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中旗光伏发电公司是国企吗?
不是。
根据天眼查相关资料显示查询中电投中旗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以来,深耕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不属于国企。
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站投资、建设、维护、太阳能技术咨询服务及研究开发。
央企。光伏电站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隶属于世界500强央企旗下。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是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
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央国企成为光伏电站开发主力,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2020年,华为、隆基、正泰、晶科、天合光能等光伏龙头企业利用自身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探寻与华电、大唐、华能国企深度合作,树立了一个个强强联合的典范。
华为&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江西电建/华电
12月10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在深圳签署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将借助华为公司在5G通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云技术等领域的世界级领先优势,在新能源开发建设、发电企业数字化和清洁能源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低(零)碳示范城市打造、重大 科技 项目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11月4日,华为与江西电建在深圳华为总部签订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5G能源解决方案、智能光伏、储能系统集成、多能互补、大数据云平台管控等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助力江西电建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打造成为中国电建集团旗下质量效益型一流综合服务企业。到目前,江西电建与华为公司在光伏领域的合作已超过1GW项目,此次全面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推动双方合作关系再上新台阶。
6月29日,华电山西能源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根据协议,紧密结合新能源发展趋势以及山西省“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要求,加强储能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朔州市“光+储联合技术创新应用中心”,加快晋北光伏发电基地与配套储能项目的一体化开发,促进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早日落地。
隆基连签华电、华能、中广核、三峡等9大国企
11月23日,隆基股份与中国华电就进一步深化光伏领域战略合作进行交流,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伏组件供应、光伏发电资源开发、光伏发电技术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协作和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中国企业强强联合的典范。
11月4日,隆基股份与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绿色能源开发、资源优势互补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10月16日,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朱承军率队到访隆基股份,双方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明确战略合作协议秉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提高效率和互利互惠为根本利益,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共同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
9 月25日,隆基股份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优势,建立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全球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9月5日,中国华能集团与隆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光伏基地项目开发、设备技术供应,项目集约化管理效率升级及“大数据平台+数字化电站”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6月11日,隆基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顺应全球能源转型趋势,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高效光伏系统、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全力打造国家级光伏示范标杆。
6月8日,隆基股份与云南能投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绿色能源开发、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6月3日,隆基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新能源行业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资源优势,就目前及未来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工程建设、光伏产品制造与供应、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数字化光伏电站运维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进全球范围内的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和应用。
5月29日,隆基与贵州金元在西安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高效光伏系统、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携手建设更多高品质高可靠的光伏电站。
正泰集团&三峡新能源/华电/吉电/国家电投
12月14日,正泰集团与三峡新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泰利用产品和技术优势,推动双方在平价、竞价及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开发、建设和运维。
12月10日,吉电股份与正泰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成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开发、建设、运营各类能源项目,充分挖掘项目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开展风光储氢、智慧能源场景应用等合作。
12月4日,正泰集团与中国华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在光伏组件供应、光伏发电资源开发、光伏发电技术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协作和海外市场开拓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实现中国企业“技术+资本+品牌”强强联合的典范。
11月23日,正泰新能源与国家电投河南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长远发展战略,整合河南省可利用光伏资源,共同合作开发、建设、运营各类光伏项目,充分挖掘项目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沙光、渔光、农光、茶光等“锦绣光伏+”模式的应用,打造光伏示范基地及渔光互补等项目。
10月19日,正泰新能源与国家电投湖北分公司在湖北武汉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未来将在光伏发电项目、电站运维、综合能源供应、光伏相关产品等多个领域,发挥各自资本、项目、产品、技术、平台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互利互赢、长期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
晶澳 科技 &南京电气
12月17日,晶澳 科技 与南京电气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就光伏发电项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结成长期共同发展联盟,积极寻求在国内外新能源市场开发的合作机会,强强联合,促进双方企业的良好发展,共同推动绿色光伏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天合光能&国电国际
11月17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与国电(北京)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亚太及其他海外重点市场,进行项目开发、战略投资、技术创新以及供应链整合,实现共同发展。
上能电气&京能国际
12月16日,上能电气与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无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共同推进国内外光伏发电项目规模化开发、打造光储充一体化大型示范基地、 探索 综合能源服务和能源互联网业务发展新模式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并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高度共识,共拓市场新机遇,共赢发展新格局。
晶科&京能国际
2020年12月16日,晶科 科技 与京能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进行座谈。双方未来计划就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开发与建设、先进光伏系统设计方案、电站运行维护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京能集团是北京市国资委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连续九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爱康 科技 &水发能源
10月29日,爱康 科技 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参股公司苏州能源工程与水发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是基于双方各自的主营业务与资源,在光伏电站并购,光伏项目合作开发建设,光伏组件及支架产品供应及供应链金融、联合投资/股权合作等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并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双方的产业发展。
以上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如有疏漏可联系我们后期进行补充
,每天给你摆脸色,问什么问题也不告诉。里面钩心斗角。领导没什么能力,完全是靠熬出来,领导都是平均年龄都是23周岁,去了肯定没发展。就是工资高,这是唯一的好处。 不过身体重要啊!
光伏投资领域的熙熙攘攘之势,几乎发生在一夜之间,时代催生的新能源大潮大有带领行业重回2018年之前的热闹之势。
近日,光伏们数次接到读者咨询,大多围绕光伏电站买卖以及股权合作、开发等相关事宜。其中咨询对象主要围绕两类,一类是以项目中间商为主,鉴于当前光伏电站项目需求骤增,越来越多的人再次重回光伏行业,启动资源对接买方与卖方;
另一类则是以自持项目为主的投资商或者基金公司,这些企业要么是被碳中和目标催化的央国企投资方,要么是看好绿色资产的投标价值,继而手握重金雄心勃勃的杀入光伏行业。
这其中,既有双碳目标下的企业主动转型为之,也有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掀起的全民光伏大时代之契机。
蜂拥而至的央国企投资大潮
自国家30·60双碳目标提出之后,2021年初,以国家电投、华电、三峡、大唐等为代表的电力央企陆续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自此拉开了能源央企轰轰烈烈的新能源开发大潮。
日前,光伏们获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全面授权二级子公司及分公司开发风、光新能源项目。有行业人士告诉光伏们,三峡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水电“巨无霸”长江电力控股的三峡电能近日在光伏项目收购、开发市场上较为活跃,已经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竞标及谈判。
众所周知,作为央企中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三峡集团拥有全球数座水电“印钞机”。而作为三峡集团电力生产运行主体,长江电力目前拥有三峡(世界最大)、溪洛渡(世界第4)、向家坝(世界第11)、葛洲坝四座大型水电站,是水电投资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同时也是A股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据长江电力1月27日发布的2020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578.51亿元,同比增长15.99%;归母净利润263.15亿元,同比增长22.15%。
事实上,在30·60目标的指引下,央企投资商在新能源开发投资领域的竞争军备赛已然打响。此前在《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指导意见》中,中国电建集团对下属28家子企业分解下达了“十四五”新能源开发目标,新增规模合计48.5GW。着是中国电建首次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投资运营业务,进一步放宽集团下属企业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范围。
另一家世界顶级的电力设计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在近日发布的《践行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中,明确加大新能源“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开发力度,孵化开发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新能源发展模式和业态,提供优质的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发展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到2025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而在此之前,中国电建与中国能建是新能源领域两大设计院“霸主”,虽然两家各有所长,但业务领域多以电力、能源领域项目规划设计、EPC业务为主。光伏们了解到,早在2020年,中国能建系便已经先一步布局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业务,进入2021年,中国能建更是凭借火电优势等陆续签约了近15GW的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
事实上,今年以来,大部分的央国企正全面发动各级省分公司、二级公司参与新能源的开发建设。在此前广西省公布的2021年保障性并网光伏项目名单中,仅国家电投就有包括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国家电投海南新能源、国家电投江西中业兴达以及五凌电力、中电国际等多家二级公司参与其中。
分布式光伏成“新宠”
站在新能源的时代风口上,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对自持分布式光伏资产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以体量小、资金规模少、模式灵活等优势正成为中小投资商的首选。
与此同时,整县推进政策也最大程度的唤醒了行业内外对于分布式光伏投资的热情与动力,其中既包括上述提到的行业之外的资金方与选择自投的中小企业,同时,也包括已经在大型地面电站项目“霸屏”的央国企电力投资企业,根据光伏们统计,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100个县市区与企业签约或者启动整县推进工作。其中仍以央国企为主,也不乏深入参与其中的民营光伏企业。
不仅如此,在今年供应链剧烈波动的情势下,以户用光伏为主导的分布式光伏撑起了上半年的新增光伏装机。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分布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7.5%,户用新增装机首超集中式,占比最高 42%,成为新增装机主要来源。2021年1-6月,户用装机容量超5861MW,同比增长280%。
分布式光伏的潜力正被快速释放,整县推进则成为提高市场认知度的催化剂,政策加持进一步提高了地方政府以及资金方对于分布式光伏的了解与认可,以往的“苍蝇腿”也成为了大型投资商跑马圈地的重点领域。随着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的落地,有望将成为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一个划时代的起点。
然而,随着更多资本的进入,政策双刃剑的另一面在于国家能源局的五大“不”要求挡不住地方政府以市场之名行垄断之实。政策迟迟未落地,备案、接入无法办理、在建项目无法推动,仍然困扰着相当一部分的从业者。光伏们将针对整县推进持续跟踪,期待行业可以理性、有序的发展。
国企 规模: 100-499人 行业: 新能源 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18日,隶属于晋能集团清洁能源业务板块,公司致力于成为*的光伏制造企业和清洁能源提供商;晋能集团2gw异质结晶硅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占地700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59亿元,项目按照“一次规划,两期建设,三步实施”运作,*期包括500mw的电池和组件设备及相关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