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塑料行业前景怎样
大量数据表明,我国塑料行业现在处于一种回收数量和生产总量严重失衡的状态,说明了如果不进行有效回收并再次循环利用,就会对我国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污染,又会加大我国每年的能源消耗。因此,再生塑料行业的出现不容置疑,而对于再生塑料机械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商机。
再生塑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机器零件、水管、农机具、包装用品、代替部分木制品、塑料袋、桶、盆、玩具等塑料制品、生活用具。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目前,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开始向正规化前进,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开阔,而再生塑料机械行业也将开始日渐成熟化。2018年往后,再生塑料行业都将按照环保化、合规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烧4种。
1.填埋
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垃圾中有害成份对大气、土壤及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堆肥
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要求垃圾的有机含量较高。而且堆肥处理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
3.焚烧
焚烧的实质是将有机垃圾在高温及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态物和无机不可燃物,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首先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然后余热回收可供热或发电。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它用途。其优点是迅速的减容能力和彻底的高温无害化,占地面积不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有热能回收。因此,对MSW实行焚烧处理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热能回收等综合利用技术的提高,世界各国采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有了这4样法宝,垃圾问题是否便彻底解决了呢?
不然!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受垃圾组成、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以对城市生活垃圾、粪便等常规垃圾的处理为例。由于该措施直接关系到城市人民的生活,城市的发展,目前已经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常规垃圾处理方法有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堆肥三种,但是受我国经济水平、垃圾特性等的制约,这三种方法都不适宜在我国大力推广。焚烧发电一次性投资太高,且运行费用高,只适合于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卫生填埋占用土地,如果不严格按国际标准实施,将在数年后造成二次污染,后果将更严重;堆肥周期长,肥效低,不能使垃圾彻底无害化,不易被农民接受。
直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是以填埋作为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但此方法需要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在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多地少,造成城市垃圾无处可填;堆肥化技术在我国虽有较长的运用历史,并可实现垃圾中可堆腐有机废物的资源化,但是由于我国垃圾采用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堆肥的困难,因此导致成本过高质量较低,使用受到限制。有了方法用不了,也的确让人头疼。
必须找一条适应我国经济状况的路子,才能彻底有效的打退我国的垃圾大军。就目前来看,只有焚烧技术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垃圾处理技术。其为上上之选,较填埋,它占地少,效率高;较堆肥,它不会因垃圾的混合而影响到资源的产出。并且,我国已有部分公司掌握了该项技术。
不禁有一疑问:是否我们只能用减容来缩小垃圾的影响范围呢?垃圾是否就一无是处呢?这个问题已经为许多人所重视,经过研究发现,垃圾原来也是宝藏。
垃圾看似废弃物,其实并不简单。如果能适当的利用,其价值也是十分可观的。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公司在处理垃圾方面上入手,处理垃圾,提取资源,真正达到环保盈利两不误。
人们利用垃圾现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垃圾焚烧发电
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发达国家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之一。由于焚烧处理使得生活垃圾得以彻底的无害化和迅速的减量化,因此成为首选的处理方法。近些年来,热量回收利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热量可用来产生蒸汽,进而发电,为节约能源、利用再生能源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垃圾焚烧发电的技术已为北京钠锘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掌握。
二、 垃圾堆肥
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固体废物生物转换技术,是对固体废物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能源化系统技术之一。堆肥化是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北京钠锘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已掌握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好氧堆肥工艺技术,并在中国四川省宜宾市和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厂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在堆肥生产过程中,生活垃圾经过分选,选出其中的动物和植物的遗体及生活垃圾中的厨房剩余物,将其大致筛分破碎后,送入发酵仓,加入微生物菌种后,在富氧情况下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物经处理后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元素,并经干燥造粒,即得到优质的复合肥。此种肥料经高温发酵,因此符合无害化的要求。
堆肥的用途很广,既可以用作农田、绿地、果园、菜园、苗圃、畜牧场、庭院绿化、风景区绿化、农业等的种植肥料,也可以作蘑菇盖面、过滤材料、隔音板及制作纤维板等。
三、 制作建筑材料
利用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残渣制作建筑材料,是垃圾处理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垃圾经高温氧化,其中有害的有机物全部转化成无害的、稳定的无机物。残渣中的矿物成分以二氧化硅(SiO2)和三氧化二铝(Al2O3)为主,而且其残渣灼减量小于5%。
下面为某一焚烧残渣的矿物成份:
矿物化学成份
SiO2
Al2O3
CaO
MgO
Na2O
K2O
含量%
58.25
19.77
8.35
2.05
2.28
2.20
矿物化学成分
MnO
P2O5
Fe2O3
FeO
TiO2
含量%
0.07
0.33
1.51
2.51
0.71
利用垃圾焚烧残渣可制作经济耐用而又美观的人行道砖,人行道边沿砌块、公路隔离墩,公路护坡砌块等公用事业用混凝土砌块,也可用作垒砌围墙或框架结构建筑的填充墙。将焚烧残渣破碎并按不同颗粒度予以筛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泥(约为20%)和水,经搅拌后压制成型,不需烧结,仅经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即可产生混凝土砌块。调整水泥加入量以及不同颗粒度的组合可得到不同抗压强度的混凝土砌块;涂以彩色面层后,更可制作美观的彩色人行道砖等了。
因此,垃圾并不是全部不可再次利用,大部分的垃圾被处理其实属于另一种资源被浪费的方式。
在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约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我国仅每年扔掉的60多亿只废干电池就含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而这么巨大的浪费却是由于个人的随意心理造成的,只是在不经意间,或许你就丢了几十斤的钢板,几吨的煤,几平方米的木材……
现在就来看看从我们手指缝里轻易溜走的资源:
1.纸篓里的新生命--随手丢弃的报纸、本子、包装纸。
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厂空间,少用纯碱240公斤,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约造纸能源消耗40%-50%,而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另外,我们日常丢弃的废织物也可用于回收造纸等。
我国目前的废纸回收率仅为20-30%,每年流失废纸600万吨,相当于浪费森林资源100~300万亩。
2.政府的头疼,环保的心病--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
所有的废塑料、废餐盒、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等,利用将废塑料还原成汽油、柴油的技术都可以回炼为燃油;从1吨废塑料中能够生产出700-750公升无铅汽油或柴油。许多废塑料还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循环再生的次数可达十次。以废餐盒为例,回收后可制成建筑装修用优质强力胶;三只废餐盒就可以做一把学生用的尺子,20个废餐盒可以造出一个漂亮的文具笔筒。从塑料花盆到公园里的长凳,都可以用废餐盒作为原料来生产。
目前我国对塑料袋的回收率不到10%,大多数塑料由于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而无法分离,以致于将可回收的资源和不可回收的资源一起填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3.破碎的依然可以还原--玻璃瓶和碎玻璃片。
废玻璃回收再造,不仅可节约自然资源,还可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了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1吨废玻璃回炉再制比利用新原料生产节约成本20%。回收一吨废玻璃对环境和资源的好处是:可以节约石英砂720公斤、纯碱250公斤、长石粉60公斤、煤炭10吨、电400度。
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亮4小时。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废玻璃回收再造也没能超过10%,其原因依然是玻璃和其他垃圾混合在一起,分离的费用远超过回收的经济价值。
4.人们手中所谓的破铜烂铁--易拉罐、铁皮罐头盒、废电池
废罐溶解后可100%地无数次循环再造成新罐,而且,还可制成汽车和飞机等的零件,甚至家具。循环再造 铝罐可节省95%新造铝罐所需的能源,减少95%的空气污染。丢弃一个铝罐就等于浪费半个铝罐的石油。废电池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电池可提取稀有金属锌、铜和二氧化锰。
目前中国的铁制品回收业相当发达,在专业人员的配合下,铁制品的回收率超过60%,但废旧电池的回收则不容乐观,由于电池中含有有毒金属,所以他的回收保管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就使得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现了“集了电池无处送”的情况。
5.古老也是一种光荣--落叶杂草、菜根果皮、鸡肠鱼肚、蛋壳鳞毛用于生产
我们每天从家里扔出来的垃圾中有40%以上是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这些垃圾是可以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为有机肥料或饲料的。而这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就成了一比不小的财富,这些“垃圾”所发酵 产生的沼气可以节约下大量的能源,这些节约下来的购买能源的金钱投入生产便又产生了新的收益。
为什么发现了垃圾中的利用价值,我们却不能合理利用呢?目前我国每年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废弃物的价值达250亿元,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得到回收利用。废塑料的回收率不到3%,橡胶的回收率为31%。可以说大部分都浪费了,推究其原因有以下2点:
1.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认识到垃圾处理的意义并拥有处理垃圾的技术条件,使得垃圾处理技术只能掌握在少数公司手里,达不到推广发展的效果。
2. 现在大部分垃圾是混合垃圾,许多废弃物混于一潭,给提取其中的有利资源造成极大的不便,大大提高了成本,推广就更为困难。
假使我们能够将垃圾分类丢弃,这样,就会给处理公司带来很大的方便,垃圾处理的普及发展也便不是难事。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她的环境要靠我们来保护。如果我们能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份资源,并且尽量回收利用,那么地球的宝藏就不会被掏空,我们也就能够拥有一个美丽、干净的地球了!我们期待!我们努力!
参考资料: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烧4种。
一级回收:是指采用通常的加工方法把可回收的废旧塑料(边角料等)加工成与新料性能相同或相近的产品。
二级回收:是指把废旧塑料(边角料等)经一种或多种加工方法加工成性能比新料稍差的产品。
三级回收:是指回收废旧塑料中的化学成分,使之成为单体或燃料。
四级回收:是指通过焚烧从废旧塑料中回收能量。
一级和二级回收的加工划分往往是不十分明确的,如酚醛塑料常常被添加到纯化合物中用于生产性能变化很小的同种产品,但酚醛塑料的回收仍被划为二级回收。其原因是可回收性废旧酚醛塑料在与纯化合物的混合中仅仅起填料作用,而其本身并不具备纯化合物的性。三级和四级回收的划分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有些焚化装置采用的是两步处理法,即先热分解废旧塑料,后焚烧热分解产物,虽然是用来回收能源,但由于这些废弃物首先被转化成了单体或化学原料,所以这种两步处理法仍被划分为三级回收
二 主要产品分类
生物降解塑料又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两种。
1.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是由天然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甲壳质)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发酵或合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制得,如热塑性淀粉塑料、脂肪族聚酯、聚乳酸、淀粉/聚乙烯醇等均属这类塑料。
2. 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当前主要包括淀粉改性(或填充)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三 生物降解塑料代表产品
从原材料上分类,生物降解塑料至少有以下几种:
1. 聚己内酯(PCL)
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物
3. 聚乳酸(PLA)
4. 聚羟基烷酸酯(PHA)
5.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6. 聚乙烯醇(PVA)
7. 二氧化碳共聚物
8. 聚-β-羟基丁酸酯(PHB)
四 产业发展:
在我国,随着对降解塑料理解的加深,已充分认识到这种材料及其产业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用。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普及应用已是众望所归。我国人大于2004年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废法(修订)》,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推广应用。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的40号文件中,也明确要鼓励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和推广。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启动了关于推广生物质生物降解材料发展的专项基金项目。
在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有:广州长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上九、南京比澳格、广东金发、浙江鑫富、内蒙古蒙西集团等等,还有更多已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和在筹划中的企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降解塑料---我们人人都将用到。
生物可降解塑料大致分为七种
一、PLA
环球塑化网认为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据了解,PLA用量占生物可降解塑料的45.1%,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二、聚3-羟基烷酸酯(PHA)
PHA是由微生物通过各种碳源发酵而合成的不同结构的脂肪族共聚聚酯。其中最常见的有聚3-羟基丁酸酯(PHB)、聚羟基戊酸酯(PHV)及PHB和PHV的共聚物(PHBV)。主要用途为:一次性餐具、无纺布、包装材料、农用覆膜、玩具、包膜、胶、纤维等多种可降解产品。
三、聚ε-己内酯(PCL)
聚ε-己内酯(PCL)是由ε-己内酯经开环聚合得到的低熔点聚合物,其熔点仅62℃。PCL的降解性研究从1976年就已开始,在厌氧和需氧的环境中,PCL都可以被微生物完全分解。
四、聚酯类--PBS/PBSA
PBS 以脂肪族丁二酸、丁二醇为主要生产原料的, 既可以通过石油化工产品满足需求, 也可通过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等自然界可再生农作物产物, 经生物发酵途径生产, 从而实现来自自然、回归自然的绿色循环生产。而且采用生物发酵工艺生产的原料, 还可大幅降低原料成本, 从而进一步降低PBS 成本。
五、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德国BASF公司所制造的脂肪族芳香族无规共聚酯(Ecoflex),其单体为:己二酸、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目前生产能力在14万吨/年。同时开发了以聚酯和淀粉为主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六、聚乙烯醇(PVA)
水溶性PVA薄膜是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一种新型塑料产品。它利用了PVA 的成膜性、水和生物两种降解特性,可完全降解为CO2和H2O,是名符其实的绿色高新环保包装材料。
七、二氧化碳共聚物
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合成材料,以二氧化碳为单体原料在双金属配位PBM型催化剂作用下,被活化到较高的程度时,与环氧化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PPC),经过后处理,就得到二氧化碳树脂材料。国内内蒙古蒙西集团公司采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技术,已建成年产3000吨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共聚物树脂的装置,产品主要应用在包装和医用材料上。
塑料包装回收再利用是一种最积极的促进材料再循环使用的方式,即不再有加工处理的过程,而是通过清洁后直接重复再用。这是一种回收循环利用技术,它是有效节约原料资源和能源、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量的重要手段。许多塑料包装容器,如托盘、周转箱、大包装盒、塑料桶等用于运输包装的硬质、光滑、干净、易清洁的较大容器,经一次使用甚至多次使用仍然完好,只需稍作修整和清洁消毒就可以重复使用。其复用技术处理工艺一般为: 分类→挑选(刚用后丢弃的,基本无污染、无划痕、透明、光滑)→水洗→酸洗→碱洗→消毒→水洗→亚硫酸氢钠浸泡→水洗→蒸馏水洗→50℃烘干→再使用
为使瓶装容器能多次重复使用,必须重视开发灭菌洗涤技术和重灌装技术。如瑞典等国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灭菌洗涤技术,可使聚酯(PET)瓶重复使用达到20次,一家最大的乳品厂可使聚碳酸酯树脂塑料瓶反复使用75次;德国近年重视开发灭酶洗涤技术,聚碳酸酯瓶罐回收复用高达100次;美国大力发展浓缩洗涤用品和重灌装技术,其织物洗涤品重灌装已可达到40%。
2、塑料包装材料的机械处理和改性再生
机械处理再利用包括直接再生和改性再生两大类。作为直接再生来讲,工艺比较简单,操作方便、易行,所以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和再生加工中的老化,其再生制品的力学性能比新树脂制品低,所以一般用于档次不高的塑料制品,如农用、工业用、建筑业用等。
(1)直接再生利用。直接再生主要是指废旧塑料经前处理破碎后直接塑化,再进行成型加工或造颗粒,有些情况需添加一定量的新树脂或适当的配合剂(如防老剂、润滑剂、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制成再生塑料制品的过程。它可采用现有技术、设备,既经济又高效。直接再生利用的一般过程为:
预处理(分拣、清洗、脱泡等)→粉碎→冲洗搅拌→混炼均化→塑化→造粒或再制品成型
(2)改性再生利用。改性再生的目的是提高再生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满足再生专用制品质量的需要。改性的方法有多种,可分为两类:
①物理改性。即通过混炼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和多元共聚物。通常包括进行活化
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废旧塑料的增韧改性、废旧塑料的纤维增强改性、回收塑料的合金化等过程,主要是在共混塑化的过程中强行加入各种活化后的无机填料、弹性体或增强纤维以增强塑料的力学特性、韧性或制成热塑性玻璃钢等。
②化学改性。即通过化学交联、接枝嵌段等手段来改变材料的性能。近些年又发展起一种兼顾化学与物理共同改性的新方法。它的工艺过程和特点是在特定的螺杆挤出机中使多种组分的材料,一边进行物理共混改性,一边进行化学接枝改性,而且在两者改性完毕后又进一步加强共混,然后在特定的温度下造粒或直接成型。这是一种集接枝、交联、共混为一体的综合体系,这种技术方式既可以缩短改进过程的时间和生产周期,生产连续化,又能得到更有效的改性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无机粉体改性塑料材料作为全新的环境友好材料已脱颖而出,成为能有效治理白色污染又能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三方所接受的新型材料。
3.塑料包装材料的化学降解再生
化学降解再生的基本原理是将废旧塑料制品中原树脂高聚物进行较彻底的大分子链分解,使其回到低分子状态,有的组分就是其单体,其他组分是基本有机原料,不同聚合度的小分子、化合物、燃料等高价值的化工产品。这种回收处理方式可以说使自然资源的使用真正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圈。
此种方法再生有如下优点:其一,分解生成的化工原料在质量上与新的原料不分上下,可以与新料同等使用,达到了再资源化;其二,具有相当大的处理潜力,能达到真正治理塑料所形成的白色污染。所以说此法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它可分为解聚、水解和醇解、热裂解、氢解、气化。其中,水解是一种既方便又经济的塑料回收手段;热裂解也属于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国内外对此都极为重视。热裂解按照所得产物的不同可分为油化工艺、气化工艺及炭化工艺。
4.焚烧法回收热能和填埋处理
(1)焚烧法。焚烧法是将不能用于回收的混杂塑料及其他垃圾的混合物作为燃料,将其置于焚烧炉中焚化,然后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此法最大的特点是将确实成为废物的东西转化成为能源,同时具有明显的减容效果。燃烧后的残渣体积小、密度大,填埋时占地极小,也很方便,同时又稳定,易于解体溶于土壤之中。
但焚烧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焚烧设备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大,费用高;若不加以区分地焚烧处理,有些塑料在焚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次污染的有害物质,如SO2、HC1、HCN等,剩余灰烬中残存有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它们都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填埋法。填埋法是一种消极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将废弃包装塑料填埋于郊区的荒地或凹地里使其自行消亡。但是普通塑料要好几百年才会分解消失,所以此种处理方法虽经济简单,但对于减轻环境负荷来说是最不理想的。
根据日本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会的资料,2002年日本生物降解塑料生产量约1万吨,2003年约2万吨,2005年约4万吨,到2010年预计达到10~20万吨左右。
根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资料,2001年的数字显示,欧盟可生物降解产品的消费量为2.5~3万吨,而传统聚合物的用量高达3500万吨。欧洲生物塑料协会预计2010年传统聚合物的用量将达到5500万吨,而生物降解塑料的用量届时会达到50~100万吨。可生物降解材料最终可能会占据10%的市场份额。在生物降解材料中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的比例将占到90%以上。
按照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的统计,中国2003年生物降解材料的用量约15000吨,其中不添加淀粉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约1000吨。2005年从事生物降解塑料的企业约30家,生产能力6万吨/年,实际生产约3万吨,国内市场需求约5万吨,国外进口1万吨,出口2万吨。预计2010年产能将达到25万吨左右,详见《前瞻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一些发达国家还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使用可降解一次性用具,如瑞典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试制马铃薯和玉米制的一次性快餐盒,韩国用法律强制性规定使用用糯米做的牙签等。欧洲制定了有关可生物降解堆肥塑料的标准EN13432《利于堆肥和生物降解来回收的包装物试验和最终评价的要求》,而其他有关推进有机废弃物堆肥处理的政令在积极制订和准备中。美国政府从1996年起设置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鼓励发展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纽约州1989年开始禁止使用非生物降解蔬菜袋,对生产降解塑料的厂家给予补贴,并要求市民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垃圾分开,否则罚款500美元。
其他一些国家也采取了类似对策:印度已经立法禁止在奶制品行业使用塑料包装;南非法律已经全面禁止使用塑料包装袋。随着各国立法的发展,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包装材料可望日益普及。
在中国,随着对降解塑料理解的加深,已充分认识到这种材料及其产业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用。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普及应用已是众望所归。中国人大于2004年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废法(修订)》,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推广应用。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的40号文件中,也明确要鼓励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和推广。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启动了关于推广生物质生物降解材料发展的专项基金项目。
可以减少城市、乡村和农田、水中固体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的一大紧要措施,也是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一种途径。回收了可以形成循环的资源利用,回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产业效应和长远利益对方可能会举出很多例证了河北文安、湖北武汉等地医用废弃塑料畅销市场、有毒塑料袋屡禁不绝等事件频频曝光媒体,塑料回收再利用已远远偏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初衷和主题,对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地危害。回收塑料,减少了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水,石油和天然气等)需要创建塑料。据美国塑料委员会,塑料占美国能源消费的4%,其中70%在美国的塑料生产是由国内天然气。回收塑料制品也让他们的堆填区,并允许可重复使用的塑料生产新产品。回收一吨塑料可节省7.4立方码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塑料回收从未如此简单。今天,80%的美国人很容易获得一个塑料回收计划,他们是否参与的市政路边程序或住在附近落客站点。据美国塑料委员会,1800多名美国企业处理或回收消费后塑料。此外,现在许多杂货店作为回收塑料袋和保鲜膜的集合地点。总体来说,塑料的回收仍然是比较低的。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固体废物流大约只有6.8%的塑料再生约2.1万吨,30万吨,每年产生的废塑料。粉碎加工更不用说了,粉碎时要添加火碱(氢氧化)或洗衣粉,有的加酸,去字药剂等。到时候随水直接排入坑河,造粒时烟雾。环保设备有多少投资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