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煤炭指标CSR怎样才算好

阔达的老师
坦率的店员
2023-01-01 12:41:02

煤炭指标CSR怎样才算好

最佳答案
外向的绿茶
凶狠的舞蹈
2025-08-22 01:39:20

CSR(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也就是反应后强度。是美国作煤炭分级的一个普通指标.由于固定碳是全部真正的碳,其含量的多少,对于焦炭是很重要的.适于炼焦的煤炭, 固定碳限于 69-78%.

最新回答
坚定的小丸子
霸气的小海豚
2025-08-22 01:39:20

CSR(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也就是反应后强度。

你可以参考下面的信息,煤炭的CSR跟这个很相似。

http://baike.baidu.com/view/2417430.htm

光亮的黑米
陶醉的硬币
2025-08-22 01:39:20
     大连商品交易所焦煤交割质量标准

      (F/DCE JM001-201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的焦煤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运输要求等。

      1.2 本标准规定的焦煤是指经过洗煤厂洗选,质量指标满足生产焦炭要求的焦煤,产地不限。

      1.3 本标准适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焦煤合约交割标准品和替代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1 中国煤炭分类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479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GB/T 5447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GB/T 6948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

      GB/T 15591 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判别方法

      GB/T 397 炼焦用煤技术条件

      GB/T 3715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GB 475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Q/CY-MKZY-006-2012 炼焦煤炼焦试验方法 40KG试验焦炉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15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质量要求

      4.1 标准品质量要求

      4.2 替代品质量差异升贴水

      4.3试验焦炉实验生成焦炭反应后强度(CSR)>50%。

      4.4 镜质体随机反射率标准差(S) ≤0.13。

      4.5 水分Mt≤8.0%。水分含量大于8.0%的,按超过部分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一位扣重(例如,实测水分为9.32%,扣重1.3%)。

5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5.1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照GB 475的规定执行

      5.2 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按照GB/T 212的规定执行

      5.3 硫分的测定按照GB/T 214的规定执行

      5.4 粘结指数的测定按照GB/T 5447的规定执行

      5.5 胶质层最大厚度的测定按照GB/T 479的规定执行

      5.6 镜质体随机反射率的测定按照GB/T 6948的规定执行

      5.7 镜质体随机反射率标准差的判别按照GB/T 15591的规定执行

      5.8试验焦炉实验生成焦炭反应后强度的测定按照Q/CY-MKZY-006-2012的规定执行。

6 运输要求

      焦煤应当用洁净的火车车厢、汽车车厢、轮船船舱或其它运输工具装运。

7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大连商品交易所负责解释。

虚幻的万宝路
闪闪的小蚂蚁
2025-08-22 01:39:20

焦炭热强度是反映焦炭热态性能的一项机械强度指标。它表现焦炭在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气氛下,同时经受热应力和机械力时,抵抗破碎和磨损的能力。

焦炭是传统高炉炼铁工艺不可缺少的燃料。 近年来,随着高炉喷吹燃料技术的发展,焦比不断下降,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成 为限制高炉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用于高炉冶炼的焦炭通常需要满足成分、粒度和强度等三个方面的质量要求,如固定C含量 高、灰分低、有害元素含量低,粒度为40~60 mm 且均匀,冷强度高等。为了保证焦炭在炉内温度和气氛条件下抗破碎和磨损的能力,还要求焦炭具 有一定的热强度(反应后强度和较弱的反应性)。

扩展资料:

质量要求

通常,高炉冶炼对焦炭质量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化学成分

要求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 。固定碳含量高,焦炭提供的热量和还原剂多,焦炭灰分高,高炉渣量将增加;灰分与焦质的胀性不同,在高炉内加热后,灰分颗粒周围产生裂纹,使焦炭强度降低;灰分中的碱金属等对焦炭碳溶反应起催化作用,使焦炭反应性增高,影响反应后强度。

此外,还要求焦炭挥发份含量低,焦炭水分稳定在较低水平,硫、磷和碱金属等有害元素含量低。

2,冷态机械强度

包括焦炭抗碎强度M40和抗磨强度M10 指标,冷态强度与风口焦炭的粒度组成、平均粒度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整体反映了焦炭在高炉内保持粒度的能力,因而被用作日常生产检验指标。

3,粒度

焦炭粒度要求均匀,平均粒度保持在40~50 mm水平。具体要求根据高炉容积、操作水平和指标水平略有不同。

4,高温性能

焦炭高温性能包括反应性CRI 和反应后强度CSR,反应性是衡量焦炭在高温状 态下与 CO2 碳溶反应能力的稳定性指标;反应后强度是衡量焦炭在经受CO2 和碱金属侵蚀状态下,保持高温强度的能力。通常认为焦炭反应后强度CSR 比冷强度指标更能反映焦炭的质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焦炭热强度

含蓄的镜子
超帅的大米
2025-08-22 01:39:20
你的指标是冶金焦炭,他的抗碎强度,M40>84。耐磨强度M10<7.0. 灰分Ad<12.5. 硫份St,d<0.65%.挥发分Vdaf<1.8. 反应性cri<28 . 反应强度csr>63. 水分M5.0. 粉粒(<25mm,<5%). 你可看标准GB/T1996-2003

烂漫的羽毛
光亮的月饼
2025-08-22 01:39:20

焦炭的热强度测定方法是称取200g焦炭试样颗粒大小是23-25mm,置于高温反应器中,把高温反应器置于焦炭反应性测定仪中,按启动键设备开始按程序升温,等温度升到1100±5℃时与二氧化碳反应2小时后,以焦炭质量损失的百分数表示焦炭反应性(CRI%)。高温反应后的焦炭经I型转鼓试验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占反应后焦炭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反应后强度(CSR%)。 (最新国标标定用设备:PL-500F焦炭反应性测定仪)

焦炭反应性是指焦炭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等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焦炭反应后强度是指反应后的焦炭在机械力和热应力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损的能力。焦炭在高炉炼铁、铸造化铁和固定床气化过程中,都要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由于焦与氧和水蒸气的反应有与二氧化碳间的反应相类似的规律,因此大多数国家都用焦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特性评定焦炭反应性(CSR%)。

焦炭反应性(CRI)指标以损失的焦炭质量与反应前焦样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焦炭反应性按如下公式计算:

CRI=(m-m1)/m×100%

式中:CRI-焦炭反应性,%

m-焦炭试样质量,g

m1-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g。

焦炭反应后强度(CSR)指标以转鼓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占反应后残余焦炭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反应后强度按如下公式计算:

CSR=m2/m1×100%

式中:CSR-反应后强度,%

m2-转鼓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质量,g

m1-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g。

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的重复性,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CRI:r≤2.4%

CSR:r≤3.2%

潇洒的花卷
无奈的小兔子
2025-08-22 01:39:20

中国到2008年一直都是煤净出口国,从08年开始成为了煤净进口国,占有全世界30%的海运煤和过去5年100%的增量。

从去年进口量看,我国煤炭进口主要源自五个国家,分别为: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及越南,五国合计占我国煤炭进口总量的85%以上。

中国之所以进口煤炭并不是中国缺乏煤炭资源,中国目前煤炭保有储量为13000亿吨,每年使用煤炭仅为32-34亿吨(统计口径的差异),所以煤炭大致可以供国人使用300年以上。此外,随着新发现的煤炭的出现,今后若干年内,保有储量不一定是减少。

之所以进口煤炭,有人说是因为利益集团垄断资源,导致煤炭价格偏高,而使得国际市场价格相形见绌,煤炭用户自然会选择相对便宜的进口煤,而国际市场确实受国内需求的影响,一路飘高。因此,打破垄断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而之所以是高价,并不怪国外煤炭生产和贸易商黑心,而是我们国内的价格高得离谱,国外煤炭生产商仅仅是搭上了中国国有企业垄断的车而已!

知乎上有人回答说:一是价格低廉,前几年进口煤炭尤其是进口焦煤和国内焦煤价格差价能达到两百以上。二是进口煤炭品质好,以澳洲焦煤为例,风景煤灰分9.8,全硫分0.61,csr74,该品质相对国内焦煤好,硫分低相对钢厂去硫成本低,排放和环保好控制。三是方便,中国北部靠港地区,买国内煤炭不放便,尤其是像广东,离澳洲印尼近,山西的煤到厂运费200以上。四是进口煤炭里大部分为电煤,动力煤,为电厂使用,国内主要电厂热衷采购澳洲 印尼煤来使用,南方电厂也是考虑进口煤炭采购较方便。

目前,进口煤继续冲击国内市

产能过剩是煤炭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国家发展先进煤炭企业速度快过淘汰落后产能速度,违法违规煤炭建设与进口煤猛烈增长都使得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加剧。

一边是新环保法与舆论对煤炭企业的施压,另一边是煤炭企业盈利堪忧。加快转型速度,成为当下煤炭企业最应发力的重点。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与治霾力度增强,未来煤炭企业采用环保设备,发展清洁煤,减少环境污染也将成为大势所趋。

进口煤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有关部门正在讨论修改《关于严格控制劣质煤炭进口有关措施》,要求限制进口煤,未来一段时间,国家也可能出台政策控制进口,国家相关部门将严控劣质煤进口,力促煤炭贸易健康发展。

但措施的出台,以及作用的显现尚需时日。短期看,国内煤炭无法完全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聪明的汽车
知性的台灯
2025-08-22 01:39:20
很明显是煤的指标,煤也分好多种,能炼出焦炭的煤有:气煤、肥煤、主焦煤、1/3焦煤、瘦煤。

而焦炭的指标里没有G值 和Y值的,也没有粘结指数。

以下为焦炭指标(复制的QQ389605789 回答)

焦炭指标

指标 等级 粒度 指标影响

>40 >25

灰分Ad% Ⅰ ≤12.0 "灰分偏大增加焦比(焦炭使

用量)"

Ⅱ ≤13.5

Ⅲ ≤15.0

硫分St.d% Ⅰ ≤0.60 高炉炼铁的有害杂质

Ⅱ ≤0.80

Ⅲ ≤1.00

机械强度 M25% Ⅰ ≥92.0 机械强度偏低,倒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焦粉

Ⅱ ≥88.0

Ⅲ ≥83.0

M40% Ⅰ ≥80.0

Ⅱ ≥76.0

Ⅲ ≥72.0

M10% Ⅰ M25时≤7.0;M40时≤7.5

Ⅱ ≤8.5

Ⅲ ≤10.5

反应性CRI% Ⅰ ≤30 450m³以上高炉使用焦炭的重要指标,高炉越大对反应后强度要求越高,反应性要求越低

Ⅱ ≤35

Ⅲ ——

反应后强度CSR% Ⅰ ≥55

Ⅱ ≥50

Ⅲ ——

挥发分Vdaf% ≤1.8 挥发分高低判断焦炭的生熟

水含量Mt% 4.0±1.0 5.0±2.0 水分大增加运输成本

焦末含量% ≤4.0 ≤5.0 增加焦炭使用量

淡然的灰狼
忧心的嚓茶
2025-08-22 01:39:20
一)从成分上说:1.碳:主要可燃成分,占50-95%,含碳越高,燃点越高,越容易着火。2.氢:占2-4%,H的发热量很高。会占煤的一部分发热量,越大越好。3.氧:起到助燃的作用。4.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要避免。5.氮:燃烧时,随着烟气一同排出,损失热量。6.灰分:含的越少越好,是垃圾。7.水分:对煤的燃烧有影响。含适量的水分,可以放出H,但含水太多了,着火难,烟气含水大。8.磷:是占很少的,有的煤种基本不含,磷也可以燃烧放出热量。二)要从工业分析:1.挥发分:占15-20%,越高越好,越高发热量越高。2.固定碳:燃烧C和CO都可提供热量。3.灰分及溶渣:占2-5%,灰分高的煤,易熔渣和结焦。4.水分:像上面说的。

碧蓝的荔枝
灵巧的帅哥
2025-08-22 01:39:20
炼焦煤准备的工序之一。炼焦或碳化前煤料的一个重要准备过程。即为了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焦炭,把不同煤牌号的炼焦用煤按适当的比例配合起来。 炼焦用煤品种较多,应用配煤技术,不仅能保证焦炭质量,还能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资源。配煤技术涉及煤的多项工艺性质、结焦特性和灰分、硫分、挥发分的配合性质和煤的成焦机理等。长期以来,配煤试验一直是选定配煤方案、验证焦炭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配煤技术程序。配煤方法有配煤槽配煤和露天配煤厂配煤两种。 配煤理论简介: 当前世界各国炼焦煤资源稀缺,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质量及其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炼焦煤资源中强粘结性煤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考虑到经济效益及现实情况,国内外各焦化厂都在致力于配煤方案的研究。虽然方案千变万化,而配煤的原理却不外乎胶质层重叠原理、互换性原理、共炭化原理这三种。 1 胶质层重叠原理 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准确预测焦炭强度,按Jb-Vdaf“米”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2 互换性配煤原理 焦炭质量取决于炼焦煤中的活性组分、惰性组分含量及炼焦操作条件。单种煤的变质程度决定其活性组分的质量,镜质组平均组最大反射率是反映单种煤的变质程度的最佳指标。目前应用煤岩学指导配煤,很多焦化厂都有自己的配煤方案,但一般都是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反射率直方图及镜惰比三个参数作为煤岩学配煤参数。根据互换性配煤原理,当配煤有较强粘结性时,加入一定量焦粉或无烟煤有利于焦炭质量提高,回配3%~5%的焦粉代替瘦煤炼焦,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同样煤质情况下不添加粘结剂,要保证焦炭质量,焦粉的细度至关重要。 3 共炭化原理 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为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外Collin在400℃下将废塑料与煤焦油沥青共热解,收集热解油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粘结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结焦性;乌克兰的研究工作则是利用配煤同塑脂废料共焦化,由于芳香结构的有机物对配煤的结焦性具有良好的影响,所得焦炭强度得以提高,并获得贵重的化学产品。国内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李保庆等利用10g固定床反应器研究废塑料与煤共焦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废塑料添加量不超过5%时,煤气产率增加,焦油收率提高,焦油中脂肪烃和甲基化芳香化合物明显增加,而半焦性质基本不受影响。研究认为,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可行。该所曾对几种沥青与重庆焦化渣用Corbett法进行了组成分析,研究表明,减压渣油和丙烷脱沥青饱和烃含量较高,沥青质很少,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差。热裂化渣油和乙烯焦油含有相当高的芳烃与沥青,QI少,因此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好。煤焦油沥青具有较高的芳香性能,因此溶剂性能较好,但QI含量高,对焦油过程中间相发展不利。 焦炭质量预测 1 焦炭灰分、硫分预测 在生产状况稳定的条件下,焦炭的灰分、硫分与配合煤的灰分、硫分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一般预测模型为: Y=aX+b 应用数理统计中最小二乘法确定方程中的回归系数a,b,并以此控制配合煤的灰分、硫分,以及调整单种煤使用的比例和为选择煤源提供参考。 2 焦炭冷态强度预测 焦炭冷态强度(指M40、M10)预测所采用的指标一般为煤化度指标和粘结性指标。预测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煤的工艺指标为参数,如Vdaf与C.I.、MF、G、y的组合,一般常用Vdaf与G的组合,因为这两个因素对焦炭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一般Vdaf为28%~32%,G为88%~72%或y为14~18mm。配煤的挥发分升高,焦炭裂纹增多,强度下降,特别是M40,配煤挥发分每变化±1%,M40变化±2.0%,M10变化±0.2%;第二类是以煤岩指标为参数进行预测;第三类在考虑配合煤指标的同时,也考虑炼焦煤准备和炼焦工艺条件。 3 热态性质预测法 焦炭的热态性质通常采用焦炭的反应性指数(CRI)和反应后强度(CSR)来表示。预测方法有三种:(1)焦炭冷态指标预测法:这类方法主要基于焦炭冷态性质指标,如焦炭强度(M40、M10)、气孔率与气孔分布、光学组织等来预测。(2)配合煤指标预测法: 该方法依据配合煤反射率、粘结性、惰性物含量以及配合煤其他性质,如灰分、挥发分、灰组成等进行预测。多数预测模型仅限于生产实践数据或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适用范围也局限于各自炼焦煤种(3)单种煤性质预测法:冯安祖等从单种煤性质入手,研究了不同单种煤的煤化度指标(挥发分、镜质组最大反射率)、粘结性指标、灰组成与其焦炭热性质的关系。认为煤的挥发分与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挥发分位于22%~26%以及Rmax为1.1~1.2 左右,单种焦的热性质最佳。单种煤的粘结指数(G)、胶质层厚度(y)、全膨胀(a+b)、基氏流动度(lgMF)与焦炭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之间存在基本一致的规律性。 4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应用 如宝钢配煤专家系统,该系统由煤资源信息系统、单种煤信息系统、配合煤信息系统、焦炭质量预测系统及生产控制系统构成。包括了单种煤到配合煤、由配合煤到焦炭的正向推理过程和对应的反向推理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包含确定性的关系和领域专家的经验。该研究的专家配煤系统主要由优化控制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和故障诊断子系统组成。优化控制子系统主要完成焦炭质量预测、配煤比计算和专家自学习三大功能。因为混合煤的煤质特性与各组成单煤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所以采用了神经网络建立焦炭质量模型。计算配煤比需要应用规则模型。自学习是根据检测到的实际值与计算出来的各种中间结果,自动地修改数学模型或形成新的规则模型。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单种煤的性质参数、配合煤及焦炭的质量目标、配煤工艺的设计参数、系统优化参数、数学模型的计算参数等;故障诊断子系统组成由锁控制、实时监控、故障诊断与报警处理、参数调节、远程监控五模块构成。目标是使该系统可任意查询、提取、组合、比较、打印各种指标,并可绘制趋势图,文件能区分各种权限进行相互交流和传递,具备在线查询及留有其他接口,供其他部门连接。 发展配煤炼焦技术的建议 (1)发展配煤炼焦技术历来是我国合理利用炼焦煤资源和提高焦炭质量的主要措施。但是配煤技术在研究开发上没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在生产上没有大的进步,这是我国当前焦炭质量低的主要症结之一。发展配煤技术涉及多方面技术和需要一定的条件。当前我国各焦化厂和科研、设计院所,都不具备独立研究开发配煤技术的能力,因此必须统一规划、协调,联合科研、设计、生产多方面的力量,集中一批优秀科技人员,并得到足够的资助,经过数年努力攻关才有希望取得成功。 (2)提高焦炭质量的另一个主要措施是采用煤预处理技术。我国除宝钢等个别企业采用配型煤工艺外,绝大多数焦化厂没有采用煤预处理工艺,这也是我国焦炭强度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种煤预处理工艺适于不同的炼焦煤和要求不同的条件,因此采用该工艺时要根据本厂炼焦煤特点和条件,通过试验选择适当的煤预处理工艺。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华东、东北和华北等地区的焦化厂,可采用捣固、配型煤、煤干燥(调湿)及风动选择粉碎等预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在世界上都已工业化,在支持个别有条件的企业引进这些技术的同时,应组织科研、设计和生产等单位联合消化,并进一步研究开发使之发展成为能向其它企业推广应用的技术。 配煤工具软件的使用: 传统的配煤计算主要是人工进行,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人们把固定的配煤计算方法写入软件,运用计算机技术轻松快捷实现配煤计算分析。主要目的是:1、减轻人工计算的繁杂程度;2、全配煤方案提供参考,以便优化配煤方案,拓展人工配煤思路,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主流软件有《胜龙配煤量化分析系统 》《胜龙配煤通》系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