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化石能源,用可再生资源也能造轮胎了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只要电池内的能量来源于可再生资源,远程电动车就能摆脱石油等液态燃料的关键性限制了。然而,就算是用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的特斯拉也不能完全摆脱化石燃料的限制。即使生产过程中我们对所使用的化石燃料的派生忽略不计,汽车内部还有很多来自石油的塑料配件。再者,就算你不把这些和化石燃料相关的东西包括在内,你还是会陷入僵局——汽车的轮胎总不能忽略不计吧。
轮胎的生产过程
汽车轮胎算得上是任何汽车中的最不环保的一部分了。它们是用树上长的天然橡胶和异戊二烯制成的。异戊二烯来源于石油,通过化学的裂化反应而获得;它是所有轮胎中的关键分子。尽管科学家在过去付出了巨大努力,用可再生资源研发轮胎总是渴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事实证明这的确具有极大挑战性。直至最近,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团队表明他们已完善一个三步式的化学工艺,通过这个工艺,我们可以从类似树木和草等可再生生物中提取异戊二烯。
为了用可再生资源生产轮胎,科学家过去集中精力于生物过程的研究。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尝试了生物的发酵——这是一个类似生产乙醇的过程——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事实证明,要从微生物中提取异戊二烯分子是极具挑战性的。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可持续发展聚合物中心的团队也在生物过程中应用了微生物,但他们加入了一些新步骤,以生产稳定的异戊二烯分子。化学工程和材料学副教授Paul Dauenhauer和他的同事开始用源于生物的糖做试验,这里的生物包括玉米、树木等所有生物。接着,这些糖发酵并产生衣康酸。加入金属催化剂后,衣康酸与氢反应并形成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呋喃就是合成异戊二烯的关键中间分子。
在实验室中的搅拌釜反应器中,生物衍生的化学物质进行催化转化并形成可再生分子。图片来源:明尼苏达大学
最后一步就是把脱水的甲基-四氢呋喃转化成异戊二烯,这就是突破的所在。科学家在明尼苏达大学发现了另一种用于此项实验的催化剂,名为P-SPP(Phosphoros Self-Pillared Pentasil)。这种神奇的催化剂有着显著的高达90%的催化效率,也就是说,大部分催化而得的产物都是异戊二烯。
“类似S-PPP的新型含P沸石催化剂有着惊人的效果,” Dauenhauer说。“这种新型的固体酸催化剂展现出显著提升的催化效果,这使得可再生的异戊二烯成为一种可能。”
作为世界知名的高分子化合物专家和明尼苏达大学化学工程和材料学的董事教授,Frank Bates说:“经济友好型的生物源异戊二烯具备扩展国内汽车轮胎生产的潜力,人们可以使用可再生、现成的资源来生产轮胎,而非化石燃料。这项发明也会极大地影响很多其他技术先进的橡胶产品。”
蝌蚪五线谱编译自zmescience,译者 李二宝,转载须授权
废旧轮胎处理压力大废旧轮胎被称为黑色污染,其回收和处理技术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也是环境保护的难题。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 1 5 亿条轮胎报废,其中北美占大约 4 亿条,西欧占近 2 亿条,日本 1 亿条。在上世纪 90 年代,世界各国最普遍的做法是把废旧轮胎掩埋或堆放。但随着地价上涨,征用土地作轮胎的掩埋/堆放场地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废旧轮胎大量堆积,极易引起火灾,造成第二次公害。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废旧轮胎带来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世界新胎和翻新胎比例平均水平为 1 0 : 1 ,而中国仅为 26 : 1 。国外严重污染环境的再生胶生产企业早已被淘汰,而中国再生胶仍是废轮胎利用的主要深加工产品,不少企业还处于技术水平低、二次污染重的作坊式生产。废旧轮胎散落于民间,没有形成一个通畅的回收系统,交易未形成市场,回收困难,加工企业得不到充足胎源。为此,国家经贸委目前正在起草《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同时也在抓紧制定轮胎翻新与修补安全技术标准。废旧轮胎翻新处理和利用废旧轮胎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旧轮胎翻新;二是废轮胎的综合利用。翻新是利用废旧轮胎的主要和最佳方式,就是将已经磨损的、废旧轮胎的外层削去,粘贴上胶料,再进行硫化,重新使用。1 轮胎翻新效益大,好处多目前翻新是发达国家处理废旧轮胎的主要方式,目前世界翻新轮胎 ( 翻胎 ) 年产量约 8 000 多万条,为新胎产量的 7 %。在良好的使用、保养条件下,一条轮胎可以翻新多次,具体地说尼龙帘线轮胎可翻新 2 ~ 3 次,钢丝子午线轮胎可翻新 3 ~ 6 次。每翻新一次,可重新获得相当于新轮胎 60 %~ 90 %的使用寿命,平均行驶里程大约为 5 ~ 7 万 km 。通过多次翻新,至少可使轮胎的总寿命延长 1 2 倍,而翻新一条废旧轮胎所消耗的原材料只相当于制造一条同规格新轮胎的 1 5 %~ 30 %,价格仅为新轮胎的 20 % 50 %。可见翻新废旧轮胎不仅有利环保,而且好处多:①节约资源。②降低成本。③节省能源。世界汽车专家认为,翻新胎可以按照新胎同样的合法速度行驶,在安全、性能和舒适程度上不亚于新胎。2 轮胎翻新方法多传统的轮胎翻新方式是将混合胶粘在经磨锉的轮胎胎体上,然后放入固定尺寸的钢质模型内,经过温度高达 1 5 0 ℃以上硫化的加工方法,俗称热翻新,或热硫化法。该法目前仍是中国翻胎业的主导工艺,但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逐渐被淘汰。随高科技工艺的发展以及新一代轮胎的面世,人们对翻新轮胎的要求提高,一种新型的、被称为预硫化翻新,俗称冷翻新的轮胎翻新技术已经在发达国家成功应用,且被带入中国。预硫化翻新技术则是将预先经过高温硫化而成的花纹胎面胶粘在经过磨锉的轮胎胎体上,然后安装在充气轮辋;套上具有伸缩性的耐热胶套,置入温度在 1 0 0 ℃以上的硫化室内进一步硫化翻新,这项技术可确保轮胎更耐用,提高每条轮胎的翻新次数,使轮胎的行驶里程更长,平衡性更好,使用也更加安全。3 我国轮胎翻新落后中国的轮胎翻新业与这些先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得到翻新的废旧轮胎还不到 1 0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多种多样。(1) 轮胎翻新和利用价值没有被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了解,许多人认为翻新轮胎不如新胎安全、可靠,不接受翻新轮胎。国家制定的轮胎磨耗极限标准缺少执法检查,致使轮胎超负荷运行严重,使用轮胎的单位与个人基本上一胎跑到底,不愿翻新。(2) 中国还没有一套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特别是还未建立鼓励废旧轮胎回收、加工、再利用的激励机制。同时,国家在废旧轮胎利用、科技开发、创新等方面投入少;废旧轮胎利用企业税赋过重,发展困难,没有能力进行技术装备更新改造。(3) 中国废旧轮胎销售市场不规范,没有形成一个通畅的回收系统,交易未形成市场,回收困难,旧轮胎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大部分只用干生产再生胶或做鞋底。而且中国轮胎生产与翻新、利用体制脱节,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整体。(4) 政策扶持不足。轮胎翻修属有科技含量的修补行业,本身是微利行业。发达国家对废旧轮胎的回收翻修利用实行政府补贴政策,美国处理 1 条废旧轮胎补贴 2 4 美元,加拿大补贴 2 5 加元,英、日、德等国免费回收,企业免税。如果中国也能制订相应的法规,将极大地促进轮胎翻新业在中国的发展。我国轮胎回收的前景纵观全球翻胎业可以发现,这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世界上最着名的翻胎企业美国奔达可公司,曾创下年营业额 30 亿美元的佳绩。随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和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轮胎翻新业在中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大为改善,预计 1 ~ 2 年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中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则,到 2005 年,轮胎翻新总量要达到 790 万条,市场前景十分诱人。由于翻胎是需进入轮胎维修市场的产品,有一定区域性,因此大轮胎公司多以合资或组成上下闭环服务体系进入其他国家。随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许多国外轮胎翻新业主从中看到了潜在商机,纷至沓来,或合资或独资,抢占中国轮胎翻新市场。不少富有远见的小企业主也来加盟轮胎翻新业,使目前国内的私人轮胎翻新厂接近 100 家之多,全国大小翻新企业近 500 家。
废轮胎回收再利用项目不在国家补助的政策范围,只有一些企业享受地方政策补贴,而且我国至今没有关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具体立法。
废旧轮胎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如下:
废旧轮胎原形直接利用:一批废旧轮胎被直接用作软性保护材料、个性设计材料,但这些用途的废旧胎用量很少,不到1%;
热分解:废轮胎在高温下分离提取燃气、油、炭黑、钢铁等,但效率极低,采用此方法只能从1吨废轮胎中回收燃料油55公斤,炭黑35公斤;
旧轮胎翻新:轮胎翻新是轮胎再利用的最有效的手段,但中国的轮胎翻新只包含一部分卡客车轮胎,轿车轮胎的翻新几乎等于零;
生产再生橡胶:这种技术是一种新技术,也是解决旧轮胎利用的重要手段,但投入成本较大,回收投资时间较长,所以厂家不能满足在的需要;
生产硫化橡胶粉胶:这也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粉工业在我国刚起步,生产企业才几十家,年产量不到5万吨,还没有形成新兴的产业。
废旧轮胎的再利用无非是以下几种形式:旧轮胎翻新、废轮胎生产胶粉、制作再生胶。但无论哪种形式,目前在我国的利用率均比较低,总体利用率只有45%左右。相当一部分废旧轮胎资源用于生产低档产品或堆放在边缘地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根本是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还没有一部正规的管理法规,市场不规范,回收体系未建立起来,目前主要有进城打工的农民自发收购,广大群众对轮胎翻新再利用的观念淡薄。再有我国新轮胎再生产和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翻修再使用。一般行驶里程仅十万公里,仅有4%的胎体能翻新一次,没有对消费者承诺行驶里程,翻新再使用里程与翻新次数。少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新胎生产中大量使用再生胶,影响了轮胎使用寿命。还有我国载重汽车超载限严重,使用轮胎的广大用户缺乏轮胎保养知识,不按磨耗极限去考虑翻新、修补,往往一胎跑到报废为止。
过去,废旧轮胎的“黑色污染”也曾给发达国家带来较大的环境危害。因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逐步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纳入法规化轨道,如美国的《轮胎回收利用法》、法国的《废弃物及资源回收法》、德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日本的《促进循环型社会基本法》、韩国的《资源节约与再生使用促进法》以及我国台湾省的《废轮胎清除回收处理办法》等,并普遍建立了回收处理收费制度,从收取废旧轮胎处理费入手,支持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而在我国,据称一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即将出台,届时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有望实现体系化。
目前,仅从轮胎翻新领域来说,按照发达国家的技术、设备水平,我国至少要落后10-20年。市场的落后,以及新政策的即将出台,这某种程度上对企业来说也意味着商机的存在。因此有企业大举进入轮胎翻新市场也不足为奇,而在用户角度来说,使用已经被科学证明为安全的翻新轮胎,多省几个钱有什么不好?毕竟在一个运输车队,除了员工的工资之外,最大的日常开支便是更换轮胎。所以不论从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来说,再把旧轮胎当成鸡肋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随着 汽车 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废旧轮胎(固体形态污染源)产生量增长迅速,每年约为3亿多条,折合重量已突破1000万吨。提高对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率,是对这些“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橡胶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节约橡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并逐步消除“黑色污染”。“十四五”开局,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需要乘势而上,以创新驱动,推动绿色发展。
搭上生态文明建设快车
废轮胎(橡胶)从机器的这一端进去,再出来时,已经变身为再生油、炭黑、钢丝等产品,裂解率超过了99.5%,而且,烟气排放指标符合所有项目所在地最严格排放要求。这套设备是山东省 济南恒誉环保 科技 股份公司 的产品,其 工业连续化有机废弃物热解生产线荣获了国家 科技 进步二等奖 。
旧轮胎翻新再利用,废轮胎(橡胶)循环利用、“吃干榨净”,使废旧轮胎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正是这个行业的时代使命。 恒誉环保的技术研发,是这个行业 科技 创新的一个缩影,也见证了整个行业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仅以废轮胎(橡胶)的热裂解处理方式为例,来自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通过热裂解方式处理废轮胎(橡胶)约为100万吨(不含“土法炼油”;其中连续自动化裂解装备处理量约为15万吨),比行业“十三五”预测2020年产量50万吨翻了一倍。
“十三五”,是整个行业的重要转折点。目前,我国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已初步形成旧轮胎翻新再制造、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废轮胎生产橡胶粉和废轮胎(橡胶)热裂解等四大板块,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过去,由于行业传统工艺技术和装备在加工处理废轮胎(橡胶)过程中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被大家称为“黑色污染”发源地。至“十三五”收官之时,整个行业状况得到了有效改观。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取得丰硕成果。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朱军表示,“十三五”期间,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引下,全行业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生态环保意识持续增强。
这样的变化要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发展。至2020年底,相关重要规范文件达10件之多,其中,2017年之前出台的文件占到7成。文件的宣贯与执行,既促进了行业形成共识,同时也成为催动行业绿色升级的动力。“黑色污染”正在褪“黑”,行业迈入“绿色黄金”时代。
迎难而上 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得益于绿色技术研发的进步,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正在逐步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改变“黑色污染”“二次污染”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和改观。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型再生橡胶生产企业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对废水、废气的综合治理;再生橡胶生产先进适用技术与环保型助剂的研发和应用,则为行业向低碳绿色转化提供了转型契机;用连续自动化裂解工艺技术处理废轮胎(橡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运行安全问题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然而,不能回避的是,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据协会2020年的调查统计,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四大领域中,环保压力依然排在靠前位置。有企业反映,只要所在区域空气质量不达标,环保部门就会责令关停,环保“一刀切”现象比较普遍。环保审查日趋严格,企业整改压力大。
4月23日,在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召开的行业绿色发展座谈会上,一些企业表达了同样的担心:“环境部门对整改要求很严格,不放过任何细节。”“我们整改资金投入太大,有点泰山压顶。”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伪”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现实,许多企业有清醒的认识。
“发牢骚没用,只能迎难而上。若不整改,那只能关门走人。”一位山东企业代表说。
“我们要在生产环节管理上多下点功夫,提高安全性。”一位河北企业代表说。
“环保只会越来越严,我们一定要做环保评级,企业规范发展才有出路。”一位吉林企业代表说。
以再生橡胶领域为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相关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再生橡胶及其制品》已经完成并即将发布。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参与了这项环境标准的制订工作,提供了不少行业数据和建议。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制订再生橡胶及其制品的环境标志标准,可通过标准的引导作用,树立再生橡胶及其制品的环保榜样,推广绿色产品、环保工艺,推动废轮胎(橡胶)再生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促进行业 健康 有序发展。
不抬头看路,企业走不远。转变生产方式与推动 科技 创新并举,才能不断推进行业绿色化改造,促进行业、产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在朱军看来,“十四五”行业发展要以绿色发展为宗旨,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基,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以废旧轮胎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为目标,积极 探索 适合我国国情、对世界轮胎循环利用事业发展可借鉴、对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有贡献的“中国方案”。
加快构建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 社会 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对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出了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的要求。
当前,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卡脖子”难题。在4月22日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的年会上,有专家谈到,废旧轮胎具有资源属性、环保属性和经济属性,涉及 社会 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领域,属于半公益性事业,仅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轮胎生产者(消费者)责任延伸制度缺失。
朱军指出,国家尚未对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专项立法,缺少用法律、市场和技术等手段控制环境污染与 社会 资源的浪费;尚未建立“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的回收处理收费补偿制度。如何建立起在法律框架下实施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管理运营模式,已成为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的是要久久为功。 朱军表示,行业“十四五”规划接力“十三五”未完成事业,继续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废轮胎回收体系,推行轮胎翻新再制造技术质量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改革没有回头箭。方向既明,正如许多企业所认识到的,全行业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势在提速进行。在此其中,还需要政府、 社会 、行业组织、企业力往一处使,共同推进我国废旧轮综合利用的减碳事业。
目前,全球废旧轮胎再利用主要方式有:旧轮胎翻新(中国10%,美国60%,欧洲30%以上)、直接燃烧(作为燃料使用,是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利用方式)、高温热裂解(国内外较少应用的处理方式)、制备再生胶(世界500多万吨,中国370多万吨)、制备胶粉(直接应用50多万吨)。
据统计,2013 年中国产生的废旧轮胎数量近3亿条,重量达到1080万吨,美国为470万吨,欧洲为340万吨,日本超100万吨。
目前,全球废旧轮胎再利用主要方式有:旧轮胎翻新(中国10%,美国60%,欧洲30%以上)、直接燃烧(作为燃料使用,是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利用方式)、高温热裂解(国内外较少应用的处理方式)、制备再生胶(世界500多万吨,中国370多万吨)、制备胶粉(直接应用50多万吨)。
在欧洲,废轮胎40%用于能源利用、38%用于原材料、9%用于翻新以及9%出口。作为原材料的废旧轮胎有80%左右用于生产胶粒、胶粉,少量生产再生胶。胶粒、胶粉主要用于人工草皮、运动场地铺设、改性沥青等。
在美国,废旧轮胎90%被重新利用。他们鼓励使用翻新轮胎,允许民航飞机、卡车、校车、工业、农业机械使用翻新轮胎。废胎主要是热能利用和生产胶粉。废胎胶粉用来制备体育场和游乐场铺设、改性沥青等。
在日本,2013年共产生废旧轮胎9700万条,主要被造纸厂和钢厂的热能利用。2012年,废轮胎用于循环再利用和生产橡胶粉占15%。
世界各国应用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比例,美国30%、南非90%、印度50%、欧洲40%、日本50%、中国只有10%。
1、材质不同:防爆轮胎主要是在其轮胎的侧壁上加了一层厚厚的起防固作用并采用纳米可再生技术的天然橡胶;普通轮胎是由天然橡胶和可再生能源胶等原料构造而成。
2、耐磨性不同:当轮胎发生了爆胎现象,防爆轮胎可以正常行驶一段距离;普通轮胎在缺气后不能正常行驶。
3、爆胎后的使用方法不同。普通轮胎在爆胎后需要立刻停车更换轮胎;而防爆胎在爆胎后可以继续行驶80公里左右后来更换轮胎。
废旧轮胎炼油设备厂家如下:
1、延津县龙江可再生能源技术设备厂。延津县龙江可再生能源技术设备厂注册地址位于延津县位邱乡李恩村,经营范围包括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销售。
2、商丘崇尚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商丘崇尚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平原路与黄河路交叉口向西800米路北,经营范围包括环保设备生产销售,环保技术研发及推广服务。
3、商丘市祥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商丘市祥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商丘经济开发区飞跃路北侧,经营范围包括除尘器生产销售垃圾处理器销售细破机和干式磁选机销售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配电设备、低压电器、机电、节能环保设备销售。
4、商丘市远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商丘市远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示范区周集镇桥北300米路东,经营范围包括环保设备的加工、制造与销售,污水处理设备的加工、制造与销售;废气处理设备的加工、制造与销售,轮胎和废旧塑料裂解和蒸馏设备的加工制造与销售。
5、商丘恒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商丘恒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商丘市梁园区梁园路西望电子产业园7号,经营范围包括废旧塑料整套裂解设备、油品精炼设备、海绵、珍珠绵、流水线设备的生产销售。
废旧轮胎炼油设备好的有:
1、东盈环资
河南东盈环资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东盈控股旗下,是一家集工艺设计、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设备制造企业。
公司主要经营:固废、危废处理分选设备、裂解设备及相关环保处理净化设备,设备产品涵盖有废轮胎裂解处理设备、废塑料裂解处理设备、油泥油土热解处理设备。
废机油废矿物油蒸馏精加工设备、废电缆电线电路板等金属塑料分选设备等,以及尾气净化、烟气脱硫净化处理等相关环保配套设备。
2、欧迪菲
郑州欧迪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具备设计研发能力,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技术团队,已有包括废塑料炼油设备、废机油炼油设备、废轮胎炼油设备等全系列产品。
公司将建立多方面的合作关系,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捕捉行业前沿信息,不断开拓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以“效益追逐梦想,以质量占领市场,以人才开创未来,以品牌立信天下”的宏伟目标。
3、钟鸣
商丘市钟鸣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企业,公司专注于裂解设备和蒸馏设备领域,拥有专业的研发人员3名,工程师6名,技术员18名。
公司一贯坚持“质量至上、服务至上”的宗旨,凭借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誉,优质的服务,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份,出口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葡萄牙、俄罗斯、中东地区等60多个国家。
目前公司主营产品:废塑料、废轮胎、废橡胶等固体废弃物的裂解设备和废机油、原油等蒸馏设备,10年来,从第一代产品升级到目前第八代产品。
并且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从售前的技术指导到上门安装和售后培训,公司对客户秉承终身服务的原则确保在技术和使用上无后顾之忧。
4、华音
新乡市华音再生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专注于采用特有的裂解系统对不同种类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解,并得到热解燃料油,可燃性气体和炭黑作为终端产物。
华音公司包含从设备生产,项目建立到大型交钥匙工程的一站式服务。
5、裕盛源
青岛裕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位于青岛即墨区蓝村镇王家辛庄工业园,占地 60 亩,拥有 800 平方米的综合性办公楼和 22000 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
现有员工 62 名, 研发技术人员 16 名,专业从事废旧循环再利用和相关工艺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