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能源动力类分为4个专业方向: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工程、空调与制冷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①热能工程专业方向:热能工程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培养从事热能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方面的研究、设计、运行管理、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②热力发动机专业方向: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发电设备研制、设计及生产部门,大型电站,航空、航天发动机研究、生产部门,船舶发动机研究、生产部门,以及万化系统动力设备研制、生产、运行部门等。
③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流体机械及其工作系统自动化,流体循环系统节能等,在水电水利、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工程机械、食品纺织、航天航空、舰船武备乃至市政设施、工民建筑等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该专业方向包括流体机械及各类流体动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及其自动化管理、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等,培养从事叶片泵、水轮机、风机、液力、流体传动及控制、湍流控制、微尺度通道流动、粘弹性非牛顿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及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④空调与制冷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它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航空、汽车、石油化工、食品与药品的生产、医疗设备与空调制冷设备的生产等领域。本专业方向培养从事空调制冷工程与设备的设计、运行管理、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对应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能源动力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核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逐年增加,在能源、资源、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有广泛应用。随着我国核技术及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核技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核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相关单位。本专业培养具备以核工程技术、工程热物理为主,以机械、电工、计算机技术等为辅的基本知识结构,理工结合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将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等基础知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动力装置与设备、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反应堆设计原理、核动力装置测试技术、核动力装置运行及控制等专业知识。
毕业生除攻读硕士学位外,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能源动力类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飞行器动力系统是航空、航天器的心脏,是航空、航天器中最关键部件。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和实力的标志。该专业主要研究航空、宇航推进动力的理论与技术。培养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热力动力方面的研究、设计、实验、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属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型专业,下设4个研究方向:发动机设计与工程(含结构完整性分析与CAD);发动机流动与燃烧(含工作过程仿真);发动机控制与测试技术;发动机强度振动及故障诊断。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将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固体力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飞行器动力装置原理与结构强度等专业基础知识。主要为航空、航天、舰船等工业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对应的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航空发动机研制、设计、生产部门,航天发动机研制、设计、生产部门,舰用燃气轮机研制、设计、生产部门及民用燃气轮机研制、生产部门等。
就业情况良好。
能源动力类专业就业前景主要为航空、航天、舰船等工业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对应的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航空发动机研制、设计、生产部门,航天发动机研制、设计、生产部门,舰用燃气轮机研制、设计、生产部门及民用燃气轮机研制、生产部门等。
主要研究
该专业主要研究航空、宇航推进动力的理论与技术。培养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热力动力方面的研究、设计、实验、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飞行器动力工程属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型专业,下设4个研究方向:发动机设计与工程(含结构完整性分析与CAD);发动机流动与燃烧(含工作过程仿真);发动机控制与测试技术;发动机强度振动及故障诊断。
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将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固体力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飞行器动力装置原理与结构强度等专业基础知识。
1、航天工程
学院是北航最有名的学院,下设飞机系、人机与环境系、流体力学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4个系所,他们在相应的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支撑起了北航的学术高峰。在这个学院学到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在飞机上得到运用,如飞机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样的?人在飞机上是什么状态?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程里学到。
2、材料学
学院学生主要是和飞机、航天材料打交道,设有材料科学系、应用化学系、高分子复合材料系、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环境工程系五个系,拥有大量省部委材料学重点实验室,如民航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他们研究出来的材料仅局限于应用在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哦,这些材料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等行业转为民用呢,所以这个专业的就业范围是非常广阔的。
3、能源与动力工程
学院原名动力系,我们都知道飞机的心脏就是发动机,而这个学院也可称得上是北航的心脏,因为这个学院拥有一批获得国内同行业公认的高级学术带头人作为本院的师资主体,这些专家才是北航的真正动力中心。
4、宇航
学院堪称航天人才的摇篮,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和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两个专业还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二批特色专业,这些课程设置的特点都是以“平台课方向课”的模式构建,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专业能力。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是一个特别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的地方,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国家的一级重点学科。学院代表队曾经在2001年微软公司举办的亚洲大学生软件开发.Net大赛中获得冠军全球GSM和Java智能卡应用开发大赛获得金奖等,他们用一个个的殊荣证明了自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高等理工学院(沈元荣誉学院),专业方向:工科试验班类(空天力学拔尖计划、未来空天领军计划、计算机拔尖计划)、理科试验班类(华罗庚数学拔尖计划)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专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通用工程学院,专业方向: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专业方向:生物医学工程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方向: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吴大观英才班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工程力学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专业方向: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微机电系统工程、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车辆工程、交通运输、飞行器适航技术、土木工程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专业方向: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安全工程
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专业方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专业方向: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飞行技术
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专业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
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方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交通运输(民航信息工程)
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方向: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1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专业方向:软件工程
1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专业方向: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安全
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方向: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金融学(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能源经济、会计学、工商管理
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专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统计学
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专业方向: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物理学
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专业方向:化学、应用化学
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专业方向:空间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
2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业方向:知行文科试验班
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方向:经济学、行政管理
2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方向:英语、翻译、德语
2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专业方向:法学
2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绘画
3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有8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
学校教职工总数4627人,其中专任教师2921人。专任教师中,78.5%具有高级职称,85.58%具有博士学位。各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教师379人(543人次),其中院士31人,领军人才127人(234人次)、青年人才221人(278人次),国家级创新团队45个。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专业设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系统仿真与控制、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点等,并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2、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高等数学。主要课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动力装置制造工艺学等。
3、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它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由于我国飞行器动力行业已得到国家多项专项计划支持,未来该专业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所、研究所高校、部队和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等从事设计、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二、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 西北工业大学 A++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4. 北京理工大学 A+
5. 中国民航大学 A+
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8. 南昌航空大学 A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1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
前景还是很可观的,以清华大学该专业为例,机械、航空与动力大类专业是以机械工程、仪器与光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力学与航空航天学科等学科为基础的工程技术类本科专业,是全球工业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基础,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本大类专业学科位居全球第11(2018)、第14(2019)、第14(2020)、第11(2021),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2017年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本大类所有学科的评估结果均为A+。
其中的机械工程专业与工业工程专业通过了AB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本大类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车辆与运载学院、工业工程系,以及航天航空学院的工程力学系和航空宇航工程系进行招生、培养和管理,主要面向全球领先的工业领域和科技前沿,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创新、学生的领导力与国际化视野,致力于为建设创新性工业强国培养优秀领军人才。
中文名: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专业代码:082004一级学科:工学设置背景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它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扎实的数学、力学、机械学及电子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3、具有综合的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4、了解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从事本专业范围内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修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8、熟悉飞行器动力工程研制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结构力学、气体动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测试技术、航空宇航推进原理、发动机设计等。
实践教学
包括金工实习、工程图测绘、认识实习、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热工综合实验、自控综合实验)、校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一般安排30--35周。
发展前景
有相应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毕业生面向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科学技术等国防科技领域,主要从事飞行器推进系统及热机系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总体论证、方案设计、实验技术研究及技术管理等工作。2011年攻读研究生比例达56.67%。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专业的情况能否提得细一点,要不然不知怎么回答。
就业基本上就是航空航天内的研究所什么的,基本上都是这些,发动机火箭导弹风洞啊,干什么的都有
流体方向和结构强度方向就业都还可以,好找工作。
其实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包含了动力学院的所有专业,流体机械方向也可以算在里面
流体方向的都归到流体机械系,一共大概三个大组:陈院士领头的一个,周盛领头的一个,孙晓蜂领头的一个(主要为气动声学,貌似目前的就业面不宽,但是随着大型客机发动机的上马,气动声学会越来越重要,但是什么时候会反映到就业上就不知道了),此外还有几个小的科研组。就这些,老师的名字、研究方向什么的可以上动力学院网站上查找。
北航的专业如下:
1、航天工程学院是北航最有名的学院,下设飞机系、人机与环境系、流体力学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4个系所。
2、材料学院学生主要是和飞机、航天材料打交道,设有材料科学系、应用化学系、高分子复合材料系、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环境工程系五个系。
3、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名动力系,我们都知道飞机的心脏就是发动机,而这个学院也可称得上是北航的心脏。
因为这个学院拥有一批获得国内同行业公认的高级学术带头人作为本院的师资主体,这些专家才是北航的真正动力中心。
4、宇航学院堪称航天人才的摇篮,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和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三个本科专业。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一个特别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的地方,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国家的一级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