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可再生能源种类
水能、地热。西亚可再生能源种类有水能、地热,西亚,亚洲西部,自阿富汗至土耳其,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西亚可再生能源资源种类和资源量最为丰富,水能、地热、生物质能资源量均很高。
你能致力于社会新能源建设,非常赞赏。你可能想完成关于阐述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发电)与发电成本及其发展前景的专项报告,本人曾从事过西部新能源工作(包括光伏、风电等),希望可以给你帮助:
一、你的命题中包括两个主题:1.可再生能源建设成本过高;2.风电相较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具备更加接近商业化的优势。
二、针对所包含的两个主题,思路分析如下:
(一)可再生能源中确实有很多成本较高,较广泛的如光伏发电,目前西部发电成本为2.0元/WP以上,风电略低于光伏发电,这是事实;但同时也有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低于常规能源,如沼气能等;发电成本的因素很多,包括国内技术瓶颈导致的进口设备价格较高、建设地点一般地处偏远交通人力费用等;国内既然成本较高,就务必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例如电价补贴),以此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建设。目前风电电价在0.49-0.69元/W(各地区会有不同),对于太阳能电价,去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基本定在1.15元/WP(详细发布等记不太清了,你可以上网查一下)。
报告中一定要全面覆盖,为增加报告的完整及时效性,建议可以插入更新的概念(例如2010年在青海省海西地区发现的可燃冰,这也是一种新能源,储藏量可保证中国使用90年!当然它和可再生能源概念并不同,但是国家非常重视,同时单说可燃冰的开采成本,要远远高于光伏发电的发电成本),可以酌情阐述。
至于关键词,个人建议:发电成本、技术制约、政策扶持等。
(二)风电相较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具备更加接近商业化的优势。这个命题必须结合(一)所说的国家政策扶持这点,之所以风电有优势,原因包括:1.国内沿海(如烟台的风电厂,电价0.69元/W)地区相较于西部地区本身经济、信息发展较发达,且早已具备风电发展的相关配套产业,而我国风能资源较好的地带主要地处经济相对较落后的西南、西北两块;2.前国内风电大部分仍是示范项目,并非商业化,只是接近商业化;
阐述过程中最好结合市场化(即商业化)这一主题,从其他产品商业化模式中求同取异,最好有自己的观点,同时需要提出制约风电市场化、商业化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观点有偏颇没事,但一定要符合实际和逻辑;
至于关键词,个人建议:风力发电、发展障碍、大规模应用等。
另:很高兴可以与你交流分享关于可再生能源的问题,面对能源逐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积极参与到可再生能源建设队伍中,这不仅是利于社会的行为,也是个人实现社会责任感这一重大生活意义的高端表现,所以:努力,加油,成功!
故答案为:(1)水能;湖北省西部位于地势的第二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江汉平原;使湖泊的调蓄能力下降,易发生旱涝灾害;(3)“三山夹两盆”;东西走向;(4)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因为内蒙古的风能,四川的水电,西藏的地热能,山西的火能,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东,能源资源分布的重心在西。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能源资源占全国的53.7%,煤炭占33.5%,水电占77.7%,油气占15.8%。能源资源将是西部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西部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地区经济虽然有了明显增长,但仍未摆脱旧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束缚。能源资源极大地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只供应低价一次能源的观念使得能源产区的人们收入微薄,长期无法摆脱贫困。在西部大开发中,迫切需要发挥能源资源优势,采取新的发展战略,使西部经济在短时间内腾飞。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东部,能源资源分布的重心在西部。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发挥西部优势,是西部开发的重点。我国幅员辽阔,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较好,经济发展重心由东向南,能源资源分布重心由北向西,造成了长期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的局面。煤炭储量,晋陕蒙“三西”地区占全国64.1%,经济发达的华东仅占5.2%,中南仅占3.0%。70%的水电资源分布在西南地区,13.86%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新发现油气资源,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新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突飞猛进。西部六大沉积盆地预测天然气资源量达22.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资源量30万亿立方米的75%。这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全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40.16%分布在西部地区。该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风能和其他新能源资源。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的前提。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优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应有新的战略思维。计划经济时代,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供应一次能源产品,大量煤炭经过3000公里的运输到达东南沿海地区。大量直接燃煤,使得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环境污染不堪。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优势,不能再走老路,而应该有全新的发展模式。第二,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西部地区能源基地,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优质高效的能源产品。根据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建设“三西”煤电综合开发基地、西部油气基地、西南水电基地和新能源基地。(一)建设“三西”煤电综合开发基地,变单纯的煤炭输出为煤电能源载体输出的良性循环。“三西”地区是指陕西、陕西和孟茜地区,相对于东南沿海,也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该区煤炭地质储量占全国的64.1%,具有煤种齐全、煤质优良、采煤条件优越、产量高的优势。多年来,该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以上,预计未来20年这一份额将上升至2/5以上。在计划经济时代,“三西”地区承担了北煤南运的重任,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由于过度开采,产煤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原煤作为初级产品出口,产值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人均收入倒数第二第三,运输压力大,经济效益差。单纯供应原煤,不仅会让当地民众无法脱贫,还会让当地经济在环境、资源、交通等多重压力下,变得不可持续。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环境、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对使用原煤作为燃料不感兴趣,出现煤炭滞销现象,煤矿关闭导致产煤区经济效益下降。种种迹象表明,产煤区继续走单纯产煤供煤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要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就要有新的发展战略。建设“三西”煤电综合开发基地的总体思路是:建设“三西”煤炭基地必须改变过去单纯建煤矿、靠增加煤炭产量供应全国的管理模式,而应着眼于全国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煤基坑口电站、煤气化和煤液化产业等。,将价格低廉的初级煤炭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电能等高耗能的能源载体,输送到其他省区。外运煤也必须是经过洗选的高热值、低硫含量的优质煤,以减轻运输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由于产出高附加值的二级或三级产品,煤炭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西”基地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三西”煤炭基地建设中,应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1 .提高煤改电的份额,变运煤为输电,减轻运输压力,减少运输过程中煤炭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发展耗电商品,提高经济效益。2.发展热电联产电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3.发展大容量、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向北京及全国负荷中心供电,开拓电力市场。4.解决水源问题,除了因地制宜寻找水源,统筹规划西南向西北调水,引黄河水进入“三西”基地外,还要发展空冷发电机组和废水利用技术。5.妥善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发展煤炭开发土地复垦技术,推广煤矸石利用技术,推广洁净煤技术。(二)加快西南西北水电综合开发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廉价水电开发高附加值的二级或三级产品,提高水电基地的经济效益。中国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3.78亿千瓦,每年可发电1.92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水电资源70%集中在西南地区,12.5%集中在西北地区,80%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这些丰富的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藏的黄河中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沅水、红水河、南盘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除雅鲁藏布江和怒江外,上述河流均已完成不同深度的河流规划或河段规划;许多梯级水电站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西部地区建水电站比东部地区建水电站更有优势,因为那里地广人稀,耕地少。1.西部水电基地总体规划:南路,建设红水河、南盘江水电基地,澜沧江水电基地送电华南;建设乌江水电基地,向华中、湖南送电。中路是建设长江上游干流和金沙江水电基地,主要是向华东和华中送电。北路将建设黄河中上游水电基地,向西北、甘肃、陕西、华北送电联网。在大渡河、雅砻江、湘西建设水电基地,满足附近地区电力发展需要。2.西部水电基地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是采用先进技术建设水电项目,以降低成本,提高水电竞争力。国家应出台优先发展西部水电的经济政策,并在贷款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采取合理的移民政策和措施,将水电站的移民费用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开拓东部电力市场,应采取鼓励采用清洁水电的政策。政府应该出台强制性措施,让中国东部地区采用一定份额的水电。改革电力体制,推进全国联网,遏制地方保护落后和排斥外省水电。(3)加快西部油气基地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油气勘探,尽快实现西部对东部的接替。以新疆西部三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吐哈)为重点的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沙漠、戈壁腹地不断发现新的油气田。虽然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68亿吨,年产能1750万吨,但还不足以对全国石油产量的稳步上升起到战略作用,还需要发现和开发一批大型油田。西部地区六大沉积盆地(塔里木、四川、陕甘宁、准噶尔、柴达木、吐哈)预测天然气资源量22.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30万亿立方米的75%。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天然气的勘探力度。截至1998年底,西部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达1.31万亿立方米,远期出口能力达150亿立方米。这为“西气东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建设西部油气基地的战略设想是,到2010年,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战略接替区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并给予优惠政策。(4)因地制宜建设新能源基地,发挥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西藏有丰富的地热和太阳能资源,新疆有风能资源。这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在过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西部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西藏羊八井建成了2.5万千瓦的地热发电站,承担着拉萨50%的电力供应。云南腾冲高温地热田的发现是一种很好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发电资源。西部地区风能资源占全国50%以上。青海、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可开发风能储量分别为1143万千瓦、2421万千瓦、3433万千瓦和6178万千瓦。云南和西藏也有风能资源。西部地区的风能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进入示范推广阶段,90年代逐渐形成规模。新疆达坂城风电场装机容量7.23万千瓦,占全国的30%。西部风能开发应作为重点。西部地区的特点是地势高,晴天多,日照长,太阳能资源丰富。拉萨被称为阳光之城。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未来太阳能热利用和光电利用将会有很好的前景。3.西部地区能源开发的几个问题国家已经发出了开发西部地区的号召,并作出了部署。西部大开发的战场已经打开,各省区的积极性都很高,这是好事。但是,在进行战略选择之前,要分析西部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决策失误。为此,我提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 .正视西部地区的优势和劣势,这是做出明智选择的前提。西部地区的优势是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但其劣势是长期发展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严重不足,技术人才缺乏,文化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这些问题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应该引起重视。2.在制定发展方向时,要防止脱离实际,力求完美。要扬长避短,做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工作。3.凡事注意保护和改善已经脆弱的环境,在能源开发中特别注意环境治理。4.在解决贫困问题之前,我们应该重视西部地区教育的普及和提高。5.发挥东西部各自优势,协调东西部合作,通过经济纽带把东西部联系起来,走互利合作之路。
不少人都认为“东数西算”这项工程可以与“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相比肩,它会给社会带来大数据方面的巨大影响,可以打通东西地区的数据通道,建立更多的网络运营商,由此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这是国家的战略性工程,是可以影响千万百姓的民心工程。
什么是“东数西算”?它指的是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和数据一体化等网络体系,把东部的算力需求逐渐转移到西部。就是说,以前我们的大数据中心大多建立在东部地区,但随着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日渐减少,继续承担这项重任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就需要西部地区转接这项任务,以便更好地承担起发展大数据中心的重任。我国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相当丰富,也有足够大的地域来建立数据中心,但是由于相关配套设施还没有形成体系,所以还不能完全满足算力需求。不过假以时日,这项工程一定可以达到成熟的阶段。
“东数西算”会给提供算力的企业提供更高的服务品质,也可以加快云计算的协同效率,还能有效降低电力和网络成本,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规划,让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另外,使用算力的企业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大数据服务,能更快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此外,为了配合工程需要,还要在西部建立更多的网络运营商,建立更多的大数据中心,这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市场。与之相关的数据内容服务、数据清洗、数据加工等工作会应然而生。这样一来,就可以给社会提供很多就业机会,让专业人才到这里来工作。“东数西算”还能最大化地提升绿色资源使用情况,有了精准的计算,可以杜绝资源浪费和荒废资源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