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煤的粒度分级是干什么用的

小巧的金毛
感动的黑夜
2023-01-01 10:42:14

煤的粒度分级是干什么用的?

最佳答案
追寻的花瓣
光亮的咖啡豆
2025-08-14 17:09:59

煤的粒度分为单体概念和群体概念, 其中单体颗粒度大小以其占据空间尺寸表示, 球形颗粒直径为可表示粒径, 非球形颗粒以与每边相切的长方体体积表示。

在实际加工中, 粒度一般为群体概念, 以通过某一规格筛孔来度量粒径, 用户可根据自己需求规定通过率和筛分分级。在煤炭洗选中, 对粒度认识既有单颗粒粒径 (堵塞旋流器流口、渣泵泵轮等) , 也有对粒群粒(粒度分布曲线)。

不同煤种其分级要求和洗选方式也不同, 在此将无烟煤、不粘煤、焦煤作为一类, 褐煤作为一类, 它们的粒度分级标准见下表所示 。

不同的应用场合对于商品煤的粒径也有不同要求,一般动力煤对粒径要求最低, 且电厂会配备专用破碎粉碎装置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煤炭粒度要求较高, 范围在8mm~13mm, 超过该范围会造成流化层较难形成。

煤炭市场随着客户需要而变化, 若达不到要求便会失去市场, 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从迎合市场考虑, 必须重视煤炭粒度控制问题。

扩展资料:    

煤炭的分类:

根据国家科委推荐的《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我国煤炭分为十大类,一般将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结、不粘结、长焰煤等统称为烟煤;贫煤称为半无烟煤;挥发分大于40%的称为褐煤。

无烟煤可用于制造煤气或直接用作燃料,烟煤用于炼焦、配煤、动力锅炉和气化工业;褐煤一般用于气化、液化工业、动力锅炉等。

国标把煤分为三大类,即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共29个小类。无烟煤分为3个小类,数码为01、02、03,数码中的“0”表示无烟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

烟煤分为12个煤炭类别,24个小类,数码中的十位数(1~4)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高;个位数(1~6)表示粘结性,数字大表示粘结性强;褐煤分为2个小类,数码为51、52,数码中的“5”表示褐煤,个位数表示煤化程度,数字小表示煤化程度低。

在各类煤的数码编号中,十位数字代表挥发分的大小,如无烟煤的挥发分最小,十位数字为0,褐煤的挥发分最大,十位数字为5,烟煤的十位数字介于1~4之间,个位数字对烟煤类来说,是表征其粘结性或结焦性好坏。

如个位数字越大,表征其粘结性越强,如个位数字为6的烟煤类,都是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的肥煤或气肥煤类,个位数为1的烟煤类,都是一些没有粘结性的煤,如贫煤、不粘煤和长烟煤。个位数字为2~5的烟煤,他们的粘结性随着数码的增大而增强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煤炭洗选加工中粒度控制问题的优化设计分析、

百度百科——煤炭

最新回答
犹豫的绿茶
悦耳的钢铁侠
2025-08-14 17:09:59

1、范围

normal align=left>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normal align=left>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加工利用和煤炭销售中对煤炭发热量分级。

normal align=left> 2、规范性引用文件

normal align=left>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5224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normal align=left> 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3?2003,neq ISO 1928:1995)

normal align=left> GB 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4?1996,eqv ISO 1988:1975)

normal align=left> GB 475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75?1996,eqv ISO 1988:1975)

normal align=left> 3、煤炭发热量分级

normal align=left> 3.1无烟煤和烟煤的发热量分级按表1进行。

normal align=left> 表1无烟煤和烟煤发热量的分级

normal align=left>序号

normal align=left>级别名称

normal align=left>代号

normal align=left>发热量(Qgr,d)范围/(MJ/ kg)

normal align=left>1

normal align=left>特高热值煤

normal align=left>SHQ

normal align=left>>29.6

normal align=left>2

normal align=left>高热值煤

normal align=left>HQ

normal align=left>25.51~29.60

normal align=left>3

normal align=left>中热值煤

normal align=left>MQ

normal align=left>22.41~25.50

normal align=left>4

normal align=left>低热值煤

normal align=left>LQ

normal align=left>16.30~22.40

normal align=left>5

normal align=left>特低热值煤(低质煤)

normal align=left>SLQ

normal align=left><16.30

normal align=left> 3.2褐煤的发热量分级按表2进行。

normal align=left> 表2褐煤发热量的分级

normal align=left>序号

normal align=left>级别名称

normal align=left>代号

normal align=left>发热量(Qgr,d)范围/(MJ/ kg)

normal align=left>1

normal align=left>高热值褐煤

normal align=left>HQL

normal align=left>>18.20

normal align=left>2

normal align=left>中热值褐煤

normal align=left>MQL

normal align=left>14.90~18.20

normal align=left>3

normal align=left>低热值褐煤(低质煤)

normal align=left>LQL

normal align=left><14.90

normal align=left> 4、煤炭发热量的检验

normal align=left> 4.1煤样的采取和制备

normal align=left> 煤样按GB 475的规定采取,按GB 474的规定制备。

normal align=left> 4.2煤炭发热量试验方法

normal align=left> 煤炭发热量按GB/T 213进行测定。

明理的老师
彪壮的灯泡
2025-08-14 17:09:59

1、热值不同。

一精煤的低位发热量在5500大卡以上。二精煤的低位发热量在4500大卡左右。

二精煤(面煤)右 精煤(面煤)

2、化验指标不同。

一精煤的灰份、硫含量比较低,杂质少,纯度较高,质地较硬。二精煤的灰份、硫含量较高,杂质大,热质低,结构松软。

精煤的分级

原煤送入洗煤厂,经过洗煤,除去煤炭中矸石,变成精煤。主要用于生产焦炭,作炼铁,炼钢用。精煤根据其用途不同又分为三个等级:

冶炼用炼焦精煤:粒度<100(50)mm,Ad≤12.5%;

其他用炼焦精煤:粒度<100(50)mm,Ad=12.51~16.00%;

喷吹用精煤: 粒度<50(25)mm,Ad≤14.00%。

扩展资料

洗选作用

(1)提高煤炭质量,减少燃煤污染物排放

煤炭洗选可脱除煤中50%~80%的灰分、30%~40%的全硫(或60%~80%的无机硫),燃用洗选煤可有效减少烟尘、SO2和NOx的排放,入洗1亿t动力煤一般可减排60~70万tSO2,去除矸石16Mt。

(2)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煤炭质量提高,将显著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一些研究表明:炼焦煤的灰分降低1%,炼铁的焦炭耗量降低2.66%,炼铁高炉的利用系数可提高3.99%;合成氨生产使用洗选的无烟煤可节煤20%;发电用煤灰分每增加1%,发热量下降200~360。

(3)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发展煤炭洗选有利于煤炭产品由单结构、低质量向多品种、高质量转变,实现产品的优质化。我国煤炭消费的用户多,对煤炭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不断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煤

寂寞的指甲油
舒适的小熊猫
2025-08-14 17:09:59

Classification for quality of coalClassification for ash yield of coa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224.1—94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9-24批准;1995-08-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灰分(A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和加工利用中对煤炭按灰分分级。

2 煤炭灰分分级

煤炭灰分按下表进行分级: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资源储量报告编制文件及规范解读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起草和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文敏、刘淑芸、王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