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弗迪动力设备工程师要求高吗

无辜的含羞草
拉长的水杯
2023-01-01 15:29:43

弗迪动力设备工程师要求高吗

最佳答案
傲娇的微笑
阳光的乌龟
2025-08-26 13:28:36

高。设备工程师是指从事设备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弗迪动力有限公司是2019年成立的零部件研发公司,是比亚迪负责电机、电控、电源 、发动机、变速器、减速器和车桥研发生产的事业部,弗迪动力设备工程师要求高。设备工程师指从事各方面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制度建设、设备技术指导、设备招标、评标(设备采购)、设备检查、组织设备维修以及设备厂商直接销售的技术人员。

最新回答
勤劳的芹菜
失眠的硬币
2025-08-26 13:28:36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是指的工程勘测设计行业的,你从事的制冷压缩机设计开发应该算是机械范畴吧。再说专业课考试的内容,你也可以了解一下,主要是热力、燃气等方面的比较多,制冷空调占比较小,因为还有一个暖通类。

当然如果贵公司有这方面的资质,并且承认你有相应的工作经验(愿意为你考试盖章),也可以考。

玩命的西装
自觉的可乐
2025-08-26 13:28:36
注册公用设备(动力)工程师在我国比较稀少,待遇优厚,就业前景广阔。

注册公用设备(动力)工程师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基础考试报名条件:

1.取得本专业(指公用设备专业工程中的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专业,详见专业对照表,下同)或相近专业(详见专业对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二)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大力的月亮
风趣的电源
2025-08-26 13:28:36
附件3: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

一、热力专业

1. 燃料与燃烧

1.1 熟悉锅炉常用燃料的分类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1.2 熟悉锅炉常用燃料的成份组成和成份分析方法,掌握成份分析数据不同“基”之间的换算。

1.3 熟悉燃料高、低位发热量区别,掌握各种发热量的计(估)算和换算。

1.4 了解燃烧的物理化学反应和条件,熟悉各类燃料的燃烧方式、过程和方法及燃烧污染物的生成。

1.5 掌握燃料燃烧所需理论和实际空气量、燃烧所产理论和实际烟气量及烟气焓的计(估)算方法。

2. 锅炉

2.1 了解锅炉分类、参数系列及作用,熟悉工业锅炉的型号。

2.2 了解链条炉、室燃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和特点,了解热水和蒸汽的生产过程。

2.3 了解锅炉热平衡测试方法,掌握锅炉各项热损失和热效率的计(估)算方法。

2.4 了解锅炉各类受热面的设计特点和结构布置,熟悉炉膛容积和炉排面积设计方法,掌握锅炉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的预防方法。

2.5 了解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锅炉水动力学的特性。

2.6 了解锅炉强度计算方法,熟悉锅炉常用钢材。

3. 汽轮机

3.1 了解汽轮机的工作过程,熟悉各种级内损失,掌握级的内功率和内效率的计算。

3.2 了解多级汽轮机的技术特点,掌握汽轮机及其装置的评价指标的计算,熟悉汽轮机的分类及选用。

3.3. 了解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及初终参数变化对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熟悉供热汽轮机的工况图。

3.4 熟悉凝汽系统和设备的工作过程,掌握凝汽器的传热与真空计算方法。

3.5 熟悉汽轮机轴封、油、循环冷却水等辅助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 锅炉房工艺设计

4.1 掌握锅炉房位置选择和设备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4.2 掌握锅炉房规模的确定和锅炉的选择。

4.3 熟悉锅炉烟风系统的设计要点,掌握设计计算。熟悉锅炉风机选择原则及节能调节方式,掌握选择计算。

4.4 了解锅炉水质标准,熟悉水处理和除氧的种类。掌握水处理、除氧及锅炉排污等系统的计算和设备选择、系统制定、设备布置。

4.5 掌握锅炉给水泵、给水箱、凝结水泵、凝结水箱等给水设备的选择、计算和节能措施。

4.6 熟悉各种管道的布置原则和计算方法。

4.7 了解锅炉房所用燃料的储运、熟悉煤粉制备方式和安全要求,熟悉燃油(气)锅炉设施及安全要求。

4.8 了解锅炉房灰渣系统的选择和主要计算。

4.9 掌握热水锅炉供热系统主要设备、定压方式确定和节能措施。

4.10 掌握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及其排放量、排放浓度的计算,掌握锅炉大气污染物的防治。

4.11 熟悉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有关规定,掌握有关规范、规程对锅炉房防火、防爆、防噪声的规定。

4.12 掌握对相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5. 汽轮机房工艺设计

5.1 掌握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组成、主要编制步骤及计算。

5.2 熟悉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和主要分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5.3 掌握发电厂热力系统中汽轮机、除氧器、给水泵、热网加热器、减温减压器等主要设备的选择。

5.4 掌握热电厂总热效率、热电比、热电成本分摊比、热化发电率等主要热经济指标和计算。

5.5 掌握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计算和布置。

5.6 掌握发电厂主厂房的布置形式和设备布置。

5.7 熟悉劳动安全与工业有关规定,掌握有关规范、规程对汽机房防火、防爆、防噪声的规定。

5.8 掌握对相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6. 热力网及热力站

6.1 熟悉各类热负荷的收集及核算方法、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和负荷曲线图。

6.2 熟悉各种热力管道系统的特点和热网供热参数的选择原则。

6.3 熟悉室外热力管道的布置原则与各种敷设方式的特点、适用条件。

6.4 掌握热力网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热水管网系统水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6.5 掌握热网管道的热伸长和热补偿。

6.6 掌握管道支架荷载的种类和计算。

6.7 掌握固定支架推力计算。

6.8 熟悉管道和常用附件的分类及有关阀件的计算。

6.9 了解管道的保温及防腐。

6.10 掌握热力站系统设计原则及常用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6.11 熟悉热力网各种调节方法、特点、适用条件。

6.12 熟悉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有关规定,掌握有关规范、规程对热力站防火、防爆、防噪声的规定。

二、燃气专业

7. 制气原料的特性和评价

7.1 熟悉中国煤炭的分类与煤质评价。

7.2 熟悉煤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煤的工艺特性。

7.3 熟悉油制气及其他改制气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7.4 了解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矿井气、沼气的来源。

8. 制气工艺

8.1 熟悉焦炉结构(含炼焦工艺设备)、炼焦制气过程,掌握焦炉热工及流体力学计算。

8.2 熟悉各种煤气化炉的气化方法,了解煤炭质量对煤气化生产的影响,掌握各种气化工艺过程和计算。

8.3 熟悉油制气及天然气改制气的制气过程和工艺流程。

8.4 熟悉工业副产煤气的气源装置(如高炉、转炉等)的特点及其产气方法和产气量、质量的影响因素。

9. 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

9.1 熟悉焦炉煤气化学产品生成过程和产率。

9.2 掌握煤气冷却、净化的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

9.3 熟悉硫铵制取及其他氨回收、加工工艺、基本流程。

9.4 了解粗苯组成、苯结构及其理化性质。掌握用洗油回收煤气中苯族烃(洗苯、脱苯工艺)的设计和计算。

9.5 掌握煤气的各种脱硫方法和催化作用。

9.6 了解焦油加工和苯精制的工艺流程。

10. 城镇燃气输配

10.1 熟悉国家和行业对各气体燃料规定的质量指标。

10.2 熟悉单一燃气的物理化学特性,掌握混合燃气的物理、热力和燃烧性质的计算方法。

10.3 熟悉城镇用气工况不均匀系数,掌握确定各类用气户燃气需要量和燃气管道计算流量的方法。

10.4 掌握燃气管道水力计算。

10.5 掌握调节用气量高、低峰时供需平衡方法。

10.6 了解燃气调压器、计量器的类型构造和作用机制。

11. 燃气燃烧与应用

11.1 掌握可燃气体燃烧反应及其计算方法。

11.2 熟悉燃气燃烧反应过程。

11.3 熟悉燃气不同的燃烧方法、掌握燃烧器的设计和计算。

11.4 掌握燃气互换性判定方法。

12. 燃气工程设计

12.1 掌握《人工煤气》气源厂(站)的工艺设计和主要设备选择。

12.2 熟悉各类工业副产煤气(如钢铁企业回收的煤气等)的利用方法和工艺设计。

12.3 掌握城镇燃气输配站(含天然气门站)的工艺设计。

12.4 掌握城镇燃气输配管网系统的设计。

12.5 掌握城镇燃气调压站的设计。

12.6 熟悉液化石油气(LPG)的特殊性质,掌握LPG供应站(包括灌瓶站)、气化(混气)站的工艺设计。

12.7 掌握城镇燃气室内设施及安全设计。

12.8 掌握燃气设施的安全、环保、卫生的要求,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定、规范进行设计。

12.9 熟悉燃气工程的节能、减排措施和节能环保设备的选用。

12.10 熟悉燃气设施施工、运转、试验、检修等技术要求。

12.11 掌握对相关专业的技术要求。

三、气体专业

13. 气体压缩机

13.1 了解气体压缩机的分类和应用。

13.2 熟悉活塞式压缩机级的理论循环、实际循环、多级压缩的特点和润滑、附属设备的选用。

13.3 熟悉活塞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排气量、排气温度、功率和效率等热力性能及其计算。

13.4 掌握螺杆式压缩机的特点、分类、应用和机组系统。

13.5 熟悉螺杆式压缩机的内压力比、容积流量、轴功率、排气温度等热力学性能及其计算。

13.6 熟悉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性能曲线和节能调节。

13.7 掌握离心式压缩机级内性能参数和轴功率的计算。

14. 制冷与低温

14.1 熟悉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相关内容,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制冷循环热力学特性分析。

14.2 熟悉制冷与低温工质的性质、命名、物性计算的热力学相关内容,工质与润滑油。

14.3 熟悉蒸汽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和掌握性能指标的计算。

14.4 掌握气体制冷和液化循环的一次和二次节流循环,等熵膨胀循环,等焓与等熵膨胀的组合循环。

14.5 掌握气体分离机理、空气分离系统;熟悉其他气体分离方法。

14.6 熟悉制冷与低温循环熵分析法、 分析法。

15. 供气、制冷工程设计

15.1 常用气体的用途和气体品质要求。

15.2 熟悉供气、供冷站的用量平衡,供气、供冷能力的确定。

15.3 熟悉各类气体的供气系统。

15.4 掌握供气站、制冷站的总平面布置、站房平面布置。

15.5 熟悉各类供气设备的特点、性能参数和选用。

15.6 熟悉各类气体(包括液态气体)的贮存、灌装,运输设备的特点、性能参数和选择。

15.7 熟悉供气站的管网布置和敷设、管材、附件的选择;掌握管网水力计算和强度计算,了解热补偿、管道支架的选择。

15.8 熟悉供气站及管网的施工安装及验收要求。

15.9 熟悉供气系统的防火、防爆和噪声控制措施。

都需要考的

凶狠的大米
过时的火龙果
2025-08-26 13:28:36
职位解析从事各方面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制度建设,设备技术指导,或设备招标、评标(设备采购),设备检查,组织设备维修以及设备厂商直接销售的技术人员。

工作内容

①方案设计阶段,将设备设计需求提供给设计单位,参与设计工程控制,及时沟通设备设计需求,确保设备设计方案符合项目规划要求;

②扩初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协助解决设计技术难点,确保实现项目对设备技术专业的设计需求并使设计成果通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核;

③实施阶段,提供设备技术支持;

④收集设备方案的专业信息,国家地方技术管理规章、编制设备技术发展规划和年度专业技术研究计划;

⑤编写项目竣工专业总结,维护设备专业项目数据库。

职位分类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背景、现状、发展

设备工程师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包括设备的操作、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修更新等。到现在,设备的前期策划正成为企业合理生产,节约资金与成本的主要手段。

从业要求

①大学英语四级或相当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设备工程师专业资格;

②建筑工程强、弱电和设备有关法规、规范;

③三年以上设备专业工作经验,设备管理相关工作经验;

④扎实的机、电、汽、气、液等专业知识;

⑤具有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专业设计文件的审鉴能力及谈判技巧。

粗犷的金针菇
细腻的抽屉
2025-08-26 13:28:36

注册动力工程师报考条件如下:

1、同时具备下列(1)和(2)项中的各一项条件者。

(1)学历和职业年限:

A:1983年12月31日前,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0年。

B:1983年12月31日前,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0年;1978年12月31日前,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

C:1978年12月31日前,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1973年12月31日前,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2)技术业绩和资历:

A:担任工程设计中公用设备专业技术负责人,完成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中6项及以上的一级和特级建筑工程项目或中型及以上工业项目(其中大型工业项目不少于2项)的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

B:在具有甲级工程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中,担任正、副总工程师(负责公用设备专业技术工作)职务满5年。

C:在具有乙级工程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中,担任总工程师(负责公用设备专业技术工作)职务满7年。

2、1983年以后,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并获得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项目或有关公用设备专业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获得2项及以上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公用设备专业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