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总功率为什么不超过变压器最大供电负荷的25
光伏电站并网总功率为什么不能超过变压器最大负荷25%
2017-04-19 09:19技术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4.3.1要求:小型光伏电站总容量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这成了分布式电站并网的一个硬性规定,也成为光伏并网电源的一个缺点。那么为什么有此规定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供电稳定性来考虑
即受天气和环境影响大,在天气不好或晚上的时候,工业和生活还需要一定的电力保障,特别是晚上八九点钟,会出现生活用电高峰,而此时的光伏发电站是不会发电的,在天气不佳时,生活和生产还有一定的用电量,而可光伏电站是待机不发电的。因此,基于供电和用电的平衡和供电稳定性考虑,也就是在光伏不发电的时候也可以让用户用到稳定的电力,必须考虑光伏介入供电系统25%的参数。
二是确保供电正常运行的考虑
在现代电网中,供电容量和负载容量在25%比例的时候,电网是不会崩溃的,相关的保护动作是不会动作的。所以即使在光伏电站不发电的时候,电网还是可以运行的。如果供电全部有光伏供应,那么电网内的电力供应大起大落,电网保护电路肯定会动作,那样供电就出现不正常。
三是从供电技术角度考虑
光伏发电通过电力电子逆变器并网,易产生谐波、三相电流不平衡输出功率随机性易造成电网电压波动、闪变建筑光伏直接在用户侧接入电网,电能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用户的电器设备安全。电站必须能够以10%的步长限制其有功出力(目前常用的设置点有100%、60%、30%和0%)频率高于50.2Hz时,功率必须以40%额定功率/Hz的速率降低,仅当频率恢复到50.05Hz以下时,才允许提高输出功率频率高于51.5Hz或低于47.5Hz时必须脱网或者说这是以免影响电网运行的技术规则。
你好,光伏发电不是按面积并网的,是按瓦数的。一般来说最低是五千瓦才可以并网的。
在现代电网中,供电容量和负载容量在25%比例的时候,电网是不会崩溃的,相关的保护动作是不会动作的。
所以即使在光伏电站不发电的时候,电网还是可以运行的。
如果作为地面的集中式并网发电,并网光伏组件的总功率和变压器容量是1比1的。
太阳能组有大有小,小的不到一瓦,大的几千瓦到几十千瓦。太阳能发出的电是直流电,不通过逆变器是不能用变压器变送的。如需要变压器变送,把多组太阳能组的功率之和,就是需要匹配的变压器功率。
这个10kV是相对于当地电网的容纳最大发电电量、线路最大安全容量和变压器最大安全容量来定的。一般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储能容量为1:0.85,如果用电的吞吐量大的话,毕竟要考虑到阴雨天气,如果持续的阴雨天气的话,蓄电池是没有办法达到浮充的。另外,最好还是接入电网,这样也可以作为一个储能充电的稳定电源。
发电机电压大于电网电压,并网后送出无功的原因如下:
并网前发电机电压大于电网电压,就证明合成磁场比转子磁场弱,那么定子电流是感性的,所以只会产生不产生电损耗的无功。
无功功率,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1)首先说明一下功率因数相关公式:
COS∮=P/S,其中P为有功功率,S为视在功率,
S2=P2+Q2,Q为无功功率,
由公式可知,功率因数大小与系统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相关,当Q为零时,功率因数为1,当Q小于零时,系统吸收无功,COS∮为负值,当Q大于零时,系统输出无功,COS∮为正值。因为光伏逆变器大多输出基本为全有功,系统功率因数必须会发生下降。
(2)光伏设备接入后系统无功基本无变化,因为光伏逆变器大多输出基本为全有功,系统功率因数下降原因主要为系统消耗有功功率有一部分由光伏设备提供,从10KV电网吸收有功功率减少,因此根据公式COS∮=P/S,功率因数降低。
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效功率的总和。
由于光伏发电必然有损耗,所以实际发电量是无法达到理论值的。
1、1MW光伏电站理论年发电量: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
=5555.339*6965*17.5%
=6771263.8MJ
=6771263.8*0.28 KWH
=1895953.86 KWH
=189.6万度
2、实际发电效率
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0-7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8。
所以实际发电效率为:0.9 5 * 0.8 9 * 0.9 3*0.9 5 *0.8 8 =65.7%。
3、系统实际年发电量:
=理论年发电量*实际发电效率
=189.6*0.9 5 * 0.8 9 *0.9 3*0.9 5 * 0.8 8
=189.6*65.7%
=124.56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