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瓦的光伏板一天发电量是多少度
太阳能板一天能发多少电和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面积,日照时间,日照强度有关。
太阳能板也叫太阳能电池组件。单体的太阳电池多半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即太阳能板使用。
构成太阳能板的太阳能电池可由不同光伏材料制成。当前晶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中单晶硅太阳能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到24%,转换效率很高;多晶硅太阳能板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能板差不多,光电转换效率只有约12%左右最高约15%,但造价很低,整体性价比目前高于单晶硅太阳能板。另外还有非晶硅太阳电板,多元化合物太阳能板等。各种太阳能板中效率最高的约有40%。
太阳能板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面积大小,日光强度(天气),光照时间(季节)有关。在实际运用中还受到储能设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电能转换(变成电网供电规格)效率的影响………。
在工程上(如造太阳能环保建筑)一般按照每天日照 6小时,电池板发电功率每平方100W 估算。即:0.6千瓦/天;但实际上夏天日照最强时的瞬时发电量可达1千瓦/小时,和估算的平均值相差10倍。
组件的效率一般就是10~15%的样子,这个效率是指接收到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受温度、照射的强度等因数的影响。我想你问的是不是指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是将电池板的能量释放出来的效率,这个是根据由MPPT控制器来决定的,一般的都可以做到98~99%
太阳电池组件的计算方法如下:组件STC状态下的标称功率/(组件面积*1000)。 以标称功率为180Wp,组件外形尺寸为1580×808×50mm(长×宽×厚度),72块125×125mm的电池片串联封装成的组件为例,组件效率为:180/(1.58×0.808×1000)=0.1410=14.10%。
太阳能光伏组件: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参考资料
云知-工程造价:http://yunzhi.zjtcn.com/722180.html
晴天在太阳光垂直照射的条件下,商用光伏多晶硅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能达到12%-17%,多晶硅能达到17%-20%。多晶硅在弱光条件下发电效率比单晶硅好,单晶硅在太阳光垂直照射条件下效率比多晶硅好。
光伏组件(solar module)即太阳电池组件,由于单片太阳电池输出电压较低,加之未封装的电池由于环境的影响电极容易脱落,因此必须将一定数量的单片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密封成光伏组件,以避免电池电极和互连线受到腐蚀。
光伏组件按太阳电池的材料分为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和薄膜太阳电池组件。
1)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
Ep=HA×S×K1×K2式中:
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
S——为组件面积总和(m2)
K1 ——组件转换效率
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综合效率系数K2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
1) 厂用电、线损等能量折减
交直流配电房和输电线路损失约占总发电量的3%,相应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7%。
2) 逆变器折减
逆变器效率为95%~98%。
光伏电池的效率会随着其工作时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会呈降低趋势。一般而言,工作温度损耗平均值为在2.5%左右。
除上述各因素外,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还包括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和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影响折减、以及电网吸纳等其他不确定因素,相应的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5%。
这种计算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变化公式,适用于倾角安装的项目,只要得到倾斜面辐照度(或根据水平辐照度进行换算:倾斜面辐照度=水平面辐照度/cosα),就可以计算出较准确的数据。
目前光伏电池板最大功率可以做到300W/块,一般常规用的功率为230W,有的组件是72片,有的组件是60片电池组件。
光伏组件是光伏电站的最重要的部件,占系统成本近半,它的技术特性关乎光伏系统的细节设计,因而读懂组件的技术参数意义重大。今天,小编特意准备了这份《光伏组件参数详解》,就组件机械参数、电气参数。
温度额定值参数、极限参数、质保参数、相关认证等六大类做出详细应用解读。通过这六大类的详细参数,网友就可以深入了解隆基乐叶组件的卓越品质。隆基乐叶单晶高效组件。
一、组件电性能参数以隆基乐叶单晶300W组件为例,截选其电性能参数如下:以上测试符合STC“标准测试条件”,辐照度为1000W/m。
2,电池温度25℃,大气质量AM15,从可以看到,隆基乐叶300W组件的效率达到18.3%,领先于同行业标准。
1、最大功率PmPm=Im*Vm,对应下图功率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为功率曲线,另一条为UI曲线解读:组件参数标称,一般是基于“标准测试条件STC”。随着温度、辐照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组件的相应参数都会发生变化。
另外,组件的功率特性曲线是一条“类抛物线”,它存在一个最高点,也是逆变器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需要找到的工作点。。
2、功率公差“0~+5”代表是正公差。如305W的组件,功率范围在305W到310W之间为合格品。【解读:目前一线品牌的组件都是正公差】。
3、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Vm对应上图功率抛物线顶点对应的横坐标,代表组件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压。
4、最大功率点工作电流Im上图功率抛物线顶点对应的纵坐标,代表组件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流。
5、开路电压Voc开路电压是电池片没有接负载时的端电压,上图UI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该值乘以逆变器一路输入组件的数量应小于逆变器最大直流电压Vdcmax。
光伏电站系统发电总效率=所有系统产品的效率的乘积,一般光伏项目的发电效率在70~80%左右。
影响其发电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1) 光伏温度因子:光伏电池的效率会随着其工作时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晶体硅光伏电池效率呈现降低的趋势。本项目所在地区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52.9℃,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1℃ 。全年平均气温15.9°C,计算得到当地的温度折减为2.5%。
2) 组件匹配损失:组件串联因为电流不一致产生的效率降低,根据电池板出厂的标称偏差值,对于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系统,约有3%的损失。为保证电池发电效率,将定期、及时对组件进行清洗,但组件上的灰尘或积雪造成的污染仍会对发电量造成影响,此项造成的年系统效率折减取3.2%。当辐照度过低时,会产生不可利用的低、弱太阳辐射损失。
3) 直流线路损失:光伏组件产生电量输送至汇流箱、直流配电柜、逆变器时,存在直流电路的线损,按3%记取;
4) 电气设备造成的效率损失:逆变器转换过程中也存在电量损失,此项折减取2.5%。箱式变压器的升压过程中,也会存在能量损失。
5) 光伏电站内线损等能量损失:电能由逆变器输出至箱变,再送至开关站,交流线路会存在线损。
6) 系统的可利用率:虽然光伏组件的故障率极低,但定期检修及电网故障仍会造成损,按2%记取。
考虑以上各种因素,通过计算分析光伏电站系统发电总效率:
η=97.5%×96.8%×94.5%×97.2%×97%×97.5%×97.3%×=79.7%
发电率不错,太阳能光伏发电发电过程简单,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无污染;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与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核电等新型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最丰富的资源和最洁净的发电过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要比人类目前消耗的能量大6000倍。而且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光伏发电系统,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的限制。
②太阳能资源随处可得,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避免了长距离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电能损失。
③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简单,是直接从光能到电能的转换,没有中间过程(如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磁能等)和机械运动,不存在机械磨损。根据热力学分析,光伏发电具有很高的理论发电效率,可达80%以上,技术开发潜力巨大。
④光伏发电本身不使用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和其它废气在内的任何物质,不污染空气,不产生噪声,对环境友好,不会遭受能源危机或燃料市场不稳定而造成的冲击,是真正绿色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
⑤光伏发电过程不需要冷却水,可以安装在没有水的荒漠戈壁上。光伏发电还可以很方便地与建筑物结合,构成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不需要单独占地,可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
⑥光伏发电无机械传动部件,操作、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一套光伏发电系统只要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就能发电,加之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采用,基本上可实现无人值守,维护成本低。
独立户用系统效率:60-65%;
BIPV发电效率:70-75%;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效率:75-80%。
当然跟踪支架系统对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单轴倾纬度角跟踪一般可以提高51%,双轴高精度跟踪可以提高56%。
随着技术的发展,组件发电效率、逆变系统、储能系统的效率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尤其是一些大型荒漠发电站因其没有储能系统所以整体效率可以做到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