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类专业有哪些?
能源动力类专业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2T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3T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4T。
三峡大学72个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
1、专业代码:020301K,专业名称:金融学
2、专业代码:20401,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3、专业代码:030101K,专业名称:法学
4、专业代码:40104,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5、专业代码:40201,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6、专业代码:40203,专业名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7、专业代码:50101,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8、专业代码:50103,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
9、专业代码:50201,专业名称:英语
10、专业代码:50204,专业名称:法语
11、专业代码:50207,专业名称:日语
12、专业代码:50302,专业名称:广播电视学
13、专业代码:70101,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14、专业代码:70102,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15、专业代码:70201,专业名称:物理学
16、专业代码:70301,专业名称:化学
17、专业代码:070303T,专业名称:化学生物学
18、专业代码:71001,专业名称:生物科学
19、专业代码:71004,专业名称:生态学
20、专业代码:80202,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1、专业代码:80203,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2、专业代码:80204,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
23、专业代码:80405,专业名称:金属材料工程
24、专业代码:080414T,专业名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25、专业代码:80501,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
26、专业代码:80601,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7、专业代码:080602T,专业名称: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28、专业代码:80701,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29、专业代码:80703,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30、专业代码:80705,专业名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31、专业代码:080714T,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2、专业代码:80801,专业名称:自动化
33、专业代码: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4、专业代码:80905,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
35、专业代码:80906,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
36、专业代码:81001,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37、专业代码:81101,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
38、专业代码:81102,专业名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39、专业代码:81103,专业名称: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40、专业代码:81301,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41、专业代码:81302,专业名称:制药工程
42、专业代码:81401,专业名称:地质工程
43、专业代码:82201,专业名称:核工程与核技术
44、专业代码:82305,专业名称:农业水利工程
45、专业代码:82502,专业名称:环境工程
46、专业代码:82801,专业名称:建筑学
47、专业代码:82802,专业名称:城乡规划
48、专业代码:83001,专业名称:生物工程
49、专业代码:100201K,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50、专业代码:100203TK,专业名称:医学影像学
51、专业代码:100501K,专业名称:中医学
52、专业代码:100701,专业名称:药学
53、专业代码:101101,专业名称:护理学
54、专业代码:120102,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5、专业代码:120103,专业名称:工程管理
56、专业代码:120105,专业名称:工程造价
57、专业代码:120201K,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58、专业代码:120202,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59、专业代码:120204,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60、专业代码:120206,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61、专业代码:120401,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
62、专业代码:120402,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63、专业代码:120601,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64、专业代码:120701,专业名称:工业工程
65、专业代码:120901K,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66、专业代码:130201,专业名称:音乐表演
67、专业代码:130202,专业名称:音乐学
68、专业代码:130205,专业名称:舞蹈学
69、专业代码:130309,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
70、专业代码:130401,专业名称:美术学
71、专业代码:130502,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
72、专业代码:130503,专业名称:环境设计
扩展资料:
三峡大学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
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3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
参考资料来源:三峡大学官网——三峡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能源动力类 80500
能源与动力工程 80501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80502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0503
能源动力类专业介绍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热科学理论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储能、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专业教学阶段设两个课程模块,即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课程模块和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课程模块。学生在高年级时可任选一个模块修读。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还可选修跨专业的课程,获取双学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学习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
主干学科:除数理化、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外,设有材料力学。
主要课程:除数理化、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外,设有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传热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自动控制理论、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系列课程、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系列课程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学生的修业年限为4年,对于完成培养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体系: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0854专业代码是电子信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批,决定统筹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专业人才培养,将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代码0854、机械代码0855、材料与化工代码0856、资源与环境代码0857。
能源动力代码0858、土木水利代码0859、生物与医药代码0860、交通运输代码08618个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领域中的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3个领域调整到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类别代码1256。
代码的分类
如果按照源代码类型区分软件,通常被分为两类自由软件和非自由软件。自由软件一般是不仅可以免费得到,而且公开源代码、相对应地,非自由软件则是不公开源代码。所有一切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非自由软件源代码的行为都将被视为非法。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80501 | 男女比例:84:16
1、专业定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动力机械和热工设备的设计和测试技术等,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和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动力机械和热工设备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机等。例如:天然气用作汽车燃料、风能发电、冬季烧锅炉供暖、空调制冷机设计和测试等。
2、课程体系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流体机械》、《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新能源汽车。
3、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工业类企业: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暖通工程、产品开发、机械设计、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技术开发、生产管理。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代码:080502T | 男女比例:71:29
1、专业定义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转换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的过程、人工环境和制冷空调的技术问题、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力求实现能源利用高效、清洁的目的。例如:煤炭燃烧产生蒸汽能推动发电机的过程,社区绿化、供水、供暖的技术问题,风能、核能发电等。
2、课程体系
《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环境化学》、《电站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工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低温工程材料》、《能源动力装置基础》、《低温原理》、《暖通与空调》。
3、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工业类企业:热力工程、煤化工程、火力工程、暖通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工程设计、技术支持、设备制造、设备检修、生产管理。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03T | 男女比例:72:28
1、专业定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等,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燃烧供热、农村农林废物发电等。
2、课程体系
《流体力学》、《流体机械》、《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风力发电原理与技术》、《储能原理与技术》、《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流体机械转化原理与技术》。
3、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新能源类企业:电力工程、热能工程、火力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生产管理、新能源管理。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四、储能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04T | 男女比例:--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有新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
五、能源服务工程
专业代码:080505T | 男女比例:--
2021年,能源服务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内容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