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光伏行业,风能行业或其他新能源行业最近有什么新的鼓励政策吗?
在就该国太阳能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猜测之后,土耳其政府近日正式通过了光伏发电补贴相关法律。据该规定称,土耳其政府决定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发放的补贴款将以美分计算,而不是以欧元计算。
同时公布的还有各类可再生能源电厂所获得的补贴款额度,其中:
太阳能类:13.3美分
生物质能类(包括垃圾填埋气):13.3美分
地热类:10.5美分
水力发电类:7.3美分
风力发电类:7.3美分
此外,该上网电价补贴政策还将适用于聚光太阳能系统及混合动力工厂等。
对于那些在2005年5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申请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系统来说,政府将保证不对在十年内上述价格进行调整。对于那些在2015年12月31日之后进行营运的公司而言,其所适用的上网电价补贴额将由部长会议决定。
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部长Taner Yildiz表示:“土耳其的气候及政治稳定性十分适合进行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
对于补贴发放资格的审查决定将由能源市场监管委员会在听取内政部、能源和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水利工程局的意见后做出。
另外,如果电厂启用了土耳其本土生产的设备的话,在系统建成后将获得五年额外的补助以资奖励。该补助额将在每度0.4至2.4美元之间浮动。
然而,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该补贴还将被设置600MW的申请上限。而在此日期之后提请补贴的系统将由部长会议决定其所安装总量上限。
在第一个十年内,该国还将为于2015年12月31日前建成的系统在入网许可、场地出租、地役权和占用费等方面提供85%的折扣。
中国光伏企业及风能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积极开拓土耳其市场。土耳其当地最大的能源展在11年10月份,具体可咨询国内代理01082686218.
朋友,下面转载一篇文章,从中可以知道主要出口去哪里。。主要是出口欧美地区。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现状
1、近年出口额快速增长。2004年-2008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额快速增长,从11.26亿美元增长到63.64亿美元,4年增长了5.65倍吗今年前8个月出口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2、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从2009年上半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出口结构可以看出,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出口额占50%,太阳能电站出口占24.3%,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3、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和环保等方面的特点,这种优势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将太阳能作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近年来,由于欧美各国市场需求增大,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产品主要供应欧美市场,国内市场份额很小,太阳能光伏产品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在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背景下,未来光伏产业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4、金融危机中我低端产品受到挑战。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国际市场,98%的生产容量依赖出口,但是,由于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本国的光伏产业近年迅速发展,光伏技术日趋成熟,光伏发电成本迅速下降。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国很可能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来限制国外产品。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光伏企业还不具备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品牌,特别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面对短期内光伏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我国光伏产品将很难跟上国际市场标准的发展而最终可能被淘汰出局。
1997年,在常州回乡创业已有所成就的高纪凡,从当时的《京都议定书》及美国克林顿政府“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敏锐地关注到,利用太阳能技术打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市场前景和社会效应都无可估量。当年,高纪凡组建了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最初计划是建立 一家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公司,专门为中国各个地区提供太阳电能。
成立之初,在核心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公司取得长足进展,并于1999年10月成功通过ISO9002认证,展示了对质量的不懈追求。同年,公司成立了天合光能研发中心。
经过无数的艰辛和坚定的追求,公司团队终于在2000年8月成功建成了中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建筑。通过与中国政府合作,天合光能参与编写了首个《中国国家独立光伏系统技术标准》。为了宣传这一重要里程碑,2000年9月,天合光能在广州主办了首届“国际太阳能发电技术暨推广论坛”。该论坛展示了天合光能开发中国市场、推动太阳能发电行业创新的壮志雄心。
天合光能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主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发电技术暨推广论坛”。中国政府还将天合光能选为参与“西部光明工程”的民营企业之一,这是一个向中国偏远地区输送电力的倡议。此后不久的2003年,天合光能在西藏安装了39座太阳能发电站。这一成功是天合光能团队五年多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昭示着天合光能朝着高纪凡先生将太阳能光伏带到中国的愿景又迈进了一步。
由此,天合光能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影响力日渐扩大,并于2004年参与了中国首部可再生能源法的编写工作,并于同年完成了“太阳能发电商业化”项目。此后,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并成立了常州太阳能光伏协会。2004年,高纪凡先生被任命为中国太阳能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并于12月获得常州市政府颁发的“杰出民营企业家”奖。此时的天合光能已植下成长为行业塑造者的基因。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此时的中国仍处于示范阶段,而在欧美国家却已快速兴起。2004年秋,天合光能意识到紧握海外光伏发电的市场机遇,公司必须向光伏产品制造领域延伸、开拓。在这一轮抢夺市场先机的竞赛中,天合光能快而有序,从终端产品——光伏组件入手,沿产业链逆向攀升。2005年初,筹建第一家光伏组件生产厂; 2005年8月,向上游扩展产出首批单晶硅棒,10月硅棒厂全面投产;2006年2月开始制造硅片,年末硅片产量达到28MW。
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展,天合光能同时开始在海外展开积极的品牌推广战略,并获得首批德国客户的青睐。天合光能很快就与寻求长期合作的商业伙伴通力协作,销售网络快速扩展到其他国家,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挪威、韩国、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欧洲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
2006年,在行业内声名鹊起的天合光能获得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注资,其中包括麦顿基金(Milestone Capital)、好能源(Good Energies)和美林证券。这些注资打开了天合光能国际化进程的大门,在提高产能和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 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并于2007年6月成功引入资本。这些举措为公司继续落实扩展计划创造了条件,为产能的快速提升和原材料的采购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借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及国际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公司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众多人才。如今,天合光能拥有一支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国际化团队,他们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时刻都在为公司的成长贡献力量。
2008 年2月,天合光能总部新办公楼在常州正式投用,这幢建筑外墙上安装着精心集成的玻璃光伏组件,它不但标志着天合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光伏能源应用的典范。也就是在这一年,公司产能由2007年底的150MW提高到350MW,并步入了快速成长的轨道。
2009年1月天合光能收到国家科技部批准文件,率先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命名为:“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出货量首次达到1GW,占全球6.5%的市场份额当年销售额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8%,跻身全球光伏公司,并稳定在行业的第一梯队。
2011到2013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受困于产能过剩与海外贸易壁垒,出现行业性亏损,天合光能与其他中国光伏企业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天合光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创新、品牌和国际化为三大主要支柱,通过专业合规的公司治理、审慎高效的财务管理以及持续改进运营管理,准确预判了行业走势,在合理平衡已有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找和布局中长期增长点。
即使在行业的寒冬中,天合光能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本的理念,为公司在行业回暖期提升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两次创造了多晶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2013年3月,融合了高可靠、长寿命、便捷安装等优点的双玻组件正式量产。
即使在行业的寒冬中,天合光能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强化公司在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领域的商业活动,培育新的增长点。2013年,天合光能在甘肃武威建成50兆瓦电站并成功出售,这是公司在中国出售的第一个大型电站。天合光能参与了该项目从设计、建设、运营以及出售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了承接大型下游项目的能力。
2013年下半年天合光能恢复营利,是中国光伏产业率先摆脱困境的公司,稳步复苏。
多年耕耘,天合光能的产品在业界赢得了优质高效的良好口碑。为满足行业回暖期的客户需求,天合光能在江苏、湖北、新疆等地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通过并购、建立合资公司等模式推动行业整合。随着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上升到天合光能全球销售总量的约30%。2014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达3.66吉瓦,居全球第一。2015年1月,天合光能接过了由权威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2014年“莱茵之星光伏组件奖”。 天合光能在产品质量上以“达到德国优秀公司水平”为目标,制定了一套天合ISO900+的质量管理体系,即在ISO9000基础上,建立满足公司发展、行业进步以及客户需求等三方面内容的覆盖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2015年,规划产能700MW光伏电池和500MW光伏组件的天合光能科技(泰国)有限公司在泰国的泰中罗勇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公司正加速推进生产全球化布局。
在科技创新上,2014年初,天合光能与澳洲国立大学合作研发出高效太阳电池,经第三方独立测试报告显示电池效率高达24.4%,为当今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IBC晶硅太阳电池;同期,天合光能的智能化光伏产品Trinasmart获得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IEC 61215/61730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莱茵TÜV认证的“智能组件”。2014年一年间,天合光能七次创造了晶体硅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的世界纪录,其中包括四项晶体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和三项晶体硅组件功率世界纪录。截止2014年底,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明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一。
在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领域,天合光能在确保欧美等传统市场稳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开拓亚太、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特别是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y2013年底,天合光能与新疆吐鲁番地区行政公署签署投资框架协议,计划未来四年在新疆地区开发100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2014年,天合光能连续收获智利大型电站36兆瓦和70兆瓦高效组件两个重要订单,为公司在南美市场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5月,天合获得非洲最大屋顶项目1兆瓦组件订单;2014年9月和11月,天合光能宣布分别完成了土耳其和厄瓜多尔11.7兆瓦订单以及泰国商业屋顶电站7.8兆瓦订单;2015年4月,天合光能为日本最大太阳能电站供应116兆瓦组件,是公司在日本市场拓展方面的里程碑。
海关数据显示,与 2021 年同期相比,2022 年前 8 个月,中国对欧盟的光伏面板出口同比激增约 138%,价值总计超过 160 亿美元。同时,今年前8个月的光伏面板总出口增长了 91.2%。
中国取暖神器除了电热毯,光伏也在欧洲卖爆了,对相关产业将带来哪些影响?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往下看吧!
01 光伏上下游产业升温发展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是光伏上下游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我国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量占全球 75% 以上,已经经历“三落四起”的中国光伏产业正在经历又一轮火爆的行情。
但是,在升温发展的同时,资本和利润的流向兵不均衡,供应链失衡态势愈发明显,主要表现为上游产业赚得“盆满钵满”,而中下游却承担着成本上涨带来的苦涩,实际到手的利润很少,很难进一步发展和扩张。
02 原料涨价潮影响光伏装机自2021年开始,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又经历今年欧洲市场的刺激,市场上的硅料价格不断上涨,而且供不应求。业界人士表示,虽然 2021 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达到历史新高 54.88 吉瓦,但受制于硅料价格上涨及供应不足,涨幅仍远弱于预期。
可以预见,当光伏上游产业因硅料价格上涨而赚得“盆满钵满”时,可能会影响到下游的装机,可能导致整条产业链遭遇“反噬”。
03 倒逼欧美重建本土光伏产业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发酵,欧洲和美国政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不能过分依赖中国的产品。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再加上欧洲目前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是刚性的,实际上欧美“寻求重建本土光伏产业”的决心很大。进一步推测,他们为了所谓的“能源安全”,可能会降低价格敏感度,接受成本更高的组件,从而对我国的光伏产业造成冲击。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这一现象也透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欧洲地区能源危机已经非常严重了。除此之外,欧洲地区的工业制造以及其他行业都受到了重创。
欧洲国家对于能源需求量是非常庞大的,但是欧洲地理因素的受限。在能源方面只能够过度依赖俄罗斯,所以一旦俄罗斯单方面切断石油以及天然气的运输管道之后。那么欧洲的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制造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要缓和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除了电热毯,光伏也在欧洲卖爆了!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恶劣,这也直接导致欧洲国家内部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能源危机。能源危机所带的影响是非常广泛,比如影响民众的生活以及影响到工业制造。所以为了应对取暖方面的问题,欧洲已经紧急向中国地区进口大量的电热毯以及其他暖风扇。除此之外,不仅仅只有暖气设备在欧洲地区得到畅销。中国生产的一些光伏也在欧洲地区开始火爆,光伏主要是用来太阳能发电,也可以看出欧洲的电力供给出现了问题。
欧洲的电力供给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光伏产业在欧洲得到畅销,其实也能够透露出很多的问题。当然能源危机加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欧洲国家的内部电力供给方面已经存在了很大问题。因为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是通过燃烧石油以及煤炭来完成发电的,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发展,煤炭以及石油来的更加划算。但是从中国地区进口光伏产业,也就说明欧洲的能源供给出现了问题。只能够选择用其他方法来进行电力的生产。
工业制造正在不断的后退。除此之外,也能够说明欧洲的工业制造水平正在不断的退步当中。因为光伏产品本身就不是属于高科技产品,只要国家内部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就能够真正制作。可是欧洲地区仍然需要向中国地区进口,说明欧洲地区的工业制造已经遭受到了重创。
更多关于光伏组件需要哪些认证,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a15d00161583670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