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煤炭资源概况
按照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划分,山东省全部含煤区域均属于华北赋煤区,根据区域性大断裂、大地构造单元分区及主采煤层的层位、煤质、聚煤规律等将全省划分为5个赋煤带,结合成煤时代共划分了26个煤田(图1-2;表1-1)。本研究区包括了阳谷-茌平煤田、黄河北煤田、章丘煤田、淄博煤田、昌邑煤田、五图煤田、坊子煤田所在区域及其以北的山东省境内区域。
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探获煤炭资源储量510.1×108t,其中,已完成勘查工作(勘探以上)的区块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361.9×108t,目前正在进行的勘查区块的资源量(333+334)约148.2×108t。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中,保有资源储量320.4×108t(包括基础储量约69.4×108t,经济可采储量仅46.3×108t左右),已利用资源储量242.5×108t,尚未利用资源储量118.4×108t。
山东省煤炭资源分布具有以下特点:①地理位置西部资源丰富,东部贫乏。以沂沭断裂带为界,以东地区仅占全省总量的2.5%;以西地区则占全省总量的97.5%。②地质时代晚古生代、新生代煤炭多,中生代煤炭少。山东省聚煤期共有四期,分别是:石炭-二叠纪、早-中侏罗世、古近-新近纪和第四纪,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94.1%,早-中侏罗世占0.3%,古近纪占5.6%;新近纪煤层规模小,分布局限,仅见于昌乐、临朐一带,经济意义不大;第四纪泥炭分布在鲁东沿海一带,无开发价值。③煤炭种类较多,但以烟煤为主。全省煤炭种类有烟煤、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及天然焦,其中烟煤占81.6%、无烟煤占7.2%、褐煤和长焰煤占6.9%、天然焦占4.3%。④埋藏深度深部多、浅部少。符合当前开采技术要求埋深小于1000m的预测资源量占总预测资源量的18.4%;埋深1000~1500m的占41.9%;埋深1500~2000m的占39.6%。
图1-2 山东省赋煤单元划分示意图
表1-1 山东省赋煤单元划分表
山东矿产资源居前五位:石油、黄金、煤炭、石膏、石墨。截至2010年底,山东省已发现矿产150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81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地热等能源矿产7种;金、铁、铜、铝、锌等金属矿产25种;石墨、石膏、滑石、金刚石、蓝宝石等非金属矿产46种。
山东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较丰富,资源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列全国前5位的有44种,列全国前10位的69种,以非金属矿产居多。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种支柱性矿产山东均有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铁、铝、金、钾盐、盐矿、石灰岩等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
据2010年底全国保有资源总量统计,山东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资源有金、铪、自然硫、石膏等11种;列全国第2位的有菱镁矿、金刚石等10种;列第3位的有石油、钴、锆等10种;列第4位的有耐火粘土、滑石、明矾石等5种;列第5位的有油页岩、铁矿等8种。
列第6位的有重晶石、钾盐等6种;列第7位的有铝土矿、红柱石等8种;列第8位的有盐矿、长石等5种;列第9位的有方解石、石棉等5种;列第10位的有煤1种。
陈平1 姜明丽2 孙明明2 张心彬2
(1.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地质矿产处 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煤炭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 山东泰安 271000)
作者简介:陈平,1964年生,女,山东邹平人,主要从事地质技术和管理工作。
摘要 根据以往研究资料,概述了山东省煤层气的分布特点及影响煤层气含量较低的主要地质因素,重点对煤层气含量较高的黄河北煤层气预测区、淄博煤田煤层气预测区、章丘煤田煤层气预测区、阳谷—郡城—曹县一带的煤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山东省今后开发煤层气的地区和方向。
关键词 山东省 煤层气 资源状况 前景分析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CBM Resources Conditions of Shandong Province
Chen Ping1,Jiang Mingli2,Sun Mingming2,Zhang Xinbin2
(1.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Bureau ofCoal Geology,Tai'an 271000;2.Shan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Geological&Engineering Survey,Tai'an 271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acquired information of CBM resources of Shandong Province,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BM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primary geological influenc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low contents of CBM,and mainly analyzed the CBM prediction areas of Huanghebei coalfield,Zibo coalfield,Zhangqiu coalfield and coalfields around Yanggu,Juancheng and Caoxian with high contents of CBM.Finally,the paper pointed out the possible regions and directions of CBM developm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words:Shandong Province;CBM;resources conditions;prospective analysis
1 山东省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据以往有关研究资料,全省地下有煤赋存的地域广阔,约为48000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3。第三次煤田预测与评价研究,全省-2000m以浅含煤面积约1.6×104km2,煤炭资源总量约696×108t。其中已做过地质勘查工作的含煤区面积6844km2,地质勘探储量291.71×108t;预测区面积 9588km2,预测储量 405.21×108t,预测储量中可靠储量334.3×108t,占 82.5%,可能储量 47.25×108t,占 11.7%,推断储量 23.66×108t,占5.8%。
2 煤系地层
我省煤系时代有:石炭二叠纪、早中侏罗世、古近纪和第四纪。其中以石炭二叠纪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计有储量655.73×108t,占总储量的94.1%;古近纪煤系分布局限,储量不大,主要分布于黄县、昌邑、潍坊、昌乐等地,计有储量39.34×108t,占总储量的5.6%,其中已探明并正在开发的黄县和昌乐五图两处。早、中侏罗世煤系分布零星,仅坊子-淄博一带有发现,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只有坊子煤田,储量1.85×108t,占总储量的0.3%。第四纪泥炭在鲁东半岛和鲁西有局部零星分布,规模较小,第二次煤田预测储量只有0.01×108t。
3 煤类
全省煤炭类型比较齐全,但烟煤多,非烟煤少。烟煤中以气煤肥煤为主,且主要分布于鲁中、鲁西南地区。全省还有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此外尚有天然焦和泥炭。其中预测储量烟煤占81.6%,无烟煤占7.2%,褐煤、长焰煤占6.9%,其他为天然焦或混合煤类。即变质煤和高变质煤较少,而中等变质居多。
4 煤层气(瓦斯)分布情况
煤层气属典型的自生自储天然气储层,山东省煤田虽多,但煤层气的赋存情况却不尽相同。
山东省主要为石炭-二叠纪、早-中侏罗纪和古近纪3个大的聚煤期,煤田较多、分布广,煤炭资源较丰富,几乎在山东所有煤田中都发育有煤层气。由于历经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长达1亿多年的地质时期,使煤系地层承受了长期沉积间断和剥蚀作用,使山东大多数石炭-二叠纪煤田以孔隙大的砂岩(山西组顶板)和灰岩(太原组顶板)为顶板的煤层气中,煤层气极易逸散,因此鲁中南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田中的煤层气含量低;只有以泥岩为煤层顶板或厚大的新生代地层为盖层的煤田时,其煤层中的甲烷气才能得到最多的保存,才能形成具有工业利用的煤层气。具有这样煤气气藏条件的煤田主要分布在:①鲁西隆起北缘、齐广断裂以南的在平-齐河-章丘-淄博一带;②济阳拗陷东部的东营、惠民和沾化凹陷内;③鲁西隆起西缘的阳谷-鄄城-曹县一带的煤田。
总体上来看,在全省范围内煤层气含量普遍较低,仅黄河北煤田、阳谷-鄄城-曹县煤田、章丘-淄博和滕县煤田许楼井田煤层气含量较高。
4.1 黄河北煤层气预测区
黄河北煤田煤层气预测区位于鲁西断块隆起西北边缘,刘集断裂东北侧,齐(河)-广(饶)断裂带的东南侧,其范围与该煤田分布范围一致,面积约2200km2。地跨东阿、长清、齐河、历城、高唐、禹城、济阳七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0'00〞~117°20'00〞,北纬36°25'00〞~36°50'00〞。其中沿黄河分布的旦镇、赵官镇、长清、袁庄、济西、齐东六个井田已进行煤田勘查,控制面积209.2km2,探明储量11.6×108t。
该煤田各煤层含气量由勘探区浅部向深部逐渐增高。据此将该煤田的煤层气含量从平面上划分四个区带,由南部露头到北部的齐广断裂带依次为:低含量区,煤层气含量小于4m3/t;中等含量区,煤层气含量在4~8m3/t之间;较高含量区,煤层气含量在8~16m3/t;高含量区,煤层气含量大于16m3/t(见表1)。
表1 黄河北煤田煤层气资源量估算结果
从该煤田煤层气资源量的初步估算可知,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649×108m3,表明该煤田煤层气资源潜力很大。
从资源量构成上看,在煤田勘探区内预测资源量较小,估算约70.20×108m3,这主要与甲烷风化带内煤层气含量较低有关。而该煤田煤层气资源主要由北部煤田预测区内深部推测的资源量为主,估算煤层气资源量为1578.87×108m3,这表明黄河北煤田今后煤层气勘查与开发的地质优选区域,应在煤田北部的含煤预测区。
4.2 淄博煤田煤层气预测区
淄博煤田煤层气预测区位于淄博市境内,东跨青州市。煤田西以禹王山断层与章丘煤田为界,东为西营-高柳断层,南起煤系底界露头,北到齐广断裂带南侧,面积约1500km2。其中已进行煤田勘查面积近800km2,预测含煤面积795km2。
资源量类别的划分,将煤田南部和中部已进行煤田普查勘探的区域划分为预测资源量;将西部、北部预测区划为推测资源量。(淄博煤田煤层气资源估算结果见表2)
从表2 可看出,该煤田煤层气总资源量为204.94×108m3,表明煤层气资源潜力较大。从煤层气资源量分类预测看,该煤田已进行煤田勘探的区域,其预测资源量较少,约32.24×108m3,主要是由于勘探区总面积相对较小(268.7km2),且采用煤炭保有储量进行估算的。煤层气含量最高的西部与北部预测区(包括6个含煤预测区),煤层气资源较丰富,是今后煤层气勘查的最佳地质选区,具较好的开发前景。
4.3 章丘煤田煤层气预测区
位于鲁西断块隆起北缘,地跨历城、章丘、淄川、邹平四县区,预测区主要在章丘煤田范围内,南起煤系底界露头区,北至齐广断裂南侧,东至禹王山断层,西至卧牛山断层。东西长73km,南北宽14.5km,-2000m以浅预测含煤面积1101.7km2,该煤田预测有效含煤面积828.3km2。
表2 淄博煤田煤层气资源估算结果表
计算过程中剔除了历城区、郭店区等天然焦分布区。根据煤田研究程度将煤层气资源量划分为预测资源量和推测资源量二类。(估算结果见表3)
从该煤田煤层气资源量估算结果可知,煤层气资源量为171.52×108m3。从资源量构成看,煤层气预测资源量较小,约3.43×108m3,这是由于东部煤矿规模较小,受煤资源量的限制所造成的;而北部煤系地层分布较广,煤层埋藏较深,煤层气储存条件较好,加之预测区内的枣园、绣惠以北有深部隐伏岩体侵入,其煤层受岩浆热变质作用,且范围较大,成气条件有利。据上述,认为北部预测区为章丘煤田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最佳选区,具有开发利用的前景。
4.4 阳谷-鄄城-曹县一带的煤田
曹县位于鲁西南平原区.该区全部为第四系覆盖,区内的含煤(气)地层主要为石炭——二叠系。其含煤段为中石炭统木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山西组含煤2~6层.其中3煤是本地区分布范围广、厚度最大的煤层.厚约5~7m,为煤层气的开采层,煤层的埋藏深度在1000m以下。
该区煤种以肥煤为主,从含煤段地层的岩性看兼有气煤和焦煤。[4]煤层的气含量平均为13m3/t。从含煤段上部以泥岩为主,砂岩、砂砾岩较少,含煤段底部砂岩致密,G层铝上矿分布普遍,说明含煤段J页底板的封闭条件较好。就煤层气保存而言,处于水动力承压区的煤层,煤层气含量最高;邻近汇水区的煤层,煤层气含量较高;处于泄水区的煤层,煤层气含量较低,即承压区是煤层气保存最有利的地区。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区为深层地下水的高承压区,由于压力大,煤层气的吸附量也大。本区煤的裂隙和孔隙十分发育,吸附能力强,比表面积大。每吨煤内表面积高达1亿~4亿m2,岩石的覆盖压力和地层水的液柱压力封闭煤基质中所吸附的甲烷形成煤层气藏。
表3 章丘煤田煤层气资源量预测表
[4]根据1998年山东省物化探查院对曹县420km2范围内煤层气资源的普查结果,预测煤层气资源量为420×108m3,其中有利区块面积为130km2,煤炭资源量约为(15~18)×108t,煤层气资源量约为(200~230)×108m3,按30%的因收率考虑.则有利区块内可采储量约为(60~69)×108m3。煤阶适中,以肥煤为主煤储层的物性条件好显示了较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5 结论
黄河北煤田煤层气在浅部含量较低,但深部含量高,最高可达16.689mL/g.daf,在煤田深部预测区煤层埋藏深,据区域资料分析也会受岩浆岩侵入影响,煤的变质程度高,煤层气含量会高于赵官镇和长清井田的深部,有利于开发利用。淄博矿区南定煤矿、岭子矿一井矿井瓦斯涌出量分别为21.88、13.84m3/t,淄博煤田宋桥井田甲烷含量也较高,最高甲烷含量为11.794mL/g.daf,而且深部预测以贫煤、无烟煤为主。因此,淄博煤田深部预测区可作为今后开展煤层气工作的重点区。另外在惠民凹陷南斜坡齐广断层的上升盘施工的济古1号孔,在孔深602m时,揭露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发现4层煤层,厚度4.8m,在没有采取任何工艺措施的情况下日产煤层气115m3。
在今后煤田勘探工作中,同时应注意煤层气勘探工作,特别是在汶上-宁阳煤田、阳谷-在平和滕东预测区更应注意煤层气勘探工作。因在这些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之上石盒子组保存较好,且上覆地层均有沉积,印支运动以前第一次煤化作用生成的大量煤层气有利于保存,并且有第二次煤化作用生气的地质背景。此外,在坊子煤田的北部、西部预测区也应注意煤层气的勘探工作。
因此,可将黄河北、章丘、淄博煤田的深部及曹县以北地区作为今后勘探开发的目标区。开发这一目标区的煤层气可解决济南、章丘、淄博等地市的工业和民用燃料问题,进而促进山东省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献水,谢波等.2002,3.山东省煤炭资源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R].山东煤炭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223~234
[2]李锋,孔庆友.2002.山东地勘读本[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杜,215~219
[3]范士彦,武旭仁,郭剑平.2001.6.山东省黄河北煤田煤层气资源评价[J].中国地质.28~30
[4]王永忠,周少东,件思红.2005,5.曹县地区煤层气开发[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卷(3)].196~200
在全省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中,鲁西北地区占11.61%;而在全省已利用资源储量中,鲁西北占8.46%;全省已利用资源储量占探明资源储量的67.01%,而鲁西北地区已利用资源储量占探明资源储量的48.83%。可见,鲁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今后将对山东省的能源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全省预测潜在资源量中,鲁西北地区占62.83%,另外鲁西北的济阳坳陷含煤地层发育,煤炭资源潜力大,由于资料较少,前人没有详细预测其资源量。因此,鲁西北地区还有很大的煤炭资源增储空间,是山东省最重要的潜在煤炭资源基地,加大鲁西北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是缓解山东省煤炭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鲁西北地区是中新生代强烈坳陷区,地层保留齐全,盖层厚度大,地质构造较复杂,煤层埋深大,因此找矿难度也较大。研究鲁西北地区含煤地层的分布和特征,尤其是构造对含煤地层的控制或破坏,对于指导该区煤炭找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及其分布状况汇总如表10-7。
表10-7 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分省统计表 (103t)
续表
续表
注:本表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资料。
北京市已发现煤炭资源15.9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73.18%,洁净潜势较好的占25.99%,洁净潜势差的占0.20%。京西门头沟区主要为洁净潜势好的和一小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京东顺义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和少量洁净潜势差的煤炭资源。
天津市已发现煤炭资源3.83亿吨,全部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
河北省 已发现煤炭资源145.25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6.6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占 57.35%,洁净潜势中等的占 20.41%,洁净潜势较差的占10.01%,洁净潜势差的占5.54%。井阱矿区和元氏县全部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唐山市和丰南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有少量洁净潜势好、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秦皇岛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和少量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邯郸市、磁县、武安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有少量洁净潜势好、中等、较差和差的煤炭资源。邢台市以洁净潜势较好、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有少量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好。在临城县不同洁净等级的煤炭资源均有分布。沙河市以洁净潜势好和洁净潜势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有少量洁净潜势较好和差的煤炭资源。张家口市全部为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张北县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较差,蔚县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较好,怀来县、涿鹿县全部为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承德市以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三河县全部为洁净潜势中等的煤炭资源,曲阳县主要为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邯郸市峰峰矿务局三矿和万年矿有高F煤。
山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581.3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10.62%,洁净潜势较好的占38.35%,洁净潜势中等的占27.21%,洁净潜势较差的占15.77%,洁净潜势差的占8.05%。太原市的东山、西山、清徐、古交均以洁净潜势较好煤为主,娄烦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大同市煤炭资源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煤,有少量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好。阳泉市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Pb煤。寿阳县、平定县、昔阳县和盂县的煤炭资源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长治市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煤和部分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高平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煤和部分洁净潜势中等煤。襄垣县为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煤。屯留县为洁净潜势较好煤。武乡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沁源县为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煤。晋城主要为洁净潜势好和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沁水县为洁净潜势好、较好和中等煤。阳城县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翼城主要为洁净潜势好和中等的煤。朔州市以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为主。山阴县为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左云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怀仁县以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为主。原平市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宁武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差的高溴煤。河曲县、保德县和偏关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中等的煤。汾阳县、文水县、交城县、清徐县和孝义县以洁净潜势较差的煤为主,有少量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好的煤。兴县、临县、离石和三交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柳林县、中阳县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榆次市以洁净潜势中等的煤为主。和顺县、左权县主要为洁净潜势中等煤和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平遥县、介休市和灵石县以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为主。霍州市以洁净潜势好的煤为主。乡宁县、蒲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的煤为主。河津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古交市东曲井田有洁净潜势差的高Br煤,古交市马兰井田有洁净潜势差的高Hg、高Th煤。
内蒙古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2255.89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22.83%,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70.2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76%,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5.13%,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03%。可见,内蒙古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中93%属于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值得注意的是,满洲里市灵东规划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l煤,鄂温克旗伊敏煤田五牧场普查区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As煤,阿拉善右旗西大窑长山煤矿一号井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Mn煤。
辽宁省已发现煤炭资源63.7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9.63%,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1.8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0.7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7.76%,洁净潜势差的煤占0.03%。可见辽宁省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整体较好,92%以上属于洁净潜势好、较好和中等的煤,基本没有洁净潜势差的煤。
吉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1.4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53.9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8.1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20%,洁净潜势较差的占0.8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5.84%。吉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中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占92%以上。九台市营城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As煤。
黑龙江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29.1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87.68%,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9.1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41%,洁净潜势差的煤占0.72%。可见,黑龙江省已发现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总的来说非常好,其中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占96%以上,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比例是全国各省份中最高的。双鸭山市集贤煤田顺发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l煤。
江苏省已发现煤炭资源37.8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6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6.5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4.6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8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8.33%。江苏省南部的江宁县、锡山市、武进市、溧阳市、吴县、江阴市、宜兴市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张家港市妙桥煤矿的煤炭资源是洁净潜势差的高硫、高As煤。
浙江省 已发现煤炭资源1.1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0.6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4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5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9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93.47%。在全国各省区中洁净潜势差的煤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并且全部为高硫煤。
安徽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17.1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0.2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6.1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0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3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9%。淮南市和淮北市的煤炭资源绝大部分为洁净潜势较好和好的煤,而宣州市、宁国市、泾县的煤炭资源以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为主。淮南市李郢孜矿区存在高Ni的煤炭资源,萧县存在高Th煤。
福建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1.4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2.65%,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25.8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0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8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58.64%。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只占38.45%,主要分布在明溪县、清流县、大田县、将乐县、永安市、安溪县、德化县、漳平市和连城县。洁净潜势差的煤中,高硫煤并不多。大田县大田煤矿上京井田、永春县天湖山煤矿、龙岩市的各煤矿、永定县各煤矿均是高Pb煤,
江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3.4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2.2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9.87%,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9.66%,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24.96%,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3.27%。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52.11%,萍乡市、新余市、分宜县、信丰县、龙南县、于都县、宜丰县、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余干县、波阳县和永丰县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较好和好的煤。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零星分布于高安市、万载县、万年县、丰城县、武宁县、乐平市、进贤县、瑞昌市和瑞金市等地。
山东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24.5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5.88%,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8.2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08%,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21.47%,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1.37%。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64.08%。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济东煤田、陶枣煤田、官桥煤田、坊子煤矿、滕南煤矿和新太煤田。聊城地区有部分高钍煤。
河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60.7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7.72%,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0.9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5.7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41%。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81.84%。巩义市、登丰市、新密市、偃师市、平顶山市、郏县、襄城县、安阳市、鹤壁市、焦作市、济源市、禹州市和永城县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而义马市千秋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Th煤。
湖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34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0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9.1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5.0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0.9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73.87%。湖北省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仅为10%左右,5000 多万吨,零散分布在大冶市、津门市、当阳县、秭归市、建始县等地,其他绝大部分为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而崇阳县的煤炭资源既是高硫煤,又存在高Pb、高Cr、高Be煤,鹤峰县黄家营红莲池煤矿岩湾矿区也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r煤。
湖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9.1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5.3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9.27%,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6.9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8.0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0.37%。湖南省的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在南方各省中属于最好的,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达到74.61%,它们主要分布在攸县、衡山县、常宁县、邵阳市、邵东县、武冈县龙江矿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郴州市、资兴市、郴县、桂阳县、永兴县、宜章县、嘉禾县、醴陵市、耒阳市。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邵阳县常乐区、新宁县、澧县、临澧县、石门县、张家界市、慈利县、桑植县、江永县、怀化市、黔阳县、溆浦县、芷江县、会同县、靖县等地,辰溪县的煤炭资源既是高硫煤,又存在高As、高Cr、高Sb煤。
广东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9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0.1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7.3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5.91%,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4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5.18%。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比例也较高,达到67.46%。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阳山县、连南县、连州市等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 20.7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6.0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12.19%,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 14.32%,洁净潜势差的煤占67.49%,不存在洁净潜势好的煤。由此可见,广西的煤炭资源中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2/3以上,除了南宁市、邕宁县、隆安县、宁明县、钟山县、百色市、田阳县、环江县、荔波县和上思县的部分煤炭资源以外,其余均为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合山市的煤炭资源不仅是高硫煤,而且存在高Cr、高Mo、高U煤;田东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Sb煤。
海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 0.9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9.24%,其余90.76%均为洁净潜势较差的煤,没有洁净潜势好、中等和差的煤。
重庆市已发现煤炭资源20.45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0.65%,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8.9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5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1.22%,洁净潜势差的煤占75.59%。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不足10%,仅分布于中梁山、永川市、梁平县、云阳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3/4,大部分都是高硫煤。綦江县松藻煤矿有高铀煤,荣昌县曾家山有高砷、高铅煤,城口县有高硫、高As、高Cr、高Ni、高Sb、高U煤,开县有高Cr、高U煤,奉节县有高As煤。
四川省已发现煤炭资源89.8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6.7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14.5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0.2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66.12%。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为21.27%,主要分布于崇州市、大邑县、都江堰市、荣县、富顺县、攀枝花市、盐边县、泸县、旺苍县、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乐山市、犍为县、峨眉山市、万源市、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荥经县、天全县、盐源县、会理县、仁寿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三分之二,大都是高硫煤。而筠连县有高砷煤,江油市五花洞井田有高铀煤,巫山县有高硫、高Pb、高Cr煤,巫溪县有高硫、高Co煤,古蔺县存在部分高Hg、高Be、高Th煤,安县有高硫、高Cr、高U、高Th煤,理塘县热拉井田有高As、高Cr煤,盐源县合哨井田有高Cr煤,南江县水洞井田和仁寿县汪洋井田有高Th煤。
贵州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38.9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3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22.0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1.2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44.5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20.7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为23.43%,主要分布于盘县特区、大方县、纳雍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1/5,大都是高硫煤。水城县有部分高汞和高钍煤;六枝特区、兴义市有部分高硫、高As煤;兴仁县有高硫、高As、高Sb煤;织金县分布有高As、高Cr、高Mo、高U煤;贵定县洛邦井田存在高Mo、高U煤。
云南省发现煤炭资源240.64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0.30%,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18.5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1.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8.2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53%。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28.89%,洁净潜势差的煤比例不到1/3,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比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都要好,在西南四省市中是最好的。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主要分布于麒麟市、沾益县、宣威市、富源县、罗平县、师宗县、禄丰县、红塔县、江川县、弥勒县、澜沧县、祥云县、保山县、龙陵县、昌宁县、华坪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主要为高硫煤。蒙自县有部分高硫、高As、高Ni煤;华宁县和富源县老厂煤矿有高As煤;官渡县松华煤矿有高Pb煤。
西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0.4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8.76%,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1.3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3.8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4.7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33%。洁净潜势差的煤全部为高硫煤,主要分布在安多县、噶尔县等地。
陕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621.3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0.3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7.58%,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41%,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49%。洁净潜势差的煤炭资源的比例在全国属于较低的省份。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64.52%,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低灰、低硫煤分布在彬县、榆林市、神木县和府谷县。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非常低,在铜川市、韩城市、淳化县、蒲城县和澄城县零散分布有部分高硫煤;子长县有部分高Th煤。
甘肃省已发现煤炭资源86.3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3.3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3.1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3.39%,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7.79%。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76.48%,主要分布在窑街煤矿、靖远县、肃南县、肃北县、民勤县、天祝县、平凉市、华亭县、环县等地。但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在西北五省区中也是最高的,在景泰县、金塔县主要是高硫煤;在崇信县、华亭县有部分高Mn煤。
青海省已发现煤炭资源45.0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7.9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2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3.13%,洁净潜势差的煤占4.55%。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属于全国较好的省份之一,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92.07%,主要分布在天峻县、刚察县、大柴旦镇以及大通县、门源县、祁连县、玛沁县、都兰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全部为高硫煤,零星分布于乌兰县、祁连县等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308.7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 11.60%,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73.7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5.4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7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2.4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85.35%,主要集中于灵武县、大武口区、石炭井区以及平罗县、惠农县、盐池县、彭阳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958.9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76.7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20.5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0.3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37%,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9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97.32%,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很低,也是煤炭资源洁净潜势最好的省区之一。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哈密市、巴里坤县、昌吉市、呼图壁县、阜康市、库尔勒市、伊宁市、和布克赛尔县等地。
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冀中、河南、鲁西、两淮、云贵等。
一、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主要负担向华东、华北、东北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
二、冀中、河南、鲁西、两淮基地负担向京津冀、中南、华东供给煤炭。蒙东(东北)基地负担向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供给煤炭。
三、云贵基地负担向西南、中南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黄陇(华亭)、宁东基地负担向西北、华东、中南供给煤炭。
扩展资料: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0%左右。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将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综合开发利用煤炭及与煤共伴生资源,实现上下游产业联营和集聚,把大型煤炭基地建成煤炭调出基地、电力供应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我国煤矿主要分布在以下省市:
山西省:大同、阳泉、太原、吕梁、长治、晋城、忻州、朔州、临汾
黑龙江省:双鸭山、鸡西、鹤岗、七台河、密山
山东省:济宁、枣庄、泰安、龙口、菏泽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海、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阿拉善盟
陕西省:榆林、铜川、神木
辽宁省:阜新、抚顺、调兵山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
江苏省:徐州
四川省:攀枝花
贵州省:六盘水
安徽省:淮北、淮南、蒙城、涡阳
河南省:平顶山 郑州、焦作、许昌、三门峡、永城
河北省:开滦、峰峰、井陉、邯郸、张家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吐哈、库拜、伊犁
甘肃省:窑街、靖远、华亭
云南省:曲靖、昭通、文山、保山、开远、丽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矿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发展改革委批复神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