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武汉钢铁有效去除过剩产能献计献策
我认为武汉钢铁去产能主要应从以下入手:
1、去没优势的过剩产能,凡是不符合国家宏观要求的过剩产能,都应限制产能或去产能,对于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去普钢产能,适当扩大武钢有优势性的冷轧硅钢产能,发展特殊高端钢材(如桥梁、铁路、圆珠笔芯等高精钢材);
2、扩大科研投入,加大对高端人才吸引力,研发高精钢材;
3、努力扩大非钢产业占比,发展金融贸易、房地产、农业、耐火材料或其他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降低对钢铁的依赖;
4、发展贸易,实施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如收购海外铁矿石公司,降低生产成本;
5、降本增效,裁除富余人员,转岗或另行安置,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现有人员工作效率;
6、去库存,加快资金周转,盘活钢铁企业。武钢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重要央企,去产能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把企业盘活,调节钢铁供需平衡,稳定市场秩序;
7、加大对其他非钢铁企业的扶持,减少对钢铁企业税收的依赖性,大力发展物联网、物流、外贸、再生资源、绿色能源、光伏等绿色产业。
控股子公司
全资子公司
分公司
直属厂
直属事业单位
集体企业
首页>成员单位
控股子公司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炼铁总厂
炼钢总厂
条材总厂
热轧总厂
冷轧硅钢总厂
冷轧总厂
质量检验中心
销售中心
武汉钢铁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
武钢集团海南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太仓武钢配送有限公司
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鄂州球团厂
大冶铁矿
程潮铁矿
金山店铁矿
灵乡铁矿
乌龙泉矿
焦作矿
鄂州食品厂
恩施铁矿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轧辊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襄樊长材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江北钢材加工配送有限责任公司
武钢集团汉口轧钢厂
武钢集团汉口冷轧有限责任公司
武钢集团汉阳钢管厂
武钢集团钢丝绳厂
武钢集团汉阳钢厂
武汉钢铁集团汉阳精密带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计控公司
自动化公司
通信公司
设计研究院
武汉钢铁集团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检修保产分公司
建设分公司
电气修造分公司
钢结构工程分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氧气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武钢集团武汉冶金重工有限公司
分公司
武钢企业发展公司
幼教中心
综合服务公司
房产公司
旅游公司
绿化公司
快餐食品饮料公司
武钢能源动力公司
能源试验研究中心
燃气厂
热力厂
供电厂
供水厂
动修厂
武钢物流管理公司
武钢冶金渣公司
武钢港务公司
直属厂
武钢设备维修中心
武钢运输部
直属事业单位
武钢党校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武钢职工总医院
武钢第二职工医院
妇幼保健所
干部保健中心
防疫站
药械中心
武钢战略研究室
武钢退居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钢技术中心(武钢研究院)(硅钢管理部)
武钢保卫部(人防武装部)(武钢综合治安管理办公室)
武钢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
集体企业
武钢实业公司
武钢北湖经济开发公司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炼铁总厂、炼钢总厂、条材总厂、热轧总厂、冷轧硅钢总厂、冷轧总厂、质量检验中心、销售中心)、武汉钢铁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武钢集团海南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太仓武钢配送有限公司、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太仓武钢配送中心、福州开发区武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武汉天外天美食娱乐有限公司、武汉武钢企发四海旅行社有限公司、武汉武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武钢安居公用设施公司、武汉武钢天宝工贸有限公司、武汉武钢企发绿达工贸有限公司、北京钢企联矿产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威仁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鄂州球团厂、大冶铁矿、程潮铁矿、金山店铁矿、灵乡铁矿、乌龙泉矿、焦作矿、鄂州食品厂、恩施铁矿开发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轧辊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襄樊长材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江北钢材加工配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武钢集团汉口轧钢厂、武钢集团汉口冷轧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汉阳钢管厂、 武钢集团钢丝绳厂、 武钢集团汉阳钢厂)、武汉钢铁集团汉阳精密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计控公司、自动化公司、通信公司、设计研究院)、武汉钢铁集团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检修保产分公司、建设分公司、电气修造分公司、钢结构工程分公司)、武汉钢铁集团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氧气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武汉冶金重工有限公司。 委托二级单位代管全资子公司:武钢辉宝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兴冶金高科技应用研究所、武汉钢铁集团上海销售有限公司、武汉钢铁公司驻广州接待站、武钢(欧洲)贸易有限公司、武钢(美国)贸易有限公司、武钢(香港)航运有限公司、武钢(澳洲)有限公司、武钢(香港)贸易有限公司、武和株式会社。
直属分公司
武钢企业发展公司、武钢能源动力公司、武钢物流管理公司、武钢冶金渣公司、武钢港务公司。
直属工厂
武钢设备维修中心、武钢运输部。
直属事业单位
武钢党校(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武钢职工总医院、武钢战略研究室、武钢退居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武钢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钢技术中心(武钢研究院、硅钢管理部)、武钢保卫部(人防武装部、武钢综合治安管理办公室)、武钢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
目前,已确定: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等15家中央企业入驻园区,拟投资建设研究院、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基地和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研发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1. 神华集团:建设项目为神华集团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及神华技术创新基地,致力于煤转化和改质的新途径:火电厂和IGCC电厂的减排,二氧化碳封存(CCS)和二氧化碳驱油(EOR),可再生能源和化工产品 ,能源存储,煤制天然气,合成器制燃料和化工产品,直接法煤液化等领域的开发。2009年7月28日,由神华集团牵头建设的国家级能源科技研发机构—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奠基开工,这也标志着未来科技城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 中国商飞:建设项目为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规划建设包括科研办公楼、专业实验室以及配套设施等。项目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家先进水平的民用飞机基础研究中心,专业规划包括民机产业发展研究、飞机总体、系统集成、航空材料、航空制造技术、适航工程、客户服务等7大研究领域的34个研发方向。2010年3月29日,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了奠基开工典礼。
3. 国家电网:建设项目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项目方向为智能输变电、智能配电与用电、通信与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应用与能源战略与政策。2011年6月9日,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奠基开工建设。
4. 中国国电:建设项目为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项目着力解决制约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若干重大技术难题,全面提高我国电力科学水平,建立风电、太阳能、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煤洁净燃烧、低碳能源、海洋能与地热能、风电运营等7个技术研究所,着力从事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2010年8月18日,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举行了奠基开工典礼。
5. 中国海油:建设项目为中海油能源技术开发研究院,致力于为石油勘探技术开发;管道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2011年8月29日开工建设。
6. 中国华能:建设项目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分别有三个实验楼、博士后工作站及研究生院、电子生产楼、创新培育楼等科研建筑。是华能集团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载体,也是基地建设的主体。项目致力于绿色煤电及煤基多联产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低质煤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电新材料、电站优化设计等项目研究。
7. 鞍钢:建设项目为鞍钢未来钢铁研究院,主要科研建筑包括:专项技术实验中心、物理性能分析中心、化学性能分析中心、精密仪器实验中心、对外合作研发中心及研发单元。项目致力于围绕新一代高附加值金属材料制造技术、以用户为导向的材料应用与深加工技术、节能与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环境保护和再资源化技术、企业中长远科技发展战略等五个领域开展研究。
8. 武钢:建设项目为武钢(北京)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着力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先进钢铁材料研究。拟下设四个研究室,先进钢铁材料研究室、硅钢应用技术研究室、汽车用钢应用技术研究室、结构钢应用技术研究室,重点开展先进钢铁材料研究,以及汽车板、结构钢等产品应用技术研究。2011年6月24日,武钢(北京)新材料研发中心奠基开工建设。
9. 中粮集团:建设项目为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研究院的总体定位是:建设人类、动物营养健康的研发中心,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引领营养、健康、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2011年4月26日,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奠基开工建设。
10. 中国铝业:建设项目为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主要研究业务为铝、铜、钛、镁等合金材料,预留业务发展空间为扩展到稀有稀土、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以及相关合金材料等领域。2011年7月13日,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奠基开工建设。
11. 中国电子:建设项目为中国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研究院,项目围绕金融、电子政务、智能电网、智能铁路、物联网等应用,建立多个软件和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实验室,重点开展两化融合、工业信息化、运营服务、EDA软件、金融信息安全、电子政务、无线通信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推进工作。
12. 中国电信:建设项目为北京信息技术创新园,项目重点研发领域集中在无线技术(重点在CDMA向LTE过渡),IP网络(重点是IPv4向IPv6过渡、网络安全和综合业务承载),集中计算(云计算)和宽带运营模式等技术研究和应用产品开发。
13. 中国建材:建设项目为中建材科技创新研究院。项目总体定位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我国经济建设急需的节能功能化玻璃、薄膜太阳能光伏——建筑材料一体化产品、新型集成房屋及绿色建材产业化住宅关键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及风力叶片应用技术、平板显示器用基板玻璃生产技术;建立起节能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生产所需的产业化示范线及所需的关键装备制造示范线。
14. 中国兵器:建设项目为兵装新能源创新基地,项目结合集团公司自身的优势产业,在输变电设备、光伏太阳能、风电产业基础上进行新能源开发研究。
15. 国家核电:建设项目为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研发领域主要包括先进堆芯和燃料元件、核级设备鉴定评审技术、核电在役检查技术、数字化仪控系统、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常规岛工程技术、清洁能源工程技术、核电软件开发等。2011年7月8日,国核(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奠基开工建设。
1、三个钢厂相比,武钢的经济效益比不上其它两个;而且相比鞍钢来说,流通盘子也显得大了些;再者就流通盘进驻基金的比例也属鞍钢最高,这样相对拉升起来会比较猛一点;
2、三个钢厂中,目前就属宝钢的效益最好,但是盘子太大了,而且进驻基金的比例也比不过鞍钢;不过鞍钢也有其很好的一面,就是它有自己的矿山(铁矿石),这在铁矿石价格一路高走的情况下,其低成本优势会更加的明显;这也是宝钢和武钢所没有的;
3、还有一点,就是鞍钢在拥有A股的同时也在香港有H股,而且现在H股鞍钢今天的报价是13.64元,折汇后,实际比价要比鞍钢A股的价格溢价17.4%,这也是较为优势的一点;
4、从目前的走势来看,鞍钢近期连续放出大量,而且在10月11日以涨停价报收,相比宝钢和武钢要迅猛的多;
5、如果觉得满意的话,记得选择最佳答案哦!
6、祝你明天买入后,股票连拉涨停,直到你满意为止,还行吧!
选择新能源专业,将来就业前景好、工资高;这是新开的专业,相较于传统专业目前国内开设的院校少,将来毕业竞争压力小,好就业。之所以要新开设这样的专业,就是国家急需这方面的人才;选择新能源,是为了祖国的水更清,天更蓝。
那么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又叫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目前开发和利用及正在研究有待推广的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等。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干净,除核裂变燃料外,几乎是永远用不完的。由于煤、油、气等常规能源具有污染环境和不可再生的缺点,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推广。
以核电举例,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另外核电站也大大减少了燃料的运输。比如,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另外核电运行稳定,不像风电水电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许多国家都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我们国家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也投入了大量资金。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水电方面将新增投资约5000亿元,风电方面新增投资7000亿元,各类太阳能发电方面投资约 1 万亿元。再加上生物质发电投资、太阳能热水器、沼气、地热能利用等,整个“十三五” 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总计约 2.5 万亿元。这么大的投资,将对环境和社会都起到重要和积极作用。一是促进节能减排、二是将增加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国家下这么大的手笔,足见重视程度之高。从目前看,新能源行业的前景向好,是大有可为的。
专业与职业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过去更多依靠传统工科专业的人才,随着社会发展以及行业需求增大。教育部2011年起高校招生新增140个新专业,全部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新增专业主要集中在纳米技术领域、能源技术领域、物联网以及新媒体领域等。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衍生出许多新的就业职位,如太阳能工程师,风能发电项目工程师、能源管理工程师、能源管理、再生车间工程师等等。在专业上,新能源行业更倾向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专业。
武钢股份冷轧总厂简介
1.概述
冷轧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亲自批准兴建的武钢“一米七”工程的主体厂之一。
它于一九七三年开始筹建,一九七五年正式兴建,一九七八年试车投产,一九八六年实现设计达产100万吨。从试车投产算起,到设计达产成功整整花了八年时间。在此期间,冷轧厂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影响,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努力消化吸收西德引进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先后夺取了安装调试、一次试车投产成功、设计达产超水平、企业整顿验收合格等一个个重大胜利。冷轧厂设计达产100万吨的成功,标志着冷轧厂由创业时期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这八年是冷轧厂思想解放的八年,是冷轧厂艰苦创业的八年,是冷轧厂跨入中国冶金现代化企业行列的八年。
冷轧厂一九八七年以来加快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步伐,到一九九七年实现企业改制,成立武钢股份公司冷轧厂,又整整走过十一个年头。在此期间,冷轧厂伴随着武钢的建设而成长;伴随着武钢的改革而壮大。十一年中,冷轧厂历经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主体剥离和企业改制等过程,依靠一手抓现代化管理,一手抓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两个“轮子”,实现了新的腾飞。冷轧厂股份制改制的成功,标志着冷轧厂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开创了冷轧厂新的历史时期。这十一年是冷轧厂改革发展不断深化的十一年;是冷轧厂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出成果的十一年;是冷轧厂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的十一年。冷轧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冷轧厂的改革发展和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冷轧厂从一九九八年以来,到二〇〇八年创新运作模式实行总厂管理制,又历经了十一年。在此期间,冷轧厂不断完善、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确保各项制度与国际接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冷轧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打造国际一流汽车板基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的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了新一轮的改革与发展。这几年是冷轧厂经营管理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几年;这几年是冷轧厂抢抓发展机遇、推进全面创新、再创辉煌的几年;这几年是冷轧厂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技术改造力度最大、经济效益最好、职工得到实惠的几年。
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三十年来,冷轧厂走过了一条艰辛的创业、发展、创新之路,从当年填补国家钢铁稀缺品种的空白,逐步发展为当今国家汽车板基地;从当年的一厂十三条主要生产作业线,逐步发展为当今一个总厂三个分厂三十八条主要生产作业线;产品的产量、质量不断上升、“双高”品种不断增加;同时冷轧厂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并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冷轧技术人才。三十年的风雨历程记载着冷轧厂的茁壮成长;三十年的光辉业绩凝聚着冷轧人的心血智慧。
忆往昔,冷轧人心潮澎湃;看今朝,冷轧人激情昂扬;展未来,冷轧人踌躇满志。
目前,公司正在规划四冷轧,冷轧总厂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将继续发展、壮大,冷轧总厂的明天将更加光辉灿烂。
2.一分厂简介
冷轧总厂一分厂是一米七轧机工程的主体厂之一,位于武钢东南,东起新配料站,西至热轧带钢厂,南抵东干线,北接二炼钢。一分厂占地总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万m2,其中主厂房面积14.9万m2。主厂房长786米,宽218米,分16个跨间。
一分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生前亲自批准的从前联邦德国引进,具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是当时最现代化连续宽带轧机工厂,1973年正式与外商谈判,1974年3月27日,与德马克、施罗曼、西马克签订了《1700毫米宽带钢连续式冷轧工厂合同》,由武汉钢铁设计院进行工厂设计。1978年4季度各生产作业线陆续试车,1978年开始全面调试生产,1978年9月28日轧出第一卷冷轧薄板, 1981年12月12日国家验收,宣布正式投入生产,1985年收回全部投资。一分厂首次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开创我国冷轧事业的先河,填补了我国不能用冷连轧方式生产冷轧薄板及镀锌板、镀锡板的空白。拥有连续式酸洗机组、1700毫米五机架串列式冷连轧机组、连续式电解脱脂机组、100座氮氢罩式退火炉、1700毫米单机架平整机组、 1420毫米双机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横切1#、2#、3#机组、纵剪机组、检查及重卷机组、连续热镀锌机组、连续电镀锡机组等13条机组,总投资9.10亿元,固定资产总值8.3亿元,设计年产量100万吨,主要生产冷轧薄板、连续热镀锌薄板、连续电镀锡薄板三大产品。
为拓宽品种,扩大产能,一分厂1984年从英国引进了具有八十年代水平的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1988年正式投产;1987年从德国引进了一条专轧镀锡原板的HC轧机作业线,1989年正式投产;1990年从德国引进了一条镀锡板的纵、横剪切线和二台翁格尔冷轧板飞剪,迄今为止,形成了冷轧薄板、连续热镀锌薄板、连续电镀锡薄板、彩色涂层钢板、无取向电工钢五大系列品种的生产规模,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产品形成了系列化、专业化。
2003年9月冷轧厂以高起点的技术改造为契机,公司筹集22.6亿元资金对一分厂进行大规模整体改造,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和规格,适应不同客户群的需要。2004年10月28日酸轧联机提前3天达设计水平,超出国内同类改造机组一年以上达产的水平,在工艺技术、自动化控制、液压传动、检测手段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和高速化的特点。在更新一系列相关设备,对主要生产机组酸洗——五机架冷轧联机、镀锌机组、 48座普通氮氢罩式退火炉、电镀锡1#剪切,3#横剪、纵剪等机组进行改造同时,还新建了一条推拉酸洗机组、一条重卷机组、一条硅钢连续脱碳退火机组和两条剪切机组,使一分厂拥有18条生产线,各类专业设备2306台套,具备了年产185万吨优质冷轧薄板的生产能力。
3.二分厂简介
二分厂是武钢“十五”发展规划关于“建设精品基地,提高产品档次,重点建设宽带钢生产线”计划之中的重点配套项目和效益工程。位于武钢三炼钢以南的新轧钢区域,二分厂占地总面积28万m2,主建筑总面积26.5万m2。主厂房主要由原料磨辊跨、酸洗跨、轧机跨、轧后跨、热镀锌机组跨、连续退火机组跨、重卷包装机组跨等9跨组成,机组布置力求工艺流程顺畅,并留有一定的发展区域。
二分厂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3年9月26日签订第一个引进合同——酸轧联合机组,2004年6月与外方签订了所有生产机组的设备合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5年12月15日酸轧联机全面联动试车,实现一次通板成功。新建投产的二冷轧主要关键设备由德国(西马克、德马格、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公司)引进,其关键设备精度等级世界一流,确保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能够生产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轿车、家电等行业所需的产品(轿车板板宽可达2080mm),其中轿车面板,可以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其质量性能、规格和精度上均可100%满足国内急需的高档轿车用板的要求。主要生产机组包括酸洗-轧机联合机组、连续退火机组、镀锌机组3条、彩色涂层机组、重卷检查机组、重卷纵切机组1条、横切机组2条、自动化包装机组2条等13条主要生产线,各类专业设备1470台套。二分厂总投资80亿元,年设计能力达215万吨/年,其中冷轧产品90万吨/年、镀锌产品105万吨/年、彩涂产品20万吨/年。
4.三分厂简介
三分厂工程是武钢十一五发展的重点工程之一,是目前武钢大发展的关键项目之一,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整体效益的提高,关系到武钢加快汽车板基地建设的步伐。三分厂用地面积为26万m2,主厂房面积81580.5 m2,场地平土标高初步确定为32.1m。
三分厂工程主要采取国内技术集成、自主创新,以武钢为主,中冶南方总包,一重、武汉院、西门子-奥钢联等十多家设备生产院所、厂商参与设计、制造,机组要求保证工艺装备先进、可靠,确保能稳定地生产出具有国内一流的汽车用板、高质量家电板。主要机组包括酸洗-轧机联合机组、连续退火机组、热镀锌机组、重卷检查、重卷分卷,2条包装线和配套公辅设施等7条主要生产线。三分厂总投资35亿,年设计能力110万吨,其中:冷轧卷75万吨,热镀锌卷35万吨,三冷轧酸轧机组计划于2009年10月轧出第一卷钢。
冷轧总厂拥有全流程汽车板生产技术支持以及进入汽车板市场的全方位支持,关键设备均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控制技术及硬件配置,配备有世界前沿的设备和仪器仪表检测技术,如激光焊机、浅槽紊流酸洗、全氢罩式炉、陶瓷炉辊、张力矫直机、板型自动控制、轧辊精细冷却、西门子现代秒流量自动厚度控制、在线换辊等,对各种能源、物流、工艺和过程控制参数均配置了先进的计量检测设备,并进行有效地控制,使我厂整体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武钢汽车板基地和家电板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查阅防城港市武钢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可知,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燃气经营。建设工程设计。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供电业务。燃气汽车加气经营。食品销售。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再生资源销售。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合同能源管理。热力生产和供应。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日用百货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家用电器销售。家具销售。建筑材料销售。洗车服务。(以上经营范围不含特别管理措施)(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武钢华润燃气(武汉)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
武钢华润燃气(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31日,注册地位于武汉市青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