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谁在为“自动驾驶”隐患买单

怕黑的服饰
活力的大米
2023-01-01 15:17:32

谁在为“自动驾驶”隐患买单?

最佳答案
端庄的戒指
大胆的火龙果
2025-08-26 07:08:06

撰文 郑文 编辑 匡吉

旧世界正在崩塌,新世界仍未成型。

在我们身后,过去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已经逐渐闭合,而在我们面前,新世界的大门仓促打开,人们懵懂而又按图索骥地生活着,需要不断地重返旧世界去寻找地图与方向。

然而,旧世界里并没有藏着一份说明书,或者一些启示,随后而来的,便是时而头破血流,时而得到奖赏,时而又在迷雾中打转……

谁在为“自动驾驶”隐患买单?

8月12日下午两点,年仅31岁的蔚来车主林文钦,在驾驶蔚来ES8并开启NOP时,行驶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去世。

过去八个月的时间里,在沈海高速上,蔚来 汽车 已经出现了三起重大交通事故,而且至少有两起事故确认开启NOP功能。

在开启NOP功能之后,蔚来车辆可实现匝道自动调节车速、识别车辆并打灯变道汇入主路的功能。在主路巡航状态下,可结合道路环境及高精地图信息进行自动打灯变道超越慢车的动作。在需要切换高速、高架时,NOP系统能够自动变道向右,并自动调节车速与选择车道,完成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蔚来官网显示,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全配包售价3.9万元,包括NOP、TJP、ALC等功能。其中NOP全称为Navigate on Pilot,中文名叫“领航辅助”。

在蔚来ES8用户手册中,对NOP的定义是导航系统与Pilot自动辅助驾驶深度融合的功能。但同时,蔚来在用户手册中明确指出,领航辅助“Beta版本”为公开测试版本,功能尚处于持续优化阶段。

在用户手册列出的多条警告中,其中一条是:“与Pilot和其他驾驶辅助功能一样,“领航辅助”无法响应静态障碍物(如路障、三角 警示牌等),如前方存在事故或施工区域,请立即接管车辆以控制方向和速度。”

遗憾的是,此次林文钦驾驶蔚来ES8的事故中,正是用户手册警告中所提到的“施工区域”,这也正是蔚来NOP系统无法搞定的场景。

从公认的技术界定来看,蔚来的NOP是L2级的自动驾驶,根据国家法规,此级别下驾驶员不允许长时间双手离开方向盘。

事实上,从特斯拉开始,我们身边很多人在提及驾驶辅助功能时,都不约而同将此称作“自动驾驶”功能。智能 汽车 当下的主要矛盾是,人们以为它是“自动驾驶”与实际上只是驾驶辅助的矛盾。

这里面的“功劳”当然在车企,以特斯拉为典型的车企,的确有过度宣传“辅助驾驶”,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最终的事故责任判断还待交警部门给出结果,但也给宣传自动驾驶功能的行业玩家敲响了警钟。

车企往往倾向于将自动驾驶看成一个十分缓慢的渐进过程:第一个阶段是持续优化驾驶员辅助技术;第二个阶段是在少数高端车型上安装只在特定情境下使用的、自主能力有限的驾驶模块,这些模块大多只应用于高速公路行驶;第三个阶段是这些自主能力有限的模块向下渗透,应用于便宜的车型。

然而,这种谨慎的进程并不明智。研究发现,当人类和机器共享方向盘的操控权时,如果要求人类在紧急状态下突然掌握方向盘,他们反而会无法胜任。

一个典型的误区是,部分人认为, 汽车 的自动化转变会体现在驾驶过程中分阶段进行,而这些阶段只是逐步拓展驾驶员辅助技术的应用范围,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实际上,这种分阶段操控不仅不安全,还存在技术难题。

正如Waymo前CEO John Krafcik曾经对此观点的讥讽:“很多人都误以为自己开发ADAS系统,未来就可以戏剧性地跳级变成自动驾驶。”

恒大出售 汽车 资产,断臂求生

中国恒大集团债务危机走到了新节点。

8月10日,中国恒大(3333.HK)、恒大 汽车 、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恒大集团正在接触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出售包括但不限于恒大 汽车 及恒大物业的部分权益。

受利好消息影响,恒大系股票连续反弹三天,从8月9日开盘到8月11日收盘,中国恒大涨幅22%,恒大 汽车 涨幅18.5%,恒大物业涨幅45.4%。

恒大是真的没钱了。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恒大有息负债总计5700多亿元。但市场更倾向于整个恒大系的负债远不止于此,相当一部分的负债在财报之外。

而 汽车 业务显然是恒大雪上加霜的巨大包袱。

8月9日,恒大 汽车 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净亏损约48亿元。2020年财报显示,恒大 汽车 实现净亏损76.65亿元,上年同期为49.4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54.93%。

2019年,许家印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450亿元同步研发并制造15款新能源 汽车 车型,恒驰全系列产品于2021年陆续实现全面量产。”豪言壮语,犹在耳侧。

在今年6月恒大 汽车 的夏季测试启动仪式上,恒大 汽车 又宣布,今年四季度,恒驰 汽车 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明年大规模交付。但是,市场没等来首款车型量产,却等来了恒大 汽车 要被迫出售部分股权的消息。

显然,恒大想要沿用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成功经验,在别的赛道上取得同样的成功,但事实证明它错了,至少在 汽车 行业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径。

如今已经投入几百亿的恒大 汽车 命悬一线,能否如期量产犹未可知。最终,谁能帮助恒大 汽车 摆脱资金困境,无论是出售部分股权,还是重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宁德时代582亿定增,加大筹码“豪赌”

8月13日,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推出582亿“天价”定增计划,震动A股市场。582亿元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这家公司去年全年营业收入才503亿元。

宁德时代在发布定增方案的公告中指出了募集资金的用途,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以下项目: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宁德蕉城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车里湾项目)、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二期)、宁德时代新能源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定增主要是为了扩增产能。

从2017年到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已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根据GGII数据,2020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27GWh,同比增长58.8%;其中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16.2GWh,同比增长70.5%。宁德时代一家占据中国出货量的一半以上。

从宁德时代的账面看,它并不缺钱。截止2020年底,宁德时代账面的现金储备达到684.2亿元,而今年一季度账面的现金又上升到了716.8亿元。

此次募巨资扩产,包括以上5大基地的137GWh锂电池项目和30GWh储能项目,足见宁德时代的产能扩张之激进。

宁德时代正在进行一场豪赌,赌市场的扩张将完全消化自己生产的动力电池。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0年的产能利用率74.83%,同比下降14.34个百分点,创下历年最低的产能利用率。此外,宁德时代的毛利率也从2016年的43.7%,一路降低至2020年的27.76%,今年一季度再次降低至27.28%,下滑明显。

吉利牵手雷诺,成“技术输出方”

8月9日,雷诺集团与中国吉利(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双方签署了联合生产混合动力 汽车 的谅解备忘录。合资企业将与现有业务分开运营。两家公司还补充说,它们将寻求在韩国生产基于Link &Co平台的车型。

在中国,吉利的技术和制造工厂将生产雷诺品牌的 汽车 ,雷诺将专注于品牌战略、销售渠道和服务。新公司最初会考虑中国和韩国市场,但长远会寻求拓展亚洲市场。雷诺计划,将会借助拥有约20年 汽车 生产经验的雷诺三星 汽车 ,把吉利旗下领克的平台引入韩国,用于本地 汽车 生产。

此次合作基本可以看作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对于雷诺来说,人们以为败走麦城的它,在短暂告别中国市场之后又回来了。

雷诺集团CEO卢卡·德·梅奥曾表示:“一家没有中国业务的 汽车 制造商就像一把没有腿的椅子,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雷诺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尽管屡败屡战,但雷诺还是表现出重返中国的巨大决心。

而吉利则是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再次以“技术输出方”的身份,达成了新的布局。

过去,吉利拥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收购濒临破产的沃尔沃、宝腾和路特斯后,沃尔沃彻底被盘活,宝腾、路特斯等也运营得不错。这次合作说明吉利与海外车企合作的能力已经被国际市场认可。

向雷诺反向输出技术和平台,也是吉利 汽车 参与到全球化竞争的一条路径。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以欧洲标准打造的领克平台和产品,未来借助雷诺在欧洲市场获得优势,也未尝不可。

最新回答
无聊的戒指
负责的大叔
2025-08-26 07:08:06

当前,电动汽车能源补给的方式主要是充电桩充电。在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时候,许多用户往往会出现一定的纠结:到底是随用随充好,还是把电池电量用到尽可能低再充电更好?对此,网上说法莫衷一是。认为电动汽车需要用完再充的用户,一般是受10多年前给手机充电经验的影响。那时候,手机电池使用的是有记忆效应的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如果在充电时不进行满放满充,就会使电池容量迅速下降,甚至出现一充就满,一用就关机的现象。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它是没有记忆效应的。也就是说,不管从多少剩余电量开始充电,也不管是否满电就结束充电,都不会对电池容量造成不良影响,也不会缩短电池使用寿命。因此,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完全可以以随用随充的方式充电。随用随充的充电方式有利于用户用车。电池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容量越来越大。电池容量扩大,除了带给电动汽车以更长的续驶里程之外,也延长了充电时间。受电池技术的影响,当前电动汽车使用直流快充,最快只能实现30分钟充进40多度电,全部充满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如果使用慢充充电,时间会更长。如果采取满放满充的方式充电,在临时需要用车时,或许会出现因充电等待而耽误时间,给用车带来不便。相反的,随用随充能使动力电池时刻保持较高电量,车辆随时可以使用。满放满充的充电方式容易造成电池过放。动力电池作为一种二次电池,是有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终止电压的。当电池电压降至放电终止电压,继续放电,就会使电池出现过放。电池过放,不仅会使电池容量出现不可逆的下降,缩短电池使用寿命,还可能使电池产生析锂现象,轻则造成电池损坏,重则引发燃烧。满放满充的充电方式很容易使电池出现过放或过充,而随用随充的充电方式是一种浅放浅充,一般不会造成电池过充过放,有利于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所以,在日常用车时,用户无需在意电池剩余电量,只要不用车就充电,要用车了就结束充电。这种随用随充的充电方式是最有利于用车的。当然,为了保持电池活力,每一两个月有意识地进行一次满放满充,即把电池电量耗到20%以下再充电,还是有必要的。 大家在使用新事物时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新能源汽车在近几年来发展很迅速,但是起步晚,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保养方面的知识还不全面,例如对待充电方式,是用完电再充还是随用随充。目前电池技术虽然还存在诸多瓶颈,但是也已相对完善,不需要像以前使用手机一样需要用完电池电量再充电,有利于提高电池使用寿命。现在很多纯电动汽车都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像手机使用的镍镉电池拥有电池记忆效应,所以就不需要用完再充。而且作为平时行驶比较频繁的汽车来说,用完再充会出现里程焦虑,计算不好剩余电量很容易导致在路上没电。所以电动车可以做到随用随充,特别是在冬天低温条件下,在使用完电动车后待电池还处于较高温度,这时候充电有利于提高充电效率,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但是不宜在在电池电量较低时进行充电,此时电池会有安全控制,避免大电流对电池的冲击影响,充电电流会变小,充电时间变长。最好保持电量再30%-80%的区间,在这区间进行充电最好。 作为一名比亚迪秦车主,使用了三年多的新能源汽车,对于充电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到底什么时候充电较好,我的意见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充,不存在哪个时间段充电较好的问题,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充,什么时候不用车什么时候充,什么时候便宜什么时候充。千万不要机械地等到用完再充。以比亚迪电动汽车为例,它们的动力电池都是经过国家实验室燃烧、穿刺、浸水、挤压、碰撞等多次试验并确保安全后,才可以量装在电动汽车上。而且,近期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还安装了电池恒温保护系统,当电池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温度时,恒温保护系统就会工作,以确保电池日常使用安全的。所以,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而言,是不存在不可以在阳光直射等高温出充电这一说法的。其次,车是给人用的,难道晚上回家或外出,车没电了,还傻乎乎地等到天亮再充电,或者人一直在旁边守着不成?晚上充电真的有那么多不可控因素吗?再说了,即便人在旁边或白天,车子真的万一因短路发生自燃,旁边的人除了眼睁睁地看着火势变大,又能如何?那么多燃油车自燃,都是夜间发生的吗?况且,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因为电池原因发生过自燃!第三,家用车车主一般都是白天用车,晚上休息,晚上不充电,等到白天充,不是那啥吗?况且,家用电开通峰谷电价的话,晚上充电成本只有白天的一半,省下的是真真切切的真金白银,这又何乐而不为呢?第四,并不是每次充电都要从20%开始充,也不是每次都要充满。我刚才说了,车是给人用的,随用随充就好,如果每次都要用到20%,然后再充满,是不是有种按图索骥,缘木求鱼的感觉?难道充电前特意再出去跑几圈或坐车身开空调,把电耗到20%以下再充?难道临时有事要出门,一看还有20%的电没充满,就在家再等等?如果这样的话,还买什么车?那是车在玩人了!为了保护电池,正确的方式是,尽可能不要把电量用到20%以下,每个月有意识地满放满充(15%-100%)一次,以充分激发电池活力。第五,有些人认为,电池是有记忆效应的,不满放满充,会造成电池容量下降,不利于电池健康。以前的镍氢电池是有记忆效应的,满放满充对电池保持活力有很大的好处。而锂电池是没有记忆效应的,浅放浅充,随用随充更有利。而现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都是锂电池,随用随充更好。最后我想说,车主、准车主在用车过程中一定要多看车辆使用说明书,一定要多想想,千万不要人云亦云,盲目相信网上一些人的话,厂家设计师、工程师比我们想得周到,想得长远。 随用随充。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电池多为磷酸铁锂或者三元锂,而董小姐的银隆客车另辟蹊径的使用了钛酸锂电池。但不论是磷酸铁锂、三元锂还是钛酸锂电池,它们在本质上都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不存在电池记忆效应的。 电动汽车日常使用中并不需要将电池电量彻底用光再充电,那就是随用随充是正确的使用方法喽。电池满充满放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电池的过充电和过放电,这种现象对电池会造成严重损伤,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动汽车的充电是随用随充好,还是用完再充好?当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国家的政策扶持,我们的纯电动汽车是越来越普及了,随着我们对电动汽车的使用,我们的各位车主们就逐渐的发现了一些问题问题,最典型的一个就是,生活中我们给电动车充电,是随用随充比较好还是用完再充比较好?       用完再充的那些车主是什么原因有这些想法的呢?通过询问多家车主才知道: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早期使用手机时,手机销售商会告知大家,“一定要把手机电量用光,一直用到自动关机后再充电,而且要一直充满为止,中间不能断电,一旦断电就要使用到电量用光再充电,不要二次充电。否则电池储电量就会下降。”有了这种说法,不少电动汽车车主认为电动汽车也应该把电用光再充才好,要不然会对电池有损坏。     原来我以为是那些销售商家危言耸听,知道后来学习了电池的知识后在明白,其实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原来电池都有记忆效应。电池记忆效应是指如果电池属镍镉电池,长期不彻底充电、放电,易在电池内留下痕迹,降低电池容量的现象。电池记忆效应的意思是说,电池好像记忆用户日常的充、放电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难改变这种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电或放电。所以那些车主才会坚信一定要把电用完才能充电。     真的是这样么?其实不然,电池记忆效应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电池属镍镉电池,而锂离子电池是不存在这种效应的。而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电池多为磷酸铁锂或者三元锂,而董小姐的银隆客车另辟蹊径的使用了钛酸锂电池。但不论是磷酸铁锂、三元锂还是钛酸锂电池,它们在本质上都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不存在电池记忆效应的。所以他就不像手机那样用完再充。 那为什么要随用随充呢?  电池满充满放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电池的过充电和过放电,这种现象对电池会造成严重损伤,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反的,因为汽车动力电池属于锂电池的原因,随用随充并不会影响电池的寿命。而且,在寒冷的冬季,随用随充还可以节省掉给电池加热的电量,在电池活性良好的状态下充电,效率更高。  为了更好的保护电池,厂家在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都做有安全控制,为避免大电流对电池的冲击影响,充电电流大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电池电量最低和最高时充电电流小,这样就导致了在这个范围内充电所需时间更长。最佳的充电速度一般是在电池电量30%-80%的范围左右(不同厂家产品会略有不同),所以我建议您在日常使用电动汽车时,电池电量保持在30%-80%之间,这样既充电时间短、效率高,而且还能确保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尽量不受影响。 @2019

潇洒的冬天
美好的饼干
2025-08-26 07:08:06
初中政治教材需要完善。

新课程改革中,完善初中政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适当地重组和调整教材,使内容满足学生对于发展和认知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需要更加精辟,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和社会,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与触动。在编教材时,家长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的民俗民风都可以进入初中政治教材中。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材的难度,这样更能方便学生的理解学习,让他们轻松地学习知识。还要全面地对教材进行辩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改编或者是调整教学设定的顺序,甚至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增、减、删,明确教材的详略,实现“现代化”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跟着老师走,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及课本知识不会去认真思考,更不会去质疑这其中的内容,只是一味的认同,只觉得自己的义务便是记住它,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去参加考试那个高分即可。正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改进,教学模式更需要改革。(1)教学方法应当改进的更加多元化、促进性、引导性。多元化指的是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不仅有课堂教学,还可以开展形式竞赛,还有开展第二课堂。竞赛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第二课堂可以让在课堂中存在短处的学生运用自己另外的长处进行弥补,可以催发他们各个方面的兴趣,有利于同学的全面发展,对他们的自信心也是有重要影响的。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下,促进性、引导性就显而易见了。(2)教学模式则应更加合理化、创新化。教师是应当营造一个与学生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还应该是课堂更加有趣化,使师生距离更加近,这不仅有利于师生情,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加入课堂的热情兴趣,会更主动活泼的融入课堂教学。

4、教学机构的制度的完善。

素质教育的贯彻与落实,与相关教学评价机构的完善也是有关的。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要看卷面的考试成绩,还要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机构应该摆正政治的位置,培养一位有担当有文化的社会人才,学好政治是必要的,而不是去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率而学。学校应该强调政治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深刻正确的认识政治这一门学科,也可以认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