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有哪些好的专业
五邑大学开设的专业有: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模块)、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模块)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 (物联网工程模块)、通信工程(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模块)、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网络模块)、交通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模块)、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自动化模块)、交通工程(轨道交通电气化模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机械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金融学、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工商管理(设施管理模块)、通信工程(物流工程模块)、交通工程(物流管理模块)、法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新媒体与文化传播模块)。
英语(师范)、英语(翻译模块)、商务英语、日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精算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半导体绿色光源、光电工程模块)、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模块)、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模块)、工程管理、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安全检测与管理模块)。
环境工程、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清洁生产模块)、纺织工程(现代纺织技术与应用、针织品设计与服装模块)、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模块)、纺织工程(染整模块)、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块)、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模块)、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舞蹈学、工业设计。
特色专业: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旅游管理、法学、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数学与应用数学。
以上内容参考:五邑大学官网——五邑大学2022年普高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每一所大学都是有各自优势的,也有一些特色的专业,如果想要去五邑大学的话,可以去考虑五邑大学当中的王牌专业,比如电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土木工程以及机械工程。五邑大学属于广东省,这所院校的级别还是比较高的,是非常值得报考的一所大学。如果对计算机感兴趣的话,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会更加有前景一些,这个专业当中也分为很多种,有电子信息工程,光电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也有半导体绿色光源和信息安全等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这样在就业的时候也可以更好的找到工作。
一、五邑大学五邑大学的知名度并不是特别的高,这也能够看得出来这所学校在广东省也是比较低调的,其实这个学校的位置是在地级市内的。在1985年建立,在广东省的所有大学当中,这所大学是比较年轻的,因为成立的时间还不足40年。学校的总占地面积在1000余亩左右,建筑面积在70万平方米左右。
二、学校的水平这所学校属于普通的二本高校,很多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在500分以上,从综合排名上来看,五邑大学的总体水平也是处于中上等的。这所学校当中的环境是比较优美的,而且设施也非常的齐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科门类也是非常齐全的,总共有七大学科。
其实从各方面来看武夷大学都是比较不错的,在各项比赛当中都取得了很优异的成绩,而且王牌专业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这些专业在毕业后也是可以使完全使用上的,虽然这个学校的名气不是特别的大,但是在实力上也是强的,可以跟广州大学相提并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运用数学工具、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益和效率。
本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学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7名、副教授5名,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和研究手段。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能力,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120100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管理系统仿真与建模 张丹松教授
张能福教授
黄长征教授
杨纬隆教授
肖健华教授
邓祥明副教授
李运蒙副教授
辛玉红副教授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三)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04数据结构
80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806管理学原理
815微观经济学 以下任选一门:
① 管理信息系统
② 运筹学基础
③ 计算机原理
④ 经济预测与决策
⑤ C语言程序设计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 金融工程
4 证券投资
5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专业
"企业管理"学科以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为工具,研究经济过程和管理系统变化规律。本学科的研究方向有:企业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资本运营与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五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是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师资力量雄厚。通过企业咨询服务中心,积极为地方社会服务,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事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学生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际合作企业以及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实务工作,能从事大中型项目投资分析与管理。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120202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企业战略管理 王润良教授
刘志坚教授
阮梓坪教授
纪秋颖教授
樊 宏教授
刘平量教授
刘联辉教授
费明胜教授
向佐春副教授
冯 佳副教授
邱 红副教授
杨序谨副教授
唐 棠副教授
范佳凤副教授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3数学(三)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06管理学原理
815微观经济学 以下任选一门:
① 专业综合1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② 专业综合2
(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 生产与运作管理
3 资本运营与财务管理
4 市场营销
5 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工程专业专业
"系统工程"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涉及的相关学科有运筹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它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对系统的结构、要素、信息和作用关系等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本学科的研究方向有: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模糊系统技术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最优化理论与应用等四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积极为地方社会服务,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事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能力,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103 招生人数:8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李 军教授
肖健华教授
陈世权教授
张丹松教授
黄长征教授
杨纬隆教授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3数学(一)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01信号与系统
802电路分析
813微机原理及应用
817系统工程 以下任选一门:
① 运筹学基础
① 管理信息系统
③ 自动控制原理
④ 计算机网络原理
2 模糊系统技术与应用
3 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4 最优化理论与应用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主要以光、机、电、生物等各种形式信号为对象,研究其获取、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人机自然交互、生物特征信息处理、语音识别与压缩、图像处理与压缩、信息网络与技术、光电信号处理、信息处理方法等。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002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 甘俊英教授
曹文华教授
张有为教授
廖惜春教授
张歆奕副教授
梁 钊副教授
应自炉副教授
徐秀平副教授
余义斌副教授
罗 兵副教授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③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01信号与系统
802电路分析
819通信原理 以下任选一门:
① 数字信号处理
② 通信原理
③ 自动控制原理
④ 电子技术
⑤ 数字图像处理
2 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
3 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将认知科学与控制工程相结合,以现代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研究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的方法和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具有智能特征的自动控制与自动识别系统和装置。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诊断工程与控制学。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104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李 霆教授
尹征琦教授
樊可清教授
何益宏教授
黄险峰副教授
李 全副教授
温 浩副教授
王小平副教授
余爱民教授(外聘)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01信号与系统
802电路分析
813微机原理与应用
817系统工程 以下任选一门:
① 数字信号处理
② 自动控制原理
③ 电子技术基础
④ 数据结构
2 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
3 诊断工程与控制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以交通工程学为基础,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交通控制、智能交通信息处理、数字化结构与诊断工程。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本学科与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建立了硕士研究生工作站,为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2302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智能交通控制 刘智勇教授
樊可清教授
董超俊教授
梁新荣教授
钟碧良教授(外聘)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01信号与系统
802电路分析
810工程力学
814交通工程学
816数据库原理 以下任选一门:
① 自动控制原理
② 微机原理及接口
③ 电子技术
④ 道路交通控制
⑤ 计算机网络原理
⑥ 数字图像处理
2 智能交通信息处理
3 交通设施与设备状态监测和健康评价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主要研究计算机技术、通讯与网络技术、传感与控制技术等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与挖掘、图像识别与处理等。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203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计算机网络 何国辉教授
郑晓曦教授
刘智勇教授
易正强副教授
吴明芬副教授
高宏宾副教授
袁承武副教授
曹彩凤副教授
张先勇副教授
李鹤喜副教授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以下任选一门:
① 数据库原理
② 离散数学
③ C/C++程序设计
④ 计算机图形学
2 数据仓库与挖掘
3 图象识别及处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主要开展高速光纤通信、信息理论与安全通信、多媒体信息传输与处理、宽带网络、移动通信、光纤传感、光电子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近5年来,该学科主要成员承担、完成了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获省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厅级一等奖2项,鉴定科研成果及发明专利多项。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研究工作以学科前沿课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纵、横向课题为主,兼为高新技术研发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研究经费充足、来源广泛。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主要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的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001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 曹文华教授
甘俊英教授
江太辉教授
廖惜春教授
张歆奕副教授
应自炉副教授
杨芷华副教授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01信号与系统
802电路分析
819通信原理 以下任选一门:
① 自动控制原理
② 微机原理及接口
③ 电子技术
④ 计算机网络原理
⑤ 光纤通信
⑥ 数字图像处理
2 多媒体信息传输与处理
3 信息理论与安全通信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范围:现代测试及故障诊断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及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先进制造与智能制造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属学科前沿,或是企业实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学科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3名,学科梯队中有博士8名。本学科拥有先进完备的实验仪器设备,多种先进的软件系统。导师们在学科前沿中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本专业硕士生在珠三角地区亦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0203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王建生教授
杨铁牛教授
杜遥雪教授
孔凡国教授
李 霆教授
李辛沫教授
史天录副教授
周俊荣副教授
袁丽娜副教授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10工程力学
811机械原理
820机械设计
813微机原理及应用
821金属学
822金属材料学 以下任选一门:
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② 现代理论设计与方法
③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④ 材料学
2 反求工程
3 机械装备控制理论与设计
4 计算机仿真与优化设计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主要研究范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制造业信息化,制造自动化技术及系统,机械制造中的智能监测、诊断与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属学科前沿,或是企业实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学科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13名,学科梯队中博士有8名。本学科拥有先进完备的实验仪器设备,多种先进的软件系统。导师们在学科前沿中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本专业硕士生在珠三角地区亦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0201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现代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胡社军教授
王建生教授
杨铁牛教授
王大承教授
杜遥雪教授
孔凡国教授
史天录副教授
李绣峰副教授
周俊荣副教授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10工程力学
811机械原理
820机械设计
813微机原理及应用
821金属学
822金属材料学 以下任选一门:
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② 现代理论设计与方法
③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④ 材料学
2 自动化生产系统与装备
3 虚拟制造中的产品建模与设计
4 金属膜合金材料
应用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以精细化学品的研制与应用、无机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废水及工业固废的处理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有:金属配合物、纳米材料、新型药物、水处理剂的合成;涂料、胶粘剂、各类产品添加剂的制备;天然产物综合利用与改性、水处理技术开发、工业固废资源化等。
本学科为我校重点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曾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配备有精良的实验仪器设备,纵、横向项目广泛,科研经费充足。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有着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必备的基础理论课和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或继续深造。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1704 招生人数:12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无机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卿 宁教授
马晓鸥教授
鲁文杰教授
刘敏超教授
陈 爽教授
孙宁副教授
罗儒显副教授
李玉瑛副教授
王 忆教授
尹荔松教授
曾庆光副教授
康思琦教授(外聘)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④ 专业基础课(任选一门):
807物理化学
808有机化学
809化工原理
823固体物理
824纳米材料学 以下任选一门:
① 综合化学
② 物理学
③ 材料学
2 废水及工业固废的处理
3 精细化学品的研制与应用
4 新能源材料
5 纳米涂层材料
6 稀土发光材料
应用数学专业
"应用数学"学科主要研究数学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本学科目前有下列主要研究方向:不确定性数学之模糊拓扑、模糊半群理论、拓扑学及其应用、粗糙集理论、智能计算、随机分析、复分析及其应用、图论及其应用等。
本学科是五邑大学重点学科,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科研、教学设备。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其中博士后3人);专业实验室1个。导师们在本学科前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2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市、厅级奖励多项。
本学科为研究生开设专业基础理论课、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成就的专业课、追踪本学科研究前沿的选修课,使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应用数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70104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不确定性数学理论与应用 白世忠教授
谢祥云教授
谭海鸥教授
燕鹏飞教授
欧见平教授
曹文胜教授
王奇生教授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68数学分析
④ 818高等代数 以下任选一门:
① 复变函数
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③ 离散数学
④ 近世代数
⑤ 点集拓扑
2 智能计算理论与方法
3 拓扑学及应用
4 复分析及其应用
5 图论及其应用
纺织工程专业
"纺织工程"专业以纺织高新技术、新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及纺织新工艺新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是我国华中华南地区唯一的纺织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6名,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先后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教材、专著8部,公开发表论文300篇以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20项。
五邑大学与法国国立高等纺织工业与艺术大学于2002年签订了双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协议,每年从新入学的研究生中选拔学生去法国攻读硕士学位,在三年内将获得中国和法国的二个硕士学位。
本专业为研究生开设能反映国内外纺织高新技术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硕士生论文从事与当前纺织高科技有关的研究项目。本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欢迎纺织工程、纺织材料和染整等方面的同学报考。
学校代码:11349 专业代码:082101 招生人数:10人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纺织高新技术 狄剑锋教授
齐宏进教授
赵其明教授
杜文琴教授
贾永堂教授
张增强副教授
李 欣副教授 ① 201英语
② 101政治
③ 302数学(二)
④ 专业基础课:
⑤ 803纺织材料学 以下任选一门:
① 棉纺学
② 机织学
③ 针织学
④ 织物结构与设计
⑤ 染整学
2 新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
3 纺织新工艺新技术
广州市市长、贵州省省长林树森
广东省电力局局长广东核电集团副董事长吴希荣
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厅长杨永汉
广东省高教厅副厅长答朝心
广东省机械成套设备局局长广发银行副行长纪委书记陆锦裳
广东省机械成套设备局局长梁彦
广州地铁总工程师陈韶章
广东省环保局监察分局局长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广东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郭汉毅
广东省机械厅副厅长政府驻澳门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陈达枝
广东省物价局局长林积
广晟有色董事长叶列理
广物汽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子先
广日集团总经理黄升伟
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
广东宏远董事长钟振强
瑞安科技董事长陆酋教
万达影业常务副总裁阙文雄
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
江粉磁材董事长汪南东
浩洋电子董事长蒋伟楷
天心药业总经理陈惠长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院长崔英德
广州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黄励岗
奥雪化工总经理吴文军
海天调味副总裁黄文彪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苏自奋
方直集团董事长陈专
华工机械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学术带头人叶邦彦
广工计算机学院院长余永权
五邑大学校长张琨
广东水利水电机械厂总工程师王春桐
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骆小筑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总建筑设计师冯颖慧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企业管理
系统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应用化学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及水处理剂研制,精细化学品的研制与应用)
应用化学
(新能源材料,纳米涂层材料,稀土发光材料)
应用数学
纺织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10年五邑大学调剂信息
http://dept.wyu.edu.cn/graduate/bbq/UploadFile/201032616258859.doc
五邑大学研究生处http://dept.wyu.edu.cn/graduate/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注重广度,比较理论。而软件工程注重深度,比较偏向实践。二者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等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国家一级学科,下设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是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增专业,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及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热门专业。
2、主修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修大数据技术导论、数据采集与处理实践(Python)、Web前/后端开发、统计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高级数据库系统、数据可视化、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媒体大数据案例分析、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课程。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3、就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软件工程: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
附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高校:
参考资料:软件工程专业-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百度百科
1、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
2、优势学科:人文科学、外国语、法学、数学与计算科学
3、行政管理(文理兼收)专业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我们国家,还是政治最靠谱,此专业绝对值得考虑。
4、推荐:行政管理
二、华南理工大学:
1、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2、
2、优势学科: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3、材料加工工程和机械工程均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4、推荐:机械工程
三、暨南大学:
1、211院校,该校的特色是:华侨众多,所以学校的师资力量很雄厚,出国留学的条件很便利。
2、优势学科:新闻与传播学,管理学,国际学,经济学,华文学
3、该校的产业经济学和经融投资学均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4、推荐:产业经济学
四、华南师范大学
1、211工程院校
2、优势学科:教育科学、文学、数学科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
3、其中该校的光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值得考虑。
4、推荐:光学
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同样的,该校也不是211工程或者985工程院校,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市场化经济程度和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一直是热门的专业,而该校又是外经贸部唯一直属高校,其实力和隐藏的实力都是很不错的。
推荐专业:国际经济贸易学、国际商务英语学、法学、英语语言文化学。
五、华南农业大学
1、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全国重点大学
2、优势学科:农学、资源环境学、生命科学。
3、推荐专业: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业经济管理。这几个都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民以食为天,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几个专业都值得考虑。
六、南方医科大学:
该校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这类学校的特点就是底蕴深厚,和军队联系紧密,所以说表面不是什么211工程或者985工程院校,实际上隐藏的实力很客观,值得考虑,尤其是医学专业,是朝阳专业。
写在后面的话:广东省的比较重要的大学大概就这么多,一些二本层次的学校我没有罗列。广东省的高校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资金比较充足。要说最强的高校,那还是首推“中山大学”,该校的师资力量极其雄厚,绝对是广东省的No 1。 但是也不能说医科大不好,主要看你的志向了,其实呢,厦门大学距离广东也不算远,也值得考虑,该校的经济学可是全国的翘楚呢,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是客座教授。
大概这么多,如果还有疑惑,可以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