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方向
热能与动力现在的就业趋势非常好。
热能与动力工程分一般可分为3个方向:热工、热动、水动。其中热工和热动区别不大,工资待遇2000-4000之间。
水动主要是水电厂和水电施工单位,工资较高但是地处偏僻。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将为我们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尤其是运用核聚变原理开发的人造“小太阳”技术将为人类提供洁净、取之不尽的动力。而这项技术目前在世界上都还有待成熟和完善。
制冷的工作环境和就业比较好,空调,热泵工作环境较好。制热的话,一般去电厂倒班,如果是内燃机方向的话,去汽车行业也可以。内燃机和制冷就业较好,工作环境也较好吧。锅炉汽机一般都得去电厂倒班,不太好。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个大的专业
分为:空调与制冷,锅炉,核能
方向
我就是学热能的
空调方向的
希望能帮助你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方向定下来以后就选择学校吧,制冷与低温是较好的专业,工程热物理是一般是考研的照顾专业,录取分数线比国家线低10分。
对英语过级没要求,但考研成绩英语有底线。
就我知道的制冷挺好就业的,尤其是上交、西交、天商、黑商的制冷,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几乎全班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本系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系,于1958年由吴仲华先生创建,为国内创办该专业最早的单位之一。1961至1982年间,曾并入近代力学系,于1983年恢复了系的建制,葛新石教授于1983至1993年间担任系主任,1992年本系更名为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之后历任系主任依次为范维澄院士(1993-1996)、陈义良教授(1996-2000)、程晓舫教授(2000-2001)。现任系主任为季杰教授。
本系拥有国家一级学科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在三个专业方向上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分别为工程热物理专业(1987)、热能工程(2003)、制冷及低温工程(2003)。
本系与国际及港澳地区高校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所属广州能源研究所、工程热物理所及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学科建设和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本系现有教职工40名,其中2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目前在太阳能、生物质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热控、材料热物性测量、交通流、流动与传热、湍流燃烧、等离子体应用以及生物传热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现承担包括十一五支撑、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众多国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