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10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

坦率的蓝天
安静的板凳
2023-01-01 11:10:04

10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

最佳答案
细心的柜子
单薄的身影
2025-08-17 05:58:50

北汽新能源EC3、长安CS15EV、吉利帝豪GSe、比亚迪e1、长城欧拉R1等。

一、北汽新能源EC3

外观方面,采用了封闭式前脸来展现新能源的身份。侧腰围丰富明显,时尚美观,相当年轻。北汽新能源EC3的最大亮点是2019车型的行驶里程增加了100多公里,NEDC最大续航里程为301Km,满足了日常出行。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长安CS15EV

该车拥有双色车身、鱼翅天线和日间行车灯,因此需要更加运动和时尚。此外,在功率配置方面,采用170N·m峰值转矩和75ps席马力的电机,其NDEC范围为351公里。动力参数和续航性能均达到同级别主流水平。与之前的车型相比,续航里程有所提高,竞争力也有所提升。

三、吉利帝豪GSe

外观方面,大嘴的进气格栅和双腰线的设计让家用车看起来有点运动感,前脸两侧都有行车灯。内饰方面,虽然依旧是大众家族的T型布局,但在副驾驶座上有一块精致的面板,加上8英寸的中控屏,颇具特色。

四、比亚迪e1

比亚迪e1在质量和可靠性上都是可靠的。而且,外观很吸引人。双色外观好看新颖。椭圆灯组相当可爱,整体给人一种圆润的感觉。室内装饰也采用了双色搭配,内外呼应,视觉效果相当不错,室内装饰简洁而不凌乱。其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使得比亚迪E1的行驶里程达到305公里。省内普通的台阶和行车没有问题,实用性很强。

五、长城欧拉R1

复古可爱的外观设计是它的特色。圆润的大灯相当可爱,前脸很有质感,侧腰线条流畅。虽然很小,但它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且钥匙也很便宜。值得一提的是,变速器设置在空调出风口下方,操作更加方便。欧拉R1共推出4款车型:标准版、灵渠版、亲子版和女神版。除标准版外,行驶里程为301km,其他3款车型为351km。

最新回答
霸气的香水
顺心的绿茶
2025-08-17 05:58:50

1、普天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普天新能源”)是以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和服务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

依托于中国普天在信息通信和电池电源等领域积累的产业优势,普天新能源认真贯彻“创新、、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核心竞争能力,致力于成为中国大型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运营商。

目前已在北上广深等20多个核心城市开展公交、公务、出租、物流、私家车的充电运营服务,服务车辆以每年2倍的速度增长。同时,通过技术体系创新,建立了全国性的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平台,确保充电安全,并为大数据挖掘、提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推进中国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智能服务。

2、许继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是专注于电力、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高科技现代产业集团。公司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企业,积极履行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源和电力技术装备,为清洁能源生产、传输、配送以及使用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

公司聚焦于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节能环保、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军工全电化五类新兴业务,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

许继集团控股1家上市公司,下设16家子(分)公司,打造了许昌1个研发中心,北京、上海、西安、哈尔滨4个研发分中心,以及许昌、珠海、福州、厦门、济南、哈尔滨、成都等7个产业基地,设立了东南亚、中东、非洲、俄罗斯、南美洲等地7个海外办事处。

3、特斯拉

2003年,一群希望证明电动车比燃油车更好、更快、并拥有更多驾驶乐趣的工程师创立了 Tesla。今天,Tesla 不仅制造纯电动汽车,还可以生产能够无限扩容的清洁能源收集及储存产品。Tesla 相信,让世界越早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向零排放迈进,人类的前景就会更美好。

Tesla在 2008 年推出了 Roadster 车型,从而揭开了先进电池技术和电动动力总成的神秘面纱。从那时起,Tesla 开始设计纯电动豪华轿车 Model S,一款傲视群雄的产品。

Model S 性能优异,行驶里程表现独领风骚、并且可以通过 OTA 空中升级助力车辆不断完善,而经美国《汽车族》杂志的测试,Model S 百公里加速最快仅需 2.7 秒 (Model S P100D L)。2015 年,Tesla Model X 正式发布。

4、奥特迅

奥特迅创立于1993年,专注于电力、电子、新材料创新及其应用。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于深圳市中小板上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0年大功率工业充电设备研发、制造、运行经验,是电力自动化电源细分行业的企业、我国目前(2019年)民用核安全级高频开关电源供应商。

2009年,奥特迅进入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将工业电源及核安全电源技术民用化,是多项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至今,奥特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已运行十年。

5、 特来电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来电”)是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01)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的增值服务。

特来电采用互联网思维,依靠国际完善的汽车群智能充电技术和系统,创新电动汽车充电商业模式,专注于建设并运营全国较大的汽车充电网。

通过大系统卖电、大平台卖车、大共享租车、大数据修车、大支付金融、大客户电商,建立 “让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的中国大型汽车充电系统生态公司,打造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新能源互联网。

6、万马新能源

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由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公司位于杭州青山湖畔的临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5000万元。

公司遵循“素质决定实力”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对绿色能源的倡导,以国家“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完善为公司发展方向,专注于智能电网相关的电力电子应用产品的开发。

7、 泰坦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贰亿元)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泰坦能源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港股代码:2188)下属全资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8日, 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研发基地位于珠海吉大占地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生产基地位于珠海金鼎占地面积约20000多平方米。

公司专注于电子电力领域,集科研、制造、营销一体化,围绕发电、供电、用电的各类用户,运用优良的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技术,解决电能的转换、监测、控制、优化、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取得企业的发展。

8、南瑞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8日,由南京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2003年9月向社会公众发行A股股票并于10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国电南瑞”,证券代码“600406”。

国电南瑞下设1个研究院、4个事业部,13家分公司、31家全资子公司(含间接全资)和14家控股子公司。公司业务覆盖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发电及水利环保等领域。

9、星星充电

星星充电,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为全球客户提供设备、平台、用户和数据运营服务,借助车辆销售、私人充电、公共充电、金融保险等业务打造用户充电全生命周期平台,专注于用物联网技术服务全球五亿人,现已发展为国内的民营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

作为全国较早的一个持续盈利的运营商,星星充电更懂运营更智能。星星充电是全国日均充电量颇高的电动汽车运营商,全国大型的私人充电服务商和私桩共享平台商,同时也是具备城市公共充电运营一体化经验的充电商(太原)。

10、依威

源自于香港的EV POWER依威能源集团,自2010年起就开始为香港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充电服务,集团不仅提供安全及高智能的充电设备,更针对国内的特殊状况对停车场投入大量资源,协助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和电动车使用者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所带来的运作、安全、管理和资金上的烦恼。

作为香港大型的充电服务商。EV POWER依威能源集团充电设备遍布全港停车场,包括政府公共停车场、事业单位、大型商场及私人企业,其中不乏标志性建筑。

2014年进入内地充电服务市场,不仅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充电服务,更利用独到的资源能帮业主很好地与物业进行沟通,解决车主小区建桩难的问题,此外也有完善的24小时售后服务和400客服热线,方便用户在发生特殊情况时,及时沟通与解决。

敏感的小伙
淡淡的哑铃
2025-08-17 05:58:50

10万左右,说实话新能源这一块选择性不是很大,基本只有一些A0级纯电动车车,如果是作为主力车的话又有长途需求建议增加一点预算买混动车型,现在部分地方还有比亚迪秦混动,14万不到的价格,空间以及实用性都比10万左右的纯电动车好得多。如果没有以上需求的话,只是作为城区代步,那这个价位的车子还是可以选择的。

相信比亚迪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特别是它的王朝系列,从外观上看,根本就看不出它只用十万左右就可以得到,看着像是二十几万的车,采用比亚迪最新的家族式前脸设计——Dragon Face。大大地提升它的颜值。

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为305km,最大功率为70kw,最大扭矩为180N·M,对于电动车的购买,想必是绕不过比亚迪的,它的电池技术也是产品的加成,提升自家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在内饰上就是它十万左右的价值了,大面积空白黑色装饰板,整体看起来有些简陋,大部分的功能键集中在中控台的中间,被银色饰条包裹着,看起来还是有点拥挤的。

传祺GA3S外观走的是年轻时尚造型风格,前格栅镀铬装饰细节的处理也恰到好处。在细节方面还会在不经意间带来一丝惊喜,比如它的遥控钥匙长按锁车键可在发动机熄火后关闭车窗,长按解锁按钮又可在车外打开驾驶员位置和天窗的玻璃,提前给车内换气。

外观我认为很好,开在路上有信心,大气厚重还带点运动很好看,车身优美,车身饱满,设计很好看也很耐看,最满意的就是了,绝对的满分买运动版的,不用说,肯定是颜值派啊,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奇葩车型的销量也还不错,我的朋友看到之后都夸好看,吉利GX7保持着优雅时尚感,外观大气的一款车,内置布局很美观。

称心的石头
娇气的寒风
2025-08-17 05:58:50

一、车型推荐

1.元EV535

厂商指导价:7.99-13.99万

大家都知道国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自然是比亚迪了,不论是从销量还是技术研发角度,比亚迪绝对是第一梯队的,这不最近正好在你的需求范围内,比亚迪出了个新车元EV535,我理解是EV360(比亚迪旗下销量很好的一款车型)升级版。

较之前的EV360外观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依旧动感十足,而在配置有所升级,新增了一些像雷达,LED大灯之类的配置来完善自己,使得新车更加的实用。车内的10.1英寸旋转大屏科技感十足,内饰的设计简约明了,比起EV360内饰更加时尚科幻,不过在空间方面由于车型定位的限制,并不富余,只是够用。

2.江淮iEV7S

厂商指导价:9.35-17.6万

江淮iEV7S的前脸十分时尚,代表新能源的蓝色进行点缀,后视镜的小蓝耳辨识度很高,走在大街上回头率杠杠的,尾灯的造型也比较时尚,整体的外观看起来很舒服,进入车内,同样在配色方面,江淮iEV7S也下了很大的功夫,8英寸的大屏,多功能仪表盘为车内增加了许多科技感,iEV7S配置也很高,像什么自动大灯,自动驻车,上坡辅助等等功能应有尽有。

在动力方面,江淮iEV7S搭载一台电机最大功率为85千瓦,峰值扭矩达到270牛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00多公里,只能是在城市里代代步~走远了就比较危险了,没电撂半路就尴尬了。

二、注意事项

买电动车其实我们有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比如说续航里程,最好不要小于300公里的,不然代步的话,也不大实用,还有就是充电桩,我们最好选择在周围充电桩比较多的地方,不然充电也不方便。

另外就是观察城市的路况与气候,空气经常是咸湿空气的话,或者地方特别寒冷的话,最好不要买电动汽车,不然长期的侵蚀与低温会导致电池的寿命大大缩减,续航里程会打个很大的折扣。

三、总结

纯电动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电价可比油价便宜很多,长期来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也需要注意我所说的事项,不然买回来可能就会不省心。

忧郁的万宝路
火星上的期待
2025-08-17 05:58:5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半导体大发展重要性,也发掘出不少的相关企业。在半导体细分领域有这么一家龙头公司,关于扬杰科技公司,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扬杰科技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致力于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中高端领域的产业发展的公司。

主营产品为各类电力电子器件芯片、MOSFET、IGBT及碳化硅SBD、碳化硅JBS、大功率模块、小信号二三极管、功率二极管、整流桥等,产品广泛应用于5G、电力电子、消费类电子、安防、工控、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扬杰科技的功率二极管是功率分立器件中技术最为成熟的产品之一。二极管是一种使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单向导电性二端器件,因其只允许电流从单一方向流过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整流场景,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

半导体二极管是最早出现的半导体分立器件之一,将其与电阻、电容、电感等多种元器件进行合理的组合连接,可构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电路。这些电路可实现对交流电的整流,对调制信号的建波、限幅、钳位及对电源电压的稳压等多种功能。

另外扬杰科技借助芯片自研设计能力,进军MOSFET和IGBT等高端功率器件领域。在MOSFET领域,公司持续扩充产品设计研发团队人员,研发设计能力得到持续增强,已形成批量的Trench MOSFET和SGT MOS系列产品。

目前公司在立足现有市场、产品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推进高端功率MOSFET、IGBT等新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促进公司整体效益的提升。

据了解,扬杰科技转型制造生产后,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引进台湾技术团队,从银行贷款,建设了属于自己的晶圆产线,构建了特色化和高端化的产品结构。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就是扬杰科技的内生增长之路。近两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都维持在5%左右。目前,其获得了近270项国家专利。

现在,扬杰科技不仅在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做到了世界领先地位,还进军高端领域,其业务现延伸至国际市场。

外向的老鼠
自然的小蚂蚁
2025-08-17 05:58:50

2021年12月14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天津成功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主办,必和必拓集团(以下简称“必和必拓”)支持。发布会由中汽数据总经理冯屹主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发表致辞,必和必拓首席商务官潘文怡以视频形式发表致辞。本次发布会受到来自相关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的广泛关注,线上直播累计观看突破5000人次。

吴志新副总经理在致辞中指出,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方向,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途径,同时也是是我国汽车产业做强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地支撑我国汽车产业节能低碳发展与电动化转型,中汽中心自2014年开始编制和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旨在为主管部门出台汽车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为企业制定相关战略提供支撑。此外,中汽中心今年在工信部委托下,开展“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研究”,从政策、标准、市场、技术、产业等多角度,全面剖析汽车产业的低碳转型之路。今天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1》,也包含部分研究成果。

必和必拓集团首席商务官潘文怡在致辞中表示:“必和必拓致力于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产业链提供负责任的、安全可靠的资源保障。能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旗下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这项重要工作,共同为行业做出切实贡献,必和必拓深感自豪。我们的合作是全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为行业带来有益影响,携手应对环境挑战的生动案例。”

一、发布最新行业报告,深入解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发布会上,在现场和云端观看的行业、企业专家的共同见证下,中汽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必和必拓中国区总裁王跃奎、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助理梅胜军、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刘晓萌等初版单位、支持单位领导,行业和企业专家代表上台,共同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1》正式发布

报告从产业环境篇、车辆能耗篇、产品属性篇、技术应用篇、热点专题篇、长期展望篇共6个篇章铺开,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出全景式分析和展望。中汽数据节能战略研究室室主任陈川在会上对报告内容做了重点解读,报告针对汽车产业“双碳”目标下的全新发展机遇和挑战,特别呈现以下6大亮点内容:

多年深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研究——3个“连续”:

连续7年开展中国车用能源消耗测算,为国家能源消耗监控与行业燃料需求分析提供系统性数据支撑。

连续7年跟踪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发展情况,为主管部门实施双积分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连续7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产品技术数据,全方位扫描产业发展趋势,为企业规划提供有力参考。

面向“双碳”目标与转型的全新机遇——3个“首次”:

首次构建中国汽车使用环节碳排放测算模型,科学评估中国汽车使用环节碳排放情况,为汽车行业落实“双碳”目标提供基础支撑。

首次从技术路线、安全性、原材料供应等角度出发,与行业、头部企业专家携手,系统评估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新趋势。

首次提出“双碳”背景下面向2035年的分场景、分区域、分车型推进的汽车电动化路线图。

中汽数据节能战略研究室室主任陈川解读报告的亮点和主要结论

二、聚焦“双碳”战略,携手行业、企业专家共话产业热点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1》作出全新改版:热点专题篇从技术路线、安全性、原材料供应等角度出发,系统评估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新趋势新增长期展望篇,介绍了中汽数据中国汽车2035年电动化路线图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专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联合撰写。中汽数据和参与单位的专家代表也在会上针对产业热点问题分别做了主题报告,分享最新成果。

来自必和必拓集团的包文骏做了题为《可持续供应,推动低碳高效产业链发展》的报告,报告首先阐明了交通行业电气化势不可挡的趋势,再从电池行业重要的原材料——镍资源的供应情况出发,给出了未来十年内电池镍需求将增长500%以上、电池行业的原生镍需求将占全球原生镍总需求量的20%以上的预判,进而说明了电池供应链降低碳减排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必和必拓基团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价值链的可靠供应商,助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宁德时代企业公共事务部经理刘子瑜做了题为《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报告,报告首先从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出发,阐明电池在支撑双碳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性,给出了随着电动化加速,TWh时代将于2024年左右提前到来的预判。另外,报告也表明了碳中和目标对电池提出了更高要求,宁德时代将通过四大创新体系、数字化研发平台、高通量计算等措施,应对未来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汽中心首席专家刘仕强做了题为《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评价》的报告。报告从新能源汽车事故快速上升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事故具有车型多样化、温度高关联性、储能系统高关联性、诱发原因模糊性等典型特征,并通过描述热安全、充电安全、机械安全、浸水安全等各类动力电池安全测试场景,说明了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的复杂性,最后提出了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测评体系的设想。

中汽数据研发专家禹如杰做了题为《面向2035的汽车全面电动化发展路径研究》的报告,报告综合考虑能源、双碳目标、环境、国际竞争四方面外部约束提出汽车电动化发展目标,即2025、2030、2035三个时间节点在温和情景下的NEV占比分别为20%、40%、60%,在激进情景下的NEV占比分别为25%、50%、70%另外,报告经进一步分析测算提出分区域(将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按电动化优先等级划分为试点区域+5类城市,)、分车型(乘用车中出租租赁电动化推进快于私家车&公司用车商用车车型划分为四个梯队)推进的汽车电动化路线图。

中汽数据和参与单位专家代表针对产业热点问题做主题演讲

未来,中汽数据将继续以汽车产业大数据为基础,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为平台,深入践行央企行业服务的责任,向政府、行业、企业传递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成果,助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为汽车领域低碳化发展贡献力量。

如对报告感兴趣,欢迎联系:

联系人:李宏伟/冀然

电话:18222357890/13299962911

邮箱:lihongwei@catarc.ac.cn/jiran@catarc.ac.cn

老实的故事
苹果西装
2025-08-17 05:58:50

文:权衡 财经 研究员 朱莉

编:许辉

3月1日,工信部对新能源 汽车 下了阶段性定义:"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很激烈。"我国新能源车产销连续六年第一,国产新能源车带动锂电池新能源产业成为风口。反过来锂电池新能源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本投入,也面临补贴持续退坡,政策红利逐渐退潮。

目前,三元材料是市场出货量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不仅应用于新能源 汽车 领域,也在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锂电领域一显身手。近年来,这块领域不断不断涌入新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现红海状况,而位于河南的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力锂能)即是众多三元材料生产商之一, 2020年7月8日申报材料拟在创业板上市,此次拟发行不超过3,050万股,占比不低于25%,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本次募投项目包括"淮北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和"新乡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主要为扩能。

3月2号及3号,连续有7家IPO终止,其中创业板4家,2021年以来,已有67家企业终止IPO,其中有四家甚至是过会后撤材料。天力锂能IPO前解除对赌协议,补充协议存补偿风险,曾违规拆借资金;营收波动下滑,毛利率波动大且下滑;原材料波动,与供应商议价能力弱;竞争加剧,成长承压;应收账款攀升,相关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遭问询;产能利用率低仍扩产。一系列的问题施压,天力锂能能否抗住监管的压力还未可知。

IPO前解除对赌协议,补充协议存补偿风险,曾违规拆借资金

天力锂能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为王瑞庆、李雯、李轩三人,三人通过直接持股方式,持有公司4,688万股,合计支配公司51.25%股份的表决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根据约定三方为一致行动人。

权衡 财经 注意到天力锂能及实控人王瑞庆、李雯、李轩与侨鹏投资、捷煦汇通、宏润节能、华安盈富、宝通辰韬、劲邦投资、允公投资、九派长园、新材料基金等股东签署了涉及业绩承诺、回购权等含投资机构特殊权利条款的相关协议。根据实控人与新材料基金签署的补充协议,若公司2019年度未能完成约定的业绩对赌条件,实际控制人需向新材料基金赔偿2,559.53万元,其中实际控制人已支付500万元,剩余2,059.53万元尚未支付。

鉴于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已获受理,若公司成功上市后,实际控制人需在公司上市后90天内向新材料基金支付现金2,059.53万元;若公司未能成功上市,新材料基金有权选择要求实际控制人以现金2,059.53万元或等值股份(当期应补偿股份数量=2,059.53万元/乙方取得公司股份的每股价格)进行补偿。若新材料基金选择股份方式补偿,公司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更,但会导致实际控制人无偿向新材料基金转让股份。

此外,2018年8月17日,公司收到新三板对公司及股东陈国瑞的监管意见函:"天力锂能于2018年上半年将190万元拆借给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持股1%股东陈国瑞使用。上述行为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和新三板业务规则:"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人员提供借款。"

营收波动下滑,毛利率波动大且下滑

天力锂能成立于2009年3月,成立初期主要从事锌粉、储氢合金粉研发与生产,产品主要用作碱锰电池、镍氢电池负极材料,2015年6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至今逐步放弃了原有的锌粉业务,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17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92亿元、9.36亿元、10.1亿元和12.43亿元,各期同比增长58%、7.9%和23%,增速波动下滑;净利润分别为0.51亿元、0.41亿元、0.71亿元和0.56亿元,2018年较2017年下滑19.6%,2019年较2018年增长73.2%,2020年较2019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0.89%,净利润波动起伏。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7.71%、11.93%、16.04%和11.59%,净利率分别为8.62%、4.36%、7.06%和3.18%,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波动较大,公司称主要原因为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大、客户需求变化、下游行业价格传导、市场竞争加剧等。2020年1-9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在营收增长12.3%的情况下,扣非归母净利润却大跌44.49%之多,资产负债率也攀高到47.54%。贸易环境及新能源 汽车 补贴退坡政策叠加影响下,三元材料行业整体竞争加剧抑制了产品的销售价格,导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46%、 56.92%、58.22%和 69.07%,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报告期内公司对主要客户星恒电源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18.56%、10.97%、14.86%及8.54%,受星恒电源供应商体系内竞争激烈影响,公司对星恒电源的毛利率水平下滑幅度较大,存在对星恒电源继续保持低毛利率的风险。

星恒电源也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4月10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用电池质量抽查检验结果,其中就有主要客户星恒电源和天能电池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商品存在低温(-10 )容量、高温(40 )容量、2hr容量不合格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未来公司若不能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竞争状况进一步加剧或者产品销售价格和生产成本出现较大不利变化,将使公司面临毛利率发生大幅波动、持续保持较低水平甚至继续下滑的风险。

竞争加剧,成长承压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和下游需求的增长,大量资本进入三元材料及前驱体行业,行业竞争加剧,中低端材料的投资规模已超出市场需求,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国内三元材料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行业前五名厂商市场占有率为50%左右,但没有出现具有明显市场优势的行业领先者,2019 年由于三元材料市场竞争加剧,且行业资金压力增加,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市场集中度略有提升。

据高工产研(GGII)统计,2019 年前10名三元材料企业的销售量占行业总量的72.20%。随着市场竞争逐步加剧,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较低、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拉长,公司的产品价格和毛利率面临逐步下降的压力。

天力锂能未能进入高端电动 汽车 领域,其三元产品的下游市场以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为主,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产品价格下降较多;而可比公司容百 科技 、长远锂科、当升 科技 、振华新材等的同类产品主要面向新能源 汽车 ,电动 汽车 锂电池领域三元材料市场竞争激烈,客户对供应商经营规模、资金实力要求较高, 汽车 行业对三元材料的产品性能要求也更高,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小动力市场,以普通产品为主,并且处在发展初期,产能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

此外,三元材料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行业的上游企业及下游企业均存在进入三元材料行业的可能,这将加剧三元材料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同时,在三元材料行业内部,主要经营新能源 汽车 三元材料领域的企业也存在转入小动力市场进行竞争的可能,这将导致小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更加激烈。

应收账款攀升,相关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遭问询

报告期各期末,天力锂能应收账款账面净额分别为2.22亿元、3.72亿元、4.44亿元和5.08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8.54%、62.86%、48.83%和52.17%。2018 年末较2017年末增长66.01%,2019年末较2018年末增长20.50%。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增长较快,截至2020年6月30日,天力锂能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星恒电源、天能帅福得、横店东磁、银隆新能源及长虹三杰应收账款余额合计为3.59亿元,占应收账款余额的66.00%。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司称主要是由于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下游客户分布不同,可比公司客户主要分布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等;公司专注于电动自行车及电动工具细分市场,主要客户包括星恒电源、长虹三杰、海四达、天能帅福得等。不同的细分市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客户结算习惯以及信用周期等存在差异,导致与可比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效率存在差异。

未来如果上述客户或者其他客户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可能出现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变慢或者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而形成坏账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深交所第三轮审核问询回复中,关于相关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分析,天力锂能表示,针对银隆新能源欠款逾期事项,公司管理层及时采取了向银隆新能源停止发货的措施,同时采取法律诉讼等各种手段进行债款追讨。

产能利用率低仍扩产

截至2020年6月30日,天力锂能新七街厂区已投产三元材料产能10,000吨。未来拟建产能主要为淮北年产6,000吨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以及本次募投项目淮北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和新乡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淮北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安徽天力,项目总投资为6.44亿元,淮北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设计产能配置以高镍三元材料为主,达产后可以实现年产高镍三元材料产品10,000吨;新乡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天力锂能,项目总投资为2.13亿元。达产后可以实现年产高镍三元材料产品3,600 吨。待项目全部达成后,公司将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新增年产6,000吨常规三元材料产品、1.36万吨高镍三元材料产品的生产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三元材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36%、41.89%、78.16%和69.14%,特别是2018年尤其低,还不足50%。对比可比公司容百 科技 、当升 科技 、长远锂科及厦钨新能,天力锂能产能利用率整体偏低,仍大力扩产,新增产能能否消化?

天力锂能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硫酸镍,中冶瑞木在原材料采购及生产方面具备一定成本优势和质量保障。公司2019年硫酸钴的主要供应商为吉恩镍业、中金格派及德清县立荣金属粉末有限公司,占硫酸钴的采购比例达49.89%;碳酸锂主要的供应商包括江西东鹏新材料、天齐锂业。天力锂能创业板IPO进程在去年9月21号中止过,如今进入第三轮问询阶段,能否抗住问询,会不会从中止变成终止,有待权衡 财经 静观后续。

糟糕的花生
顺心的山水
2025-08-17 05:58:50
3月29日晚间,中集集团(以下或简称“中集”,股票代码:00039.SZ/02039)正式发布2020年年报,披露公司过去一年的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中集集团全年取得营业总收入941.59亿元,同比上升9.72%实现净利润60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53.50亿元,同比上升246.8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1.41元,同比上升281.08%。中集在报告中宣布,公司将向股东派发2020全年股息,每1股现金人民币0.28元。

这意味着,中集继续保持自1994年在A股上市以来连续盈利27年的记录,同时也是上市以来的第26次现金分红,名列A股上市公司分红次数榜单前十,累计分红超过140亿元。

收入和盈利创 历史 新高 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活动遭受到巨大冲击,中集集团作为一家全球化的跨国集团,也无可避免地遭受到了正面冲击,由此导致中集2020年一季度亏损6.41亿元,第二季度业绩虽然大幅度减亏,但上半年业绩仍然显示为亏损。

艰难更显勇毅,作为一家投产近40年的国际化集团,中集曾经多次穿越世界经济波动和行业起伏周期,并通过强有力的战略升级和产能布局调整等措施,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0年中集的行动同样迅速而果断,为抵抗疫情影响,中集迅速成立了“特殊时期集团决策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风险管控措施和经营管控措施,并坚决推进落实。在这一年里,中集克服重重困难和考验,通过战略规划优化、业务聚焦、低效资产处置、重大战略主题落地等重大动作,最终实现了有质增长。

得益于中集特殊时期管控措施的落地和第三季度末开始集装箱市场回暖等多方面因素,年中开始,中集业绩触底回升。中集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利润已经转正。到2020年底,中集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收入和盈利双创 历史 新高。这也让中集上市27年来持续盈利的记录得以保持。中集在 历史 罕见的严峻形势下,努力向股东们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主营业务继续保持领先 第四个百亿业务板块诞生

2020年,在坚持 “稳健经营、有质增长”的战略主题下,中集旗下各业务板块和成员企业齐心协力、深耕业务,积极适应新发展格局,挖掘中集在国内有优势、有前景的产业机会,重点拓展国内市场,同时兼顾全球市场机遇。各业务板块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实现了疫情后的快速恢复、稳健发展。

中集各主要业务不断开拓市场,继续保持市场领导地位。集装箱板块标准集装箱及主要常规特箱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增量业务同比增长53%特种铁路箱同比增长219%,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车辆板块全球半挂车销量合计131,327辆,同比增长11.57%,保持行业全球领先地位。

能化板块的低温车、中压车、低温罐、车用瓶等继续保持冠军产品地位,球罐稳居全国第一。天达控股登机桥产品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消防救援业务在成为国内最大消防车集团后,通过国内、国际一体化协同,实现地区及行业全覆盖。物流板块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TEU,继续保持国内第一,场站业务年度进出箱量570万TEU,在疫情冲击下,仍然继续维持国内第一水平。

在业绩数据上,中集旗下集装箱板块2020年取得营业收入221.64亿元,同比增长9.92%,全年取得净利润19.87亿元,净利润率达到了近几年最高水平。

2020年,中集旗下车辆板块(以中集车辆为经营主体)全年取得营业收入合计264.99亿元,同比增长13.56%,创 历史 新高取得净利润12.69亿元。

2020年,中集旗下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92亿元,净利润人民币3.6亿元。该业务(以中集安瑞科为主要经营主体)由于受行业周期性和疫情双重影响,化工罐箱全球市场容量大幅下降,总体业绩有所下滑,但主要产品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该板块三大业务之一清洁能源装备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上涨2.7%。

空港/消防/自动化物流装备业务(以中集天达控股为经营主体),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0.89亿元,同比上升2.12% 实现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上升28%。

物流板块营业收入在2020年首次突破百亿,达106.36亿元,同比增长16.15%实现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40.57%。物流服务业务成为中集第四个营收突破百亿的业务板块。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石油产量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该年中集海洋工程业务(以中集来福士为经营主体)实现营业收入54.25亿元,同比增长20.12%,不过仍存在一定亏损。海工营收的增长,得益于中集来福士继续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布局,在巩固传统油气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海上文旅、海上新能源等方面的业务大力开展深远海渔业、海上风电业务,已形成独到的商业模式。

为落实“聚焦智慧物流装备”战略,2020年中集整合了集团内部多家主营中小物流载具业务的优质企业,成立单元载具业务板块(以下简称“中集载具”),专注于为 汽车 、液体化工、橡胶等行业提供专业的单元化物流载具研发制造、租赁运营及包装综合解决方案。2020年,中集新成立的单元载具业务实现营收30.36亿元,净利润人民币0.94亿元。

除了装备制造,中集还拥有服务于集团各类业务发展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2020年,中集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1.78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12亿元。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融资租赁公司、中集财务公司和海工资产池管理平台公司。

加大国内市场拓展 推进创新产品开发

2020年,中集主要业务在保持全球主流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加强了国内市场的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力度,并不断取得新突破,来自国内市场的营收占比不断攀升。

2020年,中集集团在中国国内市场取得营收567.29亿元,同比增长25.18%,在总营收中占比60.25%,超过2019年52.81%的占比,显示国内业务收入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

中集不仅加大了国内市场开发力度,同时也在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例如青岛冷箱航空箱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打破了欧美企业对该产品的垄断,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南通中集在青海全集成储能项目成功交付,标志着板块已具备该产品的全集成交付能力扬州通利成功开发“疫苗三栖储运方舱”并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疫苗超低温储运的全球性难题。

中集车辆提出升级产品模块、完善灯塔工厂、启动营销变革和推动组织发展四大模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端制造体系,该业务大力推动适应“国内大循环”的产品研发,连续发布多款新车型。能化板块中集罐箱内衬加工车间投入试生产,助力芯片半导体产业国产化和国内5G技术发展食品装备业务成功收购英国McMillan公司,弥补了蒸馏酒类工程方面的空白氢能业务与挪威Hexagon、宝武集团等多家合作方建立合作意向或签署战略协议。

天达控股旗下的民航协发成功交付全球首台套双向驾驶纯电动摆渡车和全球首台套纯电动食品车。物流板块成功开通孝感至东北、徐州至莫斯科等20余条国际国内铁路班列新建泰国、马来西亚、宁波等码头堆场,兰州铁路场站等十余家堆场网点。海工板块风电导管架、升压站、深海渔业高端装备等新一轮首制产品的交付,积累了新业务落地能力。

资本运作助力战略布局 创新业务势头良好

2020年12月18日,深圳资本集团战略入股中集,合计持有中集股份29.74%,正式成为中集第一大股东。此次股权转让是中集自1994年上市以来经历的最重大的股权结构变动,是中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对中集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股权变动完成后,中集长期以来的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结构没有改变,中集依旧保持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资本运作紧贴深圳市及中集自身的战略布局服务。一方面,深圳国资委通过深圳资本集团入股中集,进一步完善了深圳在海洋经济开发和物流、能源装备领域高端制造的布局另一方面,中集集团从深圳蛇口起步走向世界,深圳资本集团的入股加强了中集与深圳国资委大家庭的联系,将有利于中集借助新股东的力量为深圳“双区”建设贡献力量,并帮助中集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取得更大突破。

除了中集集团自身股权结构得到调整,中集旗下各业务板块和企业在上市、引战等资本运作手段上也动作频频。各业务板块和企业积极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借力资本市场的东风, 探索 传统制造的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推动了相关业务板块和企业整合业务架构、提高经营效率、缓解财务压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公司治理。

例如,中集产城通过碧桂园增资、引入曲江文投战略投资进行二次引战,中集集团对中集产城的持股比例降至45.92%,中集产城成为中集的联营公司。中集产城的成功引战,充实了中集产城的净资产及现金流量,有利于加快中集产城快速发展,及在行业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中集产城引战也是中集推动“有质增长”、“业务聚焦”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行动之一。

2019年7月,中集车辆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2020年,中集车辆提出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其申请已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目前正在等待呈报中国证监会注册。

中集安瑞科的子公司中集安瑞环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已取得香港联交所关于建议分拆的同意,也拟于A股独立上市。

2020年10月初,中集开始以协议安排方式将中集天达私有化。2021年1月25日中集天达已正式退出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在集团和旗下主要业务板块企业的股权调整和资本运作之外,中集旗下的创新企业也在这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中集旗下多家创新企业持续获得外部市场化投资认可,引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例如中集冷链 科技 、挂车帮、精新相能3家创新企业相继成功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大幅提高相关创新企业股权价值。

围绕冷链业务,中集近年来推出的创新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其中中集冷链 科技 业务表现强劲,逐步覆盖冷链物流产业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精新相能旗下子公司中集冷云高标准完成新冠疫苗的国内外温控运输,并成为交通部公布的首批新冠疫苗运输重点联系企业小飞鱼成为京东物流东南亚冷链唯一指定合作伙伴。

2020年,中集创新业务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集团及各板块创新企业总收入实现较大增长。冷链业务外,中集模块化建筑(含设计院)销售收入翻番,同比扭亏为盈,中集同创/汇杰、中集安防、挂车帮、中集蓝等创新企业也都取得了较大的业务进展。

回望2020:中集已形成聚焦于物流和能源行业的跨国产业集群

报告表示,中集通过业务拓展及技术开发,已形成一个专注于物流及能源行业的关键装备及解决方案的产业集群。

首先,在物流领域,中集依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为延伸,以空港、消防及自动化物流装备业务为扩展,以物流服务业务为依托,同时辅之以单元载具业务,共同为现代化交通物流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在能源行业领域,中集一方面以陆地能源为基础,开展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另一方面以海洋能源为抓手,开展海洋工程业务,包括传统海洋油气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展望2021:踏上“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实现持续的有质增长

报告提出,展望2021年,中集将坚持“制造+服务+金融”的战略定位,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由制造向服务延伸,聚焦主业,优化产业结构将继续提升全球运营能力,优化业务和资产,加快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链优势在技术升级、业务模式及管理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并控制风险努力把握市场变化,布局新兴产业和创新业务,实现持续的有质增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集人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以深圳资本集团入股中集集团为新起点,中集正处于转型升级、确定新战略规划的关键期。

2021年,中集集团将把握深圳“双区”建设的 历史 性机遇,适应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尊重时代、敬畏市场,深挖国内市场潜力,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决实施以业务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业绩完成率,主动思考、快速行动,为全球客户继续贡献中集智慧和中集方案。

花痴的泥猴桃
大方的小蝴蝶
2025-08-17 05:58:50
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市场能有多大?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可以说,谁能抓住新能源市场的机遇,谁就能赢得未来。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超过1.45亿辆,汽车智能化水平将以L2智能辅助驾驶为基础,不断取得突破。这也将带动新能源电池、充电设施、汽车后市场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打开万亿市场空。

显然,深圳市道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了一个黄金机会。道通科技成立于2021年,现已成为全球专业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及TPMS产品和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那么,龙头企业如何面对行业的巨大变化,抓住巨大的历史机遇?9月25日,道通科技在海南召开的战略大会指明了方向。

“聚焦转型,牢牢把握新能源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绿色能源。”会上,道通科技董事长李红京宣布了道通科技新能源汽车“诊断、检测、充电、存储”数字化集成解决方案的发展战略。此外,道通科技还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道通科技新能源战略背后是什么样的绿色能源?

投资万亿新能源后市场。

道通科技新能源战略的背景,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未来潜力。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大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施,各国的新能源政策将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和保有量快速提升。正如李红京预测的那样,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变为“政策+技术+市场”驱动,将迎来全面市场化的转折点。

“道通科技新能源数字化集成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道通科技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变革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节能、环保、使用维护成本和智能出行等方面逐渐显示出优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需求也在不断释放。在技术发展层面,三电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未来5-10年,随着产业成熟度的不断提高,购买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根据彭博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渗透率将达到28%。到2040年,全球销量有望达到6000万辆,渗透率将提升至55%。

道通科技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文杰介绍了新能源行业的市场机遇。

在此背景下,道通科技将战略重心放在新能源后市场,这是道通科技寻找企业第二发展曲线的重要方向。道通科技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文杰公布了一组数据。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45亿辆,充电桩市场容量将超过一万亿辆,充电运营市场容量将超过一万亿辆,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容量将达到3000亿辆。

道通科技财务报告显示,2021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道通科技仍实现营业收入近16亿元,同比增长31.9%。2021年上半年营收10.46亿元,同比增长75.8%。李红京总结道,“未来,要实现高年增长率,挑战依然艰巨。面对汽车产业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历史性变革机遇,我们必须迎头赶上,牢牢把握汽车产业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大趋势”。

因此,李红京明确了道通科技新能源的战略方向:以智能电池检测技术和车桩兼容技术为核心,深度应用AI和大数据云平台的技术能力,聚焦诊断、检测、充储全环节,贯穿新能源诊断检测系统产品、智能充电检测系统产品、阶梯利用和能源管理三大业务飞轮。

四项核心技术应对行业痛点

道通科技始终专注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分析系统和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已上市智能读码卡产品、乘用车智能综合诊断系统、“四合一”胎压传感器、ADAS标定系统等产品。,并在汽车后市场有着深厚的地位。

《新能源汽车车主痛点分类》

在汽车后市场,未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道通科技新能源战略的出发点始终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有哪些痛点?安全、充电难、维修难等问题将伴随新能源汽车的整个普及过程。

根据艾瑞研究,61%的用户在购车时注重电池质量和稳定性,59%的用户注重续航 里程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充电便利性和续航时间,54%的用户注重汽车安全性。可以预见,电池和充电问题成为制约潜在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障碍,也是用车的核心痛点。

文杰表示,新能源汽车车主主要面临四大问题:一是车桩兼容性差,无法充电,一次性充电成功率低。二是充电桩不可靠,故障率大于10%。目前近30%的收费订单因跳枪异常而结束。三是安全风险高,电池安全事故频发。第四,电池寿命衰减快,过度充电和不平衡会导致加速衰减。

在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中,也有三大痛点亟待解决:一是维修风险高。如果有些操作稍有不规则,就会有热失控、高压触电等风险。其次,不同的车厂/电池厂需要不同的检验工具,电池很难获得专用的检验工具;三是维护效率低。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案需要依靠循环充放电来完成对电池组或电池模块的检测。电池最快要2-3天才能修好。

道通科技的解决方案也随之而来。在产品策略上,道通科技将构建数字化的一体化生态系统:通过构建新能源诊断检测系统的工具生态系统,快速开启新能源业务的第一个飞轮。拓展新能源智能充电检测系统生态,突破第二飞轮。延伸新能源、能源管理、储能生态的梯级利用,改造第三飞轮。

道通科技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文杰发布新产品。

道通科技的新能源诊断检测系统涵盖了新能源诊断仪、充放电电机、锂电池平衡维护测试仪、密封性测试仪等几大重磅产品。通过道通科技的诊断检测系统,可以准确定位故障点,准确检测评估电池状态,提供维修解决方案。据了解,通过道通科技充分发挥诊断系统的兼容性优势,检测和维护效率可提高60%。

道通科技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检测系统包括交流系列和低功率DC、快充和过充系列产品。文杰表示,道通科技将车桩兼容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升车桩兼容性99.5%。此外,结合辅助电池平衡和AI健康充电模式,可减少续航里程衰减的问题,续航时间最高可提升20%。

值得一提的是,道通科技的智能充电检测系统,可以为不同场景的客户提供“端云结合”的针对性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汽车维修、家庭充电、运营车队、工作/营业场所、快充站等。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总量约20万吨,到2025年,仅在中国这一数字就将上升到约78万吨,到2030年,电池材料回收市场将超过1000亿元空,这是产业链的下一个发展机遇。

道通科技也将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未来将构建动力电池分选标准和动力电池寿命周期检测系统,助力退役动力电池在储能、基站、备份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打造全新的储能生态。

“车桩兼容技术、安全充电技术、智能电池检测技术和电池延寿技术是道通科技的四大核心技术。”文杰强调,道通科技的数字化集成解决方案包括新能源诊断检测系统和智能充电检测系统两大系统,以及道通云生态的一个生态平台。未来,道通科技将从诊断、检验、充电、存储等方面实现信息的无障碍流通,助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电池和充电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争创新能源后做市场领导者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与传统汽车的后市场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数量减少,维修频率也会降低,主要集中在三电领域;此外,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多以直销模式为主,售后体系不够完备。这也意味着,要拓展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道通科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将发生变化。

道通科技董事长李红京致辞

李红京给出了道通科技市场的战略方向,即坚持强引擎,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生发展。一是坚持巩固现有市场优势,构建集产品、服务、培训为一体的赋能体系。二是要结合自身核心技术优势,打造优秀品牌,在重点市场和客户上取得突破。三是积极配合开放平台建设。

在运营层面,道通科技国内销售总监蔡鹏表示,“结合道通科技在后市场积累的50万家维修门店资源,将为后市场提供包括专业工具和维修流程在内的赋能体系,帮助门店加速升级,抓住机遇,增加新能源维修网点的覆盖面。”

为进一步了解市场情况,道通科技调查了新能源维修店改造投资意愿。数据显示,40%的受访门店愿意投资2-5万元购买新能源维修设备,30%的门店愿意投资5-10万元。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年新能源维修设备将形成数百亿的市场规模,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这个数字在未来还会爆发。

道通科技国内销售部总监蔡鹏介绍道通科技国内市场布局。

“目前我们已经有两款产品在售,新产品将在明年年初全面上市。”蔡鹏指出,道通科技新能源产品的短期目标是尽快覆盖市场,提升新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长期目标是成为整个行业的领导者。“这也符合我们道通科技一贯的作风,我们要全力以赴去做。”

在销售网络方面,道通科技中国成立了专业的新能源销售团队。此外,随着产品的发布,道通科技中国将在各省会城市设立新能源维修授权服务中心,在50个城市建设新能源车型经销商,认证50家新能源合作维修店,构建新能源汽车维修授权网络。@2019

尊敬的飞鸟
正直的大山
2025-08-17 05:58:50
常见的主板 国外品牌: 英特尔(Intel) 菱钻(Daimondata) 蓝宝石(SAPPHIRE) 国产品牌: 华硕(ASUS)、 技嘉(GIGABYTE) 、精英(ECS)、 微星(MSI)、升技(ABIT)、 磐正(EPOX)、 双敏(UNIKA)、 映泰(BIOSTAR)、华擎(ASRock)、 硕泰克(SOLTEK)、 捷波(JETWAY) 、钻石(DFI)、青云(Albatron)、 奥兰治ORA 、承启(CHAINTECH)、 顶神(ASMART)、建基(AOpen) 、科迪亚(QDI) 、捷锐 、超微(Supermicro)、 浩鑫(Shuttle) 、顶星(Topstar)、 佰钰、 昂达(ONDA) 、佰钰acorp(台湾)、 富士康(FOXCONN)、 斯巴达克(SPARK)、 梅捷(SOYO)、艾崴(Iwill)、 小影霸、 七彩虹(colorful)、 天机、维博特、 信步、 创能(CUANON) 、三帝(DDD)、硕菁(soking)、 博登(xfx)、 微升(MIMSUN) 、数码通(PcDigicom)、倍嘉、 冠盟、 盈通(YESTON)、 磐碁、隽星 、数码键、 冠誉、 翔升、联冠(LK)、 天朗 、华杰、 优俪、美达、 磐英(hasee) 、赛科、 铧基、先锋、 华鑫 、红苹果、 天擎、金字塔(PYRAMID)、 奔迅(BENXUN)、 百时通(BESTCOM) 、钛硕、祥瑞 、科盟 、科脑、 普锐(Pretech)、众可 、祺祥 、众成、 杰微、万邦龙、 红船 、风速、 搏鹰、佰特、 艾美、 技星(ST STAr) 、昂迪 、新华盛、 威钻、 建邦、 天虹、奔驰、 技鑫、 泰安(TYAN)、 杰灵(ZILLION)、火龙王、 亚瑟伟业 、磐志、 卓越、奥美嘉(aomg)、 枫叶、 宏嘉、 追钰、首通(SOTIME) 、双捷、 思普、 阳光、跆基(Twkey)、 中硕 、大众、 中凌 、讯崴、 先冠 、亚帝伦 、拓嘉、台讯 、盛邦至尊、 宝捷亚特、 群升(PCQS)、铭世、 蓝天(LANTIAN) 、源兴、 新泰(SYNTAX)、华英、 红旗 、众星、 海讯(sunstar)、 恒钛、 致铭(cthim) 、台众、 大洋、白鲨王(SHARKING)、 凌峰、 宇擎、 双硕、鑫驰 、速霸、 华佳 、宏迅、迪兰恒进、 慧星、 金凤凰(GPHOENIX)、 帝鲨(DESHARK)、PCCHIPS 、奔信 、联强(Lemel)、 金正。 至于主板型号,同一品牌采用芯片组和适合CPU的不同,型号也有很大差别,不同品牌的差别就更大了。 下面例举一些: 七彩虹 C.NF4G7 Ver1.4 昂达N61G 华硕K8N 华硕K8N4-E 映泰TForce 6100 昂达NF4S 昂达945PLD 技嘉GA-8I915ME-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