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动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怎么样?
如果你说的是研究生,那我帮你粗浅的分析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1.工程热物理 一般毕业就去研究院比较好了,但是招聘的单位和合适的职位比较少,待遇一般。
2.热能工程 工程公司,设计院,设备厂的研究部,研究所都能去。就业面宽,待遇也不错。
3.动力机械及工程 汽轮机厂,电站设备主机厂,辅机厂比较多,待遇一般,就业面广
4.制冷及低温工程 空调厂,换热器厂或者环境设计院,待遇一般,就业面一般
5.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设计院(暖通专业),暖通设备厂,待遇一般,就业面一般
6.动力工程 如果是学内燃机原理方面的就是去汽车厂,如果是热力方向就去燃机或者燃气轮机厂。这个看运气了,要是去了GE或者西门子等大公司搞燃机或者燃气轮机发电还有搞头,或者去卡特彼勒这样的大公司搞发动机待遇也是不错的!
个人推荐热能工程或者动力工程吧,看看有没有核电或者太阳能发电相关的研究。光热发电以后会有搞头,光伏已经不行了。
上面是研究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如果你是本科看以下的:
低温制冷主要是去空调公司的设计部门,好点的就是开利、约克、特灵、McQuay、东芝。差的就是那些国产的,格力美的什么的。如果去外企一般都是有几年工作经验以后,现在工作三年年薪15W很正常。国内的那几个就比较惨了,工作三年差不多月薪6-7K就差不多了吧。
学热动一般是去电厂,电站主机厂,辅机厂和设计院,现在本科好像很难进设计院了,所以推荐你去辅机厂或者主机厂的设计部,三大电气集团对员工来说最好的是东气,其次是上气,最次是哈气。质量口碑最好的依次是 哈气,动气,上气。电厂去了一般不是做运行就是检修比较苦,但是待遇福利都不错,比较单调的生活不知道你是否喜欢。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认为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如果有一些特殊政策的话还是可以的,能动的师资力量还是挺强的,大牛不少,硕士的话,大部分毕业还是去企业多一些。如果外企,硕士毕业大约20万吧,国企低一些但福利好。主修传热学、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难度方面都差不多,课后好好看课本,习题好好做,考试应该都能拿个不错的成绩。专业整体就业率挺高的,大部分会选择升学读博,就业的有选择研究所、国企、事业单位等单位,就我了解的起薪大部分都在每个月10k以上,但还是根据地区有所区别
1.火力发电厂
2.热电厂
3.留校执教
4.核能研究所
5.中核建设集团
6.电力设计院
7.核能设计院
8.电力设计院
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关的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流体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及与流体工程设计相关的其他单位从事生产、教学、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
热能工程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和有效利用理论及技术问题,它主要涉及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和燃烧学等理论,是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下属的其它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与各二级学科广泛交叉,相互依存。它的原理普遍渗透到其它一级学科,几乎与所有科技领域和一切产业部门密切相关,对高新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专业近年来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学生的就业期望太高。这是一门实用型的专业,必须参加实际的操作实践中去,但是同学们学历越高,自我期望也就越高,不肯从事基层工作,所学的知识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毕业后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了。
2.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学习心态浮躁,人才综合素质有所下降,不能满足企业的期望。
管理科学与工程NO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NO1
工商管理 NO1(并列)
电气工程 NO2
机械工程 NO3
生物医学工程 NO5(并列)
力学 NO9(并列)
数学 NO7(并列)
电子科学与技术 NO8
控制科学与工程 NO7
交大在电,机,能工科大类中处于国家顶级水平,仅次于清华。出路非常好,国内研究院所,大中企业,外企等都有很多交大人,出国的也很多。
我是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毕业,当时本科毕业时,班上三分之一保研(三个保送清华),三分之一考研,另外三分之一找工作。
目前我们班上的同学博士也已经毕业了,班上30个人出路:中国电力科学院,国家电网的北京、南京、武汉等地的研究院所,广州、深圳、浙江、上海等地供电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研究院所,航天五院,航空计算机电子研究所,国内高校,美国博士全奖三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国内华为之类等。
总的来说,大都喜欢进热门的电力,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研究院所,有的同学甚至放弃了IBM的offer。 还有一些人进入著名的IT类外企和私企。另一有部分同学选择出国。
你可以参考国家电网总部招聘信息,就知道交大电气的实力,国电总部招聘定点的10来所学校中,交大是排在第一个的,清华排在第二,国家电网招聘公告: http://www.sgcc.com.cn/rlzy/rczc/188842.shtml
目前世界领先的1000kv特高压,运行规范就是交大电气老师制定的,国家电网表彰的单位中,交大受到的表彰人数是最多的。
航空航天学院更专一点,就业口径比较狭窄,主要是航天口。但是动力工程、工热就业广一点,去500强的很多,像上海电气、大众、通用、霍尼韦尔、大金空调、康明斯、格力、美的。。。等等
热电主要就是热电厂,动力就是内燃机方向,你是西南石油大学的,
毕业后主要是由类企业,也能去相关研究所的!
就业情况只能说一般的,一是现在就业难,二是你的学校也一般的。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培养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燃烧技术、能源利用系统及设备的优化与仿真、动力工程及控制、空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设计、试验研究及技术管理人才的学科。此学科发展与我国的能源和动力事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理论的研究中我国一直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开展基础研究,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将科研力量面向我国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发关键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目前阶段,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洁净燃烧理论与新型高效洁净燃烧应用技术;煤燃烧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理论与技术;多相流动及其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热能利用系统及设备的最优化理论和技术;现代热工测试技术与系统仿真技术;传热传质理论和应用; 新型高效换热器及节能技术;热力学与工质热物性;热力系统优化、控制与故障诊断技术; 动力机械与工程和气动热力学;流体机械与工程;空调理论与技术。
随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动力供应的要求不断提高。进入二十一世纪,动力工程积极调整研究方案: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以在动力、材料、计算机、航空航天工程及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为目标;使用各种新型工质(电介质冷却剂、磁性液体及氟利昂替代制冷剂等)通过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受迫对流、混合对流及射流冲击等强化传热过程;开发新型传热材料,发展新的强化传热方法;相变传热及其在储能技术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制冷与换热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和系统的模拟、优化与智能化控制的研究,区域热、冷“两联供”技术及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研究,相变储冷技术的研究,和用高科技工艺手段将换热器流道缩小至10-100微米数量级,实现高密度换热,并用各种工质进行相变及单相换热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逐步体现基础工业与高科技结合的特色,在新工艺与新材料充分考虑能源问题、环境问题。
外企看你英语了,一般外企要求学历较高,大专也不好弄,
基本是国企99%去不上,外企80%去不上,如果去了企私,你就好好干吧,私企也不一定就不好。还有一条路就是考研,考上后辞职,研究生毕业你的学历就会刷新,你又回到应届生的身份,你就可以去国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