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能不能自己加电池
新能源汽车能自己加电池,新能源车需要定期对电池进行检查,不能让其电量长期处于亏电状态。车辆长期不使用,应把电池充满后放置,且每个月检查电量,及时补充。平时使用的时候,更不要等到电池耗尽再充电。
锂电池长期亏电状态下放置,会造成损害。因为锂电池属于化学性电池,在充满电状态下,电池内部是高活性的,亏电状态下由于电离子数量少,处于低活性状态,此时电解液和金属极板之间会不断发生反应,出现结晶。
这些结晶量高了,便会阻碍电离子从两极的流入和流出,轻则造成储存电量下降,重则充不进电、直接报废。最佳充电习惯很多人觉得锂电池充电频繁可能会损耗电池,然而这种理解却是错误的。
锂电池内部就像一个生态系统,要让电流长期流动才能保持其活性。所以新能源车最好每天都充一会儿电,让电池保持浅循环,可以让电池活力常满。当然一些车主三天左右一充也是很好的习惯。
最佳充电习惯很多人觉得锂电池充电频繁可能会损耗电池,然而这种理解却是错误的。
锂电池内部就像一个生态系统,要让电流长期流动才能保持其活性。所以新能源车最好每天都充一会儿电,让电池保持浅循环,可以让电池活力常满。当然一些车主三天左右一充也是很好的习惯。
(图/文/摄: 问答叫兽)奔驰S级 问界M5 理想ONE 别克GL8 小鹏P5 小鹏汽车P7 @2019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可以加电池增加续航,纯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目前纯电动汽车最多可以跑大约500公里,大部分电动汽车可以跑200公里以上。
纯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目前纯电动汽车最多可以跑大约500公里,大部分电动汽车可以跑200公里以上!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堆得电池越多,重量越大,体积也越大,越往后边际效用就越小。还是要解决快速冲能的问题。
电车300km也能满足大多数需求,剩下的就是10%-20%长途的需求,可以用外加增程发动机或增程电池的方式实现。车上预留接口和空间,需要的时候临时租用。
增程电池可以社会化提供,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买电池租给需要的车主。
搭建电量交易平台,把供给方拉通,电池市场化定价。比如春运期间就10块钱一度电或更高。
这样能彻底解决里程焦虑、购车成本高、换电设施跟不上等问题。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可以增加电池,《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制定的标准。
中文名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外文名Newenergyvehiclesubsidystandard分类环保标准发布中央财政背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标准目的提高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益适用范围插电式(plug-in)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目录1规则章程2补贴标准3地方补贴4编制提纲5通知事项6最新资讯7最新消息8催化支持9补贴建议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规则章程编辑播报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为加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新能源汽车主要指插电式(plug-in)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
第三条补助资金按照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则安排使用,并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对象方式第四条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动力电池、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并安排一定工作经费,用于目录审查、检查检测等工作。
第五条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包括私人直接购买、整车租赁和电池租赁三种形式。
(一)直接购买:中央财政对汽车生产企业给予补助,汽车生产企业按扣除补助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
(二)整车租赁:中央财政对汽车生产企业给予补助,汽车生产企业按扣除补助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租赁企业。
(三)电池租赁:中央财政对电池租赁企业给予补助,电池租赁企业按扣除补助后的价格向私人用户出租新能源汽车电池,并提供电池维护、保养、更换等服务。
第六条地方财政安排一定资金,重点对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购置和电池回购等给予支持。
支持条件第七条试点城市政府是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并建设与应用规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二)确定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营模式,至少建立一种新能源汽车或电池租赁模式。
(三)制定地方财政补助、电价优惠、设置专用停车位等配套政策措施。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可以加装备用电池,新能源汽车用两块电池,一个是主用电池,还一个是备用电池,主用电池建议采用装卸方便设计,便于拆卸,每个充电设备附近设有电池检测和修复包括充电。电池采用共享电池运行,这样电动汽车充电将会和加油一样方便,而备用电池在汽车没电之后,或主用电池出现意外之后还有很长缓冲时间。
关于新能源电池的建议,建议新能源汽车用两块电池,一个是主用电池,还一个是备用电池关于新能源电池的建议,建议新能源汽车用两块电池,一个是主用电池,还一个是备用电池。主用电池建议采用装卸方便设计,便于拆卸。每个充电设备附近设有电池检测和修复包括充电。电池采用共享电池运行,这样电动汽车充电将会和加油一样方便,而备用电池在汽车没电之后,或主用电池出现意外之后还有很长缓冲时间。第一个问题就是安装位置的问题,车辆本身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这些东西都已经设定好的,每个东西都有它固定的位置和固定的支撑点,但是外挂的电池对车辆而言放的位置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把电池放在后备箱就会挤压后备箱的空间,把电池外挂在车顶,那么就会对电池而言,它的防水密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出现漏电。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能增加电池,增加电池来增加续航能力是肯定可以的,但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最没技术含量,且效率极低的。
增加电池来增加续航能力是肯定可以的,但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最没技术含量,且效率极低的。如今电池在新能源汽车车重占比较高,即使特斯拉和比亚迪这样的大厂也被车主所诟病,主要是因为电池技术依然没有得到突破。目前技术条件下一般新能源汽车理想的最高续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因为盲目的加电池同时也加重了车身重量,变得更耗电,同样影响续航能力和乘坐空间。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关键的石墨烯电池技术难题必须得到突破,可以达到低成本量产的话,将迅速推动新能源汽车、移动能源甚至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
日前,国内7家整车生产企业联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天津力神电池股份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汽车动力电池研究机构,共同向电池核心技术破冰目标发起冲击。业内人士认为,电池核心技术如能如愿破冰,新能源汽车将真正迎来市场机会——汽车业合力破冰关键技术国嘉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成立日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及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天津力神电池股份公司在京共同发起设立国嘉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业内人士评价认为,该研究院的设立是汽车业合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破冰的一次重要尝试。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十年时间,新能源 汽车 从一个概念产品迅速普及并占领市场,成功接过了燃油 汽车 手里的接力棒,成为了 汽车 领域下一代的不二选择。这个转变已经成为全球几乎所有人的共识,也直接或间接的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影响力甚至扩大到了圈外。马斯克因为特斯拉 汽车 备受追捧,有媒体称他为现实的“托尼斯塔克”,成为了一些投资者心中的神话,甚至连鼓吹虚拟货币也有人深信不疑。曾毓群因为宁德时代超越李嘉诚成为香港新的首富,比亚迪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新一代巨鳄。
这一切的源头是什么? 新能源 。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 汽车 , 95%以上为电动型 汽车 ,整个电动 汽车 领域已经趋于成熟,城市里绿色牌照的新能源 汽车 几乎随处可见,未来还会更加快速的发展。
电动 汽车 的核心是电池,电池的核心是四大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和三元打得不可开交,电解液和固态电池也在争得你死我活,短时间难以分出胜负;隔膜行业本就是有机薄膜加工,成熟的市场出现一块新鲜的蛋糕,分分钟就被瓜分得一干二净。
唯有负极材料不同,碳基材料的主流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而挑战者正是被各路神仙都一致看好的硅基负极。 目前市面上所有与锂电池负极领域相关的企业都在硅基负极上有所布局,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的“四大四小”无一例外都有自己的硅基负极产品,而宁德时代、力神电池、国轩高科、比亚迪、比克动力、万向A123、微宏动力等电池企业同样在加码硅基负极,至于车企,像是特斯拉、比亚迪、广汽、小鹏、蔚来等等更是对硅基电池格外看重。
其实对于市场选择硅基负极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教授甚至是企业家已经分析得非常透彻, 其核心就是能够提供更高的续航和更低的原料成本 。相比碳基负极来说,硅在常温下可与锂合金化,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远高于商业化石墨理论比容量(372mAh/g),在地壳元素中储量丰富,成本低、环境友好,因而硅负极材料一直备受科研人员关注,被公认为是 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
缺点也自然不必多说,膨胀、粉化、循环差、不导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锂电池负极中所使用的硅为单质硅或者氧化亚硅。目前市面上99.999%纯度的高纯硅也不过5万元/吨,但是,这些硅想要作为负极材料使用,需要研磨、破碎至纳米级,之后进行碳复合形成负极材料,这些负极材料的售价在10~30万元/吨不等。按照美国安普瑞斯的工艺,硅含量约为10%,剩下的都是碳材料,而市面现有的石墨负极也就5~8万元/吨,刨去生产工艺中的其他成本,纳米级硅原料的价格可谓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事实也正是如此,目前市售的纳米球形硅粉价格通常在250~300万元/吨之间,虽然这仅是小批量供应的价格,但产量放大后也不会太便宜。
硅基负极材料由日本日立化成(HITACHI)首次发明。目前国际上技术较为领先的国际厂家多集中在日韩两国,包括 日本日立化成(HITACHI)、日本信越化学(ShinEtsu)、韩国加德士(GS)、韩国大洲(Daejoo)、 美国安普瑞斯(Amprius)等。近年来,国内在硅基负极材料的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突破,贝特瑞成功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璞泰来的主要供应对象则是ATL、LG和三星。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硅基负极材料仍然不是主流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硅碳负极在整体负极中出货量的占比约8%。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2025年硅碳负极材料在锂电池负极中渗透率年均增长为3~4%。通常来说,纳米硅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添加量为10%左右,按照这一模型计算,到2025年,纳米硅的需求量将会达到4.42万吨,市场份额将超过1300亿。
硅负极优秀吗?答案是 肯定 的。
但是在硅基负极规模化的道路上,还有一个最凶猛的拦路虎,那就是性价比。从前文可以看到,硅基负极的价格比现有碳基负极价格高出很多,但是对于性能的提升实际上不到15%,在解决的里程痛点的基础上,市场的接受度并不是特别高。目前在规模化上,仅有特斯拉在model3系列上全面铺开,比亚迪已经部分列装,而广汽引爆资本市场的“弹匣电池”,还没有看到实际的产品落地。
更多的硅基负极实际上是应用在了3C领域。解决的办法有吗?有。而且已经在路上,各厂家在硅负极的性能提升和降本的 探索 行都有了一定的进展,最多五年,硅碳负极将会在高端甚至是中端电动车上全面铺开。 唯一能限制其扩张速度的就是各厂家的产能。
一种新型纳米硅及负极前驱体生产技术。
新型纳米硅及负极前驱体的优势:
1、 成本低, 相比现有负极材料成本可降低5~10%。
2、 循环性能优异, 在保持高容量的同时循环性能 800圈。
3、 相容性好, 在碳包覆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团聚,有效提产品性能。
4、 产能高, 具有规模化、工业化连续生产效应。
5、 无污染, 生产过程中不存在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环评无压力。
新能源汽车车顶想要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不是不可能,理论上安装时可行的,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当前对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来说,怎么去实现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率。现在不是转化成电力的问题,是转化之后的存储的问题。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阳能充电是非常理想的充电方式:无污染,可再生,还不要钱(除去前期的安装成本),不过,目前利用太阳能给车辆充电更多只是实验室或者概念车阶段,真正量产的比较少,主要原因如下:
1、太阳能转化效率不高根据实验室数据,目前太阳能充电转化效率可以达到30%,但如果安装在车顶和舱盖,考虑到接受阳光的角度等,真正应用过程中,转化效率估计在18%左右。网上也有帖子说了,2平米大小的太阳能板,日发电半度,按照百公里电耗15度计算,每度电基本可以跑6-7公里,也就是说,晒了一天,也能跑3公里左右,这么计算,经济性确实有点差。同时,太阳能发电之后,如何将这部分电能进行存储,并且转移到车内动力电池内,也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2、安装成本较高太阳能材料需要抗氧化,耐腐蚀等,且防撞能力较弱,如果将舱盖换成太阳能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整套太阳能发电系统,成本也很高,以目前的转化效率,得不偿失。如果想要太阳能充电进行普及的话,成本一定要得到有效控制,且转化效率一定要再提高一些。如果日充电能够跑30公里,甚至更高的话,太阳能充电才会慢慢开始普及。
(图/文/摄: 问答叫兽)蔚来EC6 小鹏汽车P7 MARVEL R 岚图FREE 奥迪A4L Model 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