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资源合理利用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2)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运费低 (3)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充分利用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4)缺陷: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供求配置不平衡。解决措施:大力发展水电、核电等新能源,实现能源消费多元化进行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开采条件、交通、市场等方面考虑。 (2)火电站需要大量煤炭,建在港口附近,运输条件好且运费低。 (3)该产业链实现了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其他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小,同时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均,反映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京津塘(环渤海)工业区,输煤、电距离近;市场广阔,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拥有多条海陆联运通道,外运条件较 好。 (2)输煤:优点——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缺点——附加值低,效益低;加大铁路运输压力。输电:优 点——附加值高,效益高;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缺点——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浪费水资源。 (3)破坏土地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污染地下水;地表下沉,地下采空等。回填采空区; 保护土壤;进行复垦;植树造林等 |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山西省能源基地的优势在于: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A项错误;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B项正确。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地区,较东部沿海地区距离较近,交通便利,C错误;当地煤炭资源的开发资金不足,技术落后,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主要概况,注意结合地图掌握我国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和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1)铁 铝 煤炭 煤炭—焦炭—化工(4分) (2)大秦线 神黄线(2分) (3)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磷、低硫、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层浅,适于露天开采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5分) (4) 一方面,立足优势资源,对煤炭及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1) 根据图示产业链回答问题。山西省利用本区铁、铝等资源优势,围绕煤炭开采,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是煤炭—焦炭—化工。 (2)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铁路线有大秦线和神黄线,大秦线在北部。 (3)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条件。山西省煤炭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磷、低硫、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层浅,适于露天开采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4)区域发展获得再生的措施有:①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③加强交通建设;④加大科研投入。一方面,立足优势资源,对煤炭及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上海和太原两座城市相距9000公里,相距仅仅500公里左右,这也是导致太原 GDP超过上海的重要原因。在2014年的时候,上海与太原 GDP总量是41687.68亿,而太原则是4346.89亿,相差4386.86亿。当然,太原之所以能达到这一水平,离不开太原经济方面的强大支撑。
截至2018年末,太原常住人口631万人,户籍人口118.5万人,常住人口比2017年增加41万人,其中城区常住人口213.77万人。从常住人口来看,太原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 GDP174.81亿元,同比增长9.6%。这也意味着,在前三季度这个时间段内,太原 GDP总量已经超过上海。从人均 GDP来看,山西太原人均 GDP排名全国第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从交通来看,太原连接上海最短距离只有998公里。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而山西省的最大城市就是太原。2018年底,太原的 GDP达到了2.2万亿,而上海的 GDP总量也不过3.3万亿。在此之前,太原 GDP曾经长期位居全国第一行列,直到2003年起才开始下滑。但在2010年,太原成功超越上海上升到第一位,可见太原对于这座城市转型之快,对于一个转型省份来说已经是非常快了。
太原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其发展离不开煤炭,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煤炭就已经成为了太原经济的重要支柱。这几年也正是煤炭的飞速发展时期,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太原市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说山西煤多,其实不准确,应该是山西可开采的煤多。其实在国内,像安徽,江苏的煤也很多,但是他们储存的深度高于1500米了,开采不划算。所以大家寻找在500米一类的,山西因为地形的问题,所以就很多储存的煤被发生了。
另外因为山西采光性较好,再加上地形的保护,所以很多煤就储存下来了。山西煤矿多因为煤多嘛。一来,山西煤炭储量丰富,像山西很多地区气候环境恶略,煤炭便成为了发展经济的唯一出路,二来国家对山西的煤炭需求量大。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
按储量来说,山西的煤炭资源真的不少,而且大部分是优质主焦煤,商品煤主要发周边省市,我们在沈阳也会去山西买优质主焦煤,因为煤质太好了,可以配煤,山西矿产资源丰富,不代表老百姓富有,县域经济很多都是煤炭是支柱,焦化,洗煤厂,热电,太多了,空气太没法说,晚上出去都是大货车,看不清路,但是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也很多,我去了平遥古城,王家大院,悬空寺,还有隔壁的延边,有机会还要去看看
山西陕西内蒙在约2亿年前被大面积的森林覆盖,后由于火山地质活动经过复杂的地质变化形成煤炭,煤层气等资源,早先大规模先是侏罗纪的煤,现在多开采的是石炭纪的煤。煤矿多是因为由原来的地方煤矿,区域性煤矿,个人煤矿整合而来。
现山西的阳煤,同煤,晋煤,焦煤等大型煤矿是在原有基础上多年来整合地方煤矿,私有煤矿形成的较大的国有煤炭企业。已经缩减了很多了。地质原因,山西地处太行山脉,以前该地区都是大片森林,后地壳运动后被埋在山底转化成了煤炭比如说波斯湾附近石油一样。
截至2015年底,山西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709.01亿吨,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17.3%,居全国第三。
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已发现的矿种有120种,其中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3种。资源储量居中国第一位的矿产有煤层气、铝土矿、耐火粘土、镁矿、冶金用白云岩等5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主要矿产有煤、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金红石等32种。
扩展资料:
山西的大同煤矿是中国最大的煤矿,在山西省北部,储量大,可采煤层多,平均厚度30~40米。灰分低,硫、磷杂质少,发热量高,且煤层稳定,易于开采。为国内最大的优质动力煤供应基地。大秦铁路为大同煤矿的主要外运通道。
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是最早用文字记载有关大同地区煤层的自燃和煤炭的开发利用。至宋代,冶金、陶瓷等行业广泛用煤作燃料,煤炭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大同地区煤炭已被广泛烧用。
辽、金、元时,大同地区的采煤业已很发达,冶铁业亦历久不衰,促进了采煤业的发展。明、清时代,煤炭已被广泛应用于冶铁、铸钱、炼硫磺、烧石灰、烧砖、烧陶瓷、酿酒、制药、炼黑矾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同煤矿
拓展资料:
(1)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2)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3)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山西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分布从北至南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及浑源、五台等煤产地,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截止1999年底,煤炭总资源储量2681.62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702.87万吨,占26.21%;基础储量为1167.63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3.54%;
(4)其余1513.99亿吨均属可研程度低的资源量(包括原表外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56.46%;山西另一优势矿种铝土矿,总资源储量为9.89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0.99亿吨;基础储量为1.07亿吨,资源量8.82亿吨,三者占铝土矿总资源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03%、10.84%、89.16%;铁矿总资源储量为38.97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4.81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12.35%;基础储量5.49亿吨,占14.08%;资源量为33.48亿吨,占铁矿总资源储量的85.92%。
故答案为:√.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