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强条用哪个标准?
光伏强条用GB/T50795-2012标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是推荐性标准是GB/T50795-2012。光伏条是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连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该装置是属于金属银材质的,光伏戳条因价格实惠,性价比高,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们的喜爱。
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过程中接地包括以下5个方面:
①防雷接地包括避雷针、避雷带以及低压避雷器、外线出线杆上的瓷瓶铁脚以及连线架空线路的电缆金属外皮都要接地,以便将流过的雷电引入大地。
②工作接地逆变器、蓄电池的中性点、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接地。
③保护接地光伏电池组件机架、控制器、逆变器、配电柜外壳蓄电池支架、电缆外皮、穿线金属管道的外皮接地。
④屏蔽接地电子设备的金属屏蔽接地
⑤重复接地低压架空线路上,每隔1km处接地。
太阳能光伏系统定义:
太阳能光伏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光伏方阵支架、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另外还有供电系统监控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
2、全站接地以水平接地为主,垂直接地为辅的接地方式垂直接地级打入地中,上端部与水平接地体相连接。本地区冻土层为1500mm,根据规范要求接地网深埋在冻土层地区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
3、水平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间距一般不少于1.5米,通常2~3米,接地网的外缘闭合,外缘角应做成圆弧形,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对接地网的外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应敷设水平帽檐式均压带。为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垂直接地极及水平接地带的间距不宜小于5米。
4、全场系统接地干线采用-50×5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极采用L63x63x6,L=2500mm热镀锌角钢。接地线连接应为搭接焊,搭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2倍。
一、组件侧接地
1、组件边框接地
很多人认为组件与支架均为金属体,直接接触导通,只要做了支架的接地处理就不用再做组件的了。实际上组件铝边框与镀锌支架或铝合金支架都做了镀层处理,满足不了接地要求。而且组件存在着老化问题,可能产生漏电流过大或者对地绝缘阻抗过低问题,如果边框不接地,几年之后,逆变器很可能报相应的故障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发电。
组件与组件之间的连接
组件与支架之间的连接
2、组件支架接地
光伏组件的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应小于10Ω,逆变器和配电箱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对于达不到接地电阻要求的,通常采用添加降阻剂或选择土壤率较低的地方埋入。
组件及支架防雷接地圆钢
二、逆变器侧接地
1.工作接地
一般工作接地(PE端)接到配电箱里的PE排上,再通过配电箱做接地。
逆变器PE端
2.保护接地
逆变器机身的右侧有一个接地孔是做重复接地,保护逆变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逆变器接地展示图
三、配电箱侧接地
1、防雷接地
交流侧防雷保护一般由熔断器或断路器和防雷浪涌保护器构成,主要对感应雷电或直接雷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SPD的下端接到配电箱的接地排上
2、箱体接地
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1.1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黄绿色铜线连接。
配电箱的柜门与柜体要做跨接线,保证可靠接地,如下图所示:
配电箱的柜门与柜体的连接
光伏电站需从组件侧、逆变器侧、配电箱侧三个方面做好系统的接地,减少后期不必要的运维,以保障系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
1、光伏接地线相比于穿刺垫片好,所有组件边框和支架必须按照安装地所适用的电气设计施工规范、规程、法规其他特殊的接地要求正确接地。
2、光伏接地线相比于穿刺垫片好,通过使用合适的接地导体将组件边框和所有金属结构件可靠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正确接地。
2、其次检查绝缘水平低(如水轮机层的各直流设备)、存在设备缺陷及有检修工作的电气设备和线路是否有接地情况;询问载波室是否有直流系统故障;依次切断直流负荷屏上各负荷开关;检查蓄电池、硅整流装置及充电机回路是否有接地现象等。
3、然后在切断上述每一直流回路后,应迅速恢复送电。在切断每一回路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仪表和信号装置的指示,判断是否有接地。如切断时接地消失,恢复送电后接地又出现,
4、最后肯定接地发生在该回路上,应及时查找接地点设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