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油销售合法吗,想做新能源都需要办什么
如果标准经营需要办理危险品经营许可,仓储许可,环评验收,消防验收,营业执照,检测报告等,那么这么搞没有五千万以上做不了,目前大部分在做的都是个体,让你投资上千万我想没几个有这能力,所以一般都是办个营业执照,打个擦边球,低调点做,如果有条件办个危险品经营许可,至于仓储,这个目前基本办不到的。咱也干八年,说白了,只要关系到位,什么事都好办。 新能源本身不违法,但是之前的醇基燃料已经被列为三类危化品,需要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 ,如果没有那就是违法的,但是现在已经有新产品 新技术,不属于危化品,不受国家监控,可以正规合法经营 新能源环保燃料(俗称:高能燃油-环保燃油等)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它可用于厨房餐饮,工业锅炉,汽车行业等,基本上有火的地方都可使用,和传统能源燃烧对比,具有无烟无味,火力大温度高,安全环保等优点新能源我也做很久了,主页有☏,如果你要进入新能源行业,区分事物的真假好坏,还是建议以实地考察为主,看看公司资质证件-工厂生产工艺和流程-公司自己做不做市场(公司直营客户反馈的情况)等等实地考察之后才能够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证件方面看你经营情况主要有 营业执照-质量安全监测报告-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等望采纳 我感觉你选择的这两行都不错,但还是感觉新能源要好一些,可能你要经历过才知道对与错,你说自己有销售能力那就去做吧!销售经验是做过才有的,你做什么都不可能一开始就做的很好的-就算你选的最好的销售行业,也如此.因为我做的不是以上的销售,所以不能帮你很多,只能告诉你做好准备去做吧. 不合法 有危险化学品 需要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 不是网上广告说的那么简单 都是骗人的 @2019
新能源燃料油的国家政策如下:
1、醇基燃料已被列为三类危险化学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合法经营。现在它实际上可以使用最新的无酒精技术。它不含甲醇,也不是危险化学品。它的耐燃性是甲醇的三倍,具有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2、酒精基燃料受到严格控制。正规经营需要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生产、经营、运输等证件,而无酒精燃料只需要营业执照。
3、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燃料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拓展资料:
1)新能源燃料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油品。是开发出来的新能源。具有热量稳定、焚烧充分、安全性高、充分焚烧时无黑烟、无异味等特点,有利于厨房人员的健康和厨房环境的清洁。新能源燃料可以基本缓解日益严重的燃料和天然气供应短缺,维护地球环境和我们的健康。新能源燃料可以完全替代柴油、液化气、天然气等传统燃料。适用于宾馆、酒店、机关等大型企业单位,从一日三餐到农工消费均可使用,而且必不可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在政府注重环保的新形势下,新能源燃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行业的普及,新能源燃料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不少同类产品都盯上了新能源燃料市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新产品开发的诚信在于质量和社会信誉的支撑。保证新能源燃料的生产质量和用户体验,是新能源燃料继续经营新能源替代燃料市场的重要因素。
3)新能源燃料是一种生物燃料。在传统燃料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新能源燃料逐渐替代了液化气、柴油等传统燃料。天然气的火力较弱,柴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强烈的气味,污染大气环境。最重要的是全球资源短缺,天然气和柴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的应用会形成更加严重的资源紧张。新能源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原材料安全环保,有政府政策支持,应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烟雾。因此,它不会污染空气环境,具有维护环境的作用。
新能源油其实就是现在酒店用的甲醇燃料,也叫环保油,醇基燃料等。有许多名字和产品都是一样的,它是以甲醇为主要成分,少量添加剂与水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燃料。
新能源油与液化气相比,节能、环保、安全、方便。成本1.3-1.8斤,价格是液化气的一半。目前主要用于餐厅、学校和工厂食堂、工业锅炉烘干、浴室、家庭和汽车等。
1、秦陇新能源油品质好,是国家大力扶持的行业,产品不含任何醇,主要取代液化气,天然气,柴油,煤炭,的一种安全,环保,火力猛,高效,节能的产品。
2、主要用于餐厅,食堂,流动宴席,工厂,锅炉等地方。但是代替汽油是不行的,用在汽车里的燃油是含甲醇的。
目前新能源燃料比较靠谱的要算氢能源,不过制造成本高,安全性能无法保障,且技术尚待突破。少部分城市在公交车上试运营,距离民用还需较长的时间。最后,忠告各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突破常规的“便宜”千万需要谨慎对待。
新能源燃料油发展
成为煤替代的选择,植物油燃料的需求市场发展前景将更为宽敞,发展趋势前程远大,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匮乏,新能源技术植物油燃料制造行业发展的突破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油燃料早已能够代替传统式的餐馆液化石油气、锅炉柴油、采暖燃料油。
小车动力车用汽油等,并且植物油燃料点燃,低排污,植物油燃料油对人体也没有伤害,是一个又环保的新型液体燃料,无醇燃料油无味。植物油燃料油是不属于危化品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五十条 国家倡导低碳、环保出行,根据城市规划合理控制燃油机动车保有量,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国家采取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措施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和新能源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限制高油耗、高排放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发展,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阶段排放限值,并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并改善城市交通管理,优化道路设置,保障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连续、畅通。
新能源和石油不是一对矛盾体!
中石化 投资 光伏
共1500字 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文| 沐雨
即便手握石油黑金,巨头们却并不打算丢弃新能源这块大蛋糕!
日前,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宣布,投资入股亚玛顿集团全资子公司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简称“硅谷智能”), 双方将携手布局超薄光伏及光电显示特种玻璃产业链。
亚玛顿非公开募集资金项目显示,公司募集资金将用于硅谷智能大尺寸、高功率超薄光伏玻璃及BIPV防眩光镀膜玻璃的扩产。
超薄光伏玻璃作为高端材料,是光伏行业及光电显示产业链毛利率最高的产品之一。
中石化本次投资入股硅谷智能,无疑是出于投资回报和产业协同的考量, 但也代表了当前石油公司对未来产业结构的谋划。
01、三桶油强势布局新能源
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据着能源市场中心,也催生了大批产业巨头。可是,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的能源巨头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局与新能源相关项目的建设。
这其中,垄断着国内石油产业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赫然在列。
2018年7月,中石化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联合出资100亿元,设立中国石化资本公司,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五大新兴领域。
作为战略投资平台,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多年来投资了多家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和项目。
2019年9月,中国石化资本公司与国内知名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上海重塑开展战略合作,未来依托现有3万座加油站的网络优势, 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链。
转至今年8月,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宣布投资入股硅谷智能,布局光伏产业链。
资料显示,硅谷智能是我国光伏玻璃和光电玻璃重要供应商,主要进行超薄光伏玻璃原片和显示器用特种光学玻璃原片的生产与制造,目前正在新建的特种光电玻璃项目年产能可高达1亿平方米。
事实上,借助资本市场的出击,中石化有望踏准新能源产业的机遇期。
以光伏产业为例,《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显示,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 2805.5 太瓦时,同比增长 13.7%,其中太阳能发电量为724.1太瓦时,同比增长24.3%, 成为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预计到2040 年,太阳能发电将达12000太瓦时,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26%以上。
当然,中石油和中海油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也不遑多让。
就在日前,中石油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氢能企业——上海中油申能氢能 科技 有限公司,围绕氢能技术、服务开展业务。
中海油在去年7月正式进军光伏,成立全资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主营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等。
02、新能源和石油不是矛盾体
截至目前,新能源已经逐步渗透到油气行业,成为油气企业业务版图的一员。
全球顶尖油气企业中,诸如BP、道达尔、壳牌、挪威国油等除了以合资、收购等方式发展新能源,还均成立能源风险投资基金或公司,以“管资本”的形式快速抢占新领域的发展机会。
能源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 曾预计,随着全球石油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投入的资金逐渐增多, 未来石油企业的资本结构将发生变化。
今年8月5日,BP发布的十年战略显示,未来10年公司每年在低碳领域投资约5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年度低碳投资数额的10倍。
这期间,BP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日产量计划将减少100万桶油当量,比2019年的产量水平 减少40% ,逐步过渡成为一家专注于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能源企业。
当然,石油巨头大踏步入局新能源,并不意味着石油的“淘汰”。
当前,石油无论是作为化石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短时间内石油依然是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
而且,新能源与石油并不是一对矛盾体。
当前,国际石油公司更多的是在保持油气业务核心地位不变的同时,加大对新能源业务的投入,以此来避免成为单一的工业原材料提供商。
正如中石化集团年初的战略显示,公司将着力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能源和合成材料为两翼,以新能源、新经济、新领域为重要增长点的“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
未来,或许我们可以乐观预计, 新能源和油气将成为石油企业的左膀右臂!
说白了,它们无非都是甲醇混合燃料。就是在甲醇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改性添加剂、稳定剂之类的化学物质。
甲醇、乙醇、其他各类杂醇的混合物其实都可以算新能源燃油。但把这些东西商业化,然后冠以新的名称,还打上所谓的专利产品去推销,就很有问题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此类产品,更多是缴纳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