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推近8000亿欧元可再生能源战略,欧盟这盘棋怎么下
尽管欧盟2021 2027年财务预算谈判正陷入僵局,但是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仍表示将全力投资新能源领域。
欧委会日前公布一份“近海可再生能源战略”,旨在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预计到2050年欧盟整体海上风电产能将增加至300千兆瓦。欧盟将向该领域投资7890亿欧元,约三分之二用于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另三分之一用于发电设施建设。
欧委会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称,欧盟海上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已是全球性成功案例。目前欧盟正面临更大的机会,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
欧盟缘何推广海上风电投资?
欧盟在全球海上风力发电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全球42%的海上发电能力分布在欧洲沿海,北海是世界海上风电的最佳位置。
自本届欧委会上台以来,绿色经济成为了其产业政策重要抓手。欧委会相继出台加强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扶持新能源 汽车 等细分产业政策,并通过调整能源税、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改革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此次欧委会再推海上风力发电政策,首要原因在于,海上风电是欧盟实现中长期减排目标的主导因素。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罗尔(Fatih Birol)认为,如果顺利实施海上风力发电的大规模部署,欧盟有望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2025年后,核电、光伏等发电方式将保持相对稳定发展态势,欧盟希望到2050年全面消除煤炭市场,剩余的能源转型重担将由海上风电完成。
陈晓径也认为,欧盟于3月首次将“绿色协议”写入气候法案,要求重工业部门实现“零排放”,能源系统实现“去碳”与“绿色电力”的要求迫在眉睫,海上风电将在新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次,欧盟具有海上风电领域的先发优势。1991年,丹麦设立全球首个海上风力发电场。过去十年,欧盟海上风能技术日益成熟、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陈晓径表示,欧盟在海上浮动风力发电、波浪能与潮汐能利用、漂浮式光伏系统等方面优势明显,也享有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大西洋、黑海等丰富的海洋资源。欧盟推出该计划,预计仅需占用3%的海上空间即可达到大幅生产可再生能源的效果。
再次,欧盟正在海上风电领域受到其他国家的挑战。拜登曾宣布,将带领美国重回《巴黎协定》,并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英国上月提出“全民风电”目标,计划2030年利用海上风电为全英所有家庭供电。2018年,全球近一半的海上风电投资都发生在印度等亚洲国家。
欧洲能源专员西姆森(Kadri Simson)称,欧盟要保持海上可再生能源的领导者地位,必须激发在海上风能领域的所有潜力,并通过发展波浪、潮汐和浮动太阳能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欧委会:希望私有部门加大投资
欧委会称,该计划不仅可以推动欧盟在新能源领域更进一步,还可以推动经济复苏,预计该计划可以为欧盟创造6.2万个就业机会。但是,正如欧盟在其他领域的投资一样,如何筹措资金成为目前投资的首要难题。
国际能源机构(IEA)称,海上风电行业的效益正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未来两年至少需要吸引8400亿美元的投资。未来达到2050年气候目标,各方必须加速投资。过去十年,欧盟每年对电网基础设施的投资约为300亿欧元。
欧洲风能协会(Wind Europe)称,欧盟首先要加强在海上风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还要兼顾陆上电网方面。未来十年,欧盟的港口也需要65亿欧元的投资。
欧委会称,将从“恢复基金”中拿出1500亿欧元投资该领域,并将重点放在碳密集中度和化石燃料使用率最高的地区。此外,各成员国政府也将为此提供支持。
但是,目前因匈牙利和波兰两国反对,“恢复基金”迟迟未获批。即使未来最终获批,该计划也将面临650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
欧委会寄希望于欧盟的私有部门,希望公共事业和能源领域的巨头能向其提供支持。
欧委会称,预计私有部门将提供投资中的大部分资金,公有部门将发挥战略催化剂的作用。那么,私有部门是否愿意响应欧盟机构的号召,该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对此,陈晓径认为,私人资本占大多数符合欧盟惯例与“绿色协议”要求,公私合作解决资金需求是当前形势下的可行做法。
她进一步解释称,一方面,公共资金相对充足,但受疫情影响并不宽裕。预计2020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下降7.4%,欧盟的理念是公共资金要发挥引导、杠杆、“战略催化剂”作用,而非融资为主。其功能是帮助成熟技术尽快进入市场、实现规模化并降低成本,帮助起步技术创造市场并引导私人融资、降低不确定性等。
另一方面,对于私人资本而言,欧盟已建立《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为代表的成熟框架,对如何引领私人融资有着详细规定,这可以协助其达成长期减排与发展目标。
能源供应短时间不足、或者由于受到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都可能会导致能源危机的出现,而能源危机的发生,通常都将导致某国的经济因此而呈现出衰退的趋势。那么,面对所出现的、或者可能会出现的能源危机,应该怎么去化解它呢?
面对可能会出现的能源危机,可以借助发展多样化新能源的方式,来暂时缓解能源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各国可根据自身国情、并结合本国所拥有的资源差异,因地制宜调整自身能源结构,积极寻找并发展适合自身的多样化新能源。对于一些拥有众多海域的国家来说,它们可以凭借自身的海域优势,建设一些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面对有着丰富的离岸风力、水力以及森林资源的过来来说,也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电,以便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从而暂时缓解可能会出现的能源危机。
除此之外,有一种途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可能会出现的能源危机,那就是大力开发核能。对于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可再生能源,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以及地热能外,其实核能也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因此利用核能不仅可以暂时化解可能会出现的能源危机,还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伤害,所以开发核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和选择。核能有两种形式的,一种是核裂变,另一种则是核聚变,对于那些可以让我们开发的核裂变燃料以及核聚变资源,总量可是能够让我们使用上千年。因此,利用核能,是可以帮助我们度过能源危机的。
面对可能会出现的能源危机,我们也可以从自身做起,多倡导绿色出行,多进行节能减排行动。
从中国获得历史上最大的投资,为什么中国“新能源”要注入匈牙利首先是因为匈牙利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市场很完善所以可以开发的前景很大,其次就是新能源领域使我们中国的科研强项,再者就是中国和匈牙利的发展关系相对不错并且匈牙利方面有这个意愿,另外就是可以提升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新能源汽车更好的推广到海外市场,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从中国获得历史上最大的投资,为什么中国“新能源”要注入匈牙利 。
一、因为匈牙利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市场很完善所以可以开发的前景很大
首先就是因为匈牙利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市场很完善所以可以开发的前景很大 ,对于匈牙利而言是一个亚洲的发达国家所以他们的经济市场还是比较广阔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开发的项目还有很多。
二、新能源领域使我们中国的科研强项
其次就是新能源领域使我们中国的科研强项 ,对于我们中国而言新能源领域是我们中国的发展强项使得我们中国不断的寻找一些合适的合作方来进行长期的合作,对彼此双方的长期发展都是以有利的。
三、中国和匈牙利的发展关系相对不错并且匈牙利方面有这个意愿
再者就是中国和匈牙利的发展关系相对不错并且匈牙利方面有这个意愿 ,对于中国和匈牙利而言发展关系都是不错的这种情况下匈牙利也会主动提出一些合作发展的需求。
四、可以提升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新能源汽车更好的推广到海外市场
另外就是可以提升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新能源汽车更好的推广到海外市场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提升,并且可以推广新能源汽车到海外市场。
中国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