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北京都有哪些科技部啊

危机的故事
大胆的花瓣
2023-01-01 11:02:54

北京都有哪些科技部啊??

最佳答案
开朗的钢笔
无语的发箍
2025-08-17 04:02:18

没明白你问的意思。部级单位就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科技院就多了。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海诚国际工程投资总院、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钢铁研究总院、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北京成府工业新科技研究院、北京中农四季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唐林电子科技研究院、北京中民国育科技研究院、北京国信企联信息科技研究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国大联创科技研究院、北京清大国投自然科技研究院、北京圣天方医药科技研究院、北京军华腾信信息科技研究院、北京旺京牧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世博联创新科技研究院、北京军华腾信信息科技研究院、北京市农林科技院、北京清大汇丰再生能源科技研究院、北京首大联合科技研究院、北京蓝海博慧信息科技研究院、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原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派爱特医药科技研究院、北京恩达高科技研究院、北京鑫港环球国际航空科技研究院

还有很多。

最新回答
潇洒的芒果
繁荣的西牛
2025-08-17 04:02:18

基本解释

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透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获选新牛津美语字典的二零零六年年度字汇,主要原因在於它已经从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的一项概念,逐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支持,并且成为受到美国政府当局所重视的实际绿化行动。

详细解释

简介

“碳中和”就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

2003年,美国电影演员迪卡普里奥就付钱在墨西哥植树,用于抵消他制造的二氧化碳。迪卡普里奥因此宣称自己是美国第一个碳中和公民。2005年,好莱坞影片《辛瑞那》成为第一部碳中和影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2006年执导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时也计入了碳中和成本。

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在生活中“碳中和”。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斯科超市宣布,超市内商品将贴上显示“碳足迹”的标签,告诉消费者,生产、加工、运输这些商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

2006年,《新牛津美国字典》将“碳中和”评为当年年度词汇。“碳中和”当选年度词汇,见证了日益盛行的环保文化如何“绿化”人类语言。

对碳中和的热议,源于有志之士对全球变暖的深刻担忧。1月2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P)在巴黎举行会议。美联社得到的会议报告的初期版本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0.13米到0.58米,全球气温将升高2摄氏度到4.5摄氏度。

美国《科学》周刊1月份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0.5米到1.4米。

IPCC报告与其他研究的结论有出入,因为起草报告时的情况不一样。科学家们6年前开始研究时,南极洲西部和格陵兰岛没有大面积的冰原融化。预测海平面上升高度时,科学家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冰川(不同于冰原)融化导致海水增加与水温升高造成海水体积膨胀。

2002年,南极洲的拉森B冰架断裂,这块面积达3250平方千米的巨型“冰块”在35天内融化得不见踪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格陵兰岛每年流失的冰体积达221立方千米,时下的流失速度是1996年的两倍。

2007年10月欧洲摇滚音乐爱好者举办了一次环保音乐节,他们在活动中推行了折椅环保方法!从而使“碳中和”这一词让更多的人所熟知,碳中立(carbon neutral, or carbon neutrality),是指中立的(即零)总碳量释放,透过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抵销措施,来达到平衡。各种团体都尝试推广这个用词来指碳减量,这显然不是这个字的原意。这个比较宽松的定义,一般有两个普遍用法:

它可以参考的做法,平衡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燃烧石化燃料,与创造等等能量的再生能源,使该碳排放量补偿,或者仅使用可再生能源,不产生任何二氧化碳(最后这是所谓的后碳经济)。

也可以使用它来形容的许多受人批评的,透过付钱,让其他人替它从大气中消弭100% 等量的二氧化碳放量的做法,(请参考碳中立的意思。Carbon-Neutral Is Hip, but Is It Green 纽约时报,发表的2007年4月29日,2007年8月3日刊出)。例如:由植树 -或成立炭基金,应该被导致防止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或由购买carbon credit ,通过碳交易。这些做法往往是用在平行,再加上节约能源措施,以尽量减少能源的使用。

这样的概念,可能会扩展至用来衡量其他温室气体对照二氧化碳等价经济角度。

作用

“碳中和”是一个新鲜名词。英国已兴建首个“碳中和”生态村。新牛津英语字典2006年度词汇就是“碳中和”。通俗地说,你日常活动可能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植树等方法来中和抵消。令人欣喜的是,“环保”二字已经开始融入到百姓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已把环保变成生活自觉。在许多有识之士那里,“碳中和”已成为自发行动。曾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看到,一位京城嘉宾说自己尽量不开私家小车了,难以避免要开车出去,就累计一年的碳排放量,到植树时节就去郊区栽种一定量的树木来中和抵消。“碳中和”行动,是“绿色奥运”的“现在进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必由之路。目前全球气温已达12万年来的最高值,急待每个人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外来词“碳中和”,自然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的“致中和”。《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中和”是三个多么美好的字眼,但要达到天人合一,达到万物皆育,达到和谐之境,确实也不容易。为了经济增长,我们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已经太大今天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全方位达到“碳中和”,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

“碳中和”涉及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仅凭百姓个人行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生产导致的碳排放,比生活导致的碳排放更严重、更厉害。如果各级官员、各家企业都能争戴环保和绿化的“绿帽子”,甩掉浓烟滚滚污染严重的“黑帽子”,那多好。“碳中和”要想“致中和”,就需要全民族的共识,需要全社会的行动。

有认识才会有行动,而且行动要持之不懈。比如两岸包机直航,航线“截弯取直”,减少汽油耗费,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就说这也是“节能减碳”。可现实中还有很多地方尚缺“节能减碳”意识。某单位经济条件较好,内部印发的各种“刊物”很多,而且是人手一份,看了就丢甚至不看就丢。一到派发这种内刊,办公室里就响起一片“真浪费”的声音。早已是无纸化办公的时代,这种纯粹“办公”意义的内刊,搁在单位内部网上看看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人手一册最多一个部门发一本,大家轮流起来“认真学习”就可以了。可是因为单位有钱,浪费几把没人心疼,不顾环保时代,不想怎样去节省纸张。那些纸,都来自树啊!

森林树木,就像地球之肺。科学家说,城里的一棵大树,抵得上五六台空调不仅带来阴凉,而且还能中和二氧化碳。每一棵树,都是那么的宝贵。难怪荷兰为了一棵树而大打官司:二战时,14岁的犹太小女孩安妮·弗兰克躲避纳粹抓捕藏进密室,写下感人的《安妮日记》,日记中写到的一棵栗树,几乎是唯一可见的窗外景象,是她赞美大自然的唯一对象,也给幽闭带来自由的无限遐想。如今这“安妮栗树”已150多岁高龄,成了“文化之树”,因病害而老朽,有倾倒之危险,危及了公共安全,面临被砍伐的命运。当地为了拯救这棵树,已经花了十几万欧元。法庭发放了砍伐许可证,但在荷兰引发强烈反对,结果官司打了好几回,博弈进行了很长时间。不管“安妮栗树”的最终命运如何,其国民这样看重和保护一棵树,其精神文化层面不就是“致中和”的高境界吗?

自然多么好:人类排放的碳,靠的是森林树木给吸收。但自然环境最弱势。最可怕的是,人类对环境往往拥有“合法伤害权”。环保作家徐刚说:“中国,你要小心翼翼地接近辉煌。”说得真好。如果不小心翼翼,那么“辉煌”其实是海市蜃楼,无法接近。人类需要精神内守、需要行动外化有了精神内守“致中和”,才有行动外化“碳中和”。

活动

碳中和活动

2007年3月31日晚上7:30悉尼开始停电一小时,以此警醒世人,全球变暖已经是现实,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执导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计入了“碳中和”成本。

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斯科超市宣布,超市内商品将贴上显示“碳足迹”的标签,告诉消费者,生产、加工、运输这些商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

英国在阿什顿-海耶斯建立第一个“碳中和”村,激发了英伦三岛上无数环保组织的灵感和热情。

“碳中和”是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最实在的就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比如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少用空调器,多使用节能灯,倡导节俭而绝不浪费资源,这就在实际上采取了“无碳的生活方式”。

大家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保证我们生活在一个合适的温度里,但是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问题,适当控制能量消耗就可有效避免二氧化碳的排放。

以下就是各种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汽车: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公里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公斤 。

人体: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克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产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通过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

植物: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释放。因此植物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约6公斤的二氧化碳。

电脑:使用一年平均间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

卤素灯泡: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公斤。

暖气:使用煤油作为燃料的暖气一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400公斤。使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00公斤,电暖气则只有600 公斤。

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公斤。

冰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公斤。

进口水果:用飞机运输1吨芒果或梨,飞行里程为1万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3.2吨

巨大商机

包括汇丰银行、网络公司谷歌在内的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开始制定自己的“碳中和”计划,更多的企业则视“碳中和”为21世纪品牌形象魅力所在。

更有专家预测,在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下,这股环保风潮势必影响人类的经济行为,“绿化”人们的钱包。

大型环球在线旅游公司travelocit与Expedia都推出“碳中和”配套服务,只要顾客多付几美元,就能抵消自己旅行时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更多的企业则视“碳中和”为21世纪品牌形象魅力所在。

汇丰银行2004年12月承诺,将成为一家完全“碳中和”的环保型公司。为此,汇丰银行更新办公室照明设备与空调装置、减少员工商务旅行,以此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可能制造的二氧化碳。当员工搭乘飞机出差时,汇丰银行为此支付额外费用,用于中和每个员工旅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其他国际知名企业也开始制定自己的“碳中和”计划,其中包括网络公司谷歌、瑞士再保险集团与美国冰淇淋公司Ben&Jerrys等等。还有更多的企业也意识到,气候变化不仅关系到企业形象,也影响到企业发展前景。

公民的责任

全球变暖有自然界本身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人类的行为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电厂、汽车、空调和大肆砍伐森林,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因素。

美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至4%,但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然而,布什2001出任总统后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对于减缓全球变暖的努力而言,布什的决定无疑是沉重一击。不过,美国政府与国会最近的有关举动显示,美国政府或许终于醒悟,有意采取措施减缓全球变暖。

到了2007年1月,美国民主党成为美国国会参议院与众议院多数党后,事情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1月22日,几家大型企业敦促美国总统布什,要求美国政府采取行动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些企业包括美国铝公司、杜邦公司、卡特彼勒拖拉机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等。

为了遏制全球变暖,民主党控制的美国国会表示将采取更加积极的举措环保问题也成了布什2007年国情咨文的主要内容之一。

据统计,中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已经居全球第二位,预计到2025年前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到第一位。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成为每位公民的责任。

应对

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斯科超市宣布,超市内商品将贴上显示“碳足迹”的标签,告诉消费者,生产、加工、运输这些商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2003年,美国电影演员迪卡普里奥就付钱在墨西哥植树,用于抵消他制造的二氧化碳。迪卡普里奥因此宣称自己是美国第一个“碳中和”公民。2005年,好莱坞影片《辛瑞那》成为第一部“碳中和”影片。美国前副总

忧伤的西装
怡然的白开水
2025-08-17 04:02:18
地球一小时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我们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目标愿景】

2009“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

“地球一小时”旨在让全球社会民众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及企业的一个小小动作将会给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小小改变就可能成就巨大影响。

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也为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各国领导人提供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变革,希望各国首脑达成一个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

【发展历程】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点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

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很快席卷了全球。仅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已经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08年3月29日,有35个国家多达5000万民众参与其中,并证明了个人的行动凝聚在一起真的可以改变世界。2009“地球一小时”中国启动仪式

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 ! ! 有“中国电谷”之称的保定是内地首个官方宣布加入该活动的城市。除此之外,得到WWF官方确认参与活动的中国内地城市还有北京、上海、大连、南京、顺德、杭州、长沙、长春、香港、澳门等城市。2009年3月28日晚20:30至21:30,上述城市共同行动,熄灯一小时。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个城市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共同为地球的明天做出贡献。

为此,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世界上最高的酒店迪拜塔、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莫斯科的联邦大厦以及位于罗马的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的官邸奎里纳勒宫都熄灯一小时。位于香港维多利亚码头的标志性建筑也熄灯一小时,以表达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在国内,参与活动的城市和建筑数量同样滚雪球式的上升。作为“低碳城市试点”的保定市政府大楼以及中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大厦——电谷锦江国际酒店、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湾、大连的星海广场、南京玄武湖、新街口,上海东方明珠等近80幢高层楼宇都在3月28日晚上8点半关灯;北京的新地标建筑鸟巢、水立方和玲珑塔也加入其中。作为长安街上最高的建筑银泰中心,“灯笼”标志的景观灯届时也被关闭。并成为这些城市参与活动、支持减缓全球变暖的标志。此外,许多城市的个人、社区、企业也在用自己的力量积极组织和推动着这个活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副主任那华表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我们每个人在气候变化面前都同样的脆弱。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只要关灯一个小时,我们都能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实际的贡献,改变地球的未来。”

“地球一小时”全球执行总监安迪·瑞德说:“最近的事件表明,全世界在危机时刻是能团结起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9年是决定地球未来的一年。全球各大国家将在这一年制定大规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计划。这也给投资低碳新经济新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促成这些改变。我们共同的行动可以改变历史,并确保地球的未来。” 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

“地球一小时”活动去年年底在中国启动后,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可口可乐、佳能等百家企业已加入活动。北京、上海等地的宜家、沃尔玛、新世界中国地产等也用不同的方式在当天的活动。德高中国还提供了上海、北京与天津的巴士车身以及地铁灯箱的免费广告位,以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

此外,由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参与的系列活动公益广告也亮相。3月28日晚,李冰冰与大家一起加入到“熄灯一小时”的活动中。李冰冰表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节约能源。我希望能用我的力量,号召更多的人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一起表达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保定加入】

“中国电谷”加入“地球一小时”——

2009年2月23日,距离“地球一小时”全球关灯活动一个多月,素有“中国电谷”之称的河北省保定市正式宣布加入此活动,在2009年3月28日晚上8点30分熄灯一小时,成为中国内地首个官方宣布加入活动的城市。

WWF(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保定加入‘地球一小时’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问题需要所有人的共同行动和努力。保定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成绩斐然,走在了全球城市的前面,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中国城市加入熄灯活动,加入低碳发展的全球行动。”

保定作为WWF“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另一个为上海),在过去一年低碳城市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保定市正在结合自己的产业结构特点打造“中国电谷”,大力发展以新能源和新能源设备制造为主的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 保定“地球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

2009年3月28日晚,保定市政府在高新区中国首座太阳能光伏大厦——电谷锦江国际酒店举行“地球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保定市政府有关领导、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高层出席活动并致辞。同时,奥运冠军庞伟作为保定“地球一小时”代言人出席仪式。

保定市承诺全面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保定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街道社区、企业和政府机关等以不同形式参与熄灯活动,并同时开展一系列节能减排的宣传和倡导活动,借助活动提升保定的全民节能意识,共同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

保定市发改委透露,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保定市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通过“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使节能环保、建设低碳城市、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

保定发改委也呼吁保定市民届时选择一小时的时间,自觉关掉电灯(不影响公共安全的照明灯、路灯、红绿灯等除外),并断开所有家用电器的电源,如手机充电器、电视机、微波炉、MP3播放器、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等。3月28日的晚上,保定市政府大楼、周围的景观灯也关灯一小时,市政府主要官员和市民一起参与和见证这项全球行动。 熄灯前后的电谷锦江国际酒店

“地球一小时”活动得到了驻保高校大学生的关注和响应。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8所驻保高校在校大学生筹备已久的“大学生环保联盟”将正式成立的日子定在28日这天。当天下午,他们在保定军校广场启动联盟成立仪式。另外,他们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比如通过传单、展板、条幅、倡议书等向市民介绍“地球一小时”活动、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常识等。联盟内的多所高校在各自校园内通过广播台、板报等形式为“地球一小时”预热。不少高校社团表示,他们在28日晚在宿舍内熄灯一小时,为“创建绿色保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保定市市长于群表示:“作为一个有着1100多万人口的中国城市,保定正朝着建设低碳城市的方向努力。参加‘地球一小时’这个全球性的环保活动,熄灯只是很小的行动,但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未来,保定将和世界上其他致力于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一起,倡导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并积极采取行动。”

【掀起热潮】

“地球一小时”是一个全球性倡议。这项活动始于2007年的澳大利亚悉尼。当时大约有200多万个家庭和企业自愿熄灯一小时。一年以后,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导推动下,“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09年,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0个城市参与活动。

位于新西兰东岸查塔姆群岛上的柴油发电机在3月28日20:30准时关闭,它标示着全世界迄今为止最壮观的集体活动“2009 地球一小时”的开始。 熄灯前后的悉尼

作为这个全球活动的头炮,WWF“地球一小时”在新西兰的负责人Dairne Poole 认为,她的国家此举在这个牵动着全球10亿人,1000多个城市,横跨25个时区的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场全球上千个城市的“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传递到悉尼,再传递到亚洲的首尔,上海,北京,保定,香港,吉隆坡,马尼拉,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孟买和新德里。

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罗马斗兽场及时代广场上的可口可乐广告牌,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世界上最高的酒店迪拜塔、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莫斯科的联邦大厦以及位于罗马的意大利共和国总统Giorgio Napolitano的官邸奎里纳勒宫等都在60分钟内关闭灯光。

从亚洲开始,“地球一小时”活动为全球25个时区的人们提供一个表达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的平台。不论是开普敦的街道上还是洛杉矶的山坡, “地球一小时”凝聚世界各个角落的所有人熄灯前后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一起来踏上应对全球变暖的旅程。

中国的保定,在市长的带领下一起见证了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北京新地标建筑鸟巢、水立方和玲珑塔,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和环球金融中心,南京玄武湖、江苏电视塔以及重点片区中近80幢的高层楼宇等建筑也携手全球诸多著名建筑参与到熄灯活动中。

巴黎,这个“光之城”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熄灭几个世界闻名建筑的灯光,其中包括埃菲尔铁塔。而在希腊,成千上万的雅典人一起参加地球一小时,以表达他们对减缓全球变暖的支持。

纽约、华盛顿、里约热内卢、多伦多、布宜诺斯艾利斯、芝加哥、墨西哥城和拉斯维加斯等美洲的各大城市会在久违的星光下共同发表他们对环保的心声。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席代表欧达梦活动前表示:“地球一小时活动正进入冲刺阶段,这场全球城市关灯接力的参与者越来越多。WWF希望更多的中国城市参加这场城市接力,共同显熄灯前后的水立方示大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决心。”

3月,一封主题为“2009年3月28日晚上8:30-9:30,请关灯一小时”的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流传开,被众多网民转发、传递。在拥有三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上,与“地球一小时”相关的活动和讨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据悉,多家大型网站都对此开辟了专门的网页,以专题、专版的形式进行报道。有的网站还在3月28日推出一款个性化首页,其页面背景将随着页面上新增的“开关”按钮由“光亮”变成“黑暗”,以此让更多的网民也能够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当中。

而在网络讨论版及论坛中,各位网民各抒己见。有的网民打算趁着这难得的一小时“带上手电,去楼下散步”,或者“走到阳台上,仰望星空,一颗一颗数星星”;有的网民建议怀旧一把,重温儿时游戏,在晚间找几个要好的朋友玩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过家家……再次体验一回童年;还有的网民提出同亲密的人共进烛光晚餐,和邻居、同事开展“讲故事大比拼”;也有熄灯前后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网民就想一个人安静下来,练练瑜伽,或是想想事情……

一时间,网络上还流行起“12星座的熄灯后方案”,有的网民还打造出不同版本的熄灯方案,比如,享受版——点上香熏,贴片面膜,泡泡脚;温情版——在家里点上蜡烛和家人唠嗑;宠物版——披着夜色遛狗;幽默版——像《非诚勿扰》里面葛优那样,在黑暗中忏悔一下,把从幼儿园开始做下的那些不环保的,对地球带来伤害的行为都数叨出来。

多数网民对于“地球一小时”表示支持。大家都把这不插电的一小时看成是增进感情的契机,一次难得的回归、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著名的钢琴家郎朗则建议大家听听音乐,“黑暗环境中欣赏音乐更能高度集中,完全投入旋律之中。那一刻,你会深受感动,并会引发想象力。”

实际上,“地球一小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汇丰银行全球37个国家的汇丰银行于28日晚间关闭办公用灯;佳能也关闭景观照明,号召员工回家关灯,并在700多家经销店摆放活动海报;锦江之星全国240家店、凯德置地全国44家所属物业大楼的景观照明均关闭;上海雅悦酒店在地球一小时的时间段在其“绿色房间”内举办地球一小时之夜,点亮蜡烛,邀请客人免费畅饮,共度这一小时;北京、上海的新世界商场、宜家、沃尔玛关闭景观照明灯,和它们的顾客一起,倡导绿色消费……

全国100多所高校的学生也在那天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意。来自个人、企业、社区、学校的不插电音乐会、黑夜观星、儿童涂鸦大赛、烛光寄语等活动,都把地球一小时活动推向高潮。

[编辑本段]【度过方式】

以下是WWF建议的十种度过“地球一小时”方式,让你减少碳排放:

•参加当地举行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或者自己开一个“地球一小时”派对,邀请邻居参加;

•召集亲朋好友,在公园里享受夜幕下的野餐,欣赏星空;这一个小时,你可以仰望星空

•在家享受烛光晚餐;

•组织一次黑暗中的寻宝之旅;

•晚上出门遛狗去;

•在烛光下放松沐浴;

•大家围坐在黑暗中,一起讲故事;

•组织一次家庭之夜,下棋或者玩游戏;

•同爱人来一次浪漫之夜;

•用摄像机或照相机记录这一个小时发生的故事,并上传到http://www.flickr.com/groups/earthhour2009global/,与大家分享。

[编辑本段]【活动意义】

2008年,悉尼全城在“地球一小时”内能源消耗下降了8.4%,相当于熄灭了160万只灯泡。新西兰唯一一个正式参加熄灯活动的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公布的数据显示,熄灯一小时,能源消耗减少了将近13%。

毫无疑问,熄灯秀的宣传效果远远大于实际的减排效果。在全球的“熄灯秀”接力下,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来参加这一活动。

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一家钢铁公司的顾问斯蒂芬妮·韦里克利用熄灯一小时为朋友们办了一场派对,主题是“B YOC”,即“带着你的蜡烛来”。42岁的斯蒂芬妮·韦里克有了这次经验后,决定以后每个月都在自己家中搞一次“地球一小时”活动,甚至打算为自己办“绿色葬礼”。

2008年,随着“地球一小时”的依次来临,从斐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再到亚洲、欧洲和美洲,世界许多著名城市的市民开始名正言顺地享受烛光晚宴。其中,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克赖斯特的标志性建筑大教堂在市长的主持下率先熄灯。数百名当地民众在大教堂广场观看了一部关注环保的纪录片,然后一起涌向当地的餐馆、酒吧。这里全部点上了蜡烛,举行烛光晚餐。数千个家庭也在家中开始了浪漫的烛光幽会。

熄灯时刻,泰国曼谷一家饭店虽然暂时中断提供热食和需加热的饮料,但前去参加烛光宴会的人还是让餐厅爆满。芝加哥喜来登饭店熄灭灯光后,在大堂中为客人们提供发光的冰块,别有风情。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广场上,许多人抬头仰望天空看星星。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在丹麦的发言人说:“在城市里,你能看星星的日子恐怕不是很多。”

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凤凰公园,爱尔兰天文学会为人们架起了硕大的望远镜,希望人们能利用城市灯光熄灭的时刻好好观赏“灿烂的星空”。最善于利用时间的恐怕是芝加哥的一些大厦,比如约翰·汉考克中心,管理者利用熄灯时间将大厦内数百个白炽灯永久更换成了节能灯泡。

针对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今年3月28日晚上的一小时,著名钢琴家郎朗的建议不乏幽默:“黑暗环境中欣赏音乐更能高度集中,完全投入旋律之中。那一刻,你会深受感动,并会引发想象力。”

“不要小看熄灯一小时,”比干投资中国区副总裁易轰说,“城市是大量使用电能的地方之一,如果能让城市关闭不必要的景观灯一小时,可以节省的能源将是一个大数字。”

“短短60分钟,其实可以为地球做大贡献,因为每节约1度电,就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一位世界自然基金会志愿者说。

据统计,2007年,“地球一小时”启动的第一年,澳大利亚悉尼设定了降低5%能耗的目标;去年3月31日仅悉尼节省的电能,就足够20万台电视机使用1个小时,相当于一小时内路上少跑了48613辆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易轰表示,“地球一小时”通过这样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活动方式,将世界团结在一起,并以此提醒人们停下生活的脚步,去思考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在他看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在非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少的今天,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企业、个人参与到‘地球一小时’等环保节能活动中来,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的责任,是有助于促进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进一步减轻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地球一小时”作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一项活动,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一个履行了“地球一小时”承诺的城市,熄灯之后提倡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变化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地球一小时”不只是一个熄灯仪式。在中国,该活动也是对国家2010年前实现节能减排20%的能效目标提供最大的支持,旨在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地球一小时"更是一个节能理念,不论是在工作地点或居家用电,都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支持,时时提醒自己,关掉不必要的电灯,拔掉不需要的电源。

【底层声音】

在2008年,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人参与了“地球一小时”行动。悉尼歌剧院,旧金山金门大桥,伦敦市政厅……这些各国的标志性建筑都陷入黑暗之中。

JohnRumney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大堡礁的生态旅游从业者。最近几年,Rumne在多处受欢迎潜水点都发现了严重的珊瑚礁白化现象。珊瑚礁白化现象是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归咎于海水温度的升高。珊瑚礁受到的其他严重威胁还包括过度捕鱼、陆地污染,而气候变化又加剧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Rumney说:“大堡礁的健康正在受到水质变坏的威胁,而水质变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化肥以及原生林和湿地的减少。但是尽管如此,这些也远远小于地球气候变化对礁石所带来的伤害。”

“我们所处的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的。大家都知道不应该将自己的杀虫剂、有毒废物和垃圾倒在邻居家的后院,同样道理,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应该将温室气体随意排放到大气中。”

“我的家庭将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我们希望这一活动能够让人们意识到成为负责任的地球邻居而应尽的义务。”

NolaRoyce是美国东北部纽约州奥尔巴尼市的一名雪山攀登者以及私人教练。她注意到,从上世纪70年代初,她开始从事雪山攀登以来,冰雪覆盖层有了显著的减少。

Royce说:“我旅行的时候绝对不会查看电子邮件。我不用关心我所在地区之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这是非常好的经历,熄灯也是如此。仅用蜡烛来照亮是一件非常愉快和浪漫的事情——前提是,在你身边的是一位合适的对象。”

“我觉得,一年中如果能够不止一次地关掉灯光将会更好。也许我们应该时常这样做,想象一下我们在黑暗中愉快度过一小时,想象能够做些什么有趣的事。”

在瑞典北部J·mtland县生活的德国夫妇Nicole和ChristophMüller说,瑞典北部的年长者也注意到近年来降雪的巨大变化。

该地区最近经历了有记录的108年以来最温暖的一个冬季。NicoleMüller说:“我们相信‘地球一小时’行动能很好地提高人们对全球面临的威胁的认识。人们对于上百万音箱和电视等家用电器所带来的影响认识不够,这些家电处在待机的状态也会耗能。”

ChristophMüller说:“这些电能都可以被节省下来,从而大量地减少发电站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这将是向减缓全球变暖影响迈出一步。”

【背景信息】

2007年3月31日,“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在悉尼展开,有超过220万的悉尼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到2008年3月,参加这项活动的城市已超过270座,参加人口超过5000万。2009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在中国,除上海、香港、保定政府官方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外,全国还有北京、重庆、福州、南宁、南昌、武汉、合肥、长春、长沙、西安、顺德等十余座城市积极响应与参与。

附:已确认参加”地球一小时”行动的部分主要城市

列表中确认参加的城市均满足了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条

有标志性建筑关灯

市长的支持

有当地的知名人士担任地球一小时大使

乐观的雪碧
洁净的麦片
2025-08-17 04:02:18
做世界五百强企业员工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工作

说实话感觉没什么体验,忙的时候也忙,工作就要做快点,闲的时候,手上的工作就可以慢慢做,一般不加班,按时上下班,加班按国家要求发工资,并不是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每个人天天天穿的跟仙女一样,然后忙得走路都在小跑。反正我是这种感觉。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工作是好工作

应该是不错的

世界五百强企业是哪五百个企业?

排名 公司标志 中文常用名称 总部所在地 主要业务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1 沃尔玛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378,799 2 埃克森美孚 美国 炼油 372,824 3 皇家壳牌石油 荷兰 炼油 355,782 4 英国石油 英国 炼油 291,438 5 丰田汽车 日本 汽车 230,201 6 雪佛龙 美国 炼油 210,783 7 荷兰国际集团 荷兰 银行 201,516 8 道达尔 法国 炼油 187,280 9 通用汽车 美国 汽车 182,347 10 康菲 美国 炼油 178,558 11 戴姆勒 德国 汽车 177,167 12 通用电气 美国 多元化 176,656 13 福特汽车 美国 汽车 172,468 14 富通 比利时/荷兰 银行 164,877 15 安盛 法国 保险 162,762 16 中国石化 中国 炼油 159,260 17 花旗集团 美国 银行 159,229 18 大众汽车 德国 汽车 149,054 19 Dexia Group 比利时 银行 147,648 20 汇丰控股 英国 银行 146,500 21 法国巴黎银行 法国 银行 140,726 22 安联 德国 保险 140,618 23 农业信贷银行 法国 银行 138,155 24 国家电网 中国 公用事业 132,885 25 中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 炼油 129,798 26 德意志银行 德国 银行 122,644 27 埃尼 义大利 炼油 120,565 28 美国银行 美国 银行 119,190 29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美国 电信 118,928 30 伯克希尔哈撒韦 美国 保险 118,245 31 瑞银集团 瑞士 银行 117,206 32 摩根大通 美国 银行 116,353 33 家乐福 法国 食品、药品店 115,585 34 忠利保险 义大利 保险 113,813 35 美国国际集团 美国 保险 110,064 36 苏格兰皇家银行 英国 银行 108,392 37 西门子 德国 电子、电气装置 106,444 38 三星电子 韩国 电子、电气装置 106,006 39 安赛乐米塔尔 卢森堡 金属 105,216 40 本田汽车 日本 汽车 105,102 41 惠普 美国 计算机办公装置 104,286 42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产 103,960 43 兴业银行(法兴银行) 法国 银行 103,443 44 麦克森 美国 保健品批发 101,703 45 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 英国 银行 100,267 46 国际商用机器 美国 资讯科技服务 98,786 47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 俄罗斯 能源 98,642 48 日立 日本 电子、电气装置 98,306 49 瓦莱罗能源 美国 炼油 96,758 50 日产汽车 日本 汽车 94,782 51 特易购 英国 食品、药品店 94,703 52 意昂 德国 能源 94,356 53 韦里孙通讯 美国 电信 93,775 54 日本电报电话 日本 电信 93,527 55 德国邮政 德国 邮政包裹快递 90,472 56 麦德龙 德国 食品、药品店 90,267 57 雀巢 瑞士 食品 89,630 58 西班牙国际银行 西班牙 银行 89,295 59 国家石油 挪威 炼油 89,224 60 卡地纳健康 美国 保健品批发 88,364 61 高盛 美国 证券经纪 87,968 62 摩根士丹利 美国 证券 87,879 63 巴西石油 巴西 炼油 87,735 64 德国电信 德国 电信 85,570 65 家得宝 美国 专业零售 84,740 66 标致 法国 汽车 82,965 67 乐金 韩国 电子电气装置 82,096 68 法国电力 法国 公用事业 81,629 69 英杰华 英国 保险 81,317 70 巴克莱银行 英国 银行 80,347 71 菲亚特 义大利 汽车 80,112 72 松下电器 日本 电子、电气装置 79,412 73 巴斯夫 德国 化学 79,322 74 瑞信 瑞士 银行 78,206 75 索尼 日本 电子、电气装置 77,682 76 西班牙电信国际集团 西班牙 电信 77,254 77 义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义大利 银行 77,030 78 宝马 德国 汽车 76,675 79 宝洁 美国 家居个人用品 76,476 80 CVS Caremark 美国 食品、药品店 76,330 81 联合健康 美国 医疗保健和保险 75,431 82 现代汽车 韩国 汽车 74,900 83 美国邮政 美国 邮政包裹快递 74,778 84 法国电信 法国 电信 72,488 85 沃达丰 英国 电信 71,202 86 鲜京 韩国 炼油 70,717 87 克罗格 美国 食品、药品店 70,235 88 诺基亚 芬兰 网路通讯装置 69,886 89 蒂森克虏伯 德国 金属 68,799 90 卢克石油 俄罗斯 炼油 67,205 91 东芝 日本 电子、电气装置 67,145 92 雷普索尔YPF 西班牙 炼油 67,006 93 波音 美国 航天国防 66,387 94 保诚 英国 保险 66,358 95 马石油 马来西亚 炼油 66,218 96 美国人伯根 美国 保健品批发 66,074 97 苏伊士 法国 能源 64,982 98 慕尼黑再保险 德国 保险 64,774 99 好市多 美国 专业零售 64,400 100 美林 美国 证券经纪 64,217 101 博世 德国 汽车零件 63,401 102 塔吉特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63,367 103 全球保险集团 荷兰 保险 62,383 104 州立农业保险 美国 保险 61,612 105 Wellpoint 美国 保健 61,134 106 戴尔 美国 计算机办公装置 61,133 107 强生 美国 制药 61,095 108 马拉松石油 美国 炼油 60,044 109 义大利电力 义大利 公用事业 59,778 110 圣戈班 法国 建材玻璃 59,433 111 劳埃德TSB集团 英国 银行 59,226 112 法国国家人寿保险 法国 保险 59,071 113 雷曼兄弟 美国 证券经纪 59,003 114 莱茵集团 德国 能源 58,383 115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险 57,859 116 印度石油 印度 炼油 57,427 117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炼油 57,049 118 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 日本 银行 55,988 119 雷诺 法国 汽车 55,684 120 瓦乔维亚银行 (美联银行) 美国 银行 55,528 121 苏黎世金融 瑞士 保险 55,163 122 联合利华 英国/荷兰 食品、消费品 55,006 123 联合技术 美国 航天国防 54,759 124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国 银行 53,992 125 沃尔格林 美国 食品、药品店 53,762 126 富国银行 美国 银行 53,593 127 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 荷兰 航天国防 53,550 128 陶氏化学 美国 化学 53,513 129 大都会人寿 美国 保险 53,150 130 三菱商事 日本 贸易 52,808 131 马士基集团 丹麦 海运 52,381 132 鸿海精密 中国台湾 电子、电气装置 51,828 133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 银行 51,526 134 西班牙对外银行 西班牙 银行 51,449 135 泰国国家石油 泰国 炼油 51,192 136 微软 美国 计算机软体 51,122 137 皇家阿霍德 荷兰 食品、药品店 50,739 138 西尔斯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50,703 139 欧尚 法国 食品、药品店 50,465 140 三井物产 日本 贸易 50,252 141 7&I控股 日本 零售 49,768 142 联合包裹运输 美国 邮政包裹快递 49,692 143 辉瑞 美国 制药 48,418 144 联合圣保罗银行 义大利 银行 48,305 145 劳氏 美国 专业零售 48,283 146 东京电力 日本 公用事业 47,980 147 荷兰合作银行(拉博银行) 荷兰 银行 47,388 148 中国行动通讯 中国 电信 47,055 149 富士通 日本 计算机办公装置 46,680 150 时代华纳 美国 娱乐 46,615 151 葛兰素史克 英国 制药 45,447 152 卡特彼勒 美国 工农业装置 44,958 153 威立雅 法国 公用事业 44,750 154 永旺 日本 食品、药品店 44,706 155 拜耳 德国 化学 44,664 156 美可保健 美国 医药保健 44,506 157 Supervalu 美国 食品、药品店 44,048 158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 美国 食品生产 44,018 159 中国人寿 中国 保险 43,440 160 义大利电信 义大利 电信 43,394 161 房利美 美国 金融 43,355 162 房地美 美国 金融 43,104 163 德国联邦铁路 德国 铁路运输 42,855 164 西夫韦 美国 食品、药品店 42,286 165 新日铁 日本 金属 42,267 166 英国电信 英国 电信 42,252 167 沃尔沃 瑞典 汽车 42,230 168 太阳石油 美国 炼油 42,101 169 万喜 法国 工程与建筑 41,969 170 洛克希德马丁 美国 航天国防 41,862 171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 银行 41,307 172 布依格 法国 工程与建筑 40,721 173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日本 银行 40,486 174 日本电气公司 日本 计算机及办公装置 40,430 175 罗氏 瑞士 制药 40,315 176 斯普林特Nextel 美国 电信 40,146 177 百思买 美国 专业零售 40,023 178 赛诺菲安万特 法国 制药 39,977 179 哈尼尔集团 德国 保健品批发 39,931 180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险 39,863 181 诺华 瑞士 制药 39,800 182 瑞穗金融集团 日本 银行 39,610 183 必和必拓集团 澳大利亚 采矿、原油生产 39,498 184 百事 美国 食品、消费品 39,474 185 巴登-符腾堡州银行 德国 银行 39,459 186 KOC集团 土耳其 汽车和零件 39,392 187 中国银行 中国 银行 38,904 188 英特尔 美国 半导体及其他电子元件 38,334 189 佳能 日本 影象器材、办公装置 38,060 190 奥驰亚集团(阿尔特里亚) 美国 菸草 38,051 191 邦基 美国 食品生产 37,842 192 泰科国际 美国 电子、电气装置 37,747 193 法国燃气 法国 公用事业 37,541 194 加拿大皇家银行 加拿大 银行 37,526 195 卡夫 美国 食品、消费品 37,241 196 德国商业银行 德国 银行 37,143 197 皇家飞利浦电子 荷兰 电子、电气装置 37,007 198 好事达 美国 保险 36,769 199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 德国 银行 36,757 200 摩托罗拉 美国 网路通讯装置 36,622 201 丸红 日本 贸易 36,481 202 法通保险 英国 保险 36,416 203 俄罗斯石油公司 俄罗斯 炼油 36,184 204 布拉德斯科银行 巴西 银行 36,118 205 法切莱 法国 一般商品零售 36,115 206 信诚工业集团(瑞来斯实业) 印度 炼油 35,915 207 沃特迪斯尼 美国 娱乐 35,882 208 森宝利(桑斯博里) 英国 食品、药品店 35,797 209 瑞士再保险 瑞士 保险 35,730 210 三菱电机 日本 电子、电气装置 35,462 211 澳洲银行 澳大利亚 银行 35,410 212 电装 日本 汽车零件 35,245 213 比利时联合银行 比利时 银行 35,224 214 联邦快递 美国 邮政包裹快递 35,214 215 新日矿 日本 炼油 35,140 216 英迈 美国 电子办公装置批发 35,047 217 西斯科 美国 食品杂货批发 35,042 218 思科系统 美国 网路通讯装置 34,922 219 江森自控 美国 汽车零件 34678 220 霍尼韦尔国际 美国 航天国防 34589 221 保德信金融 美国 保险 34,401 222 法航——荷航集团 法国 航空公司 34,130 223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 银行 34,059 224 埔项制铁 韩国 金属 34,014 225 耆卫公司 英国 保险 33,917 226 中国南方电网 中国 公用事业 33,861 227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沙特阿【百度】拉伯 化学 33,678 228 沃尔沃斯 澳大利亚 食品、药品店 33,442 229 德国中央合作银行 德国 银行 33,360 230 巨集利保险 加拿大 保险 33,090 231 森特理克 英国 公用事业 32,779 232 千禧控股 日本 保险 32,487 233 法国国营铁路 法国 铁路运输 32,427 234 美国运通 美国 金融 32,316 235 淡水河谷 巴西 采矿 32,242 236 住友商事 日本 贸易 32,144 237 诺斯洛普格拉曼 美国 航天国防 32,032 238 丹斯克银行 丹麦 银行 31,982 239 法国邮政局 法国 邮政包裹快递 31,947 240 赫斯 美国 炼油 31,924 241 沃斯利 英国 多样化 31,594 242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险 31,542 243 KDDI 日本 电信 31,491 244 通用汽车金融服务 美国 金融 31,490 245 韩国电力 韩国 公用事业 31,355 246 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 日本 金属 30,996 247 三星生命 韩国 保险 30,905 248 康卡斯特 美国 电信 30,895 249 美铝公司 美国 金属 30,748

SKF是不是世界五百强企业

强有什么用呢,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要好,技术服务周到

徐州重工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吗?

徐工不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而是中国五百强企业,全球工程机械50强排行第七。

(2010年世界工程机械50强_徐工名列第三)

腾讯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吗?

不是,世界五百强都是很猛的,腾讯只是中国的IT公司 享受 :fortunechina./fortune500/c/2010-07/09/content_38195.htm 2010年五百强名单,望采纳啊!

麻烦采纳,谢谢!

联想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吗?-

2010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第7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Sinopec)

第8名 中国国家电网(StateGrid)

第10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NationalPetroleum)

第77名 中国行动通讯(ChinaMobileCommunications )

第87名 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CommercialBankofChina)

第116名 中国建设银行(ChinaConstructionBank)

第118名中国人寿保险 (ChinaLifeInsurance)

第133名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ChinaRailwayConstruction)

第137名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ChinaRailwayGroup)

第141名 中国农业银行 (AgriculturalBankofChina)

182 . 东风汽车公司 (Dongfeng Motor)

203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SinochemGroup)

204 中国电信(ChinaTelemunications)

254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CiticGroup)

258 中国一汽集团 (ChinaFAWGroup)

275 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 (ChinaSouthIndustriesGroup)

276 宝钢集团(BaosteelGroup)

312 中粮集团(COFCO)

31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ChinaHuanengGroup)

314 河北钢铁集团 (HebeiIron&SteelGroup)

315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ChinaMetallurgicalGroup)

332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ChinaMinmetals)

348 .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356 . 神华集团(Shenhua Group)

371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eople's Insurance Co. of China)

383 . 平安保险(Ping An Insurance)

395 . 中国华润总公司 (China Resources National)

397 . 华为(Huawei Technologies)

412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China Datang Group)

428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Wuhan Iron &Steel)

431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Compal Electronics)

477 .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China Guodian)

487 . 巨集碁(Acer)

2010世界五百强企业德国赢创是五百强吗

是世界五百强。赢创在2009年世界五百强排名第378位。

赢创工业集团是一家创新型的工业集团,主要致力于发展三个高效益和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领域:化工、能源和房地产。赢创工业集团既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工企业,也专长于利用煤炭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还是德国最大的私人住宅房地产公司。我们的优势在于变革创新、术业专攻、自我更新和值得信赖。赢创工业集团业务遍布全球的100多个国家。在2008财年,该集团41,000多名员工创造了159亿欧元的销售额。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达到22亿欧元。

做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员工相比于考公务员好有什么优势?

如果你心中真正装着群众,并且能够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不辞辛劳,俯首甘为孺子牛,那就去报公务员。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如果你心中有着一股在商海里面闯荡的劲头,期待着生命丰富多彩的生活,那就去世界500强。

"世界500强",是中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由《财富》杂志每年释出一次。

不管选择那个,都会衣食无忧。

世界五百强企业有哪些?

直接发qq问我不就行了,这些年中石化跟中石油没太出过前十,更多时候是前三,第一也是有的,还有中国移动,今年好像是七十多名,每天大概要有五六个亿的算。主要的就是电子和通讯类的,还有国有的大型企业,

成就的小鸭子
俏皮的蜗牛
2025-08-17 04:02:18

金融危机从2007年就开始了,直到2008年,中国的影响才明显开来: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拓展资料: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金融危机是金融领域的危机。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全球金融危机

天真的云朵
拼搏的八宝粥
2025-08-17 04:02:18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继2009年之后,2010年3月27日,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在全球展开。

目录[隐藏]

【目标】

【发展历程】

【合作伙伴】地球一小时项目合作伙伴

【活动专题】

【活动意义】

【掀起热潮】

【度过方式】

【底层声音】

【背景信息】

【创意盘点】 【目标】

【发展历程】

【合作伙伴】 地球一小时项目合作伙伴

【活动专题】

【活动意义】

【掀起热潮】

【度过方式】

【底层声音】

【背景信息】【创意盘点】

[编辑本段]【目标】

2009“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除了交通等必要的灯光、例如电脑显示屏、电视、等)一个小时。

“地球一小时”旨在让全球社会民众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及企业的一个小小动作将会给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小小改变就可能成就巨大影响。

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也为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各国领导人提供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变革,希望各国首脑达成一个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

2010年“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通过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的参与,政府、企业、社区的积极加入,使“地球一小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行动。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点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

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很快席卷了全球。仅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已经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08年3月29日,有35个国家多达5000万民众参与其中,并证明了个人的行动凝聚在一起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2009“地球一小时”中国启动仪式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 ! ! 有“中国电谷”之称的保定是内地首个官方宣布加入该活动的城市。除此之外,得到WWF官方确认参与活动的中国内地城市还有北京、上海、大连、南京、顺德、杭州、长沙、长春、香港、澳门等城市。2009年3月28日晚20:30至21:30,上述城市共同行动,熄灯一小时。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个城市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共同为地球的明天做出贡献。

为此,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世界上最高的酒店迪拜塔、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莫斯科的联邦大厦以及位于罗马的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的官邸奎里纳勒宫都熄灯一小时。位于香港维多利亚码头的标志性建筑也熄灯一小时,以表达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在国内,参与活动的城市和建筑数量同样滚雪球式的上升。作为“低碳城市试点”的保定市政府大楼以及中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大厦——电谷锦江国际酒店、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湾、大连的星海广场、南京玄武湖、新街口,上海东方明珠等近80幢高层楼宇都在3月28日晚上8点半关灯;北京的新地标建筑鸟巢、水立方和玲珑塔也加入其中。作为长安街上最高的建筑银泰中心,“灯笼”标志的景观灯届时也被关闭。并成为这些城市参与活动、支持减缓全球变暖的标志。此外,许多城市的个人、社区、企业也在用自己的力量积极组织和推动着这个活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副主任那华表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我们每个人在气候变化面前都同样的脆弱。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只要关灯一个小时,我们都能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实际的贡献,改变地球的未来。”

“地球一小时”全球执行总监安迪·瑞德说:“最近的事件表明,全世界在危机时刻是能团结起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9年是决定地球未来的一年。全球各大国家将在这一年制定大规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计划。这也给投资低碳新经济新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促成这些改变。我们共同的行动可以改变历史,并确保地球的未来。” 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

“地球一小时”活动去年年底在中国启动后,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可口可乐、佳能等百家企业已加入活动。北京、上海等地的宜家、沃尔玛、新世界中国地产等也用不同的方式在当天的活动。德高中国还提供了上海、北京与天津的巴士车身以及地铁灯箱的免费广告位,以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

此外,由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参与的系列活动公益广告也亮相。3月28日晚,李冰冰与大家一起加入到“熄灯一小时”的活动中。李冰冰表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节约能源。我希望能用我的力量,号召更多的人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一起表达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2010年3月10日WWF对外联络部主任荆卉女士特地为李宇春颁发了“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证书。李宇春说:“非常荣幸成为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推广大使。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环保,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环保其实就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我们应该更努力地推广环保,加入低碳发展的全球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

2 010年“地球一小时”中国启动仪式已于3月10日,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机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举行,象征全球24个时区的24个印有“地球一小时”全球活动推广大使大熊猫“美兰”和李冰冰,中国活动推广大使崔健和李宇春掌印的孔明灯由24名环保卫士点燃放飞,拉开了 “地球一小时”中国活动的序幕。

2010年3月27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活动将在全球开展。届时参与者将以熄灯的方式向全世界发出“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

2010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择了百度作为中国地区最重要的互联网合作伙伴,对活动进行公益宣传,并为官方网站提供技术支持。相信凭借百度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推广资源,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参与人数一定会再创新高。

[编辑本段]【合作伙伴】

地球一小时项目合作伙伴

“地球一小时”项目合作伙伴是获得WWF官方认可的赞助“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企业,该企业将以各种形式赞助、支持和推广“地球一小时”活动,并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宣传节能环保理念,履行绿色承诺。目前为止,获得WWF官方承认的唯一“地球一小时”中国项目合作伙伴是中华英才网,WWF将与中华英才网合作,号召数十万企业用户,采用线上“绿色”高效招聘求职方式,提升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排放。

“地球一小时”是WWF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全球性公益活动,该项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夜晚自愿关灯一小时,以提高公众节能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全社会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该活动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益行动。

最近,全球享有盛誉的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宣布百度成为2010年“地球一小时”中国项目合作伙伴,在2010年,百度将作为该项目中国地区唯一的互联网合作伙伴,呼吁更多中国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共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采取积极的“绿色”行动。

[编辑本段]【活动专题】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社会公民,百度在为数以亿计的网民提供便捷获的取信息方式的同时,也一直关注环境保护。这次与WWF的合作,百度希望凭借其在绿色环保方面身先士卒的示范效应,以及作为媒体平台的巨大影响力,号召所有百度的网友、客户伙伴、合作伙伴一起参与到“2010地球熄灯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中。

活动专题页面

l WWF百度地图

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官方参与“全球一小时”的活动入口,百度地图将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全面记录每一位熄灯朋友的足迹。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地图标注自己的位置,宣告自己参加这个关灯活动。用户标注自己的点后,不仅能分享到很多社区(i贴吧、人人、开心、新浪微薄)甚至还可以在自己的博客等网页上加入这个html代码片段,也插入这个地图。你也可以看到他认标注的点,还可以缩放地图,看某区域有谁参加了这个活动

l WWF百度知道

展示相关的知道内容,包括WWF、地球一小时、低碳生活等此次活动相关的知识性内容,帮助网友理解、扩展知识;参与活动的网友可在活动页面点击领取icon,icon可在其知道个人首页、问题页展示,给予其荣誉感;在商城中增加几件WWF的专属礼品,网友可以按规则购买。

l WWF百度空间

百度空间在空间的模块中置入了“地球一小时”倒计时的模块,该模块计划和专题页面一同上线,上线时间计划在3月19日持续到3月31日。

[编辑本段]【活动意义】

2008年,悉尼全城在“地球一小时”内能源消耗下降了8.4%,相当于熄灭了160万只灯泡。新西兰唯一一个正式参加熄灯活动的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公布的数据显示,熄灯一小时,能源消耗减少了将近13%。

毫无疑问,熄灯秀的宣传效果远远大于实际的减排效果。在全球的“熄灯秀”接力下,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来参加这一活动。

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一家钢铁公司的顾问斯蒂芬妮·韦里克利用熄灯一小时为朋友们办了一场派对,主题是“B YOC”,即“带着你的蜡烛来”。42岁的斯蒂芬妮·韦里克有了这次经验后,决定以后每个月都在自己家中搞一次“地球一小时”活动,甚至打算为自己办“绿色葬礼”。

2008年,随着“地球一小时”的依次来临,从斐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再到亚洲、欧洲和美洲,世界许多著名城市的市民开始名正言顺地享受烛光晚宴。其中,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克赖斯特的标志性建筑大教堂在市长的主持下率先熄灯。数百名当地民众在大教堂广场观看了一部关注环保的纪录片,然后一起涌向当地的餐馆、酒吧。这里全部点上了蜡烛,举行烛光晚餐。数千个家庭也在家中开始了浪漫的烛光幽会。

熄灯时刻,泰国曼谷一家饭店虽然暂时中断提供热食和需加热的饮料,但前去参加烛光宴会的人还是让餐厅爆满。芝加哥喜来登饭店熄灭灯光后,在大堂中为客人们提供发光的冰块,别有风情。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广场上,许多人抬头仰望天空看星星。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在丹麦的发言人说:“在城市里,你能看星星的日子恐怕不是很多。”

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凤凰公园,爱尔兰天文学会为人们架起了硕大的望远镜,希望人们能利用城市灯光熄灭的时刻好好观赏“灿烂的星空”。最善于利用时间的恐怕是芝加哥的一些大厦,比如约翰·汉考克中心,管理者利用熄灯时间将大厦内数百个白炽灯永久更换成了节能灯泡。

针对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今年3月28日晚上的一小时,著名钢琴家郎朗的建议不乏幽默:“黑暗环境中欣赏音乐更能高度集中,完全投入旋律之中。那一刻,你会深受感动,并会引发想象力。”

“不要小看熄灯一小时,”比干投资中国区副总裁易轰说,“城市是大量使用电能的地方之一,如果能让城市关闭不必要的景观灯一小时,可以节省的能源将是一个大数字。”

“短短60分钟,其实可以为地球做大贡献,因为每节约1度电,就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一位世界自然基金会志愿者说。

据统计,2007年,“地球一小时”启动的第一年,澳大利亚悉尼设定了降低5%能耗的目标;去年3月31日仅悉尼节省的电能,就足够20万台电视机使用1个小时,相当于一小时内路上少跑了48613辆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易轰表示,“地球一小时”通过这样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活动方式,将世界团结在一起,并以此提醒人们停下生活的脚步,去思考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在他看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在非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少的今天,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企业、个人参与到‘地球一小时’等环保节能活动中来,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的责任,是有助于促进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进一步减轻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地球一小时”作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一项活动,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一个履行了“地球一小时”承诺的城市,熄灯之后提倡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变化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地球一小时”不只是一个熄灯仪式。在中国,该活动也是对国家2010年前实现节能减排20%的能效目标提供最大的支持,旨在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地球一小时"更是一个节能理念,不论是在工作地点或居家用电,都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支持,时时提醒自己,关掉不必要的电灯,拔掉不需要的电源。

[编辑本段]【掀起热潮】

“地球一小时”是一个全球性倡议。这项活动始于2007年的澳大利亚悉尼。当时大约有200多万个家庭和企业自愿熄灯一小时。一年以后,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导推动下,“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09年,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0个城市参与活动。

位于新西兰东岸查塔姆群岛上的柴油发电机在3月28日20:30准时关闭,它标示着全世界迄今为止最壮观的集体活动“2009 地球一小时”的开始。 熄灯前后的悉尼

作为这个全球活动的头炮,WWF“地球一小时”在新西兰的负责人Dairne Poole 认为,她的国家此举在这个牵动着全球10亿人,1000多个城市,横跨24个时区的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场全球上千个城市的“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传递到悉尼,再传递到亚洲的首尔,上海,北京,保定,香港,吉隆坡,马尼拉,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孟买和新德里。

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罗马斗兽场及时代广场上的可口可乐广告牌,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世界上最高的酒店迪拜塔、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莫斯科的联邦大厦以及位于罗马的意大利共和国总统Giorgio Napolitano的官邸奎里纳勒宫等都在60分钟内关闭灯光。

从亚洲开始,“地球一小时”活动为全球25个时区的人们提供一个表达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的平台。不论是开普敦的街道上还是洛杉矶的山坡, “地球一小时”凝聚世界各个角落的所有人熄灯前后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一起来踏上应对全球变暖的旅程。

中国的保定,在市长的带领下一起见证了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北京新地标建筑鸟巢、水立方和玲珑塔,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和环球金融中心,南京玄武湖、江苏电视塔以及重点片区中近80幢的高层楼宇等建筑也携手全球诸多著名建筑参与到熄灯活动中。

巴黎,这个“光之城”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熄灭几个世界闻名建筑的灯光,其中包括埃菲尔铁塔。而在希腊,成千上万的雅典人一起参加地球一小时,以表达他们对减缓全球变暖的支持。

纽约、华盛顿、里约热内卢、多伦多、布宜诺斯艾利斯、芝加哥、墨西哥城和拉斯维加斯等美洲的各大城市会在久违的星光下共同发表他们对环保的心声。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席代表欧达梦活动前表示:“地球一小时活动正进入冲刺阶段,这场全球城市关灯接力的参与者越来越多。WWF希望更多的中国城市参加这场城市接力,共同显熄灯前后的水立方示大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决心。”

3月,一封主题为“2009年3月28日晚上8:30-9:30,请关灯一小时”的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流传开,被众多网民转发、传递。在拥有三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上,与“地球一小时”相关的活动和讨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据悉,多家大型网站都对此开辟了专门的网页,以专题、专版的形式进行报道。有的网站还在3月28日推出一款个性化首页,其页面背景将随着页面上新增的“开关”按钮由“光亮”变成“黑暗”,以此让更多的网民也能够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当中。

而在网络讨论版及论坛中,各位网民各抒己见。有的网民打算趁着这难得的一小时“带上手电,去楼下散步”,或者“走到阳台上,仰望星空,一颗一颗数星星”;有的网民建议怀旧一把,重温儿时游戏,在晚间找几个要好的朋友玩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过家家……再次体验一回童年;还有的网民提出同亲密的人共进烛光晚餐,和邻居、同事开展“讲故事大比拼”;也有熄灯前后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网民就想一个人安静下来,练练瑜伽,或是想想事情……

一时间,网络上还流行起“12星座的熄灯后方案”,有的网民还打造出不同版本的熄灯方案,比如,享受版——点上香熏,贴片面膜,泡泡脚;温情版——在家里点上蜡烛和家人唠嗑;宠物版——披着夜色遛狗;幽默版——像《非诚勿扰》里面葛优那样,在黑暗中忏悔一下,把从幼儿园开始做下的那些不环保的,对地球带来伤害的行为都数叨出来。

多数网民对于“地球一小时”表示支持。大家都把这不插电的一小时看成是增进感情的契机,一次难得的回归、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著名的钢琴家郎朗则建议大家听听音乐,“黑暗环境中欣赏音乐更能高度集中,完全投入旋律之中。那一刻,你会深受感动,并会引发想象力。”

实际上,“地球一小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汇丰银行全球37个国家的汇丰银行于28日晚间关闭办公用灯;佳能也关闭景观照明,号召员工回家关灯,并在700多家经销店摆放活动海报;锦江之星全国240家店、凯德置地全国44家所属物业大楼的景观照明均关闭;上海雅悦酒店在地球一小时的时间段在其“绿色房间”内举办地球一小时之夜,点亮蜡烛,邀请客人免费畅饮,共度这一小时;北京、上海的新世界商场、宜家、沃尔玛关闭景观照明灯,和它们的顾客一起,倡导绿色消费……

全国100多所高校的学生也在那天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意。来自个人、企业、社区、学校的不插电音乐会、黑夜观星、儿童涂鸦大赛、烛光寄语等活动,都把地球一小时活动推向高潮。

直率的柚子
能干的盼望
2025-08-17 04:02:18

1、长江基建

长江基建拥有具规模的中国及澳洲能源基建投资组合。这些投资项目主要为受管制业务,多年来一直为集团提供稳健的现金收入及可观的回报。

长江基建连同香港电灯是现今澳洲最大海外投资者之一,投资项目包括配电网络、天然气配气、交通及水处理业务。长江基建经营范围包括水泥、混凝土、石灰、石料及沥青业务。

2、电能实业

电能实业投资世界各地的能源及公用事业相关业务,范围包括火力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和输油,配电及配气等。

集团植根香港逾一个世纪,至今业务已遍布全球,包括英国、澳洲、新西兰、中国内地、泰国、荷兰等。2016年,电能实业收购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的输油管道资产,增强了集团北美洲的业务。

3、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是《财富》全球500大企业,也是香港交易所最大上市公司之一。现时,长江实业持有和黄49.97%股权。和黄是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经营多元化业务,包括全球多个市场最大的货柜码头经营商、零售连锁集团、地产发展与基建业务,以至电讯及电台广播服务。

4、TOM集团有限公司

TOM集团于一九九九年十月成立,是和黄与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其他策略性投资者组成的合营公司。集团总部设于香港,地区总部分别设于北京、上海及台北,在二十多个城市聘用超过三千八百名员工。

5、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长江生命科技,于港交所的主板上市,为长江集团成员之一,主席是长江集团主席李嘉诚先生长子李泽钜先生。公司主要从事生物科技产品的研发、商品化、推广及销售业务。

强健的枕头
动听的曲奇
2025-08-17 04:02:18
一个是中国经济实力第一强省,一个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拿一个省去跟一个国家做比较,本身级别就不同,英国是老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国力雄厚,广东经济要在短时间内超过英国显然不现实。

首先是实力相差非常悬殊,2017年英国的GDP总量达到2.622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39720美元,英国是欧洲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八国集体成员国,是北约创始成员国,是由53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英联邦的元首国,英国不管在政治,经济,军事,还是 科技 ,文化上在国际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百年的工业发展历程中一直以稳健,开拓,创新,进取而闻名。

中国的广东省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自1989年起经济总量已经连续30年位居中国第一,经济总量占到中国的1/8,2017年广东共实现GDP8.99万亿元,折合美元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人均GDP也突破一万美元,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广东的经济总量已经足可以比肩澳大利亚,巴西等大国,广东的外贸进出口额更是达到了世界前十的水平,从2012年的GDP5.8万亿增加到2017年的8.99万亿,每年递增近6000亿元,经济发展稳中有升。

不过这几年受英国退出欧元区,北爱和苏格兰闹独立等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英国这两年的经济增速已经陷入了低迷状态,2014年的经济增长率尚能达到3.05%,到2017年迅速降到1.79%,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抬高,昔日大英帝国的雄风早已不在。而反观中国广东,近年来每一年都保持着7%左右的增速,作为一个人口,外贸大省,广东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但是因为英国的经济体量庞大,广东不管在总量还是在人均上都远远低于英国,所以现在谈广东何时能超过英国还为时过早,至少在目前来说,20年之内都很难超过英国。

现在谈论广东经济总量何时超过英国为 时尚 早

英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国土面积24.4万平方公里,人口6600万。2017年英国经济总量 25651 亿元,位居世界第六,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人均GDP 3.88 万美元。英国 科技 实力强大,其在冶金、电子、 汽车 、航空、机械、化工、生物制药等方面基础雄厚。同时英国拥有世界上顶尖的大学,比如大名鼎鼎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英国伦敦是与美国纽约媲美的金融中心。

广东是我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2017年广东GDP为 89879 亿元(折合 13311 亿美元),约占英国经济总量的 51.9% 。如果把广东看成一个经济体参与世界排名,那么广东经济总量超过西班牙,位居世界第14位,与英国相去甚远。广东陆地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1亿,经济发达,发展潜力大,目前经济仍在快速发展中,不排除未来经济总量超过英国的可能。但是目前谈论广东经济总量何时超过英国为 时尚 早,经济总量在英国之后的还有好几个国家。

广东目前的目标应该是韩国。2017年韩国经济总量为 15297 亿美元,领先广东 1986 亿美元。经济总量赶超亚洲四小龙一直是广东的目标。相信未来不久广东将能实现这个目标。

世界上还真的有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经济总量超过英国。那就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经济总量第一大州,2016年加利福尼亚州的经济总量约 26000 亿美元,如果把它看成一个经济体在世界上排名,那么加利福尼亚州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英国和法国位居世界第五。

这也太不把英国当回事了,再怎么说英国也是世界经济强国。广东与之还有很大的差距。

单从GDP来说,广东去年97278亿,英国2.66万亿美元,折合RMB183702亿,几乎比广东高出一倍。但是别忘了广东有1.1亿常住人口,英国人口6600万。在只有广东60%人口的情况下经济规模比广东高出近一倍,这样的差距追起来是很难的。

不过好在广东的经济增速要比英国快很多,只是这样的增速差能够保持多久也是未知数。以目前的增速来说,我们假定一个十年期限。十年期间双方增速不变,十年后广东是218730亿,英国则是213824亿,从时间和数据变化来看,这似乎就是广东反超的一年。然而要想人均数据也反超,大概还需要十年时间。也就是说,广东想要实现总量和人均的全面反超,需要保持连续20年8.44%对1.53%的增速差。

其实要说广东能够保持这样的速度倒我是有信心,但是英国要20年保持每年1.53%这样的低增速恐怕不太可能。毕竟英国也是因为多方面因素遇到发展瓶颈才出现弱增速,未来触底回升还是大概率的。因此结合英国可能的增速回暖,广东实现总量超越大约需要15年,人均超越则需要25年左右。

1、英国GDP是广东的2倍,人均GDP是3倍

不过,对于同样经济量级的国家,以广东的经济增速,超过它们也只能说是意料之中,不算什么爆炸性新闻。于是,有网友问到,广东的GDP什么时候超过英国?答案是还远着呢!

尽管英国最新一年的GDP还没公布,但2017年英国的GDP也不少,达到2.92万美元,位居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这不仅意味着英国的GDP是广东的两倍,广东的经济与英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说明广东在短短几年内不可能实现超过英国。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愈来愈加严峻,广东经济加快发展的压力正在变大,何时超越英国更加难说,短则十几年,多则二十年。对于广东而言,超越英国等老牌发达经济体不是目标,持续稳增长才是当务之急。

同时也要看到,广东与英国的经济差距,不是努不努力、发展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生产效率造成的。广东的人口总量高达1.1亿人,英国是6600万人,而英国的人均GDP是广东3倍,英国人均创造的 社会 财富更多。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1.3万美元,而2017年英国的人均GDP是3.97万美元。

2、英国服务业经济占比超7成,广东仍以制造业为驱动

其实,这种生产效率的差距背后,是跟两者处在的 社会 发展阶段不同有关,按照人类 社会 的发展阶段来说,广东处在工业化快速成长时期,英国则进入了后工业 社会 时期。

在经济学中,产业结构是衡量 社会 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目前,广东的产业结构,与英国相比,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2018年,广东的三大产业结构为4.0:41.8:54.2,而英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服务业带动,服务业的经济贡献高达76%,而农业占GDP的比例不足1%。

另外,广东的经济发展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制造业方面,尽管广东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形成得高新技术产业仍然屈指可数,仅有通讯、无人机、芯片研发等几大细分领域,而英国则形成了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等几大板块的优势产业链条。

而且,广东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占比不低,例如广东拥有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

3、英国经济十分“低碳”,还拿下多个世界级金融龙头称号

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不止是对比高 科技 产业,还与能源利用效率有关。虽然英国拥有丰富的能源,但英国却一点也不依赖传统能源,英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尤其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英国的燃煤发电量占比从2015年的22.6%,锐减至现在的9.2%。

在服务业方面,英国的发展更为成熟、完善,产出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例如金融保险、 旅游 和工商业等服务,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金融业。众所周知,伦敦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伦敦还拿下了不少金融领域的世界级荣誉——英国是世界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和最大外汇交易市场等等。

不得不说,正是这种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差距,直接影响到了各自居民的“保障水平”。就以大众最为关心的医疗保障来说,英国可以做到为全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使得公民能够接近80岁的平均寿命,而我国显然还做不到。

总的来说,广东的取得经济成果固然令人高兴,但也不能盲目陶醉在GDP的赶超喜悦中,更不能把超越当作目标,从而忽视了经济背后应该重视的发展质量问题,以及经济成果的全民共享。

广东省和英国的GDP总量情况

2017年广东省GDP总值8.97万亿元,增速7.5%;2018年广东省GDP总值9.73万亿元,增速6.8%;

2017年英国GDP总值2.622万亿美元,增速1.7%;2018年英国GDP总值约为2.81万亿美元,增速预计1.7%;

广东省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英国吗?

经济总量方面,英国是广东的2倍多;按照目前的增速,广东省是英国的4倍左右;如果按这样的增速平稳发展10年左右,广东省经济总量将会超过英国。

目前全世界以省级行政单位计算的GDP总量最高的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其2018年的GDP总量为2.964万亿美元,比英国高一些,也是广东省的GDP两倍多。换句话说,广东省赶上加利福尼亚州之时,也就是赶超英国之日。希望能够达到吧。

广东省经济总量与其他国家对比

实际上,追赶亚洲四小龙是邓公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候对广东的经济部署和赋予的 历史 使命。而十多年前,广东的GDP就已经超过了亚洲四小龙之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如今只有经济实力最强的韩国没有超过。2018年韩国GDP预测为1.66万亿美元,比广东省高近200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2020年前后,广东的GDP就有可能赶超韩国。事实上韩国、加拿大、意大利都在接近的区间,广东省GDP总量很有可能在10年内达到全球GDP排名前10名。

英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但经济规模大,而且发展水平高。2017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6245亿元,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同年,其人均GDP达到了39375美元,位居世界第24位。

英国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经济目前的主导产业是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伦敦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尽管英国仍是欧洲重要的军火、石油产品、电子产品、航空的制造地,但工业的重要性仍不断下降,且英国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去工业化)局面。

(英国台风战斗机)

广东无论是在经济规模还是在发展水平上,和英国还有相当的距离。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2017年的GDP是89879亿元,根据人民币的汇率,折合约为13311亿美元。广东省这个经济规模和世界第14大经济体西班牙相当,但是和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英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去年广东GDP相当于英国的50%。

而且英国这么大量的经济规模,是由6600万人创造出来的。而广东只有英国一半的经济总量,却由1.1亿人口创造,可见它的生产效率和英国相比低了不少。这一点通过人均GDP就可以最直接的表现出来。2017年,广东省人均GDP12009美元,只有英国同期的30%。广东要在发展水平上赶上英国,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英国的经济实力可以通过其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体现出来。2018年,英国有21家企业入围,虽然这个数量和中国的120家相比,少了很多。但和广东的12家相比,则多出了9家。以下企业,诸如英国石油、汇丰银行、联合利华、力拓集团、葛兰素史克无一不是行业的佼佼者,在全球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广东省能够称得上世界级企业的,除了华为还真不多。

不出大意外,在十年内可以实现总量超越。十年前广东的gdp也就是2007年达到2.98万亿元人民币,现在是多少?8.9万亿。增加了两倍倍。所以目前广东1.3万亿美元的gdp,十年内增加两倍,达到4万亿美元,怎么超不过英国呢?英国有啥?英国除了金融服务业,制造业就只剩航空发动机的劳斯莱斯。还有一些外国的 汽车 公司,基本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中国注重制造业,广东更是,格力,美的,华为,大疆,中兴,广汽,比亚迪,vivo oppo,一堆制造业巨头。金融就更不用提,中信,平安,国信,广发,地产就更变态,恒大,碧桂园,保利。英国也就个汇丰可以出来吓唬下人。

2015年英国经济总量,为2566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而2017年广东GDP为89879亿人民币(折合13311亿美元),略超英国一半。

从经济增速上来看,由于规划中的 粤港澳大湾区 这样的增长点,广东依然会保有异常强劲的增长引擎,未来乃至一二十年内,继续维持6.5%以上的增速并不困难,事实上这只能算是保守估计。

英国经济增速长久以来,若能达到2%就已经属于非常强劲,实属罕见;因此未来一二十年内能保持目前近2%的增速就算了不起了。

另外人民币未来二十年内,相对美元与英镑,肯定会缓慢升值。而英镑无论对人民币还是美元,都会缓慢贬值。

由此综合而言,以当时的美元计价,广东经济总量 至多十五年 内是铁定会赶超英国的。由于广东人口1亿左右,英国人口6000万左右,届时广东的人均GDP预计将达到英国的三分之二左右。

顺便指出,2017年韩国经济总量为15297亿美元,在至多五年内一定会被广东赶上。

广东2021年的产值GDP12.4万亿元,折合1.92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20年世界GDP第八位的意大利1.88亿美元。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2022年突破两万亿美元没有问题。从2020年,世界各国GDP排名分析,第五位英国2.7万亿美元,第六位印度、第七位法国为2.66万亿美元。广东GDP超越英印法只是时间问题。

广东人均GDP突破1.9万美元,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虽然总量上富可敌国,但人均水平排名优势不强。

广东省经过近十年的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实现了 科技 创新引领,创造了华为、中兴、小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业,在5G等信息技术方面走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前列,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深圳、广州、东莞、珠海等城市发展充满活力, 科技 创新也走在全国的前列。

今后广东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以及全省各城市均衡发展方面,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动作用方面,在大湾区建设方面仍需要全面发力,继续推进。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仍然有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去解决去发展。也面临着兄弟省市的竞争压力。

外部环境复杂,尤其是美国对华为中兴实施技术封锁和打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恢复正常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国内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等压力,新的一年,将面临着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也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只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稳扎稳打,克服困难,解决矛盾,就必将推动全省经济稳步发展。

至于所说的超越英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追求速度和数量扩张,更不会急于求成,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就会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的 健康 平稳发展。

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题,假设广东每年增速7%,英国2%,现在英国总量是广东的一倍。那么广东保证每年净增速5%不变,需要15年就可以超过英国。如果考虑到劳动生产效率提升和人民币升值,大致十年就可以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