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煤校什么时候改的名字
1986年。
前身为1953年创建于西安的陕西煤炭工业学校、1986年迁址咸阳。1999年由陕西煤炭工业学校、省部级重点西安煤炭卫生学校(陕西煤矿职工医科大学)和陕西。
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由原煤炭部资深老牌名校、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煤炭工业学校、陕西煤矿职工医科大学、省部级重点中专西安煤炭卫生学校、陕西煤炭职工大学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确认的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之一。陕西煤炭工业学校改成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在咸阳市文林路。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
2、陕西中医药大学
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
3、咸阳师范学院
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肇始于1978年5月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5月,与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咸阳师范学院。
4、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陕西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前身创建于1953年。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煤炭工业学校
5、西藏民族大学
坐落在渭水之滨古都咸阳,其前身是1957年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4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总共有2个校区,分别为校本部、医学校区。
一、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校本部: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29号
医学校区: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韩峪平峪路88号
二、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陕西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前身创建于1953年。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煤炭工业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西安煤炭卫生学校和陕西煤炭职工大学合并组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2011年划转陕西省教育厅管理。
学院本部位于咸阳市文林路29号,辖设临潼医学校区和西安培训中心,设有煤炭与化工产业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护理学院、现代康养学院、医学技术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体育教学部等11个二级院部,其中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是陕西省省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院(系)。
学校现有在校生18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约14000人),开设专业50个(包括1个电气自动化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专业及专业群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4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32人,专任教师586人,高级职称187人、中级职称2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38人,“双师素质”教师20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全国煤炭行业职教名师1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5人、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教学名师2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教师14人,职教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近年来,学校每年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50人左右。成立了“博士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注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在教师培训方面,近两年来共投入人才工作专项经费420万元,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培训共计812人次,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近三年教师参与横向、纵向科研项目161项,授权专利209项,公开发表论文595篇,学校表彰奖励教科研成果947项;实现首批2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本地企业,学校教科研工作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