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学院怎么样?
今年的中欧能源学院是单独招生,之前的几年是华科的各个学院先招生,然后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来中欧能源学院,也就是说中欧能源学院是汇集了华科各个学院与能源相关的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例如能源学院,材料学院,光电,生科等。而且,有一点,中欧能源学院是接受专业调剂的,但是复试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面试都是直接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最终结果也是由欧方老师决定的,所以中欧的复试对英语要求很高,如果有英语特长,比如口语很好,而且对能源领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也许你就会受到欧方老师的青睐。
至于录取比例的话,我不是很清楚,你可以咨询中欧学院的教育中心负责人。奖学金方面都是全额奖学金,硕士第二年有申请出国实习3-6个月的机会,这个有公费也有自费,根据你的学业成绩和研究成果来决定。
就业方面,毕竟学院是中欧合办的,起点相对比较高,但是也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专业虽然统称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但是分类包括:热动,机电,电气,生科,光电等。其中据我所知,就业最好的是电气和机电方向的,最难的是光电和生科,尤其是光电,因为这边的光电主要是光伏,也就是太阳能方向,而非光通信,电子之类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研究成果很难与那些博士生竞争(中欧读博的人很少,基本都是硕士直接找工作),毕竟博士生5、6年下来肯定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文章和期刊也比硕士生有优势。当然,难只是相对的。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企业也会一转这几年的颓势。总之,就业还是得看个人情况,相信自己努力就会有回报!
仅就这个专业来讲该是华北电力大学。学校有风力发电研究中心、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同时在光伏发电领域也有较强的实力。
再说,一个在北京(中国科研机构集中的地方),一个在武汉,你自己判断吧。
2.华中科技大学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
煤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实践教学基地等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是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牵头单位,也是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主要依托院系之一,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 本专业着重培养集能源与动力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在电力、制冷低温、采暖空调、汽车、船舶、流体机械、电子信息、冶金、化工、铁路、医药等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和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多年来,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专项优秀学生奖助学金。每年约50%的本科毕业生继续读研究生深造(含20%左右的免试研究生),其中5%左右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院与数十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知名合资及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联系,毕业生深受业界认同,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能源动力专业类排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94个专业类排行榜2012-2013年能源动力类专业排名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学校数 1 西安交通大学 5★ 150 2 清华大学 5★ 150 3 浙江大学 5★ 150 4 华中科技大学 5★ 150 5 天津大学 5★ 150 6 北京理工大学 5★ 150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150 最后附上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2013级新生群(83554259),
2009年—2010年是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
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2016年—2020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
到2020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
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届时,国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国家电网有关人士说。
但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昨日同时明确表示:由于国情、发展阶段及资源分布的不同,中国的智能电网和美国的智能电网在内涵及发展的方向、重点等诸多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
在中电联获悉,2020年中国将建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形成“五纵六横”主网架。
作为重要的送端电网,西北电网“十二五”期间将在已有的750千伏电网结构基础上,加强省区间联系,提高电网交换能力和抵御严重故障能力,保障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实现与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紧密相联。
“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将重点建设糯扎渡、溪洛渡等大型电站外送直流工程。2015年西电东送主网架在2010 年“五直八交”的基础上形成“九直八交”送电通道,各省(区)形成坚强的500千伏骨干网架,实现海南与南方主网500千伏双回路联网,加强与港澳特区联网,保障港澳电力可靠供应。
此外,到2015年,全国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将达到99.943%以上,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765%以上。2020年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5%以上,农网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810%以上。
中电联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国电网智能化发展将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讯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调控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到“十二五”末,中国智能电网技术和关键设备将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电网智能化达到较高水平。
环境工程的话,好学校挺多清华,同济,哈工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大,北大,华南理工,大连理工,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大,以上排名是研究生培养排名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光伏发电未来成长空间很大
可再生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可再生能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达到高度的经济性,其成本已经低于传统电力,可再生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目前在墨西哥、沙特,已经出现了度电成本3美分、2美分的风电,我国内蒙古的风电已经可以实现2美分的度电成本。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达到高度的经济性。
依靠可再生能源可以实现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电力自给,改变目前以外来电为主、外来电以煤电为主的局面。经他计算,如果将中东部地区现有房屋占地面积的1/4用于安装光伏电站,就可满足2050年全国总用电量的1/4。
可再生能源投资在全球发电投资中的份额保持在65%以上
自2014年全球新能源投资超过传统能源之后,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投资此消彼长的结构性变化趋势一直在加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电力投资额达7500亿美元,同比下降6%。可再生能源投资在全球发电投资中的份额保持在65%以上。其中,太阳能光伏和海上风电投资上升至创纪录水平,陆上风电和水电投资下降,分别下降15%和30%。从政府招标计划来看,竞标太阳能光伏项目的平均规模在截至2017年的五年间增长了3.5倍,而海上风电规模增加了一半。2017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总额达到12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的45%。
我国可再生能源今年来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8年1~6月,我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794万千瓦,累计风电并网容量达到1.716亿千瓦风电发电量1,9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430.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224.4万千瓦,同比增长72%光伏发电量8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
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的主体,尤其是光伏发电未来成长空间很大。政府强力的新能源扶持补贴政策,推动了我国光伏、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目前风电累计装机量和太阳能累计装机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
绿色能源补贴政策强力推动发展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2012年以来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政府发展绿色能源补贴政策强力推动,而其自身能否持续发展,最终要取决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竞争力。经过这些年来的技术进步,光伏、风电的成本都降低了70%以上,目前初步具备了在成本上与煤电竞争的能力。在南欧、印度等日照资源优异地区,光伏发电已具备较好的经济性。
政策发布加速光伏行业补贴退坡,实现2020年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目标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有补贴的分布式光伏指标从过去的没有限制,收紧为全年仅有10GW指标。这被称为“史上最严厉光伏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加速光伏行业的补贴退坡,结束企业靠补贴生存的日子,通过优胜劣汰,实现2020年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目标。
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制定《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方案(草案)》,推进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各地政府也在积极组织实施无补贴光伏发电项目。可以预期,这些措施将会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制造成本的降低、高性价比产品的推广、非技术成本的控制,推动我国光伏早日迈入“平价上网”时代。有业内人士预测,最快2019年下半年我国光伏发电将会实现大面积“平价上网”。
空气源热泵供热产业是采用空气源热泵技术,利用空气热能,实现供热应用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的集合。产品实现了空气热能这一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替代了传统的燃气、燃油和燃煤设备,相对于其他热力设备节能效果显著,运行中没有任何污染排放,是值得大力开发和推广利用的绿色环保设备。
2020年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小,市场规模与去年持平略有下降,细分应用领域仍以供暖应用市场为主。依据“十四五”规划,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空气源热泵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空气源热泵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海尔智家(600690)、美的集团(000333)、格力集团(000651)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 进出口数据 细分领域数据
市场规模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遇冷,下半年修复较快
2013-2020年,我国空气源热泵销售规模波动增长,2019年达到近五年峰值后,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规模下降至183亿元,同比降低1.6%。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爆发,导致大部分空气源热泵的需求被抑制,2020下半年,疫情缓和后,空气源热泵市场规模得到修复,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新楼盘加快推进配套,使得2020年整年销售规模与去年持平,略有降低。
细分应用市场供暖应用占比高
气源热泵应用领域包括热水市场、供暖市场、工农业烘干市场三个主要市场,其中热泵热水市场和热泵采暖市场占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且竞争激烈,所占比例之和连续三年超过90%。
2020年,供暖市场占比进一步提高,为52.0%,国内半数的空气源热泵设备应用于供暖市场,热水应用市场占比有所下降,从2019年的46.3%下降至2020年40.7%,烘干市场近五年呈缓慢增长态势。
2020年上半年,南方热水市场遭遇疫情侵袭,使得原本就表现低迷的家用热泵热水市场再度增长疲软,同比去年下滑幅度明显。
出口占比增高,贸易顺差进一步拉大
从内销与进出口的角度看,国内市场逐渐平稳回归,内销157.2亿元,同比上升8.6%出口25.8亿元(按1:6.5汇率计算),同比上升44.2%,国外市场因本地疫情抑制的需求推动了国内出口的发展,但内销依然是空气能热泵行业的主力市场。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产品进出口总额为4.0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1%其中进口额为705万美元,同比降低37.44%出口额为3.97亿美元,同比增长44.12%实现贸易顺差3.90亿美元,同比增长47.59%。2020年我国空气源热泵行业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拉大,表明我国国内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受益于国内疫情控制良好,较快复工复产,竞争优势明显。
空气源热泵需求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与企业区域分布重合
从需求来看,2019年北方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占比为68.3%,华南地区规模占比11.0%,较去年下滑3.6个百分点,热泵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热水渠道重建之后,在热水行业普遍滑落的背景下,地区整体下滑幅度相对较小。
其次是华东地区,虽2019年占比有多下降,但基于江浙两地户式两联供以及热水房产配套项目推动较大程度地减缓其他产品带来的滑落。
华中地区市占率小幅増加,湖南省起到主要推动作用,其他省份表现较不理想。赖于川渝地区增长拉动,西南地区维持小幅增长。
从企业分布来看,我国空气源热泵企业分布中,北方地区受供暖需求与政策影响,企业数量较多,占比约为46%华东地区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制造业能力,相关企业占比约为30%,以广东省为首的华南地区企业数量占比约为10%,华中三省占比10%,西南地区占比4%。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首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美丽中国的一个关键是碳中和取向,这意味着,城市碳中和水平是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的核心指标。空气源热泵作为清洁能源热泵,将承担起更多降低碳排放的责任,市场规模也将会进一步扩大。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选择新能源专业,将来就业前景好、工资高这是新开的专业,相较于传统专业目前国内开设的院校少,将来毕业竞争压力小,好就业。之所以要新开设这样的专业,就是国家急需这方面的人才选择新能源,是为了祖国的水更清,天更蓝。
那么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又叫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目前开发和利用及正在研究有待推广的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等。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干净,除核裂变燃料外,几乎是永远用不完的。由于煤、油、气等常规能源具有污染环境和不可再生的缺点,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推广。
以核电举例,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另外核电站也大大减少了燃料的运输。比如,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另外核电运行稳定,不像风电水电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许多国家都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