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什么是煤的筛分试验

健康的雨
无情的店员
2023-01-01 12:52:34

什么是煤的筛分试验

最佳答案
动听的牛排
迷人的乌龟
2025-08-22 08:17:25

煤炭筛分试验是测定煤炭粒度组成和各粒级质量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筛分试验,可了解各种生产煤层的产块率和各不同粒度级煤的质量特征。所得的筛分资料是合理利用煤炭和制定煤炭产品质量标准的中药依据,也是设计筛选厂的依据,还可以用来指导生产。

由于每进行一次筛分试验都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因而各生产矿井一般只在制定年度计划是才适当地进行采样试验。地质勘探部门有时也做筛分试验,主要是为了新矿井建筛选厂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最新回答
单身的发卡
老实的信封
2025-08-22 08:17:25

煤炭筛分试验是测定煤炭粒度组成和各粒级质量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筛分试验,可了解各生产煤层的产块率和不同粒级煤的质量特征。所得筛分资料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制定煤炭产品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而筛分则是煤炭筛分试验最重要的操作环节,它是采用不同孔径的筛子把煤样按粒度的大小进行分级的方法。理论上,大于筛孔尺寸的煤样应全部留在筛面上;小于筛孔尺寸的煤样则全部透过筛孔落下,进而起到分级的目的。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有一些小于筛孔尺寸的颗粒不能正常透筛,另有一些大于筛孔尺寸的颗粒则透筛进入筛下粒级中。这样,势必对筛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降低试验的准确性。筛分效果的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即:煤样粒度组成、煤样的外在水分和含泥量、筛体的性能及操作者的技能等。

1 煤样粒度组成

煤样中,直径小于3/4筛孔尺寸的颗粒易于透过筛网,我们称其为“易筛粒”;粒度小于筛孔尺寸,但大于3/4孔径的颗粒不易透筛,称为“难筛粒”;直径在1~1.5倍筛孔尺寸的颗粒往往形成料层,紧贴筛网表面,使“难筛粒”不易透过,称“阻筛粒”;而直径大于1.5倍筛孔尺寸的颗粒,由于相互间空隙较大,它们所形成的料层对“易筛粒”和“难筛粒”穿过它去接近筛面的影响不大。显然,煤样中“易筛粒”和直径大于1.5倍筛孔的颗粒含量较多时,筛分速度快、效果好。而“难筛粒”和“阻筛粒”含量增加时,则会降低筛分效率,影响筛分的准确性。遇到这种情况,可减少每次过筛的给料量,使大部分颗粒(特别是难筛粒)能有机会与筛面充分接触,以得到良好的分级效果。也可用增加煤粒在筛面停留时间及增强筛板振动频率(适用于振筛机)等方法来达到分级目的。

2 煤样外在水分和含泥量

煤样中,细粒煤的含水量一般比大颗粒高。外在水分增大时,煤的粘滞性也增加,使细小颗粒附着在较大的颗粒上或使细小颗粒之间互相粘结成团,导致部分小于筛孔尺寸的煤粒不能透筛。有的煤样含有易结团的粘性矿物质,往往粘着在煤粒上或筛网上,使网孔变小,降低了筛分效率。遇到上述情况时,可在筛前预先干燥煤样,降低煤样的粘滞性或在过筛时减少每次入料量并振动筛体,使煤样不易粘连、堵孔。

3 筛分设备

筛分设备主要包括冲孔筛、编网筛、标准网筛和电动振筛机等,它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对筛分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1) 筛面的类型和形状

筛面类型分编网筛和冲孔筛,筛孔形状又分圆孔筛和方孔筛。圆孔筛都是冲孔筛,它的筛分精度高,不易磨损,寿命长,但筛面开孔率低,有效透筛面积小,筛分速度慢,产率较低。编网筛都是方孔筛,它的开孔率高,有效透筛面积大,不易堵孔,筛分速度快产率高,但筛网寿命短、易变形,变形后部分筛孔的形状大小将会改变,从而影响筛分精度。而方孔冲孔筛的性能则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在煤样粒度较大,容易对筛面造成损坏时常选用圆孔筛,而煤样粒度较小时则多使用方孔筛进行筛分。

(2) 筛体的倾角及运动状况

人工用手筛筛分时,煤样贴筛面左右移动,筛分速度较慢,劳动强度大,但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过筛时间,筛分效果易于掌握。

使用振筛机时,煤样在垂直筛板方向振动,并沿筛面坡度下滑,在此过程中完成透筛,由于振动频率较高,因此筛分的速度快、效率高。使用振筛机时要合理调整筛体的运动强度和倾角,筛体振动频率过强,煤样运动速度加快,透筛机会减少,分选不彻底;筛体振动过弱,煤样不能充分散开,也不利于透筛。筛体倾角过大,排料速度快,处理能力强,但筛分不彻底;倾角太小,筛分较完全,但排料慢,处理能力减小,由于煤样过筛时间增加,也会造成部分颗粒的破碎,影响筛分试验中各粒级产率的真实性。通常振筛机倾角调至12.5~17.5°为宜。必要时,可用下列方法检查其是否筛净,以便合理确定机械筛的主要参数(倾角等)。

方法如下:将煤样在要求的筛子过筛后,取部分筛上物复筛,符合下表规定则认为筛净,如果筛下量大于下表规定,则应把本粒级煤样全部复筛。

煤样筛分参数:

筛孔尺寸(mm) 50 25 13 6 3 0.5

入料量(kg/m2) 10 10 5 5 5 5

摇动次数(次) 2 3 6 6 10 20

筛下量(%) <3 <3 <3 <2 <2 <1.5

4 操作者技能

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在筛分试验中起着关键作用。操作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熟练地按国标规定进行正确操作,并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做到高效合理地利用各项生产资源,把对试验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降至最低点。

煤炭筛分试验是一项复杂的操作过程,试验煤样少则1~2t,多则十几吨左右,需要多人数日才能完成。而筛分是试验的核心工作,只有切实把握好筛分环节,才能准确反映煤炭的粒度组成及各粒级煤样的质量特征,使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摘自: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

刻苦的冥王星
内向的花瓣
2025-08-22 08:17:25

1.选煤

煤层形成时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煤层开采时混入顶底板及夹矸,运输装卸时又混入其他杂质,如水、木材、金属、泥沙等杂物,这不符合用户的要求。选煤就是利用煤与矿物杂质间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设法除去或减少煤中的矿物杂质,把煤分成不同质量和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要求。如炼焦用煤,要求低灰低硫,具有好的结焦性,炼出高质量的焦炭,才能用于炼铁燃烧用煤要求一定的热值,并且硫含量不能过高,以减少燃煤时产生的SO2和SO3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原煤的含矸量一般为20%~30%,经洗选后,矸石就地抛弃或利用,可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不同规格和质量的产品供给不同的用户,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如精煤供焦化厂,中煤供电厂,块煤供火车或化肥厂,末煤供电厂,以减少破碎煤的能耗。目前我国有洗煤厂约300多座,人洗原煤每年近3×108t。选煤的方法主要是重力选煤,即利用煤与矸石的密度不同(煤的密度为1.2~1.8g/cm3,矸石的密度一般为2.6~5.0g/cm3)把煤与矸石分开,如跳汰洗煤(占60%)、重介质洗煤(占23%)等方法。其次是浮游选煤(占14%),它是利用煤与矸石表面湿润性的不同(煤疏水、矸石亲水)而把它们分开,该方法适于粒度<0.5mm的粉煤。此外,还有特殊的选煤方法,如静电选、磁选、摩擦选、风选、滚筒碎选、人工拣矸等(占3%)。

2.煤可选性的评价方法

把矿物杂质从煤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工业用煤要求的难易程度称煤的可选性。目前我国评价煤可选性的方法是用±0.1邻近密度物出率来评定煤的可选性,<10%为极易选煤,10%~20%为易选煤,20%~30%为中等可选煤,30%~40%为难选煤,>40%为极难选煤。分选过程中,产物间污染最严重的是分选密度附近的物料,即分选密度高0.1和低0.1这一范围内的产物,这种产物越多,煤越难选。

评价煤可选性时需要采煤样5~10t,进行筛分和浮沉试验,并据其结果进行评价。采样可在矿井下进行,如无矿井,可用打钻孔的方法解决。

(1)煤的筛分试验

把原煤样用不同筛子进行筛分,研究各种粒度的产率和质量。不同的原煤,粒度组成不同。可据煤的粒度组成,了解煤层的产块率,大于50mm级煤的含矸率,不同粒度煤的产率和质量,为选择炼焦用煤和洗选工艺提供可靠的资料。

筛分试验用筛孔为100,50,25,13,6,3,1,0.5mm的筛子由大至小逐级筛分,得出>100,100~50,50~25,25~13,13~6,6~3,3~1,1~0.5,<0.5mm等9个级别的产品,分别称重,并测定它们的水分(Mad)、灰分(Ad)、硫分(St,d)、挥发分(Vdaf)和发热量(Qgr,d)等。对大于50mm级的各级别,应首先分为煤、夹矸煤、矸石和黄铁矿4种产品,并称重,求出产率,测定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等指标。粒度组成可用筛分粒级特征曲线表示,见图72,图中凹形曲线表示原煤中细粒级数量多,凸形曲线表示粗粒级数量多,近于直线形表示粗细粒级分布均匀。

图7-2 筛分试验曲线

(2)煤的浮沉试验

煤的浮沉试验是按筛分所得各粒级分别进行的,也可把几个粒级混合在一起进行,如50~0.5mm级等。浮沉试验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以确定煤可选性的好坏,并作为洗煤厂生产设计的依据。

浮沉试验是在装有不同密度液的桶中进行的。密度分别为1.3,1.4,1.5,1.6,1.7,1.8和2.0g/cm3,分装在7个桶中。用带有筛网(筛孔小于0.5mm)作底的桶中装上煤样,先浸入密度为1.3g/cm3的桶中,稍搅拌,密度小于1.3g/cm3的煤粒上浮,密度大于1.3g/cm3的煤粒下沉。用网勺捞起密度小于1.3g/cm3的煤粒,称重,并分析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等指标。把装煤样桶的密度液空干,放入密度为1.4g/cm3的桶中,密度为1.3~1.4g/cm3间的煤粒浮起,其余煤粒沉下。用网勺捞起密度为1.3~1.4g/cm3的煤粒,称重,并分析水分、灰分等各种化学指标,空干密度液,再把煤样桶放入密度液为1.5g/cm3的桶中,依上述方法,从1.5,1.6,1.7,1.8g/cm3一直做到密度为2.0g/cm3。这样便得出密度为<1.3,1.3~1.4,1.4~1.5,1.5~1.6,1.6~1.7,1.7~1.8,1.8~2.0和>2.0g/cm3等8个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并把结果列入表713中,得1,2,3栏中的数据。然后计算浮煤累计产率及质量(注意灰分要加权平均),得出表中4和5栏的数据。再计算沉煤的累计产率和质量,要从表的下部往上部计算(灰分要加权平均),得出表中6和7栏数据。再计算密度为1.3,1.4,1.5,1.6,1.7和1.8g/cm3时的±0.1g/cm3邻近密度物出量,便得到表中第8和9两栏的数据。据浮沉试验结果表便可制作煤的可选性曲线图(图7-3)。

绘制可选性曲线图用200mm×200mm坐标纸,左侧由上至下表示浮煤产率百分比,右侧从下往上表示沉煤产率百分比,下部横坐标从左向右表示灰分,上部横坐标从右向左表示浮沉试验密度,图中共有5条曲线,即浮物曲线β,沉物曲线θ,灰分特性曲线λ,密度曲线δ,密度±0.1曲线ε(图7-3)。

图7-3 可选性曲线

表7-11 50~0.5mm级原煤浮沉试验综合表

1)浮物曲线(β曲线):表示浮物的产率与质量的关系,由表7-11的4和5两栏的数据作出。可查出某一精煤灰分时的产率,或要求精煤的产率为多少时的灰分。

2)沉物曲线(θ曲线):表示沉物产率与质量的关系,由表7-11的6和7两栏数据作出。可查出某一沉物灰分时的产率。

3)灰分特性曲线(λ曲线):表示原煤中灰分的变化情况。取每一密度级产率的中点连成圆滑的曲线。曲线上每一点代表该点煤的灰分,图7-3左上角AB代表原煤中密度最小煤的灰分,图下方CD代表原煤中密度最大煤(矸石)的灰分。从A曲线上可看出煤灰分的变化速率和可选性的好坏,λ曲线呈凹形,说明低灰分煤多,精煤回收率高,高灰分与低灰分煤易分开,可选性好λ曲线呈凸形,说明高灰分煤多,精煤回收率低A曲线呈约45°斜线下降,表示低高灰分煤逐渐变化,可选性差。

4)密度曲线(δ曲线):表示分选密度与浮物、沉物的产率及质量的关系,由表7-11上8和4两栏数据作出。从δ曲线上,可找出任一分选密度时浮物和沉物的产率和灰分,或任一浮物产率时的分选密度。

5)密度±0.1曲线(ε曲线):表示分选密度与±0.1密度物产率的关系,由表7-11上第8和9两栏数据作出。在分选密度附近的煤粒越多,即±0.1密度物产率越多,煤越难选。如表711中,采用分选密度为1.4g/cm3时,±0.1g/cm3密度物产率,即密度为1.30~1.50g/cm3的煤粒产率为66.29%,为极难选煤如采用分选密度为1.6g/cm3时,±0.1密度物产率为7.72%,为极易选煤。可以看出,同一种煤,由于采用的分选密度不同,其可选性差别很大。故ε曲线可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分选密度,并预知煤可选性的好坏。从可选性曲线还可评定选煤效率,即把实际精煤产率与理论精煤产率进行比较便可得出。

3.影响煤可选性的因素

1)煤中矿物的成分、颗粒大小、数量及分布特点对煤的可选性影响很大。如果矿物呈结核状、团块状、粒度大,尤其是黄铁矿、菱铁矿的密度大,则易选出如果矿物呈细分散状散布煤中,粒度小,尤其是细分散状黏土矿物,如其泥化性强,易形成悬浊液,则煤难选。

2)煤岩组成也影响煤的可选性。含镜煤、亮煤多的煤,一般易选,而含暗煤、丝炭多的煤一般较难选。

3)可选性与煤的粒度有关。大粒级煤一般较易选,而小粒级煤较难选,焦煤、瘦煤脆度大,易碎,一般可选性较差。

4)可选性与分选密度有关。采用不同的分选密度,煤的可选性差别很大。考虑分选密度时,既要考虑精煤的回收率,也要考虑精煤灰分的高低,还要考虑到可选性的好坏。

合适的手机
故意的发夹
2025-08-22 08:17:25
一般来说煤炭的常规检测项目包括:硫含量、发热量,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焦渣特性。这是最基础的检测,不同单位对煤炭的指标需求不一样,所以需要检测的项目也不相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eqv ISO1171)

GB/T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eqv ISO 1928)

GB/T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eqv ISO 334\ISO 351)

GB 474­-1996 煤样的制备方法(eqv ISO 19881975)

GB 475-­19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epv ISO 1988197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检验值inspected value

检验单位按国家标准方法对被检验批煤进行采样、制样和化验所得的煤炭质量指标值。

3.2

报告值 reported values

被检验单位出具的被检验批煤的质量 指标值,包括被检验单位的测定值或贸易合同约定值、产品标准(或规格)规定值。

3.3

质量指标允许差tolerance of quality parameter

被检验单位对一批煤的某一质量指标的报告值和检验单位对同一批煤的同一质量指标的检验值的差值在规定概率下的限值。

3.4

采样基数 base for sampling

抽查或验收时,实施采样的批煤量。

4 商品煤质量抽查方法

4.1 方法提要

煤炭质量抽查单位从被抽查批煤中采取一个或数个总样,然后进行制样和有关项目测定,以抽查单位的报告值(3.2)与抽查单位的检验值(3.1)进行比较,对被抽查批煤的质量进行评定。

4.2 检验项目

4.2.1 原煤、筛选煤和其他洗煤(包括非冶炼用精煤):

检验发热量(或灰分)和全硫。

4.2.2 冶炼用精煤:

检验全水分、灰分和全硫。

4.3 煤样的采取、制备和化验

4.3.1 采样、制样和化验人员

采样、制样和化验人员应经过专门的煤炭采样、制样和化验技术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或岗位合格证书。

风趣的香氛
腼腆的麦片
2025-08-22 08:17:25

煤的粒度分为单体概念和群体概念, 其中单体颗粒度大小以其占据空间尺寸表示, 球形颗粒直径为可表示粒径, 非球形颗粒以与每边相切的长方体体积表示。

在实际加工中, 粒度一般为群体概念, 以通过某一规格筛孔来度量粒径, 用户可根据自己需求规定通过率和筛分分级。在煤炭洗选中, 对粒度认识既有单颗粒粒径 (堵塞旋流器流口、渣泵泵轮等) , 也有对粒群粒(粒度分布曲线)。

不同煤种其分级要求和洗选方式也不同, 在此将无烟煤、不粘煤、焦煤作为一类, 褐煤作为一类, 它们的粒度分级标准见下表所示 。

不同的应用场合对于商品煤的粒径也有不同要求,一般动力煤对粒径要求最低, 且电厂会配备专用破碎粉碎装置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煤炭粒度要求较高, 范围在8mm~13mm, 超过该范围会造成流化层较难形成。

煤炭市场随着客户需要而变化, 若达不到要求便会失去市场, 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从迎合市场考虑, 必须重视煤炭粒度控制问题。

扩展资料:    

煤炭的分类:

根据国家科委推荐的《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我国煤炭分为十大类,一般将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结、不粘结、长焰煤等统称为烟煤;贫煤称为半无烟煤;挥发分大于40%的称为褐煤。

无烟煤可用于制造煤气或直接用作燃料,烟煤用于炼焦、配煤、动力锅炉和气化工业;褐煤一般用于气化、液化工业、动力锅炉等。

国标把煤分为三大类,即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共29个小类。无烟煤分为3个小类,数码为01、02、03,数码中的“0”表示无烟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

烟煤分为12个煤炭类别,24个小类,数码中的十位数(1~4)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个位数(1~6)表示粘结性,数字大表示粘结性强;褐煤分为2个小类,数码为51、52,数码中的“5”表示褐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低。

在各类煤的数码编号中,十位数字代表挥发分的大小,如无烟煤的挥发分最小,十位数字为0,褐煤的挥发分最大,十位数字为5,烟煤的十位数字介于1~4之间,个位数字对烟煤类来说,是表征其粘结性或结焦性好坏。

如个位数字越大,表征其粘结性越强,如个位数字为6的烟煤类,都是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的肥煤或气肥煤类,个位数为1的烟煤类,都是一些没有粘结性的煤,如贫煤、不粘煤和长烟煤。个位数字为2~5的烟煤,他们的粘结性随着数码的增大而增强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煤炭洗选加工中粒度控制问题的优化设计分析、

百度百科——煤炭

光亮的小虾米
慈祥的墨镜
2025-08-22 08:17:25
固定碳、全硫、各形态硫、硫含量、平衡水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碳、氢、氮、磷、砷、氯、氟、铜、钴、镍、锌、钒、硒、铬、镉、铅、汞等其他元素含量)、主、次元素、内水、碳酸盐二氧化碳、煤灰熔融性、全水、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总水分、水分、灰分、挥发分、可磨性指数、结渣性、热稳定性、煤灰成分、苯萃取物、粘结指数、腐植酸产率、胶质层、筛分试验、粉尘粒度、煤沥青、低温干馏、相对氧化度、采样、浓度、表观粘度、稳定性、密度、pH、发热量、二氧化硅、氧化钙、煤灰高温粘度特性、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煤样制备、煤矿瓦斯、煤自然、煤粉细度、着火温度、抗碎强度等,以上是青岛科标检测针对煤炭的部分检测项目,你需要检测哪些?

迷人的宝贝
和谐的小海豚
2025-08-22 08:17:25
检测内容:全水、碳、氢氨、全硫、各形态硫、磷、砷、氯、氟、铜、钴、镍、锌、钒、硒、铬、铅、常量和微量元素、主次元素、发热量、密度、太酸盐二氧化碳、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可磨性指数、结渣性、热稳定性、煤灰成分、苯萃取物、粘结指数、着火温度、抗碎强度、胶质层、低温干馏、相对氧化度、筛分试验、粉尘粒度、煤沥青、二氧化硅、氧化钙、煤灰高温粘度特性、煤样制备、煤和岩石物流力学性质、煤矿瓦斯、煤自燃

英勇的盼望
疯狂的航空
2025-08-22 08:17:25
筛分试验加水是为了提高筛分效果。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湿法筛分是借助水的作用,使不同粒度的固体物料进行筛分,因此加水是为了提高筛分效果。洗煤是煤炭深加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序,从矿井中直接开采出来的煤炭叫原煤,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而且煤炭的品质也不同,内在灰分小和内在灰分大的煤混杂在一起。

含糊的酸奶
勤劳的美女
2025-08-22 08:17:25
GB 474-1996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75-19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GB 481-1993 生产煤样采样方法

GB 482-1995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GB 3812-1983褐煤蜡试样的采取和缩制方法

GB 4632-1997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GB 5751-1986 中国煤炭分类

GB 14181-1997 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GB 20426-200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89-1997 煤炭粒度分级

GBT 211-1996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212-200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3-200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214-1996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5-2003 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6-2003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GBT 217-1996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T 218-1996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219-1996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GBT 220-2001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GBT 397-1998 冶金焦用煤技术条件

GBT 476-200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T 477-1998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

GBT 478-2001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GBT 479-2000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GBT 480-2000 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GBT 483-1998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 1341-2001 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GBT 1572-2001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GBT 1573-2001 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GBT 1574-1995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GBT 1575-2001 褐煤的苯萃取物产率测定方法

GBT 2559-2005 褐煤蜡测定方法

GBT 2560-1981 褐煤蜡滴点测定方法

GBT 2561-1981 褐煤蜡中溶于丙酮物质(树脂物质)测定方法

GBT 2562-1981 褐煤蜡中苯不溶物测定方法

GBT 2563-1981 褐煤蜡灰分测定方法

GBT 2564-1981 褐煤蜡酸值和皂化值测定方法

GBT 2565-1998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GBT 2566-1995 低煤阶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GBT 3058-1996 煤中砷的测定方法

GBT 3558-1996 煤中氯的测定方法

GBT 3715-1996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GBT 3813-1983 褐煤蜡密度测定方法

GBT 3814-1983 褐煤蜡粘度测定方法

GBT 3815-1983 褐煤蜡加热损失量测定方法

GBT 3816-1983 褐煤蜡中地沥青含量测定方法

GBT 4063-2001 蒸汽机车用煤技术条件

GBT 4633-1997 煤中氟的测定方法

GBT 4634-1996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4757-2001 煤粉(泥)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方法

GBT 5447-1997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GBT 5448-1997 烟煤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 电加热法

GBT 5449-1997 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

GBT 5450-1997 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

GBT 6948-1998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

GBT 6949-1998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T 7186-1998 煤矿科技术语 选煤

GBT 7560-2001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

GBT 7561-1998 合成氨用煤技术条件

GBT 7562-1998 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7563-2000 水泥回转窑用煤技术条件

GBT 8207-1987 煤中锗的测定方法

GBT 8208-1987 煤中镓的测定方法

GBT 8899-1998 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

GBT 9143-2001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11957-2001 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

GBT 12937-1995 煤岩术语

GBT 15224.1-2004 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 灰分

GBT 15224.2-2004 煤炭质量分级 第2部分 硫分

GBT 15224.3-2004 煤炭质量分级 第3部分 发热量

GBT 15334-1994 煤的水分测定方法 微波干燥法

GBT 15458-1995 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2006)

GBT 15459-1995 煤的抗碎强度测定方法(2006)

GBT 15460-2003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电量-重量法

GBT 15588-2001 烟煤显微组分分类

GBT 15589-1995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GBT 15590-1995 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

GBT 15591-1995 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判别方法

GBT 15715-2005 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T 15716-2005 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T 16415-1996 煤中硒的测定方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GBT 16416-1996 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

GBT 16417-1996 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GBT 16658-1996 煤中铬、镉、铅的测定方法

GBT 16659-1996 煤中汞的测定方法

GBT 16660-1996 选煤厂用图形符号

GBT 16772-1997 中国煤炭编码系统

GBT 16773-1997 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GBT 17607-1998 中国煤层煤分类

GBT 17608-2006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GBT 17609-1998 铸造焦用煤技术条件

GBT 17610-1998 水煤气两段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18023-2000 烟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分类

GBT 18510-2001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

GBT 18511-2001 煤的着火温度测定方法

GBT 18512-2001 高炉喷吹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

GBT 18702-2002 煤炭安息角测定方法

GBT 18711-2002 选煤用磁铁矿粉试验方法

GBT 18712-2002 选煤用絮凝剂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855-2002 水煤浆技术条件

GBT 18856.1-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采样方法

GBT 18856.2-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浓度测定方法

GBT 18856.3-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筛分试验方法

GBT 18856.4-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GBT 18856.5-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稳定性测定方法

GBT 18856.6-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18856.7-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工业分析方法

GBT 18856.8-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全硫测定方法

GBT 18856.9-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密度测定方法

GBT 18856.10-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GBT 18856.11-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碳氢测定方法

GBT 18856.12-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氮测定方法

GBT 18856.13-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灰成分测定方法

GBT 18856.14-2002 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水煤浆pH值测定方法

GBT 19092-2003 煤粉浮沉试验方法

GBT 19093-2003 煤粉筛分试验方法

GBT 19094-2003 选煤厂 流程图原则和规定

GBT 19222-2003 煤岩样品采取方法

GBT 19224-2003 烟煤相对氧化度测定方法

GBT 19225-2003 煤中铜、钴、镍、锌的测定方法

GBT 19226-2003 煤中钒的测定方法

GBT 19227-2003 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 半微量蒸汽法

GBT 19494.1-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1部分:采样方法

GBT 19494.2-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

GBT 19494.3-2004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3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

GBT 19560-2004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容量法

GBT 19952-2005 煤炭在线分析仪测量性能评价方法

GBT 20104-2006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

GBT 20475.1-2006 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

文艺的硬币
糟糕的机器猫
2025-08-22 08:17:25
在整个选煤过程中,准备阶段和产品处理阶段的流程,已基本模式化,只是因设备选型和产品水分指标要求上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流程环节可能有所增减,而其各自的任务不变。变化比较多的主要是洗选作业,要根据原煤的可选性、伴生矿物状况、产品质量和品种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种选煤方法的优势,实行各种选煤方法的经济合理的配合,组成不同的流程。并要采用不同设备,生产出质量和品种都符合要求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能的条件下,把原煤中的伴生矿物选别成有用的产品,化害为利或化无用为有用,进一步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例如在选煤中增加必要的作业环节,把伴生的黄铁矿分选成为硫精矿等。

选煤也称洗煤。从原煤中分选出符合用户质量要求的精煤的过程。炼焦用煤对灰分、硫分均有一定要求,必须使用用经过洗选的精煤。煤的岩相组成以及煤中矿物质的数量、种类、性质和分布状态,都是影响煤的可选性的因素。针对原煤可选性的难易程度,选煤厂常用的工艺有跳汰、重介旋流器、重介浅槽、动筛跳汰、浮选等。其它选煤方法还有风选、螺旋分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