其中年产60万吨以上的煤矿8个(开滦、井陉、中福、淄博、中兴、抚顺、本溪、西安煤矿)。全国原煤产量3900万吨。平均效率每工0.3吨。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①各帝国主义相率攫取中国矿权,以单独经营或同中国合资经营的方式,控制了中国主要煤矿。这期间外人投资的煤矿32个,投资额占中国煤矿总投资额的 51.78%。1933年全国煤产量属于有外资的产额占61.3%;②中国民族资本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开办了一批煤矿,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经受不住外煤倾销的打击,往往亏损;③生产环节的机械配置极不合理,矿井提升、通风、排水用新式机器,而回采工作面主要是手镐刨煤,巷道运输多靠人力和畜力;④煤矿企业分布极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5省。1936年这5省煤产量占全国煤产量的76.5%。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继1931年侵占东北所有煤矿之后,又陆续侵占华北、华中煤矿。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从“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华北、华中(从“七七”事变起至1945年8月)占领区进行掠夺性开采,抢走原煤41950万吨。

日帝侵占的煤矿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帝为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而又能更多、更快地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煤田开拓方式主要采用小斜井和小立井。例如东北有大小煤坑267个,其中立井8个,露天矿7个,斜井252个。采煤方法绝大多数为残柱式,回收率仅20%左右。②增产主要靠增加劳动力,很少增加机械设备。③生产效率逐年下降,煤炭成本逐年提高。④缺少保安设备和措施,灾害事故严重。1942年本溪湖煤矿发生世界罕见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549人。

1937年以后,随着华北主要产煤区被日帝的侵占,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把煤炭开发事业转向西南、华南和西北。从1937~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新建或扩建日产50吨以上的煤矿57个,规模最大的是天府煤矿,年产30多万吨。其他煤矿年产量多在2万吨以下。从 1938~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共计产煤4562万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侵占的煤矿,大部分为国民党政府接收。这些煤矿因受日帝掠夺破坏和战争影响,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西南等地的煤矿因销路不旺,产量锐减。1946~1948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的29个煤矿只生产原煤1252万吨。

在中国解放区,民主政府先是从日帝手中接管了一批煤矿,嗣后又陆续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管了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煤矿。这些煤矿都曾遭到严重破坏。民主政府在器材物资极端缺乏的条件下,进行艰苦的修复工作,逐步恢复生产。从1946~1949年10月,中国解放区约生产原煤2000万吨。中国1912~1949年煤产量见附图。 1949年以来,中国煤炭工业在原来破落不堪的基础上,经过30年建设,形成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勘探、设计、施工、生产、洗选加工、机械制造和科研、教育等各项任务的工业体系。中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垂深1500米(南方1000米)以内的预测储量为32000亿吨,1982年末累计探明储量 7527亿吨,保有储量7418亿吨。煤种齐全,有烟煤、无烟煤和褐煤,主要是烟煤。在烟煤中,气、肥、焦、瘦等炼焦煤和非炼煤约各占一半。成煤地质条件较好,有一定储量可供露天开采。到1982年,拥有407个统配煤矿、2333个县营以上地方煤矿、101个选煤厂、84个建井工程处、34个重点煤矿机械厂、131个煤田地质勘探队、29个煤矿设计院,另有为煤炭工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技术储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大专院校12所,中专36所,煤炭科学研究机构34所。共有职工447万人,其中省属以上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23万余人。1949~1982年原煤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6%,1982年生产原煤66632万吨,比1949年的3240万吨增长19.5倍。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也有一定发展,洗煤厂设计处理原煤能力11699万吨/年。

大意的小丸子
繁荣的萝莉
2025-08-27 11:13:42
抚顺,曾经中国最辉煌的"煤都",但随着开采而日益减少,并且"新发现"的山西大同的后续跟进,这个"煤都"的称呼已经旁落.鞍山被称为"钢铁之都",这个叫法在90年代中期也是响当当的,但现在也很少有这么叫它的了.本溪最辉煌的称呼是叫"钢煤之都",但也都久远了.

典雅的河马
饱满的发箍
2025-08-27 11:13:42

1) 通过对研究区及其外围露头剖面 ( 淄博剖面) 、钻孔岩心 ( 花园矿) 和井下剖面的分析研究,研究区及其外围石炭 - 二叠纪煤系共识别出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铝土岩、碳酸盐、煤层等 7 种岩相、17 种岩相类型。

2) 在野外露头剖面、钻孔岩心观察描述及室内岩石宏观与微观显微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岩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及平面分布,在研究区识别出滨外陆棚、障壁 - 潟湖 - 潮坪、浅水型曲流河三角洲、曲流河、湖泊等 5 种沉积体系、10 种沉积相和多种沉积类型。其中中石炭系本溪组主要发育滨外陆棚沉积体系,其次为障壁 - 潮坪 - 潟湖沉积体系太原组主要发育障壁 - 潮坪 - 潟湖沉积体系,其次为滨外陆棚沉积体系山西组下部主要为一套浅水三角洲下三角洲平原沉积,上部为浅水三角洲上三角洲平原与曲流河沉积下石盒子组为三角洲 - 湖泊沉积体系。

3) 研究区石炭 - 二叠纪煤系共识别出区域不整合界面 ( 奥陶系与石炭系间) 、海侵方向转换界面、地层颜色突变界面、河流下切谷、煤层底板根土岩等 5 类层序界面,通过对研究区主要构造单元单井和连井沉积相、层序地层的分析,将石炭 - 二叠纪煤系划分为1 个一级盆地层序、2 个二级构造层序、4 个三级层序,建立了预测区及其外围煤系等时地层格架。

4) 编制了三级层序原始地层厚度、灰岩厚度、灰岩层数、砂岩厚度、砂岩含量、砂泥比等值线图,恢复了研究区及其外围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古地理环境。

·三级层序 SⅢ1 ( 本溪组主体) 沉积期的古地理单元及沉积相主要为潮坪、潟湖和滨外泥质陆棚,其次为障壁岛和滨外碳酸盐陆棚。根据灰岩层数、灰岩厚度等值线图分析,当时古地理格局是西南高、东北低,海侵主要来自东北方向。

·三级层序 SⅢ2 ( 太原组主体) 沉积期的古地理单元及沉积相主要为潮坪、潟湖和滨外泥质陆棚,其次为障壁岛。根据灰岩层数、灰岩厚度等值线图分析,当时古地理格局已变为西部高、东南低,海侵主要来自南东方向。

·三级层序 SⅢ3 ( 山西组主体) 沉积期的古地理单元及沉积相主要为曲流河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其次为曲流河和三角洲间湾。古地理分析表明,当时古地理格局继承了 SⅢ2 ( 太原组主体) 沉积期的古地理特征,研究区当时发育由北向南和由东北向南西方向两大水系,盆地物源为北方和北东方向。

5) 发现了研究区及其外围等时地层格架内岩相古地理背景下煤炭资源聚集规律:

·三级层序 SⅢ1 ( 本溪组主体) 和 SⅢ2 ( 太原组主体) 沉积期受海平面高频波动影响,煤层发育以层数多、单层厚度小为特征。平面上煤层发育受沉积环境控制作用明显,聚煤作用多以障壁岛及其两侧潮坪环境为中心,向两侧潟湖和滨外陆棚煤层厚度减小。煤层层数受海侵方向控制作用明显,由海向陆地方向,煤层层数减小。

·三级层序 SⅢ3 ( 山西组主体) 沉积期基准面变化频率降低,煤层发育以层数少、单层厚度变厚为特征。平面上煤层发育受沉积环境控制作用明显,聚煤作用以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间湾最好,向上三角洲平原、曲流河变差。再加上河流冲刷作用,在鲁西南郓城凹陷形成一个薄煤带。

·综合分析了陆表海盆地复合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平面上基准面和可容空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太原组障壁海岸沉积背景下和山西组河流三角洲沉积背景下煤层聚集及平面上有利聚煤区的分布模式,深化了对陆表海盆地复合障壁海岸沉积体系煤炭资源聚集规律的认识。

·杨集预测区位于三角洲间湾古地理单元,是煤炭资源聚集的有利场所,再加上泥炭堆积后上覆地层在该区没有地层冲刷作用,说明预测区原生聚煤条件较好。根据研究区及其外围岩相古地理和煤层厚度关系,可以推测预测区煤层厚度应该在 5 ~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