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读博士或者拿到博士学位以后经历和感受是怎样的

洁净的大叔
和谐的流沙
2023-01-01 09:51:41

读博士或者拿到博士学位以后经历和感受是怎样的?

最佳答案
整齐的柠檬
忧心的花卷
2025-08-09 17:46:21

我读博士的经历,很多都分享过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查看我在「博士」话题下的回答。这里就谈谈答辩后的一些感受。

在读了这道题下面很多答案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这种感受真的非常因人而异。有些人如释重负,有些人则普普通通。我想我可能是后者,也就是,其实真的没感觉到很轻松。

我在答辩之前,其实并没有仔细看自己的论文,而是忙着参加暑期学校,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埃塞克斯大学了,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参加暑期学校的机会。等答辩前几天时,赶紧回头去看论文,却发现了无数各式各样的小错误,不禁让我深深羞愧,而羞愧之后紧接着是胆怯,觉得自己答辩恐怕要糟糕。

于是答辩前一天,我一夜未眠,把youtube上所有我能找到的讲解答辩的视频都看了一遍。看完后的结论是没有结论。同时我用Voodoopad结合Marginnote做了一个网页工具,把所有重要概念,重要章节,文献综述中的作者名字全部做成超链接链接到论文原文和引用的原文中。同时,我还把论文中所有的图表拉到最大尺寸,一个一个用A4纸打印出来。在之后的答辩中,这两个策略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我甚至理解这种把图表打印出来的行为,是给达标老师形成了一种心理诱导,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图表上。我答辩时老师提了一个文献综述的问题,我用自己制作的网页工具立刻跳转到了相关概念上,通过电脑屏幕上列出的概念要点的提出侃侃而谈。

最新回答
笨笨的天空
缓慢的日记本
2025-08-09 17:46:21

上周末收到了工卡,周一HR告知可以在六月底正式入职,于是突如其来我就有3周不到的“假期”。我仔细想想过去五年都没怎么动笔写过文章,那么趁着这几天就开始写写总结吧。年纪大了,记忆变差,所以要做一些记录。 这些总结系列将以倒叙,插叙,顺叙的方式记录我过去五年的博士生活。

上周五终于答辩结束了,于是我的学生时代正式画了一个句号。我曾想象过很多次博士答辩的场景,我会含着眼泪拥抱导师和委员会的老师, 跟他们告别。但这些都没有发生,正式展示只有20分钟,我硬是挤进去致谢和一个好玩的meme,匆匆结束,然后紧接着就是整整一个半小时的答辩(defense/grill). 

虽然多数老师都先上来一阵彩虹夸,然后紧接着抛出一些问题让我回答。其实老实说我对自己答辩的部分不是很满意,有一些问题我回答的磕磕绊绊。 这个可以归咎于交完论文之后的三周后自己的懈怠。交完论文后我进行了为期三周的Youtube线上“东欧行”, 我“去了”圣彼得堡,“去了”莫斯科,还“去了”摩尔曼斯克看了极光,还学了一点点俄语。另外,每天早上我会很早起床,然后八点准时收听“王局拍案”。 后来我想,假如我不是这么放飞自我的话,估计不会出现现场的大脑空白。 中间出现几个问题,都是关于我的统计模型和cohort 的区分的。 我答辩前想了一些那个老师会不会问我cohort的问题,因为他之前写了很长的博客,意思是让人口学界abolish generational label,但我觉得应该他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为难我。结果他竟然在这个问题上跟我纠结了20分钟! 比如你还是考虑一下用线性的label吧,比如每十年做一个label, 如40s, 50s, 60s, 65s。 之后他问我为啥用LPA/LCA但是不用clustering,然后他又在这个问题上来来回回好久。最后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老师看不下去后,直接jump in替我回答了。虽然答辩还是顺利通过了,但是我还是自责了好久,自责不应该去看那么多沙雕视频。为啥所有人都跟我说答辩很容易呢,我怎么感觉不是呢!遗憾算是遗憾,但我感觉人还得向前看,继续改文章,争取暑假时候把两篇投出去。  这个事情告诉我,人不能懈怠啊啊啊。

我应该是在四年级的最后决定要去非学术界工作的。四年级的一整年都在跟chronic constipation 和与之相伴的“抑郁”斗争。中间还做了一次微创手术,然后夏天结束前又做了一次肠镜。我当时心理非常清楚这些都是由于焦虑和压力引起的,总之2020-2021 这段时间不开心,看着同期的学长学姐在这个时候都发了好多文章了。 我心里慌的很,感觉进学术界应该没戏了。躺在手术台的时候,我意识到一个问题,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文章发不出来就算了,不要难为自己,换个赛道也可以。 于是我开始去了解非学术界就业的选项,科技领域的UX researcher和survey methodologist。 在政策评估公司做一些联邦政府的项目等等。 就这样心理稍微放松了一些,觉得还是有出路的,然后按着这几条路开始network,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还有一边工作一边读phd的强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觉得和陌生人交流不是那么可怕了,因为networking都是有一些script的,你按着script问,一来一回,很多人都非常“好为人师”,聊天投机的话,很多人也主动提出当你的mentor。 我在找到工作之后也都给他们发了邮件,表示愿意保持联系。

正式开始找工作应该是博士开题之后,我先是看到Pew贴出要招demographic trends的人。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去Pew,虽然我知道胜算不会太大。但是非常意外地,我一直面到了最后一轮, 三选一。寒假的时候一边准备文章R&R,一边准备job talk。最后虽然Pew选择了一个UT austin的一个社会学博士生,那个女生是第六年,虽然她的发表没我多,但是毕竟是研究marriage &fertility的,比我这个搞aging &caregiving看着确实合适很多。

面试失败之后是1月中,之后就进行了非常漫长的海投和面试。当然收到的拒信还是很多,比如面试NORC的时候,HR说了一句,我们一般都招经济学或者公共卫生的博士生,很少有社会学博士生来面试我们。我看你的简历上很“interesting”,你做很多量化研究,又做一些data science的东西,很难弄明白你到底是做什么的。我瞬间明白了他们想找一个公共卫生毕业做health policy的人。果不其然就被拒绝了。 当时我心里挺难过的,不公平啊,这些统计方法我都用,唯独少了work with admin data的经验就被拒绝了。 又有将近一个多月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很多怀疑,不过老公鼓励我说,你看你刚开始面试都能到Pew最后一轮,说明你的水平能得到认可的。那就多投吧,说不定哪个HR瞎眼了呢。说来也很奇特,二月份之后就变得顺了很多,先是猎头联系到我,我又投了两个智库类的机构,都是在没有network的情况下。进了一轮二轮面试,也都过了技术面。当时一个recruiter跟我说,你的数据分析技能是所有面试的人里面最top的,我当时想,你可拉倒吧。但是后来想想可能自己还是可以的, 还有很多吹牛逼的功夫,看起来是可以。 嗯,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 这些公司都面到了最后一轮,后来我选择了去现在的公司,虽然不是给钱最多的,但是我感觉在这个公司我会有很多成长的空间, 我会学很多causal inferece,因为这部分的知识是我目前的知识黑洞,如果能在这个技能短板上突破一些,估计之后会更加自信有力。

今天写先这么多吧,后面我会继续补充博士这五年其他的经验和教训。

大气的小懒猪
大气的宝马
2025-08-09 17:46:21
网上发表是直接开视频答辩,一般情况下还需要设置为双机位,也就是两个视频能够同时看到整个人。

另外,这个网上答辩还需要看是一个什么样级别的答辩,也就是博士答辩硕士答辩都要比本科毕业答辩更加严格,而且成人教育的答辩要更加简单。

昏睡的钢笔
无奈的电话
2025-08-09 17:46:21
1、首先,PPT封面应该有:毕设题目、答辩人、指导教师以及答辩日期;

2、其次,需要有一个目录页来清楚的阐述本次答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接下来,就到了答辩的主要内容了,第一块应该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4、之后,是对于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做一个介绍,这一部分简略清晰即可;

5、重头戏自然是自己的研究内容,这一部分最好可以让不太了解相关方面的老师们也能听出个大概,知道到底都做出了哪些工作,研究成果有哪些,研究成果究竟怎么样;

6、最后,是对工作的一个总结和展望。

7、结束要感谢一下各位老师的指导与支持。

潇洒的仙人掌
寒冷的摩托
2025-08-09 17:46:21
根据个人需求。

答辩报告包含的内容根据事先拟定的提纲来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概括性内容:课题标题、答辩人、课题执行时间、课题指导教师、课题的归属、致谢等。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方案设计(流程图)、运行过程、研究结果、创新性、应用价值、有关课题延续的新看法等。

答辩幻灯的篇幅:一般20~30分钟的演讲时间,博士答辩一般应在60张左右,硕士在40张左右,除去封面和篇章标题页和致谢等无内容页面,真正需要讲解的分别为50和35张左右。每页8~10行字或一幅图。只列出要点、关键技术。

友好的羊
土豪的雪糕
2025-08-09 17:46:21
准备工作

首先是准备一份PPT。

PPT最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自己亲手制作的PPT,比较清楚讲解的内容都有哪些。

PPT不用很精美,不要强求像商业PPT那样充满着酷炫和动画。但也要有所修饰,显示出自己是认真对待的。一个小技巧:参考某个老师上课PPT的风格

相对于现场答辩,远程视频答辩时评委们会对您的PPT内容多些关注,所以要重视

PPT页数不要很多,大约18~20页左右就行

字体建议用微软雅黑、大小设在20比较好,标题设在24(如有标题的话)

背景颜色不要与图表和文字的颜色相混,建议背景采用白色为主

学校的LOGO最好用透明的,在首页可以放在正中,其它页放在右上方

PPT上的内容以提纲和图表为主,不要有大量的文字

PPT的内容以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分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结果为主。

1)PPT首页要醒目、简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学校LOGO、导师姓名、答辩人姓名、专业名称和日期

2)选题意义:用简短的话介绍一下现实问题和对企业、社会的意义,如果个人的管理背景对评审员会产生好印象的话,也可以顺带提一下

3)论文架构:可以是思路框架或者目录,用一页显示出来

4)文献综述、公司背景介绍要简洁一些。尤其是管理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评审员并不感兴趣(除非涉及到行业的专有名词可稍作介绍),这一块不要花太多时间,否则会遇到有些评委催促您尽快进入正题,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答辩的氛围

5)不要强调创新,创不创新专家们比咱们懂。越强调创新越显示出您看的文献太少

6)论文要点:存在的问题、分析过程、解决方案和保障措施,尽量用图表来说话

7)结论部分:强调一下与问题的对应性。

整个PPT要讲解的内容要与学校要求的时间相接近,最好自己写一份详细的讲解内容。试着在家里练习一下,看时间如何控制

如果是远程视频答辩,要保证环境安静和网络通畅。

其次,准备好一份纸质的论文和笔,以便在评委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时可以随时翻阅,并能在需标注的地方进行记录。要及时记下这些问题,要不然您后面就想不起来当时提的什么问题,从而导致不能有针对性地修改。

现场发挥

进入现场

上台时建议向评委老师们行个礼。如果是远程视频答辩,要主动与老师们打招呼。行礼的好处不仅是对他们的尊重,更主要的是行礼可以让您镇静一下情绪,由被动转为主动

讲话时口齿要清晰。要像向您的客户推荐您的产品那样自信、清楚地传达您的声音

要控制好节奏,不要太快

不要读PPT,尽量面向评审员。记不住的地方,可以看看自己的讲稿

在答辩过程中,要以听和记录为主,对于有分歧的地方,尤其是感到“危机”(可能要通不过)的时候,也要以尊重评委为先,然后再解释自己是如何考虑的(尽量做到自信、心中有数)。因为很多管理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态度好坏却是在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尺的

答辩完成后要感谢评审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毕竟他们是来给您把关的)。

最后,无论答辩情况如何,也要坦然面对,该修改的地方要进行修改。

论文答辩也是课程学习的一部分,是在毕业前上的最后一堂课。在这里可以比较综合地总结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并且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同时也可以从评审老师那里面对面得到知识。好好把握,祝愿各位答辩顺利通过!

缥缈的宝马
曾经的小蜜蜂
2025-08-09 17:46:21
恭喜毕业!!答辩完好好享受最后的一个月吧!

答辩老师一般是围绕你写的自己论文或者设计的课题内容提问的。。

问题很简单的。。

就是你XXX的作用,XXX的意义啊,优点啊,你觉得还有没有更优秀的方案啊,等等等。如果是你自己做的,一般很容易的。因为你心里至少明白你做的是什么东西。

还有 别担心,答辩肯定会过的。。。。只要你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不知道。。

现代的星星
羞涩的蜻蜓
2025-08-09 17:46:21
有一定难度。

工程博士毕业一般来说都是要求博士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大于十,或者可以发表两篇SCI二区以上的科研论文才可以批准毕业。在博士毕业前需进行成果认定,唯有通过了的博士才有论文答辩和申请上会的资格,有一定难度。

天津大学不一样专业的博士毕业要求是明显不同的。

俭朴的红牛
妩媚的白开水
2025-08-09 17:46:21

为帮助大家了解厦门大学2017年5月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相关信息,下面,我为大家提供厦门大学2017年5月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通知 ,全文如下:

管理学院2017年5月博士论文答辩安排详请见附件:

会计学专业(http://sm.xmu.edu.cn/uploadfile/2017/0516/20170516082246327.pdf)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http://sm.xmu.edu.cn/uploadfile/2017/0516/20170516082332152.pdf)

市场 营销 学专业(http://sm.xmu.edu.cn/uploadfile/2017/0516/20170516082317203.pdf)。

旅游管理专业(待定)

请参加本批次答辩的学生,按已安排的场次和顺序,请特别注意本人参加场次的开始时间,提早30分钟-1小时到答辩现场并测试PPT。(电脑若出现故障,请致电学院机房:2187137 纪老师、李老师)

友情提醒:

1、答辩PPT及介绍环节请不要提及导师姓名及职称!

2、不论答辩次序,均需在本场次开始前1小时到达答辩现场。

注意:

一、参加答辩的学生应着正装出席。个人答辩完毕后不要离场,请在场内旁听其他同学的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结果和答辩结束后方可以离开。

二、答辩学生可自带相机拍照。

三、拟于2017年6月授学位的同学将以下材料交院教学科研办公室(成枫楼309)研究生教学 秘书 :

1、5月23日前需提交的材料清单:

1)学位基本数据表(1份)

须从校研究生院网站的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学位申请与授予模块下的学位申请功能中打印基本数据表并签字。

2)研究生科研成果一览表(1份)

须从校研究生院网站的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信息模块下的科研成果信息功能中打印并签字。

3)提交科研成果复印件(1份)。

须提供申请学位所需的、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的复印件(须包括刊物封面、目录和论文全文)或出版的专著、教材(目录,含版权页)或已获得的专利授权书等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的复印件。

2、5月25日前需提交的学位论文要求与清单

1)学位论文简装本5本。

论文有无需修改的同学都需提交。(论文中《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请按要求签名。),(答辩后需进行修改的同学,按答辩委员会决议要求进行论文修改,修改后经相关老师签字后提交论文无须修改的同学直接提交)。

2)学位论文光盘2张(一式二份)。

论文为最终版WORD版,必须含论文封面、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著作权等学位论文的全部组成部分,最后一页须加上本人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论文、著作、作品、专利、发明或科研奖励,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命名须按学校研究生院要求,以(10384_本专业代码_本人学号_LW)来命名 。

3)学位论文电子版WORD格式和PDF格式各一份

学位论文电子版WORD格式和PDF格式各一份,发邮件给各系研究生教学秘书,论文必须含论文封面、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著作权等学位论文的全部组成部分,最后一页须加上本人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论文、著作、作品、专利、发明或科研奖励,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命名须按学校研究生院要求,以(10384 _本专业代码 _本人学号_LW)来命名 。

(以上1、2项材料可合并为5月23日前一起提交,但不能合并为5月25日以后交)

四、其他事项

1)学位证照片电子版(1份)

在校研究生院网站的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学位申请时,须上传学位证照片电子版(若无学位证照片电子版将无法进入下一步的学位申请)。

学位证电子版照片具体要求详见“研究生院网站2月28日“关于报送2017年6月份拟授学位人员学位申请材料的通知”中的附件四”。

2)进研究生院系统进行学位申请过程中若遇任何问题,可致电研究生院严老师(2181463)。

“学位申请与授予网上操作说明(含学位证照片电子版上传指南)”具体要求详见“研究生院网站2月28日“关于报送2017年6月份拟授学位人员学位申请材料的通知”中的附件五”。

五、答辩与学位申请等其他相关事宜咨询,请及时联系本系研究生教学秘书。

原文地址: http://sm.xm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9&id=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