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运出量如何计算
装载煤炭货厢的容积×煤炭的密度。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运出量需要进行计算,计算方法为装载煤炭货厢的容积×煤炭的密度,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2020年12月29日,今冬最强寒潮袭击北方地区。在河北省秦皇岛港口,寒风凛冽。即便在太阳的照射下,白天最高气温仅有零下三度,靠近公路的河流均已结冰。
在空旷的厂区里,除了架在上空的铁路运煤专线外,随处可见一座座堆积成山的煤堆。但与往年相比,这些煤堆已有所减少。
当天下午,在秦皇岛港口附近,秦皇岛港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受天气转冷和经济复苏加快影响,下游终端耗煤需求大幅回升,纷纷增派船赶往北方港口抢煤。
“抢煤“,成了近期众多煤炭交易商的常态。
“今年赚的还可以,就是煤炭资源太紧张,没货。”江志明从事煤炭贸易十多年,目前在一家发煤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中旬以来,煤炭需求持续高涨,煤价不断攀高。
“这个月的煤价,是十年一遇的行情。”江志明告诉界面新闻,“胆子大的赶上了,有的人都没想到能赚到这么多。”
沙经理常年在黄骅港、秦皇岛码头装船。10月左右,他所在的公司以每吨560元的价格,提前抢到了煤。两周前以每吨760元的价格出手,一笔卖了3万吨煤,不算中介费,赚了600万元。
“这不算赚的多的,有些大贸易商发财了。”他说,前几年煤价忽高忽低,做煤炭贸易不赚钱。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内陆电厂并不缺煤,挣钱多的贸易商,多为沿海电厂供货。
界面新闻获悉,12月31日,北方港煤5500K动力煤现货价格已达850元/吨,现货交易成交价约823元/吨。多位行业人士认为,煤价上涨趋势或延续到2021年1月中旬。
江志明预计,动力煤价格可能达到1000元/吨。这将接近煤价12年来的高位。
2008年,动力煤现货价格冲高至1060元/吨。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结束十年黄金期,煤价随之滑落,之后经历起起伏伏,但再没能站上1000元关口。
2020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受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需求旺盛、气温偏低采暖用煤有所增长影响,今冬煤炭需求较前几年增加较为明显。
12月,全国发用电同比增长11%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因寒潮来袭,当月全国日最高用电负荷超过夏季峰值,20个省级电网用电两位数增长。
除经济快速复苏、煤炭需求激增因素外,煤炭主产地供应受限,也是今年煤价走高的主要原因。
作为第一产煤大省的内蒙古,今年开展了倒查20年涉煤腐败问题,当地煤炭供应受到影响。下半年发生多起煤矿事故,导致环保、安全检查升级,也加剧了煤炭供需紧张。
目前的坑口煤炭,是非常抢手的资源。在部分主产区,出现了近年少见的“排队等煤”现象,煤炭价格也一天一涨。
12月30日,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官微消息称,榆林地区在产煤矿销售普遍较好,煤矿即产即销,均没有库存。面煤、籽煤出货顺畅。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2月23日至今,榆林地区35家煤矿上调价格,涨幅5-40元/吨不等。
“煤价太高也有风险。”
在另一位李姓煤炭贸易商看来,目前真正的市场煤交易并不多,电厂要求兑换长协,且均根据需求买煤,并不会像以前那样进行囤货。
“高日耗、低库存”,已成为下游电厂普遍现象。个别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甚至降至个位数。
12月28日,河南安阳市发改委发布《安阳市煤电气保障情况分析报告》称,安阳市两个热电厂电煤库存均处于警戒以下。
其中,大唐安阳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4万吨左右,每天耗用8000吨,可用库存不足5天;大唐林州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6万左右,每天耗用6000吨,可用库存10天,均严重低于最低库存警戒线。
安阳市发改委表示,电煤告急的原因,主要为煤源紧张及运输困难。
安阳市主要采购山西煤,由于部分煤矿停产,山西煤源紧张,煤价由每吨400多元涨至600多元,即便接受高价,依然很难买到。
大唐安阳电厂每日进煤3000吨,缺口近5000吨。大唐林州电厂每日进厂3000吨,缺口3000吨。预计这两个电厂后期库存仍持续下降,停限热风险极大。
12月28日,全国出现大面积降温,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橙色寒潮预警。此次降温范围覆盖了全国中部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煤炭运输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煤炭矿区“一煤难求”,铁路发运压力不小,煤炭港口也热闹非凡,派船北上增多,运价连续创新高。
秦皇岛煤炭网信息显示,截至12月15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报1346.54点,各航线运价均刷新近三年新高,秦皇岛、唐山、沧州三港口合计锚地船舶数量170艘,电厂采购需求高。
在上游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带动下,港口煤炭库存快速下滑。
界面新闻获悉,2020年8月中旬至今,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连续四个月处于500万吨的低水平,甚至下探至490万吨。
一位资深煤炭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往年的库存量一般在550万-600万吨。
“从来没有这么低过”。
据他多年观察,秦皇岛下锚船超过30艘、甚至40艘以上,港口存煤量在500万的低位徘徊半个月左右,煤价肯定会上涨,且将带动周边港口煤价。
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近期秦皇岛港煤炭昼夜生产情况表显示,当前秦皇岛煤炭日均发运煤炭52.4万吨,铁路日均到车6439万吨,港口卸车6453车。
“秦港的设计能力是1.93亿吨,即日均发运52.8万吨,目前发运量接近设计能力。”某贸易企业驻秦港业务经理周先生告诉界面新闻。
在另一煤运港口黄骅港,目前煤炭库存仅为150万吨,日均发运量创新高。
界面新闻从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获悉,12月,黄骅港日均发运煤炭达60万吨。
2020年,黄骅港年度煤炭吞吐量达约2.04亿吨,秦皇岛煤炭吞吐量约达1.76亿吨。黄骅港超越秦皇岛,成为中国煤运第一大港。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煤南运”主枢纽港,分为东、西两个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煤炭码头和原油管道运输码头。西港区以杂货、集装箱装卸运输为主。
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认为,秦皇岛港被黄骅港超越的原因在于总调度量不足。大秦线曾出了两起事故,煤炭运送产能降至480万吨,之后大秦线进行检修,煤炭货运部分分流至其他港口,检修结束后,运送产能也未恢复。
另一机构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很多电厂在曹妃甸拥有自己的码头,蒙冀线分流了大秦线运量,曹妃甸港则分流了秦皇岛港的货运量。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的客货源结构不同。秦皇岛港属于公共码头,户头较多,这使其垛位的运送效率没有后者高。
据该人士介绍,黄骅港煤炭吞吐量中,除伊泰集团年1000万吨外,均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属于业主码头。
秦皇岛煤炭则基本由四家煤企构成,七成煤炭来自山西。其中,同煤集团占大头,每年下水量达5000万吨,中煤集团约为4000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和伊泰集团分别约1000万-1500万吨。
煤价的抬高,也与煤炭进口政策不断收紧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煤炭进口量2.65亿吨,同比下降10.8%。
其中,10月进口煤炭1372.6万吨,同比下降46.56%;11月进口煤炭1167万吨,同比下降43.8%。
据普氏能源统计,今年1-8月,中国进口澳洲动力煤3860万吨、治金煤3160万吨,合计7020万吨,平均每月进口近1000万吨。
澳洲煤炭主要在广东、福建省等南部港口卸货。目前,华南不少电厂只使用5500大卡煤。澳煤进口受限后,5500大卡煤在市场上紧缺,只能依靠神华集团和同煤集团的煤炭替补,出现结构性短缺。
一位在中东从事煤炭进口的贸易商告诉界面新闻,限制澳煤进口后,印尼、俄罗斯 、南非、哥伦比亚的进口量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进口煤缺口。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将带动煤炭需求进一步增长,煤炭供需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
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公开表示,将全力组织增产增供,指导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此外,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将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提高重点区域和重点电厂存煤水平,确保不出现缺煤停机。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煤炭行业利润正加速修复,11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9.1%,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截至12月28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达1.32亿吨,可用天数为17天,处于高位水平。其中,湖南电煤库存336.9万吨,可用25天;江西电煤库存248.7万吨,可用16天。
(文中江志明为化名)
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
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175.71万人受灾,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
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1山西近期的强降雨洪涝灾害牵动人心,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山西是煤炭大省,连续降水和地质灾害也对山西当地的煤炭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截至10月8日,山西已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危化企业14家,停工在建工程1035个,关闭景区166个。
10月10日的最新消息称,受强降雨影响, 山西仍有6座煤矿因井下涌水异常自行停产 ,需等待煤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影响安全生产,之后才能复产。
本次洪涝受灾较重的晋中、临汾、吕梁等市是炼焦煤的主要产区,而大同、朔州等地的动力煤生产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山西煤炭外运受到的影响也较小。数据显示, 10月1日至8日,山西铁路日均煤炭发运量较去年同期小幅减少,但并非因为洪涝灾害,而是今年大秦铁路秋季集中检修较去年提早了3天。
另外,美锦能源、山煤国际在内的上市煤企表示,已提前启动排险和应急安全生产工作,生产经营暂未受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1月底,山西省共有煤矿 670座。
2020年,山西原煤产量达到 10.63亿吨 ,同比增加8.2%,超过内蒙古,再次成为全国产煤第一大省份。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偏紧、煤价高企,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上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9月29日,山西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按照相关要求,当地的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潞安化工集团以及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将承担起江苏、吉林、安徽、浙江、上海、河南、海南、山东等9省份保供任务。
面对汛情和保供的双重压力,山西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在抗灾救援的同时,也扛起了煤炭增产保供重任。
据悉,在此次煤炭保供任务中,晋能控股集团对接了广西、江苏等6个省(区、市)的煤炭供应。为全力完成保供任务,该集团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全力以赴做好煤炭的外运装车、港口装船接卸和用户应急处理等工作,确保生产、外运、销售各环节顺利运转。潞安化工集团通过科学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煤炭生产、积极推进科学高效组织煤炭外运等措施,全力完成保供任务。
此外,永泰能源10日晚披露,公司旗下金泰源煤矿和森达源煤矿已被列入山西省保供煤矿,预计今年四季度将增加产量22.5万吨。后续完成煤矿核增手续后,公司拥有的在产主焦煤及配焦煤煤矿总产能规模将由目前的930万吨/年提升至1020万吨/年。永泰能源表示,公司将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挖掘增产潜力、全力增产增供。
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2山西洪灾致60座煤矿停产,汛期外极端暴雨影响有多大?
近期山西省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2.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4.96万亩,倒塌房屋1.7万余间。
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导致多地受灾。根据新华社10月10日下午消息,山西全省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停工在建工程1035个,关闭景区166个。
据山西日报10月10日晚间消息,山西省交通系统累计投入抢险人员68917人、各类机械13453台。高速公路累计中断32处,已抢通29处。普通国省公路累计中断74处,已抢通42处。农村公路累计中断2920处,已抢通2603处。在建公路工程,隰吉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水毁严重,部分项目标段暂时无法恢复施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已全力开展公路抢险保通,并启动灾后恢复重建。
山西洪涝灾情几何
地处黄土高原东端的山西省,常规降水季节是每年的6月至9月。数据显示,山西省10月份的月平均降水量仅为31.1毫米。但是,在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山西全省共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从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是10月份常年月平均降水量的3倍。中国气象局表示,山西此次天气过程全省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有51个县(市、区)降水在100至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突出等特点。
10月10日上午,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发布华北雷达拼图并配文称,“目前山西降雨进入尾声阶段,今年剩下的日子,山西不会再有暴雨了。”但是,在天气预报显示山西全省已结束降水的同时,山西全省仍有26个预警信号,包括大风、霜冻、寒潮预警,暴雨引发的其他次生灾害依然严峻。受持续强降水影响,河流方面出现局部险情,防汛压力较大。根据“运城发布”消息,7日当天,山西省内第一大河汾河峰值流量为1125立方米/秒,为近四十年最大洪峰过境;据央视报道,山西晋中多条河流流量达到近几十年来最高值。此外,山西晋中、吕梁、临汾等地局部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地表沉陷等险情。目前,山西启动了省级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和省级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复盘洪灾爆发原因
据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和单位对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的会商分析,今年我国北方雨季开始偏早、强度偏强,三季度秋汛形势严峻,山西等地受灾区域与前期重合叠加,加重了灾害损失。
而进入10月后,山西省再次出现极端异常的大范围持续降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据央视报道,山西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突出等特点,过程前期降水伴有雷电和强对流天气、后期气温剧烈下降并持续走低,导致影响大、范围广。
此次异于往常的`暴雨从何而来?据“山西发布”消息,专家分析有三大原因: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二是水汽条件充沛。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三是低层抬升条件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低层切变线辐合系统长时间维持和降水回波反复经过山西中部,叠加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对偏东气流降水增幅作用,导致山西省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暴雨下煤矿停产 对动力煤供应有何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共完成38.4亿吨,其中山西原煤产量为10.63亿,同比增加8.2%,超过全国原煤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全国产煤第一大省。截至2021年1月底,山西共有煤矿670座。此次强降雨发生前,山西省刚刚于9月29日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保障能源供应。中央驻晋企业将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等5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山西焦煤集团承担河南省保供任务;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承担海南省保供任务;潞安化工集团承担山东省保供任务,其余保供任务由山西省各市煤炭企业承担,预计今年12月底,山西与14个省(区、市)签订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全部兑现。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受强降雨影响,全省共有60座矿井停产,引来市场声音担忧汛情影响煤炭供应。据新华社报道,此次降雨对山西煤矿生产和运输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因受灾较重的晋中、临汾、吕梁等市,是炼焦煤的主要产区,大同、朔州等地的动力煤生产并未受到明显影响。目前山西仍有6座煤矿因井下涌水异常自行停产,待煤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影响安全生产后即可复产。10月6日,山西省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下发《关于将部分煤矿列入保供煤矿并按要求组织生产的通知》,将2021年1月至8月已完成全年产量的51座煤矿及2021年省内拟核增产能的98座煤矿列入保供煤矿,四季度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生产,同时启动核增手续办理工作。
10月8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下发通知称,各级应急部门和煤矿企业应清醒认识当前少见的严峻的秋雨秋汛形势,强化重大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煤矿应急各项措施,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防范工作。
2019年H1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制造业增长6.4%。为迎峰度夏做好保供增供工作,晋陕蒙等原煤主产区优质产能加快释放,2019年上半年原煤生产加快,产量同比增长2.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
2019年上半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
1、原煤生产大幅增长
2019年6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3亿吨,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加快6.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111万吨,比上月增加103万吨。上半年,原煤产量17.6亿吨,同比增长2.6%,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
6月份,单月原煤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省(自治区)有6个,合计生产原煤28022.6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4.06%,分别为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
2018-2019年6月全国原煤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煤炭进口保持旺盛
2019年6月份中国进口煤炭2710万吨,同比增长6.4%上半年进口煤炭1.54亿吨,同比增长5.8%,一季度为下降1.8%。
今年以来,尽管从2月份开始对澳洲煤的进口采取限制措施,但是上半年煤炭进口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另外,由于限制煤炭进口措施的"刚性"不足,也没有严格限制煤炭进口数量,因此煤炭进口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2018-2019年6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数量、金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8年8月、11月、2019年2月进口量增速为13.2%、-13.1%、-17%
2018年8月进口金额增速为34.9%)
3、煤炭价格小幅下跌
2019年6月28日,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综合交易价格为每吨580元,5000大卡为每吨513元,4500大卡为每吨457元,比5月31日分别下跌8元、2元和2元。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38亿吨,平均可用27天,保持在较高水平。由于产地供应进一恢复,坑口价格弱稳。且下游电厂库存充足,采购意愿较差,港口市场参与者较多观望,港口现货上涨乏力,部分贸易商报价小幅下滑。预计未来短期内,煤价将继续维持价格弱势。
4、铁路运煤同比增加
2019年6月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为2.04亿吨,同比增加4.5%。累计方面,2019年1-6月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达到12亿吨,同比增加2.3%。
5、煤炭利润同比下降
2019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90万亿元,同比增长4.7%。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22076.5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97.3亿元,同比增长3.6%。
2019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840.0亿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1——5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采矿业主营利润总额2838.6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1391.1亿元,同比下降7.1%。
此外,2019年1-6月,采矿业营业成本15854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成本8333.8亿元,同比增长6.3%。
6、煤炭消费下降2.1个百分点
2019年上半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
7、煤矿安全生产稳中向好
2019年6月底,全国高风险煤矿安全"体检"与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全部结束。2019年1-6月份,全国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73起、死亡131人,同比减少44起、28人,分别下降37.6%和17.6%。连续32个月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但是,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井下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日趋严重,必须强化重大灾害治理。
——政策与大事
1)国家发展改革委:去产能与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同步进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言人孟玮在发改委定时定主题发布会指出,对于煤炭领域一方面指导各地按照先立后破原则,结合煤炭供需形势和资源运力情况,研究制定30万吨/年以下(不含30万吨/年)煤矿分类处置方案,坚决退出达不到安全环保质量要求的煤矿,持续破除无效供给。
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推动在建煤矿加快建设、建成煤矿加快投产,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不断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此外,三季度开展煤炭领域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督导检查,坚决防止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随着去产能的深入推进以及南方小煤矿加快退出,煤炭生产进一步向晋陕蒙地区集中。针对煤炭供需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指导重点产煤地区和煤炭生产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均衡组织生产,努力增加产量。
2)国家煤监局:推进建设煤矿智能化机器人
近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宋元明出席2019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时指出,要坚持以“第四次技术革命——推进建设煤矿智能化机器人”为支撑,继续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并对下一步做好煤矿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年初,国家煤矿安监局以2019年第1号公告的形式,制定并发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共涉及掘进、采煤、运输、安控和救援等关键危险岗位的5类、38种煤矿机器人。四项政策是:一是煤矿机器人,已经纳入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范围二是煤矿“四化”技术装备和机器人,已经纳入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遴选范围三是正在研究将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力争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范围四是推进智能化无人(少人)示范矿井建设,加大科技攻关,争取政策资金的扶持。
3)11家中国煤企上榜世界500强
近日,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全球同步发布。从数量上看,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中,中国129家,美国121家,中国上榜企业数量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从中国上榜煤炭企业看,共有11家企业上榜,较上年净增1家,山西焦煤集团再次进入500强名单。
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陕煤集团继续位列煤炭行业入围企业三甲,兖矿集团超过冀中能源集团位列第四位,且其成为排名上升最快煤炭企业(上升81位)。11家企业中,国家能源集团、晋煤集团位次略有下滑,其余企业排名位次均有所提升。
未来分析与展望
从沿海六大电厂电煤消费增幅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的煤炭消费增速明显回落,沿海地区电煤消费则出现显著下降需要指出的是,沿海地区六大发电企业的电煤消费从2018年已经开始减速,当年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电煤消费总量为13.7亿吨,同比增长8.0%
而沿海六大发电企业的电煤消费总量为2.43亿吨,同比仅增长了1.2%未来,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电煤消费形势仍难以乐观,沿海地区电煤消费的增速将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电煤价格走势不具备支撑能力。
除了电煤以外,下游水泥化工等行业采购需求也较弱,再加上产地供应进一步恢复,优势产能进一步释放,坑口煤价格趋弱。
从库存来看。截至7月5日,沿海六大电库存1835.1万吨,日耗62.7万吨,存煤可用天数29.2天,库存涨幅继续扩大。
进口煤方面,目前澳煤与国内煤有较大价差,且进口煤政策没有明确收紧的消息,未来进口增幅势必进一步扩大,或将拉低国内煤价走势。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原煤产量必须由矿井验收计量,不得按选后产品的数量倒算原煤产量。原煤计量方法由于提升运输方式不同而有不同手段。
矿井采用矿车运煤、提煤时,矿车计量以实际装载量计算。计算时扣除车底积煤。
箕斗和罐提煤的,以容积计算,定期(季)测定罐率和容积比重。全水分超过规定在容积比重中予以扣除。
皮带提升的矿井安装电子(核子)称计量,定期测定比重和含矸率。
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煤炭计量采用盘方计量,即按照体积和原煤容重计算。回采产量=工作面采长×推进度×采高×原煤容重×工作面采出率。掘进产量=煤巷(半煤岩)掘进毛断面×进尺×容重×掘进出煤系数。
煤炭运输损耗的标准是2%,是煤炭部、铁道部1965年12月颁布实施的叫《煤炭送货办法》。在其后的《实施细则》中又规定每换装一次不得超过1%。
官网:网页链接
1、太原铁路局简介:
(1)太原铁路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的大型铁路运输企业的18个铁路局之一,简称“太局”。成立于2005年3月18日,共有职工11.8万人。
(2)2017年11月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告,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的太原铁路局的名称变更已经通过核准,太原铁路局更名为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2、太原铁路局概述:
(1)太原铁路局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温差、日温差均较大。
(2)太原铁路局是全国18个铁路局中货运量最大、运输收入最多的铁路局,主要担负着国家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山西省的客货运输任务。
(3)铁路局货物发送量占全路货运量的六分之一以上,煤炭发运量占全路运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管内旅游资源丰富,游客、学生、民工等形成的铁路客运量逐年增长,铁路局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骨干地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太原铁路局管辖范围:
(1)新太原铁路局由原太原铁路分局和大同铁路分局合并成立,管辖南北同蒲、大秦、太中银、京包、京原、石太、太焦、侯月、侯西、迁曹等十大干线和宁苛、太古岚等10条支线。
(2)石太线从太原北至赛鱼与北京铁路局分界;南同蒲线从太原至港口与西安铁路局分界,侯西线从侯马至下峪口与西安铁路局分界;侯月线从侯马至嘉峰与郑州铁路局分界。
(3)太焦线从修文至夏店与郑州铁路局分界;北同蒲线从太原到管内大同,京原线从原平至大涧与北京铁路局分界;京包线从大同至古店与呼和浩特铁路局分界;从大同至柴沟堡与北京铁路局分界,大秦线从韩家岭至秦皇岛与北京铁路局分界;太中银线从吴堡与西安铁路局分界。
待遇不错。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大型铁路运输企业的18个铁路局之一,简称“太局”。成立于2005年3月18日,共有职工11.5万人。
2017年11月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告,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的太原铁路局的名称变更已经通过核准,太原铁路局更名为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职责
太原铁路局主要担负着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客货运输任务,煤运量占总运量的80%以上,煤炭发运量占全路运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除供应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工业、民用煤炭和外贸出口煤炭任务外。
还承担着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南方五大电网,秦皇岛、天津、京唐、连云港、锦州、青岛、日照、南京八大港口,鞍钢、武钢、宝钢、本钢、首钢、包钢、太钢、邯钢、湘钢、涟钢、唐钢、济钢、莱钢、沙钢、马钢、新余钢十六大钢铁企业的部分煤炭运输任务,是全路货运量最大、运输收入最高的。
一、2021年煤炭为什么大涨?
原因一:煤炭需求高。
近两年来,中国主要出口国的煤炭受天气和出口政策的影响,使得煤炭进口不足。2020年10月,中国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这减少了中国进口煤炭的数量,导致煤炭价格上涨。
原因二:中国煤炭产量下降。
中国的山西,辽宁,河北,内蒙古等省份都是产煤大省,但是内蒙古由于煤炭管理和安全检查的影响,1-11月份只生产了9亿吨煤炭,比往年减少了几千吨,冲击了中国的煤炭供应体系,导致煤炭价格上涨。
原因三:大秦线的煤炭供应量很高。
在我国蒙冀线,大秦线,朔黄线和瓦日线西煤东送项目线路中,目前我国蒙冀线煤炭发运增量有限。其中,渤海,秦皇岛港,京,唐、曹妃甸周边港口均依赖大秦线供应煤炭。
原因四:全国用电量和发电量增加。
近两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量新建工厂生产口罩、防护服、酒精等。然而,中国的大部分电力消费使用煤发电,因此消耗了大量的煤。然而,随着中国煤炭数量的减少,自然煤炭价格也随之上涨。
二、煤炭价格走势最新消息如下: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无烟煤(水洗中块)价格现为1930元/吨,较上期上涨215.6元/吨;普通混煤(4500千卡)价格较上期上涨1138元/吨,较上期上涨94.3元/吨;而山西霍达(5000千卡)现在的价格较上期上涨了1336.9元/吨,较上期上涨了132.8元/吨山西友润(5500千卡)现在的价格为每吨1398.3元,较上期上涨了128.3元;大同混煤(5800千卡)目前价格为每吨1414.2元,较上期上涨125.1元;焦煤(主焦煤)现在的价格是每吨4100元,和上涨的价格差不多。
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表示在不断淘汰落后低效煤炭产能的同时,将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使煤炭市场供需紧张态势趋于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