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柴油机核心期刊

认真的石头
酷酷的爆米花
2023-01-01 11:12:52

柴油机核心期刊

最佳答案
灵巧的玉米
高大的砖头
2025-08-17 06:00:52

TK能源与动力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刊名序号刊名
1工程热物理学报8热力发电
2内燃机学报9锅炉技术
3动力工程10汽轮机技术
4热能动力工程11车用发动机
5太阳能学报12电站系统工程
6燃烧科学与技术13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7内燃机工程14可再生能源

这些都是中文核心期刊,有些本科院校的学报也是核心期刊

最新回答
眼睛大的流沙
内向的八宝粥
2025-08-17 06:00:52

应该是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是EI的。

EI《Ei Compendex》收录的中国期刊

ISSN 期刊刊名

0567-7718 Acta Mechanica Sinica/Lixue Xuebao

1006-7191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

0253-482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

1004-5341 China Welding (English Edition)

1004-954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022-4653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1000-9345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1671-7694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006-6748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1004-0579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1005-9784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1553-9105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1000-1484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1005-9113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1001-605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1548-7741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1005-03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02-0721 Journal of Rare Earths

1003-7985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1004-4132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1003-2169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1005-8850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MineralMetallurgy Materials (Eng Ed)

1009-3095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1001-0521 Rare Metals

1006-929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

1003-6326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

1006-4982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1007-0214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253-4177 半导体学报

1001-1455 爆炸与冲击

1001-596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001-053X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001-0645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000-15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007-5321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005-0299 材料科学与工艺

1009-6264 材料热处理学报

1005-3093 材料研究学报

1007-7294 船舶力学

1000-8608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000-2383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005-0388 电波科学学报

1000-1026 电力系统自动化

0372-2112 电子学报

1005-3026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1-0505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3851 复合材料学报

1003-901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000-5773 高压物理学报

1000-4750 工程力学

1001-9731 功能材料

1000-3819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1006-2793 固体火箭技术

1005-0086 光电子.激光

1004-924X 光学精密工程

0253-2239 光学学报

0454-5648 硅酸盐学报

1006-7043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0367-623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0253-360X 焊接学报

1005-5053 航空材料学报

1000-8055 航空动力学报

1000-6893 航空学报

0258-0926 核动力工程

1001-9014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000-2472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565X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1-45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438-1157 化工学报

0577-6686 机械工程学报

1671-5497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1006-59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0254-4164 计算机学报

1007-4708 计算力学学报

1001-246X 计算物理

0258-1825 空气动力学学报

1000-8152 控制理论与应用

1001-0920 控制与决策

1004-0595 摩擦学学报

1000-0925 内燃机工程

1000-0909 内燃机学报

1005-26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005-9830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1-4322 强激光与粒子束

1000-0054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6-8740 燃烧科学与技术

1000-9825 软件学报

0254-0150 润滑与密封

1006-246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671-202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371-0025 声学学报

1001-8719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009-3087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0254-0096 太阳能学报

0493-2137 天津大学学报

0253-374X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1-4055 推进技术

1000-324X 无机材料学报

1001-24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0253-987X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000-2758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1007-8827 新型 炭材料

1000-691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000-7598 岩土力学

1005-0930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000-6931 原子能科学技术

1008-973X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0253-9748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004-4523 振动工程学报

1000-3835 振动与冲击

0258-801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022-0666 中国航空太空学会 学刊

0258-7025 中国激光

1000-196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001-4632 中国铁道科学

0254-508X 中国造纸

0529-6579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254-4156 自动化学报

=========================================

EI非核心版(《EiPageOne》)收录的中国期刊

ISSN 期刊刊名

1000-9116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1561-8625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1005-9040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0890-548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1001-627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0254-9409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1007-6417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0257-9731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Transactions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1000-2413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1001-8042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Hewuli

1002-0071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006-9283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

1007-1202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1001-5868 半导体光电

1000-1506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0479-8023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7-264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1093 兵工学报

1001-4381 材料工程

1007-4112 长安大学学报

1004-499X 弹道学报

1000-6753 电工技术学报

1001-0548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005-9490 电子器件

1009-5896 电子与信息学报

1000-6761 动力工程

1001-3784 粉末冶金技术

1000-3436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0449-749X 钢铁

0251-079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03-6520 高电压技术

1000-7555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002-0470 高技术通讯

0254-3052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001-1609 高压电器

0253-231X 工程热物理学报

1007-4252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1003-501X 光电工程

1000-059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002-1582 光学技术

1004-4213 光子学报

1001-2486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009-606X 过程工程学报

1006-9941 含能材料

1002-0837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002-1396 合成树脂及塑料

0258-0934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0253-9950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0253-3219 核技术

0254-6086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1672-910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1006-5431 华北工学院学报

1006-3080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3932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1001-7631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1005-9954 化学工程

0250-3301 环境科学

1002-0446 机器人

1001-9669 机械强度

1000-1158 计量学报

1003-977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000-3428 计算机工程

1000-1239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007-9629 建筑材料学报

1000-6869 建筑结构学报

1006-852X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0254-6051 金属热处理

0412-1961 金属学报

1001-5493 离子交换与吸附

1008-056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0253-2417 林产化学与工业

1007-3124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0253-9993 煤炭学报

1003-605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001-1935 耐火材料

1000-1972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1002-6819 农业工程学报

1000-1298 农业机械学报

0253-2409 燃料化学学报

1001-2060 热能动力工程

1000-985X 人工晶体学报

1007-6735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000-5870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0-721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000-8144 石油化工

1006-396X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1000-0747 石油勘探与开发

0253-2697 石油学报

1004-9037 数据采集与处理

1001-6791 水科学进展

1003-1243 水力发电学报

0559-9350 水利学报

1007-2012 塑性工程学报

1001-2249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1001-8360 铁道学报

1003-8213 微细加工技术

1000-050X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1671-443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1006-282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1000-3290 物理学报

1006-79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1001-5361 西安石油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258-272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000-2634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2-185X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004-731X 系统仿真学报

1000-678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001-506X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0253-4320 现代化工

1004-2474 压电与声光

1000-4548 岩土工程学报

1000-7571 冶金分析

0254-3087 仪器仪表学报

1000-4939 应用力学学报

1000-1328 宇航学报

1008-9209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04-6801 振动测试与诊断

1001-7372 中国公路学报

1000-6923 中国环境科学

1004-132X 中国机械工程

1004-0609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000-6842 中国造纸学报

1005-9792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006-7329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001-4977 铸造

1000-8365 铸造技术

Ei Compendex Web(EI网络版)是《Ei Compendex》和《Ei PageOne》合并而成的Internet版本。

Ei来源期刊分三个档次 :

(1)核心期刊, Compendex 数据库收录重点是下列主要工程学科: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冶金、矿业、石油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软件。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副总裁Katz认为:“这些是Compendex数据库的‘核心’领域。”目前,核心期刊约有1000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录入Compendex。国内《金属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为核心期刊。

(2)选择期刊,一些学科领域的期刊是有选择地收录,包括:农业工程、工业工程、纺织工程、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应用力学、大气科学、造纸化学和技术,高等学校工程类学报等。Compendex 只选择与其主题范围有关的文章,并不是所以文章均被收录。目前,选择期刊约1600种,国内以上学科的期刊大多数为选择期刊。

(3)扩充期刊,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 One)。在Ei的扩充版中,约2800种期刊。国内期刊比较多。

繁荣的冬日
负责的手机
2025-08-17 06:00:5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科建设喜获丰收,国家重点学科由1个增至3个,超额完成了“保一争一”的目标,同时新增了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建设取得新成绩,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成为全省唯一的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实验室建设取得新成果,森林植物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有11个实验室获批为2007-2010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

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林学、林业工程),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工程、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植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林学),40个硕士点(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动物学、森林培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森林保护学、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机械设计及理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业经济管理、环境科学、林业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业推广、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应用化学、设计艺术学、发酵工程、生理学、环境工程、水生生物学、食品科学、微生物学、果树学、神经生物学、企业管理、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学、生物物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

拥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占地面积1963亩,建筑面积91.8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8万册,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近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显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在中国科技期刊CSCD影响因子排行前300名排行表中名列84位。湖南省高校学报进入前300名的仅有两家,而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名列第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全国排名119,,参考伊灵大学排名http://www.rank98.com/rank1.html

中南林好点的专业有生态学,森林培育,机械,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工程(这个专业并不是搞森林的,是搞机械,工程索道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望国家级重点),,物流工程(中国前3强的)(有望国家级重点),,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有望国家级重点),,旅游管理(有望国家级重点),信息与计算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艺术设计也很厉害(中国前30的)。。。

此外还有如下专业

现设59个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木材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森林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林产化工、生物工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自动化、测绘工程、物流工程、软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园艺、林学、园林、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汉语言、英语、日语、法语、朝鲜语、俄语、广告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社会体育、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

有7个国家管理的专业点(林学、环境科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园林、旅游管理),9个省重点专业(林学、工业设计、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林产化工、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生物技术、艺术设计)。

湖南农业大学其实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差不多,只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准国家级重点学科要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少得多,,,

况且其为农业大学,所以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

湖南科技大学的话,不好说,,博士点都没有,那什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就更不用说了,,,反正是没有。。

如果今后想到省外工作,建议选后两者

说你没见识吧,,,中南林的找工作都是省外的,,中南林以前在广州办了几十年的学,后两者湖南科技大学的话,合并才几年的时间,出了湖南几个人知道?????

彩色的板栗
暴躁的自行车
2025-08-17 06:00:52

王树荣,男,1972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博士研究生学位,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教授教授。1993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1995年开始直接攻读浙江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于1999年提前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被授予2000届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称号。1999年起留校任教,2001年任职副教授,2006年晋升为教授,2008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曾于2006~2007年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浙江大学“新星”计划资助赴瑞典皇家工学院进行合作访问交流。在浙江大学任职期间先后获得过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和浙江大学优秀本科生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目前学术兼职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委员和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理事会理事等学术工作。

先后负责承担了可再生能源研究领域的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973” 子课题和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研究工作,另外还主持了煤清洁利用领域的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3项国家“863”子课题和1项国家“973”子课题等多个重要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工作。曾以第二获奖人身份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并以主要参加人身份获得省部级奖3项。自2004年以来,以第一、二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先后在国内外期刊或会议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EI收录论文31篇,一级期刊论文12篇。其中单篇论文被SCI正面他引30余次,单篇论文影响因子最高达8.25。以第一、二发明人授权或申请9项发明专利。

单身的跳跳糖
文静的保温杯
2025-08-17 06:00:52
版面费每页大概800元左右,

这个是中文核心,通过率低。

《热力发电》(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联组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为国家热能动力科学技术专业刊物,中国发电技术重要刊物,主要报道国内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热力发电(火力、核能、地热及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利用,包括:化石燃料及其清洁燃烧、热力设备及热力系统、电站辅机、电站自动控制、电厂化学、电厂金属材料、电力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等.

希望能够帮到你

土豪的魔镜
欢喜的含羞草
2025-08-17 06:00:52

从计算公式看,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若刊物的出版周期较长,则相当一部分的引文因为文献老化(超过2年)而没有被统计,即没有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降低了影响因子。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刊载论文如果是热门课题,且篇幅较短,发表较快,则被引率将很快达到高峰,进而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上升很快,然后又迅速下降;刊载完整研究性论文的期刊,持续被引用时间长,影响因子升高较持久。也有资料表明,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根据经验判断,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量少的期刊容易得到高影响因子,并且这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年度之间会有较大的波动而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往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此外,还与其他引证指标如: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以及期刊发行范围和发行量等指标有密切关系。期刊的规模和结构不同会造成期刊影响因子的不同。一般来讲,同种类型的期刊形成的规模越大,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总的来讲就越大;期刊中所含的“热门”课题或“热门”专业的文章越多,总被引频次就越高,同时这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就越大。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一个学科的引文数量,总体水平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各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二是该学科期刊在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所占的比例。从总体上来说,某学科来源期刊越多,该学科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就越大。这两大因素决定了学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布的不均衡性。生物学期刊一直是SCI期刊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类期刊,它不仅在期刊数量上明显多于其他学科,而且在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数量上也有显著优势,从而说明生物科学在当代科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此外,影响因子还受期刊所涉及的学科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的影响,如果某个科技期刊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非常小,而且同类期刊又很少,那么它的影响因子就不可能很高 。

不同的学科由于其内在的科研规律不同,在做研究时所需引用他人的科研成果情况就不尽相同。这些区别至少在两个方面会影响到影响因子的大小,一方面的区别是需要引用他人成果多少的情况,另一方面的区别是引用他人成果的时间情况。由于影响因子一般都只按近两年内的期刊中所引用的文献计算,可以看出按近两年内的引文年限分布情况做的排序结果和通过用影响因子方法对杂志的排序结果同样也具有一致性,这同样说明了影响因子不能正确地反应出不同学科期刊之间影响力的大小。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不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不平衡的,甚至同一学科中的不同分支也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学科规模很小,但从事这一学科的科研人员多,而且对这一学科的资金投入也大,相关的学科杂志也较多,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规模优势。而往往那些规模较小的学科就不具备这种规模优势,从而这类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也不会高。就学科规模发展速度的快慢而言,不同的学科有“冷”、“热”之分。“热”门学科由于时代的需要其规模发展速度是很快的,这种学科的文章在其规模迅速发展的期间将具有很高的被引用率而“冷”门学科则正好相反。但是,这种“冷”与“热”的划分往往并不是出于科学本身的发展需要,而经常是由于经济、社会等一些非科学因素的制约而造成的。还有一些学科包含了许多热门的课题,这些“热门”课题的文章虽有较高的被引用率,但并不具备多大的科学价值。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这种仅仅因为学科规模的大小和发展速度的快慢而造成的论文被引用率高低的不同,或者是引起相关杂志和机构的影响因子大小的不同,从而造成在重要性的排序上的不同,不是科学木身发展造成的,是其他的一些经济的、历史的和社会的非科学因素造成的,因此对规模小或是“冷”专业的学科进行的这种评价是极为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5)名人效应的影响,名人效应常表现为:一方面人们常引用名人的文章来增加自己文章的权威性,即便是在还有别的更适合自己文章引用的文献时也是这样;另一方面是署有名人名字的文章或被名人所推荐的文章很容易在所谓的高档次的杂志上发表,因而也容易被SCI或CSCD所收录,且有时文章本没有名人科研成果,却为了能在高级刊物上发表署上了名人的名字,所以过分地强调被引用或收录情况,将给文章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带来人为的偏差。

顺利的钢铁侠
仁爱的砖头
2025-08-17 06:00:52
北航各个学科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具体你可以上北航研究生院查看,不过要求还算比较高的,潜心研究吧,不要太浮躁

一、申请北航博士学位对发表论文的基本要求

1.数学与系统科学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SCI影响因子0.5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收录源刊物或在《中国科学》(中文版)、《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计算数学》和《系统科学与数学》发表2篇论文。

2.物理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5.0以上,或累计达到5.0及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在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且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用外文公开发表。

已授权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项(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视同1篇SCIE收录论文;已受理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项(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视同1篇EI收录论文。

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学生论文发表篇数和影响因子尊重导师意见。

对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等特殊情况,开题与答辩前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经分学位委员会委员总人数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通过,其发表论文要求可执行工学学科相关规定。

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含化学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E 的Q1区收录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或者发表SCIE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达到5.0;

(2)发表SCIE收录论文3篇或发表2篇SCIE收录论文,另外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在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

(3)对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等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博士生提交研究成果详细摘要,经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总人数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通过,发表论文要求: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或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至少有1篇论文在外文期刊上公开发表。

其他学术成果的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须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在影响因子大于0.5的SCIE收录的计算机类刊物中发表论文1篇;

(2)在SCIE收录源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并且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会议发表2篇论文; (3)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上发表论文1篇,或在EI收录的期刊源上发表论文2篇;并且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会议发表论文2篇;

(4)在EI收录的期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在本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参考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权威学术会议目录)上发表论文1篇;并且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会议发表论文2篇。

博士研究生发表的满足上述要求之一的学术论文中,被EI收录的各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多篇论文只计为1篇期刊论文。

专利和获奖的学术成果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且折算论文合计不超过1篇。 5.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应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之一: (1)在SCI检索的相关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全文)发表2篇论文。

专利和获奖的学术成果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

6.工学学科,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材料加工工程(限机械学院)等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影响因子0.3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3)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刊物(含被ISTP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应有2篇文章在EI收录源刊物上发表。并且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本学科领域申请并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SCIE论文;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核心期刊论文;申请者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且有个人获奖证书,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排名前七名)或三等奖1项(排名前五名),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7.经管学科(管理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另外,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 SCI、SSCI、A&HCI、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

(2)在《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论文,并在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2篇论文。

(3)在 EI收录源期刊、经管类重要学术期刊发表2篇论文(见附表1),并在CSSCI、 CSCD 或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1篇论文。

8.法学学科(法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SCI、《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任一高水平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全文)发表2篇论文。

专利和获奖的学术成果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

6.工学学科,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材料加工工程(限机械学院)等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影响因子0.3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3)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刊物(含被ISTP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应有2篇文章在EI收录源刊物上发表。并且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本学科领域申请并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SCIE论文;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核心期刊论文;申请者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且有个人获奖证书,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排名前七名)或三等奖1项(排名前五名),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7.经管学科(管理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另外,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 SCI、SSCI、A&HCI、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

(2)在《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论文,并在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2篇论文。

(3)在 EI收录源期刊、经管类重要学术期刊发表2篇论文(见附表1),并在CSSCI、 CSCD 或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1篇论文。

8.法学学科(法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SCI、《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任一高水平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4

(2)在其他CSSCI来源期刊或集刊(不含扩展版)上发表2篇论文;

(3)在非CSSCI来源期刊或集刊(不含扩展刊)的重要法学类或航空航天类期刊或集刊(见附表2)上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3篇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须收入大会论文集。

各级标准中的期刊均不包括其增刊、特刊、专刊。

发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第一篇可视为CSSCI收录。

在港澳台重要法学期刊上或用英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经过法学院三位以上教授鉴定,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可视为CSSCI论文1篇。

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是指有两国或两国以上专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以及各法学二级学会的年会。 9.人文社会学科(人文学院)

博士生发表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见附表3): (1)发表论文达到A级标准; (2)发表论文达到B级标准; (3)发表论文达到C级标准。

各级标准中的期刊均不包括其增刊、特刊、专刊,CSSCI收录期刊不含扩展版;发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第一篇可视为CSSCI收录,第二篇及以上视为一般公开出版期刊的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的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可视为公开出版期刊的论文。

10.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外语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 SSCI、A&HCI、SCI、EI、《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现代外语》或《外国语》上发1篇;

(2)在CSSCI (限定在外国文学、语言学、外语类)上发表2篇论文; (3)在CSSCI(不含扩展刊)上发表3篇论文。

注:用英、俄、德、日、法、韩文在国际非SSCI或A&HCI期刊源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性论文,经院教授会鉴定,达到相应学术水准的,可视为CSSCI论文1篇;在我校学报社科版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可视为CSSCI收录,其余视为一般公开出版期刊论文。

潇洒的玫瑰
害怕的大叔
2025-08-17 06:00:52
主办: 中国力学学会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553

CN: 43-1409/O2

复合影响因子:0.453

综合影响因子:0.233

从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来分析,整体的还算不错 期刊,在中国知网有收录,为以后的评职称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要是跟很好的如:

《动力工程学报:复合影响因子:1.270 综合影响因子:0.902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复合影响因子:1.472 综合影响因子:1.192

这两个相比还是差点的。基本上和那个《核动力工程》差不很多。整体还是很不错的,希望被采纳

别忘记给我分数,谢谢

苗条的朋友
阔达的翅膀
2025-08-17 06:00:52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创刊于1964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电力工业领域学术期刊。

学报主要刊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电及动力工程、电工电机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总被下载7432106次,总被引44609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4.50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199。根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显示,《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影响因子为2.71,载文量为9976,被引量为296718,下载量为1128848。2015年影响因子排名为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第67名;电工技术(101种)第0名。

办刊历史

196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创刊。

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由旬刊变更为半月刊,每月5、20日出版。

2014年,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总被引频次达19265次,在全国6000多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二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