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
热能与动力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规物理、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哈,我就是学热能的,但是不是矿大,研究方向是航空发动机。
应该来说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率绝对不成问题的,就业率为300%! ^_^
不过是找工作不难,找到好工作却很难,有很多去了研究所,江油的624研究院,彭州的5719工厂,还有沈阳的606所,大四的时候不好好找工作,也没有好好准备考研的,大四下学期找工作时也是饥不择食,西安的430工厂都去了。找的比较好的去了航空公司和汽车公司,还有的去了深圳能源集团(发电厂集团,据说工资也是很High的),但是待遇最好的是去中国石油集团工资了,他们辛苦是辛苦了一点,可是待遇却比我们高了一个等级。
热能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空气调节》、《锅炉》、《节能技术》、《流体力学》、《燃烧原理》、《热交换器原理》等等一系列专业课程。
其实热能应用很广的,不光国防类的军用产品离不开我们,民用也是离不开的,向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空调(制冷技术和新风技术),热交换器(就向我们的暖气管,汽车的散热器等等),高新的技术比如集中供暖,家庭用户的热计量表等等。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收取暖费大家都是家家都是统一的费用,可是有的人用的多,有的人用的少,能否开发就向电表一样的热量表,来计算家庭到底用了多少热能,好去收取取暖费用,这难道不是很高新的科技吗?
我们当年班上有36个学生,5个留级(这几个不争气的家伙们),13个上了考上了研究生(并不是都考得本专业的,有的考了自控,有的考去了航天研究所,还有一个更N的,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其余的都就业了,现在根据我的了解,最低的工资也有1800,像在石油工作的,大约是6~7万/年。
所以说,热能并不是什么很冷的专业,相比于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的热度,它是冷落了一点,可是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见它的应用呢,你觉得呢?
如果你们的研究方向是石油勘探的话,那你可就真的爽死了,若你能设计出水蒸气干度测量仪,你这一辈子吃喝玩乐的Money都有了。
每个学校对此专业培养方向的细分可能略有不同,如合肥工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覆盖原先的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技术和热能工程等九个专业。
现我以江苏大学为例,本专业有三个方向:
1、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
2、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而且现在机械行业(如柴油机行业)发展形势很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但学习时理论与实践要并重,强化对专业实践的学习,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哈,我就是学热能的,但是不是矿大,研究方向是航空发动机。
应该来说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率绝对不成问题的,就业率为300%! ^_^
不过是找工作不难,找到好工作却很难,有很多去了研究所,江油的624研究院,彭州的5719工厂,还有沈阳的606所,大四的时候不好好找工作,也没有好好准备考研的,大四下学期找工作时也是饥不择食,西安的430工厂都去了。找的比较好的去了航空公司和汽车公司,还有的去了深圳能源集团(发电厂集团,据说工资也是很High的),但是待遇最好的是去中国石油集团工资了,他们辛苦是辛苦了一点,可是待遇却比我们高了一个等级。
热能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空气调节》、《锅炉》、《节能技术》、《流体力学》、《燃烧原理》、《热交换器原理》等等一系列专业课程。
其实热能应用很广的,不光国防类的军用产品离不开我们,民用也是离不开的,向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空调(制冷技术和新风技术),热交换器(就向我们的暖气管,汽车的散热器等等),高新的技术比如集中供暖,家庭用户的热计量表等等。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收取暖费大家都是家家都是统一的费用,可是有的人用的多,有的人用的少,能否开发就向电表一样的热量表,来计算家庭到底用了多少热能,好去收取取暖费用,这难道不是很高新的科技吗?
我们当年班上有36个学生,5个留级(这几个不争气的家伙们),13个上了考上了研究生(并不是都考得本专业的,有的考了自控,有的考去了航天研究所,还有一个更N的,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其余的都就业了,现在根据我的了解,最低的工资也有1800,像在石油工作的,大约是6~7万/年。
所以说,热能并不是什么很冷的专业,相比于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的热度,它是冷落了一点,可是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见它的应用呢,你觉得呢?
如果你们的研究方向是石油勘探的话,那你可就真的爽死了,若你能设计出水蒸气干度测量仪,你这一辈子吃喝玩乐的Money都有了。
每个学校对此专业培养方向的细分可能略有不同,如合肥工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覆盖原先的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技术和热能工程等九个专业。
现我以江苏大学为例,本专业有三个方向:
1、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
2、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而且现在机械行业(如柴油机行业)发展形势很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但学习时理论与实践要并重,强化对专业实践的学习,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哈,我就是学热能的,但是不是矿大,研究方向是航空发动机。
应该来说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率绝对不成问题的,就业率为300%! ^_^
不过是找工作不难,找到好工作却很难,有很多去了研究所,江油的624研究院,彭州的5719工厂,还有沈阳的606所,大四的时候不好好找工作,也没有好好准备考研的,大四下学期找工作时也是饥不择食,西安的430工厂都去了。找的比较好的去了航空公司和汽车公司,还有的去了深圳能源集团(发电厂集团,据说工资也是很High的),但是待遇最好的是去中国石油集团工资了,他们辛苦是辛苦了一点,可是待遇却比我们高了一个等级。
热能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空气调节》、《锅炉》、《节能技术》、《流体力学》、《燃烧原理》、《热交换器原理》等等一系列专业课程。
其实热能应用很广的,不光国防类的军用产品离不开我们,民用也是离不开的,向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空调(制冷技术和新风技术),热交换器(就向我们的暖气管,汽车的散热器等等),高新的技术比如集中供暖,家庭用户的热计量表等等。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收取暖费大家都是家家都是统一的费用,可是有的人用的多,有的人用的少,能否开发就向电表一样的热量表,来计算家庭到底用了多少热能,好去收取取暖费用,这难道不是很高新的科技吗?
我们当年班上有36个学生,5个留级(这几个不争气的家伙们),13个上了考上了研究生(并不是都考得本专业的,有的考了自控,有的考去了航天研究所,还有一个更N的,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其余的都就业了,现在根据我的了解,最低的工资也有1800,像在石油工作的,大约是6~7万/年。
所以说,热能并不是什么很冷的专业,相比于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的热度,它是冷落了一点,可是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见它的应用呢,你觉得呢?
如果你们的研究方向是石油勘探的话,那你可就真的爽死了,若你能设计出水蒸气干度测量仪,你这一辈子吃喝玩乐的Money都有了。
每个学校对此专业培养方向的细分可能略有不同,如合肥工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覆盖原先的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技术和热能工程等九个专业。
现我以江苏大学为例,本专业有三个方向:
1、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
2、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而且现在机械行业(如柴油机行业)发展形势很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但学习时理论与实践要并重,强化对专业实践的学习,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1.热能工程专业方向:热能工程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2.热力发动机专业方向: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流体机械及其工作系统自动化,流体循环系统节能等,在水电水利、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工程机械、食品纺织、航天航空、舰船武备乃至市政设施、工民建筑等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
4.空调与制冷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它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航空、汽车、石油化工、食品与药品的生产、医疗设备与空调制冷设备的生产等领域。
简言之,此专业覆盖面广,就业灵活,修行在个人了,这里去电厂的待遇不错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又名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方向: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电厂方向)、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内燃机及汽车工程
三、专业课程:
1、专业基本课程(该专业所有方向均要学习的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控制工程、测试技术。
2、不同方向专业课:(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电厂方向):锅炉原理、热力涡轮机械原理、发电厂系统及设备、加热炉
(2)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原理、容积式压缩机原理、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原理与装置
(3)内燃机及汽车工程: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
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我们学校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目前看还不错,毕竟是电力行业。我们学校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更好,毕业进供电局什么的,应该说比电厂好。
河北科技大学:我们学校的热能专业主攻的是制冷方向,不是人们第一印象的电厂、内燃机方向。我在那里生活了四年,不好很客观的说。如果你的弟弟、妹妹成绩比较好的话建议去西安交通大学吧,那里的热能专业方向比较全而且在全国里,那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东北大学:客观讲,学科实力在全国应该属于二流水平,和清华,浙大,上交,西交差一些。但是整体而言,应该是不错的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就业形势很好,真的,本科生平均能找三份工作可以挑选。这个专业对口的主要是钢铁行业,就业单位比如宝钢,赛迪等各大钢铁企业和设计院。在钢铁行业,东北大学的热能还是响当当的,这些是别的学校的热能比不了的。建议女生不要来这个专业,女生这个专业特别不好找工作。其他的比如考研啊,什么的还是不错的,不少学生也能有机会获得保送机会直接上研究生,也要保送到比如中科院,清华,浙大等学校去读的,保研比例大概在20%-30%之间。东大的学习氛围还是不错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我们学校热动属于汽车专业,是跟内燃机有关的,将来毕业就业一般是在汽车行业,汽车专业在我们学校是最好就业的一个学校,假如考研的话,我推荐本科汽车研究生搞电控,就现在我工作的情况来看,研究生搞电急需的比较多,不知道几年后会是怎么样,如果你能报我们学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话推荐报这个,这是汽车里最好的一个专业。热动属于汽车学院中中等的专业,照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毕业后找工作比较轻松。
东南大学:热动在我们学校属于二流专业中比较好的了,最好的是建筑和无线电。发展前景在我们学校来说一般,主要研究活力发电厂的相关技术,但你要在清华之类的学校还是有很多东西可研究的。
以上由大学生成长网整理发布,希望对报考此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能源动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型产业,也是涉及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集成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动力机械和热工设备在各个领域的需求日益扩大,因而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目前我国有 120多所院校开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按照 1998 年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调整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080501)属于工学 (08),对应的二级学科为能源动力类 (0810),是由旧本科的九个相关专业合并而成,它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080311)、热能工程(080501)、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080313)、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080319W)、制冷与低温技术(080502)、能源工程(080506W)、工程热物理(080507W)、水利水电动力工程(080903)、冷冻冷藏工程(081409)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与空调方向)是依托于机电工程系建立的,机电工程系有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办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及其实验与原有专业相似,很多教学设施可共用,教学条件具有互补性。在充分论证并经教委批复后,我专业于 2006年开始招生,计划招收50名。
二、 专业办学理念及特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和学科交叉渗透的速度加快,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覆盖面、涉及面越来越广,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为复杂,对能源动力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环境、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知识)。在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环、全国很多地区电力紧缺以及 SARS 以后,制冷与空调技术发展更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把舒适性与节能、环保、高效结合起来综合评价;更重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更关注室内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德州拥有很多制冷企业,如亚太集团、中大-贝莱特中央空调集团、格瑞德集团和山东双一集团等,为使我们的教育能够与国际和地方经济接轨,使学生适应充满挑战的21世纪,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热能动力学科发展基础上,结合学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定位及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将现代制冷空调技术作为专业主要发展方向,并开设动力机械及工程方向的专业选修模块;考虑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充实,加强专业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以解决能源动力类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与我国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强调专门化之间的矛盾,培养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建立在大机械平台上,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经济建设需要。
本专业是跨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工程应用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通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热工测试技术以及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和热工测试技术等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制冷空调设备、制冷装置、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等设计、制造和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本专业毕业生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的设计、节能技术、制冷设备关键技术和制冷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实验研究、热工控制、安装和运行管理及营销等方面工作。
在教学计划制定中,尽量体现重基础、宽专业的主导思想,强调大机械平台,并不削减热工基础,学生除了必修传统的热工三大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之外,还需必修机械基础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充分体现了大机械平台上基础厚实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此外,还按专业方向设置了多种教学模块,增设了动力机械工程方向模块课程,以扩大学生的专业口径,对于学生的就业和转岗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还可满足我国能源建设需要;根据近年来空调行业飞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反映新技术、新知识的选修课程,如“制冷压缩机”、“制冷新技术”等学科前沿专业课程,使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能尽快地适应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强实践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设了专业实验课,逐步构建出符合认知规律、分层次、模块化的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在实习方面,山东双一集团、格瑞德集团等都已经成为我系的教学实践基地,在校期间,同学们可以到公司去实习,能够接触到制冷设备的制造工艺并能够了解最新的制冷技术发展趋势,锻炼实践动手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在计算机和英语课程设置上,基础教育时强调理论学习,专业教育时强调应用,从而保证四年内计算机和英语学习不断线。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其学科发展前沿;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制冷空调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营销、管理、商业贸易及检测工作,制冷空调的智能控制及软件开发工作,中央空调和冷藏库的设计、安装及运行管理工作,新型制冷空调技术与装置的研究开发工作,境外企业的商务与市场代表。
传热学
,热力学,流体力学。然后不同小方向有不同的专业课:
热能工程
方向学锅炉,汽轮机,
热电厂
。
动力机械
方向学内燃机原理,设计。制冷方向学制冷,低温。
流体机械
方向学流机原理,设计。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主要有汽车厂、摩托车厂、内燃机厂、造船厂、设计院、研究所及高校等大型企事业单位。
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公共基础课,机械类基础课(如制图、力学、金属材料等),电工电子与计算机类基础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微机应用、软件基础、CAD等),热工基础课(如传热学、热力学、燃烧学、流体力学、热工仪表与测量等);专业课和选修课有:热交换原理与技术,热工系统优化设计,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热能动力系统与装置、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制冷空调技术、动力机械、锅炉原理、供热工程、热力发电厂、太阳能工程、干燥原理与技术等。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鞍山钢铁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冶金学院
[福建] 集美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焦作工学院、郑州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南大学、长沙电力学院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工业学院
[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甘肃工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
怎么样,够不够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