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指标CSR怎样才算好
CSR(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也就是反应后强度。是美国作煤炭分级的一个普通指标.由于固定碳是全部真正的碳,其含量的多少,对于焦炭是很重要的.适于炼焦的煤炭, 固定碳限于 69-78%.
CSR(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也就是反应后强度。
你可以参考下面的信息,煤炭的CSR跟这个很相似。
http://baike.baidu.com/view/2417430.htm
(F/DCE JM001-201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的焦煤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运输要求等。
1.2 本标准规定的焦煤是指经过洗煤厂洗选,质量指标满足生产焦炭要求的焦煤,产地不限。
1.3 本标准适用于大连商品交易所焦煤合约交割标准品和替代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1 中国煤炭分类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479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GB/T 5447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GB/T 6948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
GB/T 15591 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判别方法
GB/T 397 炼焦用煤技术条件
GB/T 3715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GB 475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Q/CY-MKZY-006-2012 炼焦煤炼焦试验方法 40KG试验焦炉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15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质量要求
4.1 标准品质量要求
4.2 替代品质量差异升贴水
4.3试验焦炉实验生成焦炭反应后强度(CSR)>50%。
4.4 镜质体随机反射率标准差(S) ≤0.13。
4.5 水分Mt≤8.0%。水分含量大于8.0%的,按超过部分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一位扣重(例如,实测水分为9.32%,扣重1.3%)。
5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5.1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照GB 475的规定执行
5.2 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按照GB/T 212的规定执行
5.3 硫分的测定按照GB/T 214的规定执行
5.4 粘结指数的测定按照GB/T 5447的规定执行
5.5 胶质层最大厚度的测定按照GB/T 479的规定执行
5.6 镜质体随机反射率的测定按照GB/T 6948的规定执行
5.7 镜质体随机反射率标准差的判别按照GB/T 15591的规定执行
5.8试验焦炉实验生成焦炭反应后强度的测定按照Q/CY-MKZY-006-2012的规定执行。
6 运输要求
焦煤应当用洁净的火车车厢、汽车车厢、轮船船舱或其它运输工具装运。
7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大连商品交易所负责解释。
焦炭热强度是反映焦炭热态性能的一项机械强度指标。它表现焦炭在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气氛下,同时经受热应力和机械力时,抵抗破碎和磨损的能力。
焦炭是传统高炉炼铁工艺不可缺少的燃料。 近年来,随着高炉喷吹燃料技术的发展,焦比不断下降,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成 为限制高炉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用于高炉冶炼的焦炭通常需要满足成分、粒度和强度等三个方面的质量要求,如固定C含量 高、灰分低、有害元素含量低,粒度为40~60 mm 且均匀,冷强度高等。为了保证焦炭在炉内温度和气氛条件下抗破碎和磨损的能力,还要求焦炭具 有一定的热强度(反应后强度和较弱的反应性)。
扩展资料:
质量要求
通常,高炉冶炼对焦炭质量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化学成分
要求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 。固定碳含量高,焦炭提供的热量和还原剂多,焦炭灰分高,高炉渣量将增加;灰分与焦质的胀性不同,在高炉内加热后,灰分颗粒周围产生裂纹,使焦炭强度降低;灰分中的碱金属等对焦炭碳溶反应起催化作用,使焦炭反应性增高,影响反应后强度。
此外,还要求焦炭挥发份含量低,焦炭水分稳定在较低水平,硫、磷和碱金属等有害元素含量低。
2,冷态机械强度
包括焦炭抗碎强度M40和抗磨强度M10 指标,冷态强度与风口焦炭的粒度组成、平均粒度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整体反映了焦炭在高炉内保持粒度的能力,因而被用作日常生产检验指标。
3,粒度
焦炭粒度要求均匀,平均粒度保持在40~50 mm水平。具体要求根据高炉容积、操作水平和指标水平略有不同。
4,高温性能
焦炭高温性能包括反应性CRI 和反应后强度CSR,反应性是衡量焦炭在高温状 态下与 CO2 碳溶反应能力的稳定性指标;反应后强度是衡量焦炭在经受CO2 和碱金属侵蚀状态下,保持高温强度的能力。通常认为焦炭反应后强度CSR 比冷强度指标更能反映焦炭的质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焦炭热强度
焦炭的热强度测定方法是称取200g焦炭试样颗粒大小是23-25mm,置于高温反应器中,把高温反应器置于焦炭反应性测定仪中,按启动键设备开始按程序升温,等温度升到1100±5℃时与二氧化碳反应2小时后,以焦炭质量损失的百分数表示焦炭反应性(CRI%)。高温反应后的焦炭经I型转鼓试验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占反应后焦炭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反应后强度(CSR%)。 (最新国标标定用设备:PL-500F焦炭反应性测定仪)
焦炭反应性是指焦炭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等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焦炭反应后强度是指反应后的焦炭在机械力和热应力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损的能力。焦炭在高炉炼铁、铸造化铁和固定床气化过程中,都要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由于焦与氧和水蒸气的反应有与二氧化碳间的反应相类似的规律,因此大多数国家都用焦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特性评定焦炭反应性(CSR%)。
焦炭反应性(CRI)指标以损失的焦炭质量与反应前焦样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焦炭反应性按如下公式计算:
CRI=(m-m1)/m×100%
式中:CRI-焦炭反应性,%
m-焦炭试样质量,g
m1-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g。
焦炭反应后强度(CSR)指标以转鼓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占反应后残余焦炭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反应后强度按如下公式计算:
CSR=m2/m1×100%
式中:CSR-反应后强度,%
m2-转鼓后大于10mm粒级焦炭质量,g
m1-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g。
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的重复性,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CRI:r≤2.4%
CSR:r≤3.2%
中国到2008年一直都是煤净出口国,从08年开始成为了煤净进口国,占有全世界30%的海运煤和过去5年100%的增量。
从去年进口量看,我国煤炭进口主要源自五个国家,分别为: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及越南,五国合计占我国煤炭进口总量的85%以上。
中国之所以进口煤炭并不是中国缺乏煤炭资源,中国目前煤炭保有储量为13000亿吨,每年使用煤炭仅为32-34亿吨(统计口径的差异),所以煤炭大致可以供国人使用300年以上。此外,随着新发现的煤炭的出现,今后若干年内,保有储量不一定是减少。
之所以进口煤炭,有人说是因为利益集团垄断资源,导致煤炭价格偏高,而使得国际市场价格相形见绌,煤炭用户自然会选择相对便宜的进口煤,而国际市场确实受国内需求的影响,一路飘高。因此,打破垄断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而之所以是高价,并不怪国外煤炭生产和贸易商黑心,而是我们国内的价格高得离谱,国外煤炭生产商仅仅是搭上了中国国有企业垄断的车而已!
知乎上有人回答说:一是价格低廉,前几年进口煤炭尤其是进口焦煤和国内焦煤价格差价能达到两百以上。二是进口煤炭品质好,以澳洲焦煤为例,风景煤灰分9.8,全硫分0.61,csr74,该品质相对国内焦煤好,硫分低相对钢厂去硫成本低,排放和环保好控制。三是方便,中国北部靠港地区,买国内煤炭不放便,尤其是像广东,离澳洲印尼近,山西的煤到厂运费200以上。四是进口煤炭里大部分为电煤,动力煤,为电厂使用,国内主要电厂热衷采购澳洲 印尼煤来使用,南方电厂也是考虑进口煤炭采购较方便。
目前,进口煤继续冲击国内市
产能过剩是煤炭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国家发展先进煤炭企业速度快过淘汰落后产能速度,违法违规煤炭建设与进口煤猛烈增长都使得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加剧。
一边是新环保法与舆论对煤炭企业的施压,另一边是煤炭企业盈利堪忧。加快转型速度,成为当下煤炭企业最应发力的重点。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与治霾力度增强,未来煤炭企业采用环保设备,发展清洁煤,减少环境污染也将成为大势所趋。
进口煤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有关部门正在讨论修改《关于严格控制劣质煤炭进口有关措施》,要求限制进口煤,未来一段时间,国家也可能出台政策控制进口,国家相关部门将严控劣质煤进口,力促煤炭贸易健康发展。
但措施的出台,以及作用的显现尚需时日。短期看,国内煤炭无法完全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而焦炭的指标里没有G值 和Y值的,也没有粘结指数。
以下为焦炭指标(复制的QQ389605789 回答)
焦炭指标
指标 等级 粒度 指标影响
>40 >25
灰分Ad% Ⅰ ≤12.0 "灰分偏大增加焦比(焦炭使
用量)"
Ⅱ ≤13.5
Ⅲ ≤15.0
硫分St.d% Ⅰ ≤0.60 高炉炼铁的有害杂质
Ⅱ ≤0.80
Ⅲ ≤1.00
机械强度 M25% Ⅰ ≥92.0 机械强度偏低,倒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焦粉
Ⅱ ≥88.0
Ⅲ ≥83.0
M40% Ⅰ ≥80.0
Ⅱ ≥76.0
Ⅲ ≥72.0
M10% Ⅰ M25时≤7.0;M40时≤7.5
Ⅱ ≤8.5
Ⅲ ≤10.5
反应性CRI% Ⅰ ≤30 450m³以上高炉使用焦炭的重要指标,高炉越大对反应后强度要求越高,反应性要求越低
Ⅱ ≤35
Ⅲ ——
反应后强度CSR% Ⅰ ≥55
Ⅱ ≥50
Ⅲ ——
挥发分Vdaf% ≤1.8 挥发分高低判断焦炭的生熟
水含量Mt% 4.0±1.0 5.0±2.0 水分大增加运输成本
焦末含量% ≤4.0 ≤5.0 增加焦炭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