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F1各个车手的档案?
雷诺(Renault)
总 部: 法国
首次参赛: 1977年07月17日
车队冠军: 1
车手冠军: 1
参赛次数: 195
分站冠军: 25
杆位次数: 43
单圈最快: 22
车队总分: 719
第一车手: 阿隆索
第二车手: 费斯切拉
试车手: 科瓦莱宁
蒙塔吉尼
雷诺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职位 负责人 职位 负责人
车队主席兼CEO 帕特里克-福尔(Patrick Faure) 技术主管 鲍伯-比尔(Bob Bell)
车队领队 弗拉维奥-布里亚托利(Flavio Briatore) 工程执行主管 帕特-斯蒙德(Pat Symonds)
常务董事代理 伯纳德-杜多特(Bernard Dudot) 引擎操作主管 丹尼斯-希威尔(Denis Chevrier)
引擎技术主管 罗伯-怀特(Rob White)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全 名: 费尔南多-阿隆索
生 日: 1981年7月28日
出生地: 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 西班牙
身 高: 1.71
体 重: 68KG
常驻地: 瑞士代堡
处子秀: 2001.3.4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雷诺R26
车 号: 1
费斯切拉(Giancarlo Fisichella)
全 名: 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生 日: 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0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蒙特卡罗
处子秀: 1996.3.10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雷诺R26
车 号: 2
迈凯轮(McLaren)
总 部: 英国沃金(Woking)
首次参赛: 1966年05月22日
车队冠军: 8
车手冠军: 11
参赛次数: 599
分站冠军: 148
杆位次数: 122
单圈最快: 126
车队总分: 3132.5
第一车手: 雷克南
第二车手: 蒙托亚
试车手: 德-拉-罗萨
帕菲特
迈凯轮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职位 负责人 职位 负责人
车队领队 丹尼斯(Ron Dennis) 迈凯轮F1车队CEO 马丁-怀特马什(Martin Whitmarsh)
奔驰汽车运动副总裁 罗伯特-豪格(Norbert Haug) 主设计师 考夫兰(Mike Coughlan)
常务董事 乔纳森-尼尔(Jonathan Neale) 设计和发展主管 奥特利(Neil Oatley)
工程主管 罗维(Paddy Lowe) MP4-21主工程师 戈斯(Tim Goss)
车辆动力学主工程师 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 比赛车队经理 赖安(Dave Ryan)
比赛总经理 罗伯兹(Simon Roberts) 奔驰高性能部常务董事 卡雷耶斯(Ola Kaellenius)
雷克南(Kimi Raikkonen)
全 名: 吉米-雷克南
生 日: 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 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1公斤
常驻地: 瑞士
处子秀: 1994年5月29日西班牙GP
婚 姻: 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 队: 迈凯轮
车 型: 迈凯轮MP4-21
车 号: 3
蒙托亚(Juan Pablo Montoya)
全 名: 胡安-保罗-蒙托亚
生 日: 1975年9月20日
出生地: 哥伦比亚波哥大
国 籍: 哥伦比亚
身 高: 1.68米
体 重: 73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1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妻子康尼(Connie)
儿子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车 队: 迈凯轮
车 型: MP4-21
车 号: 4
法拉利(Ferrari)
总 部: 意大利,马拉内罗
首次参赛: 1950年5月22日
车队冠军: 14
车手冠军: 14
参赛次数: 725
分站冠军: 185
杆位次数: 179
单圈最快: 186
车队总分: 4298.77
第一车手: 迈克尔-舒马赫
第二车手: 菲利普-马萨
试车手: 巴多尔
吉尼
法拉利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车队主席兼CEO 蒙特泽摩罗(Luca di Montezemolo) 车队常务主管&领队 让-托德(Jean Todt)
引擎主管 马蒂涅利(Paolo Martinelli) 技术主管 罗斯-布朗(Ross Brawn)
总设计师 科斯塔(aldo costa) 车队经理 多米尼卡(Stefano Domenicali)
设计与发展主管 西蒙(gilles simon) 比赛工程主管 巴蒂斯里(Luca Baldisserri)
引擎测试经理 卡维(noel cavey) 比赛测试技术经理 斯蒂普尼(nigel stepney)
比赛引擎工程师 比诺特(Mattia Binotto) 车队测试经理 马左拉(Luigi Mazzola)
迈-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
全 名: 迈克尔-舒马赫
生 日: 1969年1月3日
出生地: 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4米
体 重: 75公斤
常驻地: 瑞士沃弗伦斯堡
处子秀: 1991比利时GP
婚 姻: 已婚,妻子科琳娜,2子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248F1
车 号: 5
马萨(Felipe Massa)
全 名: 菲利普-马萨
生 日: 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66米
体 重: 59公斤
常驻地: 巴西圣保罗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248F1
车 号: 6
丰田(Toyota)
总 部: 德国
首次参赛: 2002年03月03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7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2
单圈最快: 1
车队总分: 115
第一车手: 拉尔夫-舒马赫
第二车手: 特鲁利
试车手: 宗塔、潘尼斯
丰田车队2006赛季管理队伍:
职位 负责人 职位 负责人
车队主席 富田勉(Tsutomu Tomita) 比赛首席工程师 迪埃特-嘉斯(Dieter Gass)
车队总裁 约翰-豪威特(John Howett) 比赛及测试总经理 罗伯特-克里尔(Norbert Kreyer)
车队顾问 奥维-安德森(Ove Andersson) 引擎主管 卢卡-马莫里尼(Luca Marmorini)
副总裁 斋藤明彦(Toshiro Kurusu) 底盘技术主管 麦克-嘉斯科因(Mike Gascoyne)
总经理 理查德-克里安(Richard Cregan) 技术合作主管 Keizo Takahashi
车队经理 安吉-帕斯克拉(Ange Pasquali) 主设计师 古斯特瓦-布鲁尔(Gustav Brunner)
拉尔夫-舒马赫(Ralf Schumacher)
全 名: 拉尔夫-舒马赫
生 日: 1975年6月30日
出生地: 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8米
体 重: 73kg
常驻地: 奥地利
处子秀: 1997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妻子科拉,儿子大卫
车 队: 丰田
车 型: 丰田TF106
车 号: 7
特鲁利(Jarno Trulli)
全 名: 亚诺-特鲁利
生 日: 1974年7月13日
出生地: 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3
体 重: 60kg
常驻地: 意大利
处子秀: 1997年澳大利亚
婚 姻: 未婚
车 队: 丰田
车 型: 丰田TF105
车 号: 8
威廉姆斯(Williams)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1969年05月04日
车队冠军: 9
车手冠军: 7
参赛次数: 484
分站冠军: 113
杆位次数: 125
单圈最快: 128
车队总分: 2499.5
第一车手: 马克-韦伯
第二车手: 尼科-罗斯博格
试车手: 伍尔兹、卡斯基延
威廉姆斯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车队领队 威廉姆斯(Frank Williams) 工程主管 海德(Patrick Head)
技术总监 迈克尔(Sam Michael) 主设计师 詹德尔(J?rg Zander)
空气动力学主管 比吉斯(Loic Bigois) 考斯沃斯竞赛主管 鲁特西斯(Tim Routsis)
韦伯个人比赛工程师 罗斯(Tony Ross) 海德菲尔德个人工程师 普约尔(Xevi Pujolar)
韦伯(Mark Webber)
全 名: 马克-韦伯
生 日: 1976年8月27日
出生地: 澳大利亚
身 高: 1.85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英格兰 白金汉郡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威廉姆斯
车 型: 威廉姆斯FW28
车 号: 9
尼科-罗斯博格(Nico Rosberg)
全 名: 尼科-罗斯博格
生 日: 1985年6月27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体 重:
常驻地:
处子秀: 2006.3.12巴林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威廉姆斯
车 型: 威廉姆斯FW28
车 号: 10
本田(Honda)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1999年03月07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118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2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227
第一车手: 简森-巴顿
第二车手: 巴里切罗
试车手: 安东尼-戴维森、恩里克-伯诺尔蒂
英美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车队领队 弗莱(Nick Fry) 本田汽车运动总裁 Yasuhiro Wada
技术总监 威利斯(Geoffrey Willis) 主设计师 威利斯(Geoffrey Willis)
运动总监 费兰(Gil de Ferran) 比赛总工程师 威尔逊(Craig Wilson)
巴里切罗比赛工程师 克里亚克(Jock Clear) 巴顿比赛工程师 辛维尼(Andrew Shovlin)
巴顿(Jenson Button)
全 名: 简森-巴顿
生 日: 1980年1月19日
出生地: 英国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73米
体 重: 72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0.3.12日澳大利亚GP
婚 姻: 订婚
车 队: 本田
车 型: 本田RA106
车 号: 11
巴里切罗(Rubens Barrichello)
全 名: 鲁本-巴里切罗
生 日: 1972年5月23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72米
体 重: 78公斤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1993南非GP
婚 姻: 妻子席尔瓦娜,儿子Eduardo
车 队: 本田
车 型: 本田RA106
车 号: 12
红牛(RedBullf1)
总 部: 奥地利
首次参赛: 2005年03月06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19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34
第一车手: 大卫-库特哈德(英国)
第二车手: 克里斯蒂安-克莱恩(奥地利)
试车手: 弗兰克-多恩波斯(荷兰)
红牛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职位 负责人 职位 负责人
车队老板 迪特里奇-马特基茨(Dietrich Mateschitz) 技术主管 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
车队领队 克里斯蒂安-霍内尔(Christian Horner) 技术主管 阿德里安-纽维(Adrian Newey)
库特哈德赛车技师 斯蒂法诺-索尔多(Stefano Sordo) 空力主管 本阿加桑格鲁-(Ben Agathangelou)
克莱恩赛车技师 罗恩-哈特维尔特(Ron Hartvelt) 赛车设计主管 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
库特哈德(David Coulthard)
全 名: 大卫-库特哈德
生 日: 1971年3月27日
出生地: 苏格兰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82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蒙特卡罗
处子秀: 1994.5.29西班牙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
车 型: 红牛RB02
车 号: 14
克莱恩(Christian Klien)
全 名: 克莱恩
生 日: 1983年2月7日
出生地: 奥地利
身 高: 1.69米
体 重: 68kg
常驻地: 奥地利
处子秀: 2004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
车 型: 红牛RB02
车 号: 15
宝马-索伯(bmw)
总 部: 瑞士
首次参赛: 1993年03月14日(索伯)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218(索伯)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195(索伯)
第一车手: 尼克-海德菲尔德(德国)
第二车手: 雅克-维伦纽夫(加拿大)
试车手: 罗伯特-库比卡(波兰)
宝马-索伯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运动总监 马里奥-索泰森(Mario Theissen) 技术总监 威利-兰普夫(Willy Rampf)
车队顾问 皮特-索伯(Peter Sauber) 技术总监 海因茨-帕琛(Heinz Paschen)
海德菲尔德赛车技师 麦克-卡拉克(Mike Krack) 空力主管 维尔勒姆-托特(Willem Toet)
维伦纽夫赛车技师 吉亚姆保罗-达尔阿拉(Giampaolo Dall'Ara) 首席比赛工程师 麦克-卡拉克(Mike Krack)
海德菲尔德(Nick Heidfeld)
全 名: 尼克-海德菲尔德
生 日: 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 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德 国: 德国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0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0.3.12
婚 姻: 已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6
车 号: 16
维伦纽夫(Jacques Villeneuve)
全 名: 雅克-维伦纽夫
生 日: 1971年4月9日
出生地: 加拿大
国 籍: 加拿大
身 高: 1.68米
体 重: 67KG
常驻地:
处子秀: 1996年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6
车 号: 17
米德兰(mf1)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2006年03月12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0
第一车手: 克里斯蒂安-阿尔博斯(荷兰)
第二车手: 提亚戈-蒙泰罗(葡萄牙)
试车手: 温克霍克(德国)、苏蒂尔(德国)、蒙迪尼(意大利)
绝命律师德国工程师死了,在绝命律师第四季第6集中,德国工程师最终被mike杀了,因为德国工程师自己跑掉以后被罗拉发现并且找到线索了,会严重影响炸鸡叔复仇大计的部署。复仇已经成为炸鸡叔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可能让一点隐患干扰到,所以下令让mike把德国工程师杀了避免出现意外。绝命律师是科林·巴克西、文斯·吉里根等人执导的美国犯罪题材电视连续剧。
雷诺(Renault)
总 部: 法国
首次参赛: 1977年07月17日
车队冠军: 1
车手冠军: 1
参赛次数: 195
分站冠军: 25
杆位次数: 43
单圈最快: 22
车队总分: 719
第一车手: 阿隆索
第二车手: 费斯切拉
试车手: 科瓦莱宁
蒙塔吉尼
官方网站: www.renaultf1.com
基本信息
一,雷诺全新R26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R26 引擎代号 RS26
车身全长 4800MM 引擎夹角 90度
车身总高 950MM 引擎质量 95KG
车身总宽 1800MM 火花塞品牌 冠军
车身轴距 3100MM 引擎控制单元 MagnetiMarelliStep11
前轮轮距 1450MM 燃油 ELF
后轮轮距 1400MM 润滑油 ELF
车身净重 605KG 底盘 碳纤维/铝复合蜂窝状模具成型
悬挂 前后双叉臂碳纤维复合悬挂 变速箱 七挡半自动钛变速箱
油箱 ATL凯夫拉加固橡胶油箱 冷却系统 油水分离冷却
二,雷诺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职位 负责人 职位 负责人
车队主席兼CEO 帕特里克-福尔(Patrick Faure) 技术主管 鲍伯-比尔(Bob Bell)
车队领队 弗拉维奥-布里亚托利(Flavio Briatore) 工程执行主管 帕特-斯蒙德(Pat Symonds)
常务董事代理 伯纳德-杜多特(Bernard Dudot) 引擎操作主管 丹尼斯-希威尔(Denis Chevrier)
引擎技术主管 罗伯-怀特(Rob White)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全 名: 费尔南多-阿隆索
生 日: 1981年7月28日
出生地: 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 西班牙
身 高: 1.71
体 重: 68KG
常驻地: 瑞士代堡
处子秀: 2001.3.4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雷诺R26
车 号: 1
网 站: www.fernandoalonso.com
费斯切拉(Giancarlo Fisichella)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全 名: 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生 日: 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0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蒙特卡罗
处子秀: 1996.3.10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雷诺R26
车 号: 2
网 站: www.giancarlofisichella.com
迈凯轮(McLaren)
总 部: 英国沃金(Woking)
首次参赛: 1966年05月22日
车队冠军: 8
车手冠军: 11
参赛次数: 599
分站冠军: 148
杆位次数: 122
单圈最快: 126
车队总分: 3132.5
第一车手: 雷克南
第二车手: 蒙托亚
试车手: 德-拉-罗萨
帕菲特
官方网站: www.mclaren.com
基本信息
一,迈凯轮车队全新MP4-21战车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MP4-21 引擎代号 梅赛德斯-奔驰FO108S
底盘 迈凯轮碳纤维/铝复合蜂窝状模具成型 气缸数量 8
悬挂 前后双叉臂 燃油 美孚1号无铅汽油
减震器 迈凯轮 润滑油 美孚1号产品
电子系统 迈凯轮电子控制系统 引擎质量 95公斤
轮胎供应商 米其林 方向盘 迈凯轮助力转向
无线电通讯 Kenwood 变速箱 七挡半自动变速箱(1倒挡)
轮毂供应商 Enkei 传动轴 迈凯轮
电池供应商 GSYuasaCorporation 离合器 手动拨片式离合器
二,迈凯轮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职位 负责人 职位 负责人
车队领队 丹尼斯(Ron Dennis) 迈凯轮F1车队CEO 马丁-怀特马什(Martin Whitmarsh)
奔驰汽车运动副总裁 罗伯特-豪格(Norbert Haug) 主设计师 考夫兰(Mike Coughlan)
常务董事 乔纳森-尼尔(Jonathan Neale) 设计和发展主管 奥特利(Neil Oatley)
工程主管 罗维(Paddy Lowe) MP4-21主工程师 戈斯(Tim Goss)
车辆动力学主工程师 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 比赛车队经理 赖安(Dave Ryan)
比赛总经理 罗伯兹(Simon Roberts) 奔驰高性能部常务董事 卡雷耶斯(Ola Kaellenius)
辉煌战绩
迈凯轮车队是F1车坛的老牌强队,他从1966年就开始参加F1大奖赛,一共获得过8次车队总冠军和11次车手冠军。赛纳是曾经在迈凯轮车队效力的最著名的车手,他在迈凯轮夺得了三个世界冠军。
在2004赛季,迈凯轮车队一蹶不振,沦落到车队第5名的历史最低点。迈凯轮车队2005赛季的高级阵容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在车手方面,车队请来了哥伦比亚车手蒙托亚。这样迈凯轮车队拥有了仅次于法拉利车队的顶级阵容,蒙托亚和雷克南的表现将成为迈凯轮车队的最大看点。
另外迈凯轮耗资31亿欧元打造了全新技术中心,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从法拉利手里夺回冠军。
雷克南(Kimi Raikkonen)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吉米-雷克南
生 日: 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 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1公斤
常驻地: 瑞士
处子秀: 1994年5月29日西班牙GP
婚 姻: 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 队: 迈凯轮
车 型: 迈凯轮MP4-21
车 号: 3
网 站: www.kimiraikkonen.com
蒙托亚(Juan Pablo Montoya)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胡安-保罗-蒙托亚
生 日: 1975年9月20日
出生地: 哥伦比亚波哥大
国 籍: 哥伦比亚
身 高: 1.68米
体 重: 73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1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妻子康尼(Connie)
儿子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车 队: 迈凯轮
车 型: MP4-21
车 号: 4
网 站: www.jpmontoya.com
法拉利(Ferrari)
总 部: 意大利,马拉内罗
首次参赛: 1950年5月22日
车队冠军: 14
车手冠军: 14
参赛次数: 725
分站冠军: 185
杆位次数: 179
单圈最快: 186
车队总分: 4298.77
第一车手: 迈克尔-舒马赫
第二车手: 菲利普-马萨
试车手: 巴多尔
吉尼
官方网站: www.ferrari.it
基本信息
一,法拉利248F1技术参数:
赛车型号 法拉利248F1 引擎代号 056
车身总长 4545毫米 气缸数量 8
车身总宽 1796毫米 气缸夹角 90度
车身总高 959毫米 气阀数量 32
车身轴距 3050毫米 引擎排量 2398毫升
前轮轮距 1470毫米 气缸直径 98毫米
后轮轮距 1405毫米 引擎质量 大于95KG
底盘结构 碳纤维蜂窝状复合底盘 阀门驱动 气动
变速箱 7挡顺序式变速箱(含倒挡) 喷射系统 Magneti Marelli数字电子喷射
整备质量 600KG(含水、润滑油和车手) 点火系统 Magneti Marelli静态电子点火
制动系统 碳纤维刹车碟 燃油 壳牌V-powerULG59
车轮直径 前后13英寸 润滑油 壳牌SL-0932
二,法拉利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车队主席兼CEO 蒙特泽摩罗(Luca di Montezemolo) 车队常务主管&领队 让-托德(Jean Todt)
引擎主管 马蒂涅利(Paolo Martinelli) 技术主管 罗斯-布朗(Ross Brawn)
总设计师 科斯塔(aldo costa) 车队经理 多米尼卡(Stefano Domenicali)
设计与发展主管 西蒙(gilles simon) 比赛工程主管 巴蒂斯里(Luca Baldisserri)
引擎测试经理 卡维(noel cavey) 比赛测试技术经理 斯蒂普尼(nigel stepney)
比赛引擎工程师 比诺特(Mattia Binotto) 车队测试经理 马左拉(Luigi Mazzola)
辉煌战绩
车队冠军次数:14次,分别是1961, 1964, 1975, 1976, 1977, 1979,1982, 1983,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车手冠军次数:14次,分别是:2000年--2004年:迈克尔-舒马赫(德国);1979年:约迪-舒克特(南非);1977年:尼吉-劳达(奥地利);1975年:尼吉-劳达(奥地利);1964年:约翰-苏蒂斯(英国);1961年:菲尔-希尔(美国);1958年:麦克-豪索恩(英国);1956年:胡安-曼努尔-范吉奥(阿根廷);1952年、1953年:阿尔博特-阿斯卡里(意大利)
车队首次分站赛夺冠:1951年英国大奖赛(银石赛道)、冈萨雷斯(阿根廷)
车队最成功的车手:迈克尔-舒马赫(83次分站赛夺冠)、尼吉-劳达(15次分站赛夺冠)、阿斯卡里(13次分站赛夺冠)、吉莱斯-维纶纽夫与杰克-埃克斯(均6次分站赛夺冠)
从1950年F1大奖赛创办时起就开始参赛的法拉利车队,无疑是F1车坛的一块活化石,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法拉利人见证了F1大奖赛的兴衰变迁。恩佐-法拉利亲手创办的这支车队,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虽然充满活力,却不幸地与伟大的方吉奥和他的阿尔法-罗密欧车队成为对手。在巨人的阴影下不断抗争,直到1961年,法拉利人才终于拿到了他们第一个年度总冠军。
此后,经历了起伏不定的60年代,1974年尼克-劳达的加盟,使法拉利真正成为了一支超级车队,从1975到1983之间的9年时间里,他们包揽了6届F1大奖赛年度冠军。但那之后,又是一段厄运不断的日子,整整15年里,法拉利人没有拿到一个冠军。
1996年迈克尔-舒马赫来到这里,经过3个赛季的磨合,德国人开始显示出他的王者风范,从1999到2002,连续4年,舒马赫和他的法拉利垄断了F1车坛的几乎所有荣誉。
2003年对法拉利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舒马赫与巴里切罗组成的"法拉利"梦幻组合接受了来自迈凯轮、威廉姆斯车队的条真,特别是车手总冠军与车队总冠军在最后一站才决出,大舒马赫以2分优势险胜迈凯轮车队芬兰小将雷克南卫冕成功,也创造了6夺车手年度总冠军的纪录。
2004年是法拉利获得丰收的一年。他们从赛季一开始就横扫F1赛场,大舒马赫连续获得了6个分站冠军,舒马赫和法拉利车队的积分一直遥遥领先,巴里切罗也获得了车手亚军。他们只是在赛季中期受到了英美车队的一点挑战,但是这根本无法阻挡法拉利夺冠的步伐。舒马赫最终获得了他的第七个世界冠军。
2005年以100位列车队积分榜第三,仅获得1个分站冠军,是车队历史上最差的1个赛季。
迈-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迈克尔-舒马赫
生 日: 1969年1月3日
出生地: 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4米
体 重: 75公斤
常驻地: 瑞士沃弗伦斯堡
处子秀: 1991比利时GP
婚 姻: 已婚,妻子科琳娜,2子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248F1
车 号: 5
网 站: www.michael-schumacher.de
马萨(Felipe Massa)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菲利普-马萨
生 日: 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66米
体 重: 59公斤
常驻地: 巴西圣保罗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248F1
车 号: 6
网 站: www.felipemassa.com.br
丰田(Toyota)
总 部: 德国
首次参赛: 2002年03月03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7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2
单圈最快: 1
车队总分: 115
第一车手: 拉尔夫-舒马赫
第二车手: 特鲁利
试车手: 宗塔、潘尼斯
官方网站: www.toyota-f1.com
基本信息
一、丰田全新TF106战车技术参数:
车身轴距 3090mm 单体壳 碳纤维蜂窝状模具成型
车身总长 4530mm 油箱 ATL安全油箱
车身总高 950mm 前悬挂 碳纤维双叉臂
车身总宽 1800mm 后悬挂 碳纤维双叉臂
整备质量 600kg(含车手和摄像头) 减震器供应商 Penske
引擎代号 RVX-06 轮毂 BBS镁合金轮毂
气缸数量 8 轮胎供应商 普利司通
引擎排量 2398cc 制动盘/卡钳 Brembo
最大功率 740bhp 转向系统 丰田助力转向
最高转速 19,000rpm 方向盘 丰田碳纤维方向盘
气门驱动形式 风力 方向盘显示系统 Magneti Marelli
节流阀驱动形式 液压 驾驶座椅 碳纤维冲压成型
火花塞供应商 DENSO 车手HANS系统 丰田制造
燃油供应商 Esso 电子系统 丰田/MagnetiMarelli
润滑油供应商 Esso 变速器 7挡连续式变速箱(含倒挡)
二,丰田车队2006赛季管理队伍:
职位 负责人 职位 负责人
车队主席 富田勉(Tsutomu Tomita) 比赛首席工程师 迪埃特-嘉斯(Dieter Gass)
车队总裁 约翰-豪威特(John Howett) 比赛及测试总经理 罗伯特-克里尔(Norbert Kreyer)
车队顾问 奥维-安德森(Ove Andersson) 引擎主管 卢卡-马莫里尼(Luca Marmorini)
副总裁 斋藤明彦(Toshiro Kurusu) 底盘技术主管 麦克-嘉斯科因(Mike Gascoyne)
总经理 理查德-克里安(Richard Cregan) 技术合作主管 Keizo Takahashi
车队经理 安吉-帕斯克拉(Ange Pasquali) 主设计师 古斯特瓦-布鲁尔(Gustav Brunner)
丰田车队是2002年才进入F1的新车队,但是他们拥有着强大的背景--丰田汽车公司。直到去年,丰田车队的成绩都非常糟糕。但是今年普遍认为将是丰田车队崛起的一年。小舒马赫和特鲁利的加盟使丰田车队具备了中上油的的实力。
拉尔夫-舒马赫(Ralf Schumacher)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拉尔夫-舒马赫
生 日: 1975年6月30日
出生地: 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8米
体 重: 73kg
常驻地: 奥地利
处子秀: 1997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妻子科拉,儿子大卫
车 队: 丰田
车 型: 丰田TF106
车 号: 7
网 站: www.ralf-schumacher.de
特鲁利(Jarno Trulli)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亚诺-特鲁利
生 日: 1974年7月13日
出生地: 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3
体 重: 60kg
常驻地: 意大利
处子秀: 1997年澳大利亚
婚 姻: 未婚
车 队: 丰田
车 型: 丰田TF105
车 号: 8
网 站: www.jarnotrulli.com
威廉姆斯(Williams)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1969年05月04日
车队冠军: 9
车手冠军: 7
参赛次数: 484
分站冠军: 113
杆位次数: 125
单圈最快: 128
车队总分: 2499.5
第一车手: 马克-韦伯
第二车手: 尼科-罗斯博格
试车手: 伍尔兹、卡斯基延
官方网站: www.williamsf1.com
基本信息
一,威廉姆斯全新FW28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威廉姆斯FW28 变速箱 7挡半自动变速箱
悬挂 威廉姆斯F1 冷却系统 油水分离冷却
方向盘 威廉姆斯F1 制动系统 碳纤维刹车碟
燃油品牌 嘉实多 润滑油 嘉实多
轮毂 OZ13英寸轮毂 轮胎 普利司通
引擎代号 考斯沃斯V8-CA2006 引擎形式 90度V8
缸体 铝质 气缸盖 铝质
曲轴 钢质 引擎质量 95公斤
二,威廉姆斯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车队领队 威廉姆斯(Frank Williams) 工程主管 海德(Patrick Head)
技术总监 迈克尔(Sam Michael) 主设计师 詹德尔(J?rg Zander)
空气动力学主管 比吉斯(Loic Bigois) 考斯沃斯竞赛主管 鲁特西斯(Tim Routsis)
韦伯个人比赛工程师 罗斯(Tony Ross) 海德菲尔德个人工程师 普约尔(Xevi Pujolar)
辉煌战绩
威廉姆斯车队是来自英国的弗兰克-威廉姆斯爵士一手创建的F1顶级队,他们一共获得过9次车队总冠军和7次车手冠军。曾经在威廉姆斯车队效力的著名车手包括普罗斯特、塞纳、等F1巨星。
2004赛季的惨败,不仅让威廉姆斯车队士气大跌,而且引发空前的人事变动:更换技术总监,开走主设计师。新赛季原技术总监帕特里克-海德被换下,新的技术总监由萨姆-迈克尔担任。新赛季车队还更换了车手,被民誉为最有天赋的澳大利亚车手韦伯和德国名将海德费尔德将为威廉姆斯车队重振雄风。
韦伯(Mark Webber)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马克-韦伯
生 日: 1976年8月27日
出生地: 澳大利亚
身 高: 1.85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英格兰 白金汉郡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威廉姆斯
车 型: 威廉姆斯FW28
车 号: 9
网 站: www.markwebber.com
尼科-罗斯博格(Nico Rosberg)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尼科-罗斯博格
生 日: 1985年6月27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体 重:
常驻地:
处子秀: 2006.3.12巴林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威廉姆斯
车 型: 威廉姆斯FW28
车 号: 10
网 站: www.nicorosberg.com
本田(Honda)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1999年03月07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118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2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227
第一车手: 简森-巴顿
第二车手: 巴里切罗
试车手: 安东尼-戴维森、恩里克-伯诺尔蒂
官方网站: www.hondaracingf1.com
基本信息
一,英美车队全新BAR008战车技术参数
赛车型号 本田RA106 引擎型号 本田RA806E
底盘结构 碳纤维复合结构 引擎气缸 8气缸,自然吸气
悬挂系统 前后碳纤维双叉臂 引擎排量 2.4升
传动系统 本田7挡变速箱 引擎夹角 90度
离合器 碳制 气阀结构 每缸四气阀,气动
制动系统 Alcont 油门 电子控制操纵
方向盘 本田 点火系统 本田PGM-IG
轮胎 米其林 引擎马力 超过700匹
轮毂 BBS(铸镁) 引擎转数 超过18500转/分
二,英美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车队领队 弗莱(Nick Fry) 本田汽车运动总裁 Yasuhiro Wada
技术总监 威利斯(Geoffrey Willis) 主设计师 威利斯(Geoffrey Willis)
运动总监 费兰(Gil de Ferran) 比赛总工程师 威尔逊(Craig Wilson)
巴里切罗比赛工程师 克里亚克(Jock Clear) 巴顿比赛工程师 辛维尼(Andrew Shovlin)
辉煌战绩
去年是英美车队取得突破的一年,他们在车队积分榜上仅次于法拉利获得车队亚军。今年初本田汽车收购了英美车队45%的股份,并且发誓要在三年内让英美车队和巴顿登上冠军宝座。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的英美车队会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向法拉利制造威胁。
巴顿(Jenson Button)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简森-巴顿
生 日: 1980年1月19日
出生地: 英国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73米
体 重: 72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0.3.12日澳大利亚GP
婚 姻: 订婚
车 队: 本田
车 型: 本田RA106
车 号: 11
网 站: www.jensonbutton.com
巴里切罗(Rubens Barrichello)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鲁本-巴里切罗
生 日: 1972年5月23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72米
体 重: 78公斤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1993南非GP
婚 姻: 妻子席尔瓦娜,儿子Eduardo
车 队: 本田
车 型: 本田RA106
车 号: 12
网 站: www.barrichello.com.br
红牛(RedBullf1)
总 部: 奥地利
首次参赛: 2005年03月06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19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34
第一车手: 大卫-库特哈德(英国)
第二车手: 克里斯蒂安-克莱恩(奥地利)
试车手: 弗兰克-多恩波斯(荷兰)
官方网站: www.redbullracing.com
基本信息
一,红牛RB2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RB2 引擎代号 法拉利 056
车身全长 引擎夹角 90度
车身总高 950MM 气缸结构 V8
车身总宽 1800MM 引擎排量 2398CC
车身轴距 3100MM 最大功率 >700马力
轮毂品牌 O.Z. 机油品牌 Castrol
刹车系统 AP 燃油品牌 Castrol
车身净重 605KG 底盘 碳纤维蜂窝复合结构
悬挂 前后双叉臂 变速箱 七挡半自动变速箱
二,红牛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
职位 负责人 职位 负责人
车队老板 迪特里奇-马特基茨(Dietrich Mateschitz) 技术主管 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
车队领队 克里斯蒂安-霍内尔(Christian Horner) 技术主管 阿德里安-纽维(Adrian Newey)
库特哈德赛车技师 斯蒂法诺-索尔多(Stefano Sordo) 空力主管 本阿加桑格鲁-(Ben Agathangelou)
克莱恩赛车技师 罗恩-哈特维尔特(Ron Hartvelt) 赛车设计主管 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
辉煌战绩
红牛车队2005赛季使用了考斯沃斯引擎,今年他们将改用法拉利引擎,车队希望能努力争取到发车区前列的位置。新加盟车队的F1设计大师阿德里安-纽维将不会对新任总监马克-史密斯针对RB2赛车的设计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车队的意图是希望纽维能在2007年和2008年进一步改善车队整体性能。
库特哈德(David Coulthard)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大卫-库特哈德
生 日: 1971年3月27日
出生地: 苏格兰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82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蒙特卡罗
处子秀: 1994.5.29西班牙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
车 型: 红牛RB02
车 号: 14
网 站: www.davidcoulthard-f1.com
<--明星资料显示 end-->
克莱恩(Christian Klien)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克莱恩
生 日: 1983年2月7日
出生地: 奥地利
身 高: 1.69米
体 重: 68kg
常驻地: 奥地利
处子秀: 2004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
车 型: 红牛RB02
车 号: 15
宝马-索伯(bmw)
总 部: 瑞士
首次参赛: 1993年03月14日(索伯)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218(索伯)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195(索伯)
第一车手: 尼克-海德菲尔德(德国)
第二车手: 雅克-维伦纽夫(加拿大)
试车手: 罗伯特-库比卡(波兰)
官方网站: www.bmw-sauber-f1.com
基本信息
一,宝马-索伯F1.06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宝马-索伯F1.06 引擎代号 P86V8
底盘结构 碳纤维单体壳 引擎夹角 90度
悬挂系统 前后碳纤维双叉臂 引擎排量 2400CC
悬挂系统供应商 SACHS 气阀数量 每缸四气门
制动系统供应商 BREMBO 气阀结构 风力
传统系统 宝马-索伯F1车队7挡变速箱 引擎活塞 铝质
底盘电子系统 MAGNETI MARELLI 气缸盖 铝质
方向盘 宝马 引擎曲轴 钢质
轮胎供应商 米其林 引擎干重 95KG
轮毂供应商 0Z 润滑系统 干式机油底
二,宝马-索伯车队2006赛季高级阵容运动总监 马里奥-索泰森(Mario Theissen) 技术总监 威利-兰普夫(Willy Rampf)
车队顾问 皮特-索伯(Peter Sauber) 技术总监 海因茨-帕琛(Heinz Paschen)
海德菲尔德赛车技师 麦克-卡拉克(Mike Krack) 空力主管 维尔勒姆-托特(Willem Toet)
维伦纽夫赛车技师 吉亚姆保罗-达尔阿拉(Giampaolo Dall'Ara) 首席比赛工程师 麦克-卡拉克(Mike Krack)
辉煌战绩
宝马-索伯F1车队(The BMW Sauber Formula One team)是宝马收购前索伯F1车队组建的,宝马也因此从单纯的引擎供应商,跃升为真正的车队所有者。前车队老板皮特-索伯将保留少量股份,并以顾问的身份留在车队。宝马汽车运动总监马里奥-泰森(Mario Theissen)表示,宝马拥有宏伟的F1计划,但是在收获战果前,需要花一定的时间。
海德菲尔德(Nick Heidfeld)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尼克-海德菲尔德
生 日: 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 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德 国: 德国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0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0.3.12
婚 姻: 已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6
车 号: 16
网 站: www.adrivo.com/nickheidfeld/
维伦纽夫(Jacques Villeneuve)
<--明星资料显示 begin-->
全 名: 雅克-维伦纽夫
生 日: 1971年4月9日
出生地: 加拿大
国 籍: 加拿大
身 高: 1.68米
体 重: 67KG
常驻地:
处子秀: 1996年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6
车 号: 17
网 站: www.jv-world.com
米德兰(mf1)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2006年03月12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0
第一车手: 克里斯蒂安-阿尔博斯(荷兰)
第二车手: 提亚戈-蒙泰罗(葡萄牙)
试车手: 温克霍克(德国)、苏蒂尔(德国)、蒙迪尼(意大利)
官方网站: www.mf1racing.com
基本信息
一,米德兰M16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米德兰M16 引擎形式 V8
车身轴距 大于3000mm 气缸夹角 90度
前轮轮距 1480mm 引擎排量 2398cc
后轮轮距 1418mm 最大功率 >700bhp
车身总高 950mm 最高转速 约20,000rpm
车身总长 约5000mm 阀门驱动 气动
车身总重 601kg(含车手) 火花塞 DENSO
离合器 AP三片式赛车离合器 截流阀驱动 液压
轮毂 BBS轮毂 底盘 全碳纤维复合单体壳
油箱容量 90kg 前后悬挂 碳纤维双叉臂
引擎代号 RVX-06 变速箱 米德兰7挡连续式变速箱(含倒档
法拉利车队
主席:卢卡-迪-蒙特泽莫罗(Luca diMontezemolo)车队经理:让-托德(Jean Todt)技术总监:罗斯.布朗(Ross Brawn)主设计师:罗里.拜恩(Rory Byrne)发动机部经理:保罗-马蒂内里(Paolo Martinelli)赛车型号:Ferrari F2004引擎代号:Ferrari 053-V10; 轮胎:普利斯通。
迈克拉轮车队
车队经理:弗兰克-威廉姆斯;技术总监:帕特里克·胡德(Patrick Head);主设计师:加文·费希尔(Gavin Fisher);赛车基本情况:威廉姆斯FW26;引擎:宝马P84 V10; 轮胎:米其林。
迈克拉轮车队
车队经理:朗-丹尼斯;技术总监:艾德里安·纽维(Adrian Newey);主设计师:迈克·考夫兰(Mike Coughlan);赛车型号:McLaren MP4-19;引擎代号:Mercedes FO 110Q-V10; 轮胎:米其林。
索伯车队
领队兼CEO:皮特-索伯(Peter Sauber);车队经理:比特-泽赫尔德(Beat Zehnder);技术总监:威尼-拉姆夫(Willy Rampf);引擎主管:Osamu Goto;机械主管:乌尔斯-库拉特尔(Urs Kuratle);车辆总工程师:杰克-埃克拉尔特(Jacky Eeckelaert);马萨专职技师:麦克-卡拉克(Mike Krack);空气动力学主管:谢默斯-穆拉克伊(Seamus Mullarkey);赛车基本情况:索伯C24;引擎:马石油05A V10;轮胎:米其林。
乔丹车队
车队经理:埃迪·乔丹;技术主管:詹姆斯·罗宾逊;赛车:乔丹EJ14; 引擎:本田V10 RA002E轮胎:石桥。
英美车队
车队经理:尼克-弗莱(Nick Fry);车队比赛经理:朗-梅德斯(Ron Meadows);车队技术主管:杰弗里-威尼斯(Geoffrey Willis);车队市场主管:休-钱伯斯(Hugh Chambers);车队比赛和测试项目经理:Shuhei Nakamoto本田F1项目经理:木内健雄(TakeoKiuchi)本田底盘技术发展主管:Ken Hashimoto;本田赛车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Otmar Szafnauer;本田技术发展主管:Toru Ogawa;本田引擎技术发展主管:Kazutoshi Nishizawa;赛车:英美BAR007; 引擎:本田RA005E-V10;轮胎:米其林。
雷诺车队
车队经理:弗拉维奥-布里亚托尔(FlavioBriatore);技术总监(底盘):鲍伯·贝尔(Bob Bell);主设计师:史密斯(Smith);赛车基本情况:雷诺 R24;引擎:雷诺RS24-V10;轮胎:米其林。
美洲虎车队
领队:大卫·比希霍夫(David Pitchforth);技术总监:马尔科姆·奥斯特拉(Malcolm Oastler) ;主设计师:罗布·泰勒(Rob Taylor);车队经理:托尼·波内尔(Tony Purnell);赛车:美洲虎R5; 引擎:福特-科斯沃斯CR6-V10;轮胎:米其林。
米纳尔迪车队
领队:保罗-斯托达特(Paul Stoddart);技术总监:嘉布里利·特雷多兹(Gabriele Tredozi);主设计师:特利(Tilley);赛车:KL米纳尔迪PS04 ;轮胎:米其林。
丰田车队
车队总裁:约翰-豪威特(John Howett) 副总裁:斋藤明彦(Toshiro Kurusu) 车队主席:富田勉(Tsutomu Tomita) 车队顾问:奥维-安德森(Ove Andersson);车队经理:安吉-帕斯克拉(Ange Pasquali);引擎主管: 卢卡-马莫里尼(Luca Marmorini);底盘技术主管:麦克-嘉斯科因(Mike Gascoyne);技术合作主管:Keizo Takahashi;比赛首席工程师:迪埃特-嘉斯(Dieter Gass);比赛及测试总经理:罗伯特-克里尔(Norbert Kreyer);赛车:丰田TF105;引擎:丰田RVX-05-V10 ;轮胎:米其林。
总部:意大利马拉内罗
车队冠军次数:13
车手冠军次数:13
分站赛夺冠数:167
参赛次数:686
车队总积分:3945
威廉姆斯车队
总部:英国
车队冠军次数:9
车手冠军次数:7
分站赛夺冠数:112
参赛次数:510
车队总积分:2353
迈克拉轮车队
总部:英国
车队冠军次数:8
车手冠军次数:11
分站赛夺冠数:137
参赛次数:559
车队总积分:2900
索伯车队
总部:瑞士
车队冠军次数:0
车手冠军次数:0
分站赛夺冠数:0
参赛次数:179
车队总积分:141
乔丹车队
总部:瑞士
车队冠军次数:0
车手冠军次数:0
分站赛夺冠数:0
参赛次数:179
车队总积分:141
英美车队
总部:英国
车队冠军次数:0
车手冠军次数:0
分站赛夺冠数:0
参赛次数:83
车队总积分:70
雷诺车队
总部:法国
车队冠军次数:0
车手冠军次数:0
分站赛夺冠数:16
参赛次数:156
车队总积分:423
美洲虎车队
总部:英国
车队冠军次数:0
车手冠军次数:0
分站赛夺冠数:16
参赛次数:67
车队总积分:39
米纳尔迪车队
总部:意大利
车队冠军次数:0
车手冠军次数:0
分站赛夺冠数:0
参赛次数:306
车队总积分:30
丰田车队
总部:德国
车队冠军次数:0
车手冠军次数:0
分站赛夺冠数:0
参赛次数:33
车队总积分:18
沃尔沃轿车 也是属于高端定位的,品牌的主旨 一直是安全, 目前的安全带,ISOFIX儿童座椅接口等等很多安全配置都是沃尔沃发明或首推的.
而沃尔沃的重卡和大型商用车也是很有名的, 而且经营得也很好, 一直还在自己运作.
他们主要贡献领域:
(1)火箭、导弹、人造卫星与航天技术;
王希季、孙家栋、任新民、杨嘉墀、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赵九章、姚桐斌、钱骥。
(2)原子弹、氢弹、核武器与核工业;
于敏、朱光亚、吴自良、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
(3)两弹一星、国防科技多重或综合贡献;
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
以下为人物介绍
1、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1992年逝世。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优秀核科技专家去二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
2.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逝世。
3.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逝世。
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68年逝世。
5.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1986年逝世。
6.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0年5月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2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第3、4、5、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逝世。
7.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8.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中共党员,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9.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10.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后,历任国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一院技术总顾问和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
11钱学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届中国科协主席,第6至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2.周光召 (1929- )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13.杨嘉墀 (1919- )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中共党员,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68年后,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
14.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中共党员,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5.陈芳允 (1916-2000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参加了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负责新电子学研究所的筹组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116.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海冶金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7.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6年8月参加筹建国防部五院的工作,历任总体室主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七机部副部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
18.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历任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
19.朱光亚(1924- )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梦想成功的事例1:
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我们的生活中也增加了各式各样的电器,在享受着这些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许,人们会问,全世界最大的电器制造商是谁呢?经过各方面专家和机构的调查研究,答案就是闻名全世界的松下电器公司。
提起“松下”这个牌子,大家基本上都知道,电视上、 广告 里、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而它的创始者相信很多人也不陌生,他就是就是松下幸之助,一个瘦削却有着巨大力量的人,日本的“经营之神”。
从“学徒”到“老板”
古诗有云:“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一个成功的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常人所知的辛酸,他们的成功都是付出了极其辛苦的代价而得到的。松下幸之助也是如此,他从9岁就开始了自己的做工生涯。
1894年,松下幸之助出生在日本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在松下很小的时候,由于家境的窘困,兄姐一个个夭折,而父亲又欠了很多的债,于是,刚上小学四年级的他就忍痛离开了父母,来到大阪,开始了个人独立生活的历程。
刚到大阪的时候,松下在一家火盆店开始了学徒生涯。松下的职务就是学徒兼看小孩。在家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帮别人打打杂并不感到辛苦,可是内心是非常寂寞的。晚上就寝后就会想起母亲,就会哭个不停。刚开始的四五天都是这样,待久了以后,偶尔想起来还是会哭,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
火盆店在一年之后关门了,于是,店主介绍松下到“五代自行车”店工作,,1906年,不幸的是,松下的父亲在这一年也因病去世了,年幼的他便成了家里惟一的男子汉,必须担负起养家的重任。
值得庆幸的是,新老板一家都对他很好,他们教会了他许多作为商人应该具备的知识和素质。慢慢的,松下长大了,是在自行车店继续干下去,还是另找其他的工作?就在这时,松下表现出他的长远目光和才智。当时,自行车行业虽然比较兴旺,但是随着自行车的普及,利润是越来越少了,而电气行业是新兴的,如果自己转入这行,一定会有所成就。
1910年,年轻的松下毅然辞去了自行车店的工作,来到大阪电灯公司做练习工。这个工作看似低微,特别的不起眼,然而却改变了松下的一生,从此他的一生便与这个行业无法分开了。
做练习工虽然辛苦,但是也是有意思的,每天都要推着装满工具和材料的手推车走街串巷,给老百姓装配电线和安置电灯。在热情为别人服务的同时,松下也提高了自己的技术。在这时候,松下深感自己的知识太欠缺了,于是主动上了夜间大学。
这种白天上班、夜间上学的做法特别的辛苦,而松下的身体又一向不好,所以没能坚持下来。这时的松下已经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被提拔为检验员了。
通常一般人要是在22岁时当上检验员,就会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也可以心满意足,安安稳稳地过着小职员的舒适生活。好多人安稳的人生是人生,松下积极进取的人生也是人生,主要在于自己是如何选择。
松下并不满足于舒适的生活,他想改变自己,过一种更有干劲、更有活力的生活。同时,聪明的他这时已经设计出了一种改良灯插座,他想靠自己的技术,靠自己办的企业生活,而不是做别人的员工,依靠工资生活。
1917年6月20日,公司挽留对他不起任何左右,于是,便批准了他的辞职。
艰难中的崛起辞职后的松下面临的问题是特别多的,想要开办自己的企业,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无资金,二无人员,三无厂房,这些问题倒还是其次的,他们亲自动手,倒也克服了一些难关。
但是,最难解决的是技术问题,松下发明的那个新插座,其他方面都解决了,就是外壳的材料问题,大家都没有了主意。松下等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合成材料,其成份大概是沥青、石绵、滑石粉一类东西,但究竟是何比例、怎样合成,就一窍不通了。
在今天,这类的合成品到处可以见到,不再新鲜,其配方和合成技术也大多进入了公用领域。可在当时,那是一种新型行业,不用说许多技术工艺还处在摸索阶段,就是已有的资料也被发明者视为绝对机密的技术资料,秘而不宣。
松下在此时并没有退却,他认为“不懂有不懂的好处”。这是因为,不了解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顾忌,敢于尝试,敢于往前闯。
松下和几个合作者反复实验,找回一些生产此产品的厂家的材料加以分析,但还是不能合成。幸运的是,这时候有个旧同事出现了,他知道这种技术,终于1917年11月,松下终于生产出这种改良灯插座。
生产出来这种改良灯插座,可是,怎么把他推向市场呢?推销商一个都不认识,松下只好派人试探性地到各地推销,连续10天,只赚了10元钱,每天最多卖出一个灯插座,连本都没有收回来。不要说再搞革新了,大家的生计也都有了问题。因为大家毕竟都是拖家带口的人,薪水多少倒不要紧,可是总得有饭吃。
没有具体计划,没有资金,也没有薪水的保证,松下的合作者深感为难。虽说他们很愿意和松下一起干下去,但面对此种情况,他们很无奈,只能另找工作谋生,暂时与松下分手。最后,只剩下松下的妻子、内弟和松下三个人了。
松下在此时也曾有过另做其他生意的打算,但是很快就放弃了这种念头,最后坚定了坚持近来的事业计划。
这是因为他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种努力,一定要坚持下去。对于这项工作,松下内心深处觉得前途无量,特别的有信心。这种在深陷的谷地不只是看到黑黑的峭壁,而且更看到峭壁上面的坦途的信念,正是松下此次、也是以后无数次闯过难关的支柱和动力所在,是松下走向成功和辉煌的良好素质所在。
松下正是依靠这种信念来创业的,在两个伙伴离开以后,他的小作坊就只剩下了三人,松下没有泄气,夫妻二人再加内弟井植岁男,辛辛苦苦地操劳着。而在山穷水尽、无饭可吃的时候,松下就把自己和妻子的衣饰等等送进当铺。
55年以后的一天,已经功成名就的松下偶然从住宅的仓库里保存的一包旧文书中,发现一本年轻时典当衣物的账册,依据账面上的记载,从1917年4月13日到1918年8月止,共有十几次将他夫人的衣服、首饰等物送进当铺。这一本账册,把松下当时生活之困窘、事业之艰难,生动地记录下来。
他们的坚持没有白费,终于在12月初的时候,机会来了,有个电器厂需要一种电风扇底座,材料与灯壳一样,松下接下了这个订单,赚得了平生的第一个80元。
1918年,经过改进的新灯插座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价廉物美带来的是滚滚财源。
正如刚一开始到时候,松下不愿意做个平凡的职员,同样,成功后的松下也不会固步自封,在保持老产品畅销的同时,他又在想新的发明了。在 市场调查 中发现,松下敏锐地发现:虽然自行车已经广泛应用,但夜间骑车照明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果能发明用干电池为能量的车灯,肯定能够取代以往的蜡烛、煤油灯,不出所料,“炮弹型车灯”顺利进入市场,获得了成功。
松下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占领各种领域。
在“一战”萧条的岁月里,他开发发射式电炉、电熨斗、新型收音机等等。“二战”之后,他生产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更是为他带来了空前的利润。
挫折中的奋起松下企业的路走得并不平坦。多少次已经进入绝境,多少次又柳暗花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松下电器,在今天依然这么壮大,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二战之后,由于日本战败投降,联合国对日本进行接管。最高总司令麦克阿瑟对一些大公司三井、三菱、松下进行经营限制,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松下被要求辞职。
最后由于员工们大力挽留,松下的位置算是被保留了。但是企业的境遇却是极其糟糕的,贷款全面取消,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工资都发不出来。
1949年初,松下公司所欠税款数额居全日本第一,许多员工都辞职了,松下的个人生活都入不敷出,只能靠朋友借贷度日。
全行业都是特别的不景气,但是松下并不气馁。他有以下的主张和实践:不景气时,正好可以思考反省检讨研究。对于不景气的来头,对于克服不景气的方案,等等,都可以思索。这一思索,可能好计划、好主意就源源而出。许多人对付不景气的法子是停产减员。
松下以为,停产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减员是不要的。如果担心浪费人力,那就找些事情来做,比如平时忽略的技术培训搞起来,平时没有照顾到的顾客格外照顾一下,该检修的机器彻底检修一下。
1949年2月,美方逐渐改变对日政策,日本经济开始慢慢的复苏。松下在长期的忍辱负重中看到了希望。经历了许多的磨难,除了雄心之外,松下比过去多了些沉着、冷静和谦逊。
松下也开始重新给自己的企业定位,他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有所成就的企业家,而是当成业界的小字辈也不把松下电器当成是一个“小巨人”,而是当成刚起步的新企业。松下并不是看低自己和松下电器,而是站在世界企业界的立场审视、评价自己和松下电器。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了已有33年历史的松下电器“重新开业”的 口号 。
1951年1月,他在新年经营方针的谈话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我们的公司从33年前创办至今,这算是第一期,由1951年起算是第二期的开幕。”
松下电器在战后的腾飞以及长期高度发展,这种“重新开业”的心态,是极其可贵的。
1961年,正值事业巅峰的松下幸之助宣布退休,但3年后的一场危机又把这位年届71岁高龄的老人推到了浪巅。由于日本经济的过度膨胀,市场急剧恶化,到1964年,因经销商无法获利而有怨气,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造成经销商大量流失的严重局面,松下毅然决定,以董事长的身份暂时代理公司的营业部部长职务。这个职务重新燃起了他年轻时代的斗志,每天按时上班,在第一线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不但走出了低谷,同时又上演了一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高速增长的好戏,全国200多个销售公司联合给他赠送了一尊“天马行空”像,以表示感激之情。
这就是松下:永不言败,从挫折中奋起。
梦想成功的事例2:
美国家居仓储公司首席执行官伯尼·马库斯年轻时,每次到教堂祈祷,都会对上帝许愿。
一天,在教堂门口,一个老婆婆问他:“这么多年,你向上帝许了很多愿,实现了几个?”
他说:“第一年,我许愿,希望母亲的病好起来,6个月后母亲还是去世了第二年,我许愿,希望我能够在大学入学考试中顺利过关,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打碎我的梦想第三年,我许愿,希望娶一个漂亮的妻子,后来,我娶了一个眼睛较小的妻子第四年,我许愿能有一个儿子降生,妻子生的却是一个女儿……”
老婆婆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每年还来许愿?”
马库斯说:“我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是,比医生估计的多活3个月,终日有人相伴病榻边,临终时,她很满足我虽然错过考试,后来,在一个工程师手下打工,学到不少实际知识妻子虽然不漂亮,但很聪明,出谋划策,是我的得力助手虽然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但是,乖巧可爱,相信有一天女儿会找一个好爱人。
“我每年来许愿,虽然没有一个愿望实现,但是,每许一个愿,就是一个梦的诞生,就有一个希望。每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后,我一定会从好的方面考虑,才能在不幸福的时候,永绝望。”
后来,马库斯凭着对“梦想”的渴望与追求,创造了奇迹。他所创办的公司由小到大,最终成为拥有775家分店、15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300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梦想成功的事例3:
世界船王之路
包玉刚是由一条旧船起家,20年间成为拥有200艘巨轮,2000万吨位的世界超级船王,之后进军地产、金融等行业。仅其航运财富即达115亿港元。吉普逊船只经纪公司,1977年给世界十大船王排序,包玉刚排行第一,从而登上世界第一船王的宝座。
包玉刚在蓝色的大海里掘得了第一桶金,这一桶金掘的非常的辛苦,也展现了包玉刚作为世界超级船王的高超手腕。他有了这桶金的精彩之后,“九龙仓之战”更让人拍手叫绝。
少 年 磨
练1918年,包玉刚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钟包村。包玉刚,他还是中国老百姓心中那位青天大老爷包拯的第29代孙。包家历代都是读书做官,但到包玉刚的太祖父包奎祉一代,屡试不中,便走上宁波人惯于做买卖的道路,并积累起非常不菲的家资。
包兆龙是包玉刚的父亲,秉承祖业在湖北汉口开一家鞋铺,常年住在武汉。后来包玉刚一家搬到香港。
1926年,包玉刚8岁时入宁波市最著名的小学叶氏中光小学读书。父亲每次探家,都要绘声绘色地讲些武汉的事。时间长了,武汉这座辛亥革命时的重要城市和做过国民政府驻地的江汉城市,激起了包玉刚的热烈向往。他10岁时,就和母亲商量,可以让他去汉口读书,也好开眼界见世面。
包兆龙想想儿子多读几年书也好,于是就将包玉刚送进了一所中学,在包玉刚快初中 毕业 时,包兆龙给儿子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到一家燕梳行当学徒。燕梳行是类似现在的 保险 公司的机构,父亲一心就想把儿子早日带到生意场。
但是,包玉刚那时的理想就是读书,根本没有心放在生意场上。包玉刚仍旧半工半读,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去敲大学的校门,母亲在家给他选定了一位叫黄秀英的本地姑娘,1937年春夏间,择定了良辰吉日,就让包玉刚回家完婚。
包玉刚夫妇完婚时,正值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乱中,包玉刚谋到了一份中央信托局的工作,而且很快就成为业务骨干之一。
包玉刚8年间,辗转于上海、衡阳、昆明、重庆。
包玉刚在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上海银行业务部经理,由渝抵沪。
1946年,包玉刚被提拔为副总经理,主管放贷部门。放贷部门被称为银行的排水口,是银行业务中最重要的一环,将此部门交给一个28岁的年轻人主管,可以看出上级对他非常的赏识。
遗憾的是,此时的上海乃至整个国民党统治区的金融,已病人膏盲。通货膨胀,钞票贬值,日甚一日。
“你走进一家面店吃面,要先付钱,不然到面端上来时,价钱已翻了一倍。”上海有人形容。
1948年,包玉刚看够了风雨飘摇的国民党政权的混乱,他毅然辞职,于1949年3月携家飞赴香港。
包玉刚携家到达香港之后,与先期而至的父母以及兄弟姊妹相聚在一起。凭着父亲赴港前变卖的几十万元的资财,做起了贸易生意。贸易项目主要是趁朝鲜战争的机会,向内地转运了某些战略物资。
但是,随着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的签字,父子的事业面临着新的抉择。转做什么呢?父亲主张搞房地产,因为包兆龙看到,从1949年到1952年,香港人口猛增150万,住房困难相当突出,一家几口人同睡一张床的情景随处可见,搞房地产准能赚钱。
步 入 航
运包玉刚特别想投入海运业,因为他从全球的目光着眼,看到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各国各地贸易开始不断的增加,而贸易主要靠船运,海运业必将大发展。香港有天然的深水泊位和码头,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贸易的优惠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船只。
香港有70平方英里的港口,每年的吞吐量达3000万吨,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包玉刚终于看清了眼前的机会,到大海上开辟事业。
包玉刚的决定引起了反对,朋友劝他,航运虽然能赚到大钱,但正如古人所说,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海上风浪无常,危险是特别大的,有很多人搞了几十年航运,最后却落得个倾家荡产。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熟不做,你对航运业了解多少?买一条船动辄千万元,你才有多少钱?”父亲阻止他说道。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赞同包玉刚搞航运,包玉刚少年的朋友郑炜显就非常理解和支持他。郑炜显一听说包玉刚投身航运业的想法,立即意识到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一步,他鼓励包玉刚说:“一个高明的企业家与一个赌徒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能审时度势,随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机遇。”
“你虽然未搞过航运,但你有很多别人所没有的有利条件,你曾经在好几家银行干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调配资金方面有丰富的 经验 ,就算是正在搞航运业的人也未必比得上你这几年你搞进出口贸易,世界各地的行情你熟悉,商场中的风风雨雨你也经历过,所有这些对你转行搞航运都是宝贵的财富。只要发挥你的优势,一定会成功。”他对包玉刚分析道。
包玉刚听到朋友的一番话,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可是,一艘远洋货轮动辄上百万上千万英镑,如何买得起?即使旧船也要数十万英镑,相当于几百万港元呢!包玉刚想向银行贷款,但是,自己没有资产抵押,更没有大财东给他担保。无奈之中,他想到了往日有业务往来的会德丰银行的乔治?马登。
马登在自己豪华的办公室里接见包玉刚,耐着性子听完包玉刚一番发展航运的动人计划。
听完之后,马登说道:“年轻人,海运是一个危险的行业,弄不好,你会把最后一件衬衫也输掉的。”
“马登先生,我已向您分析过,我有成功的把握。”包玉刚自信的说道。
“但是航运业投入巨大,你有足够的资金吗?”马登的口气相当轻蔑。
包玉刚听到后,心里特别的不好受,但他克制住了,平静地说:“马登先生,也许我今天还买不起旧船,但不等于将来买不起新船。”
包玉刚掷给对方的这两句话,分量不轻,使马登一愣。这位英国老板习惯性地转动着手中的笔,他是特别关心包玉刚的。
“既然你这么有兴趣、有信心搞航运,那么我把格兰斯顿勋爵号卖给你吧。这船是二战中建造的,优质钢板,焊接牢固,轻便快速。价钱吗,40万英镑。如果你要买,我可以给你提供70%贷款。”马登对包玉刚说道。
包玉刚无功回香港不久之后,就又从船舶经纪公司得知,英国威廉逊公司有一艘旧船想脱手,要价22万英镑。他想22万英镑是经纪公司开出的价钱,其中是含了经纪费的,如果直接从威廉逊公司购买,定会便宜。
包玉刚此时并不想再借款,他说服父亲倾其家中所有,又游说亲戚朋友帮忙,多方凑集了20万英镑,再赴伦敦。
威廉逊公司同意将载货8200吨、船龄28年,名叫爱瑷纳的商船卖给包玉刚,价钱就是20万英镑。包玉刚让威廉逊公司把船检修一遍后,又雇人把船的外观漆成特别醒目的新颜色,不知道底细的人,还误以为是条刚下水的新船,爱瑗纳的名字也改成了“金安号”。
当“金安号”从英国启航驶向香港,途经印度洋的时候,运筹帷幄的包玉刚已经办好了两件事,一是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二是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
金安号迎着朝阳,犁开海浪,驶向东方。站在船头甲板上的包玉刚,心里充溢的是喜悦与凝重,他的第一艘船劈开太平洋的波浪驶向前方。
黎明时分,包玉刚的船迎着朝阳进入海湾。早已候在岸上的家人们发出一片欢呼,包玉刚领大伙上船参观,4个女儿像小鸟在船上跑来跑去,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
包玉刚旗开得胜,首战非常的顺利。以后几年中,他在二手货市场上大量购买,40多艘船都是用这种办法买进的。投资造船是在1961年才着手进行,他的第一艘新船是在1963年1月才离开船坞的。
经营那些船只的公司名称定为“环球造船集团公司”,反映出它的全球活动。
宝 座 落 定1975年,包玉刚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他的环球集团所属运油船和干货船达84艘,赢得了“东方奥纳西斯”的称号。
“包先生,你作为一个中国出生的人,在国际航运界和金融界做出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你有何感想?” 一位香港记者问他。
“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以勤劳、诚实、厚道闻名于世。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过去在国外创业所遇到的困难,往往比 其它 国籍的人多,不信任和白眼都时常碰到。要想做出卓越的成绩,只有靠我们自己埋头苦干,用我们的勤劳战胜困难,用我们的诚实取信于人,那种依赖外国政府给你资助或给你津贴的幻想是不现实的。一旦我们的事业顺利时,却不可妄自尊大当事业不顺利时,也绝不卑躬屈膝。人应该始终保持他的尊严和自信心。”包玉刚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回答。
1979年夏,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九龙仓闪电战”,船王从巴黎飞到伦敦、旋即又从伦敦赶到香港,运筹帷幄,游说各方,还跟李嘉诚秘密会谈,向各公司老板筹措资金,通宵达旦的忙碌,但他毫无倦意。筹集到21亿港元之后,他红光满面召开全港记者招待会,一个回马枪,杀得“怡和洋行”叫苦不迭,最后让出了九龙仓。
1980年,包玉刚的环球航运集团的船队已发展到200多艘,成为世界上拥有船只吨位最多的船王。环球航运集团除在香港设有代理公司之外,还在百慕大、东京、伦敦、纽约、里约热内卢以及新加坡等地,共设立了20家子公司或代理公司,所属船只分别在利比里亚、巴拿马、英国或香港注册。
1985年2月,船王一举收购会德丰。
1986年初春,船王耗资2亿港元,收购了港龙航空公司30%股权,出任港龙航空有限公司主席,开辟了香港至杭州的航线1986年8月,船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惊人速度,集巨资大举购入英国标准渣汀公司的股份,迫使莱斯银行收购渣汀的计划宣告破灭。
当包玉刚年近70岁时,还是耳聪目明,身板笔挺,皮肤红润,肌肉富有弹性,而且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胆魄惊人,办事雷厉风行。这就是运动所赋予他的青春活力。这种青春活力给他带来了事业的兴旺发达。
1991年9月23日,包玉刚在家去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