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这次世界杯的公司和企业有哪些?
2010世界杯赞助商:百威啤酒、嘉实多润滑油、马牌轮胎、麦当劳、MTN移动运营商、Mahindrasatyam、SEARA、英利绿色能源、阿迪达斯、可口可乐、阿联酋航空、现代(起亚)汽车、索尼、VISA
获得2010年世界杯的赞助商有:阿迪达斯,可口可乐,起亚,索尼,麦当劳等一些国际品牌巨头,值得一提的是,英利成为历史上首家赞助世界杯足球赛的可再生能源公司,同时也是第一家瓜分世界杯大蛋糕的中国公司。国际足联主席约瑟夫-布拉特(Joseph S. Blatter)先生在苏黎世通过视频向英利绿色能源表示祝贺,并表示,国际足联选择英利绿色能源成为全球赞助商之一,不仅因为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内取得的突出成就,还因为其拥有的高度企业社会责任感。
国家赞助商有6个;FIFA赞助商:阿迪达斯,可口可乐,酋长航空,韩国现代起亚,SONY,VISA;世界杯赞助商:百威啤酒,嘉实多(castrol),Continental,麦当劳,MTN电信公司,萨蒂扬软件公司(SATYAM)
CES(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国际消费电子展作为每年全球最前沿的科技展会,近些年来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汽车主机厂、汽车零配件厂家,以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等,并且还“召回”了时隔27年才重返CES的Apple公司。
Sony VISION-S
虽然Apple一直刻意对造车计划保持低调,但从不断更新的汽车专利来看,苹果正在悄悄实施一项“颠覆计划”。不过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于今日开幕的2020 CES上,一家具有73年历史的老牌日企竟率先发布了首款纯电动概念车,它就是Sony索尼。
秉持着“用创意和科技的力量感动世界(Fill the world with emotion, through the power of creativity and technology)”的宗旨,Sony也开始造车了。Sony的CEO吉田宪一郎谈到:“毫不夸张地说,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过去十年的大趋势,我相信下一个大趋势将是移动出行。”
这款名叫“VISION-S”的概念车,其车标并不是“Sony”字样,而是由两条交错的光带组成。VISION-S是一款融合了Sony影像和传感技术的自动驾驶电动轿车,它代表的是Sony对未来出行方式的理解。VISION-S共搭载了33种传感器,它包含Sony正在大力投资的四项技术产品:CMOS图像传感器、固态LiDAR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飞行时间(ToF)测距传感技术。
VISION-S旨在推进安全、可靠、舒适和娱乐性的自动驾驶出行体验,它通过多项传感器检测车辆四周情况,预先规避风险实现自动驾驶。由于VISION-S的车内仍保留了方向盘,因此我们预测它将实现的是L4级自动驾驶技术。
VISION-S的中控台上采用了类似Byton汽车的环绕式超大尺寸宽屏,信息显示和排布都更加丰富且合理。VISION-S还拥有“360临场音效”,通过安装在每个座位上的扬声器,让驾乘人员都能拥有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听觉享受。
不过,VISION-S的合作厂商还包括Bosch、Continental、NVIDIA、Qualcomm、Gentex、ZF等等一系列汽车零配件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动力和悬架则由Magna提供。因此,VISION-S更像是Sony在传感器、汽车零部件、解决方案等领域的技术集成展示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造车新势力”。
奔驰VISION AVTR
在2020 CES上,奔驰带来了一款名为VISION AVTR的概念车。车如其名,VISION AVTR概念车结合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开发而来,这款车展示了奔驰对未来人机交互的理解和展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可持续能源、自然保护的关注。
VISION AVTR的造型极具科幻色彩和仿生学设计,轮毂、前后车标、车顶等多处应用发光效果。车门为透明材质的鸥翼门;车身后部拥有33个可多向移动的“鳞片”设计,其实它们是可自动伸缩的太阳能电池板,不仅能为车辆提供额外电能,还能适时改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内饰的整体设计比较简洁,造型科幻且优雅,大量采用弧线设计,并且取消了方向盘和踏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发光控制器。座椅的造型灵感来源于《阿凡达》中人物睡的吊床;T形中控台上搭载一块异形屏;地板由一种名叫Karuun的新型天然木料制成。
VISION AVTR也具备一定的生物识别功能,它能检测人的脉搏和呼吸,以此来判断人的健康状况。并且还能与人进行沟通,进而通过全息投影将操作菜单直接投影到手掌上,无需额外的设备进行操作。
VISION AVTR的动力来源于容量为110kWh的新型电池,它是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有机化学电池,充电15分钟续航700公里。其动力电池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含有稀土和金属等有毒物质,废弃之后可完全降解,因此不会污染环境。
此外,VISION AVTR还采用了轮毂电机的设计,其优势是动力传输更高效直接,节省车体空间,但由于它会增加“簧下质量”,从而影响舒适性,因此轮毂电机的设计并未出现在当下的量产车中。
BMW i3 Urban Suite
车名“Urban Suite”翻译过来是“城市套房”,BMW i3 Urban Suite正是一款基于BMW i3纯电动汽车打造的特别版车型,而车内却别有洞天,其最大特点是取消了副驾驶座椅和后排座椅,取而代之的是可以伸直腿的豪华“头等舱”。
这个头等舱座椅的位置相当于副驾驶员一侧的后座,副驾驶座则改为了腿托,供头等舱乘客更好地舒展放松;头等舱的另一边是个小桌台,并配备了一盏台灯和一个杯架;主驾驶座后方还设置了衣架。
车顶处内嵌了一个旋转屏,翻下后可成为头等舱乘客的影音娱乐播放器。头等舱一侧的地板铺有绒布地毯,另一侧为木质地板,从颜色和材质的搭配上能看出,BMW有意为乘客营造出家居温馨氛围。
不过,BMW i3 Urban Suite的动力方面并没有变化,它搭载最大功率为125kW的电动机,NEDC续航里程达340公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简直是天方夜谭,不但行而且很行,索尼在影视界也是赫赫有名何况还有独霸手机摄像头,和照相机COMS摄像头几乎囊括全世界70%,松下已经是新能源的佼佼者,像家电这种低附加值的家电早就甩出去了。
东芝 索尼不行了? 提问的认识这两玩意么, 一个陀螺仪 一个民用2.4米 240公里轨道拍的30cm分辨率的镜头 知道是你说的哪两家的么?
日本企业的特点:
1.通常善于改善、优化,而不是发明
2.专治认真,物极必反
3.拿功能机比喻日本企业比较恰当
第一条,日本多数技术是模仿欧洲和美国。举一例,金属触变成型机,专利权属于美国,可是美国并不生产,专利权分别授予加拿大和日本的各一家公司。日本拿到专利,并不是照搬生产,而是做了进一步地改进、优化,加拿大的机器可以说是原型机,生产中日本的机台要好用的多。
在以前,改善优化立显日本企业的优势,日本产品曾经以这样的方法,将电脑内存以及 汽车 等产品打入美国市场。现在,有了中国企业的出现,中国产品的模仿则是全方位的,无论对方多么穷或者富有,都有相对应的产品。光伏、LED、LCD、轮船,甚至高铁,中国企业有直接简单模仿,有优化改善,在一个行业不仅仅是全方位渗透,而且是各个层次的低价竞争。何止是日本抵挡不住,美国特朗普也发愁呢!
第二条,日本企业完善了各种表单和流程,企图做到疏而不漏。正因为如此,设置部门过多,战略执行困难,协调合作效率低,开发产品周期过长。(注:德国、美国的效率也不高,流程同样长)。另一点,日本是一丝不苟的做事精神,刻板专治单一,因此日本企业得以改善优化出了很多优秀的配件、部件,机床。看长端这是很有利的!但整体市场,中国企业做到了边改善边出产品,速度快,抢先占领市场。或许是太难于接受现实,或许被现象迷惑,有的日本企业开始坐不住了,屡次作假屡次曝光!部分日本企业的认真、专一精神开始崩溃!
第三条,日本企业喜欢闭门造车,改善优化是停留在企业内部,产品没有上市,就已经开始替客户拿主意了,“Panasonic ideas for life”,从2003年一直使用了十年至2013年,松下巨额亏损!
缺衣少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不是你给我什么,我就要接受什么)!而 时尚 则是观察时代变化最好的窗口,可以看到大众的心灵变化:LV包包不再流行,包包、服装开始追求小众化品牌,流行个性化、定制版。如果,你的产品现在还在我行我素,企图牵着客户的鼻子走,那你的产品会被漠视,视而不见!
日本企业较为擅长产品品质、性能的提升,显得刚性十足,像是一部功能手机。中国企业从并不是自己开发的手机入手,美化桌面主题UI,缩短开机时间,清理存储空间,以致于先有MIUI系统后有小米手机。
中国企业的颜色是渐变色,日本企业则是单色的浓郁。零零年代,索爱手机开发之初,由日本派专员督阵某代工企业,天天彻夜不眠,生产方案改了又改。可终究呢?Sony感光元件imx系列是日本手机唯一留下的光辉!
欧美注重基础研究,久而久之,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发明,或许像一名产妇,发明完了,她就太累了,无暇顾及继续改善,自以为可以高高在上了!
当下,一个国家长端要看基础研究的积累,短端要看发明的衍生品(改善优化的能力)繁衍出的价值。时代向前,你只有向前,差距在缩短,轮回在变快……
谁说他们不行了?别人只是转行了。砍掉了白色家电和下游低端制造业,别人现在都做高端产品去了!
东芝的核磁共振,多普勒彩色B超,高端透析产品,数字X光机,芯片,数据存储,人家是高端医疗器械的王者,中国每年向日本进口的彩色B超,X光机,核磁共振东芝占一多半。
索尼是高端电视机的王者,高端电子产品,耳机,音响,高端摄影机,顶级ccd,数码相机,手机摄像头(全球份额第一),索尼在影音设备,电视直播,转播系统,全球数一数二。
松下有高端刮胡刀,高档家电,高档锂电池市场份额第一,高档锂电池专门为特斯拉供应,还有笔记本电脑,虽说份额不是很大。但是质量真的是很牛逼,相当的耐用!据说美军的军用笔记本,有很多采购松下的!
夏普已经把液晶显示器面板技术(低端产品)已经卖给国内的企业了,现在还在做激光打印机,高档激光电视。不赚钱的都丢给中国企业,赚钱的自己留着慢慢用。
三洋,依旧是电池研发领域的王者,已经把低端家电产业卖给中国企业了。据说三洋被索尼和丰田持股!其他的产业不详!
这特么我是不是傻,你去电商,商超看看索尼电视多少钱?同样的国产多少?同样指标的你拿国产的价格看人家索尼卖给你吗?不是崇洋媚外,不如人家要承认,别整天意淫。
哪里不行了???人家厉害的地方你不知道而已,醒醒吧,东芝在芯片里已经做到世界前五了,松下在新能源零部件是全球老大,索尼在自动驾驶也是举足轻重,三洋贸易也是全球顶尖的商社之一
事实确实如此。东芝能源系统社长介绍,东芝当年做白色家电年营收最高达4000亿人民币。但泡沫经济崩溃后,东芝逐渐退出了电视和白色家电行业,相关技术转让给了中国的海信和美的。
如今中国的白色家电市场,几乎被美的、格力、海尔等掌控。日本企业全面大溃败,我们已很难寻觅东芝、索尼等日本品牌的身影。不过,据东芝能源系统社长介绍,2017年东芝的营收达到2400亿人民币,利润40亿人民币。预计到2019年,东芝的年营收就会恢复到3000亿人民币或更高。
其实日本诸如松下、日立这些巨头已转型成功。转型慢了一步的夏普遇到了问题,被富士康的郭台铭收购了;索尼转型不够坚决还处于不稳定状态。
东芝完全退出白色家电后,进入大型核电、新能源和氢燃料电池电站业务领域,目前,支撑东芝的核心业务是全球化布局的上游重工业务以及核电、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技术。这样的东芝不再为人熟知,也没有当年的体量,但重工技术的底子更加厚实。
在前端市场消失,在上游市场站稳脚跟。东芝的成功转型,几乎是日本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从2000年开始,遭遇泡沫经济打击、在终端市场上败退的日本企业,开始往两个路径转型:
一是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二是从国内市场再次向国际市场转移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电子产业抓住技术革命良机快速崛起。日本的电子表、电子 游戏 机、彩电、冰箱、空调、功能型手机等白色家电和电子产品风靡全球。当时,中国进口最多的家电便是日本家电。
但是,1990年泡沫危机爆发后,日本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中国海尔、格力、美的、海信等家电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逐渐抢占中国市场,松下、东芝等日企逐渐在终端市场黯然退出。韩国三星、LG崛起,取代索尼、夏普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
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领域,日本电子产业错过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最佳时机。美国微软、谷歌、苹果、英特尔、高通等牢牢掌握技术标准和控制权。
最近三十年日本家电及电子产业几乎面临绝境,前有美国 科技 企业压制,后有中国廉价产品大举抢占,还有后来居上的韩国技术袭击。
所谓“穷则思变”,日本企业界开启了大反思、大变革,索尼提出复兴计划,东芝、松下等纷纷剥离家电业务,丰田、本田大力向国际市场拓展。
他们都向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转型,不少企业从B2C领域转到B2B领域。松下从家电,扩展至 汽车 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夏普转向 健康 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 汽车 、空气安全技术领域;东芝进入大型核电、新能源和氢燃料电池电站业务领域。
经过十年努力,不少企业都已经扭亏为盈,业务稳步复苏,技术更加扎实。但最不稳定的却是索尼。
索尼拥有庞大的终端市场业务,产品覆盖电视机、手机、 游戏 机、音像、电脑等。这家公司虽然高喊复兴计划,试图大刀阔斧地改革,但是始终无法放弃终端市场,没能坚决地向上游技术领域转型。
电视业务是索尼的根据地,索尼一直不肯放弃这块市场。2013年,索尼营收同比增加14.3%,却亏损12.5亿美元。从2002年至今,索尼的转型不算成功,营收及利润一直不稳定。
当年,松下CEO津贺一宏在看过索尼的CES展台后说:“如今谁都能做电视机,但智能手机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只是电视机。”这句话道出了索尼的问题,也说出了日本企业转型的大势。
2002年,松下已连续两年亏损,这直接导致松下前任社长大坪文雄的下台和松下从纽交所退市(2013年)。不过,津贺一宏临危受命接任社长。
津贺一宏果断放弃连续投资了12年的等离子电视业务,砍掉了不少家电终端业务,改革后的松下集团分设住宅设备机器、环境方案、 汽车 电子和机电系统以及互联解决方案四大公司。2013年,松下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将近12亿美元。此后,松下在津贺一宏领导下成功转型、平稳发展。2018年,松下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7.98万亿日元和3800亿日元。这是松下最近七年来最好成绩。
如今,家电事业部门收入规模依然最大,占据松下总收入的32%。但是,津贺一宏明确表示,传统家电业务已见顶。松下在战略上大力发展 汽车 电子和机电系统领域,这一业务规模已占总收入的29%。在这项业务上,松下与特斯拉共同投资了动力电池工厂。
另外,环境领域,尤其是节能、环保及安全技术,是松下发展的重点。津贺一宏称,为了解决环境问题,预计各国在氢气、水、空气三个领域的投资,到2030年达到100兆日元的规模。
日本企业从大众视野中逐渐退出后,逐渐向上游技术产业转型。如今,夏普的液晶面板,松下的锂离子电池,索尼的摄像头,旭硝子的面板玻璃,这些核心技术及部件隐藏在各个品牌的智能手机、超大屏幕电视、平板电脑、电动 汽车 等里面。
在经济萧条的逼迫下,不仅是家电及电子企业,还有不少其它日企,都加强了上游及核心技术的投资。
例如,日立智能电网、电梯核电技术等基础设备业绩平稳增长,三菱发力于氢燃料电池,
不是日企不行了,而是太超前了不适合国人消费了。
这就跟八九十年代一样的了呢,低端的国产的确销量占带部分,但是高端的还是得看索尼,松下,东芝这些的了呢。
就日企的技术你觉得中国人消费的起吗?我不是看扁的意思,而是人家的高度的确不适合中国民用市场消费了的呢。
日本月收入两万多,咱们这月收入五千多,日本根据本国的消费能力出个冰箱洗衣机上万人家国内就能消费的起,放到国内就消费不起,那么物优价廉的东西作为经济差距极大的国家怎么搞?
苹果为啥不去非洲卖手机?因为没法卖的啊,穷,买不起,还能怎么办的呢?
你让索尼出个599的手机,你让松下来个599的洗衣机,人家怎么弄?各种低端东西一顿搞,最后发现这个价位的东西用不起任何人家自己的技术,因为成本不够呗?我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的了呢?
别说现在了,就之前的这些产品难道就普通人用的起了吗?
现在能觉得这些牌子不行了的绝对是个小白痴,的确现在我们很多技术是进步的了呢,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十年八年以上的差距,这些年日本的企业并不是原地踏步吃老本,那么多高校毕业的高材生不是白读书的,想想咱们几个留美留日学成回来的是人才了,但是日本那是几十个,几百个人才率的呢。
很多东西我说了会挨骂,但是的确就是,日本的技术还是很先进,咱们还是得慢慢追。
你怎么知道人家不行了,人家只不过顺利转型,不干利润低的家电了,而重要的核心技术都是人家的,韩国也怕日本这些企业给他们断货,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等等,还有索尼涉及的 娱乐 媒体 游戏 产业等等,核心技术和部件的生产开发,人家还是领头羊,多去外面走走,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夜郎自大,我们差人家很远,我们只有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才能走向复兴之路。
我们致力于在手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环保生产。
我们知道您有自己的选择。您选择手机的标准可能是娱乐性、拍照功能、音乐功能、社交功能或者商务功能。您选择手机的标准还可以是因为其生产方式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GreenHeart™是多年绿色手机开发研发的结晶。绿色创新减少手机的影响而不有损功能。这意味着功能性、娱乐性和质量不会受损。
了解有关GreenHeart™、我们的信条和产品的更多信息,我们的创造使世界有所不同。
绿色有益于您。
这是我们的信条
因为爱护环境,所以我们会这样做。
因为我们认为您也同样重视。
一直以来,我们不断地思考决策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这归咎于我们所作的一切。从规划、生产、运输到循环利用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关注但我们绝对不会降低标准。GreenHeart™产品有着万众期待的功能和设计。否则,您不会购买。不是吗?
GreenHeart™。是我们尽全力做到对环境保护持续影响力的承诺。在手机的各个环节实施绿色革新的同时,在各处实施。绝不降低设计、功能或质量
我们的GreenHeart™目标如下:
到2015年,将我们生产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0%
到2015年,在我们手机的生命周期内将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5%
到2011年,通过我们的全球回收计划,每年回收100万部手机
产品型号
使您的环保之心加速跳动。
什么使您的环保之心驿动不歇?联系开心网上的所有好友?回复电子邮件?在出行途中紧急预订会议?或者戴上耳机,沉静在自己的世界?环保者乐行环保之举,为什么不用GreenHeart™产品践行您的信念呢?
我们的GreenHeart™产品是生态智能的。但产品的功能或设计决不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我们的手机,我们的配件。请详细了解我们的GreenHeart™产品。可能有使您的环保之心加速跳动的一款。
www.sonyericsson.com/products
什么造就了GreenHeart™?
积跬步,以致千里。
更少的包装。非纸质手册。无毒涂漆。可回收塑料。低能耗充电器。迈出的每一步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您迈出了多少步。将减少包装为例。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小步,但随后我们的每次装运可以运送更多的手机。使用数字的电子手册替代纸质手册可节约纸张。这相当于数量庞大的树木。您难道不同意吗?
长久以来,我们都致力于使我们生产的所有手机和配件更加生态智能。您将在我们称为GreenHeart™的产品中发现最新的环保创新。我们的目标是使我们生产的所有手机尽快成为环保手机。
我们已经开始飞跃。但尚未达成目标。我们想使每部Sony Ericsson手机和配件都成为GreenHeart™产品。我们将逐步接近这一目标。
回收塑料
通过在生产GreenHeart™手机时使用回收塑料,饮料瓶和CD得到了再次利用的机会。由于回收塑料远比生产新塑料更节能,从而减少了手机的碳排放量。
水性漆
GreenHeart™手机是用水性漆喷漆的,与我们生产的其他手机一样漂亮。与溶剂型颜料相比,水性漆极大减少了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接触。
电子手册
我们已经用手机中的电子版手册代替了纸质手册,这样在您需要时可随时查阅。这有助于削减纸张的使用和运输。通过替代一百万部手机的标准手册,我们节约了350吨的纸张。这相当于节约了13,000棵树木和7,500万立方米的水。
减少包装
我们已经优化了我们生产的所有手机的包装,使其更加生态智能。手机包装盒更引人注目、更小巧轻便,减少了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并节省了宝贵的自然资源。更小的包装使每次装运可运送更多的手机,从而降低了运输产生的CO2。
绿色充电器
绿色充电器符合能源“能源之星五级”标准,同时待机能耗小于30mW。这意味着更低的能耗。
材料控制
我们正引导市场逐渐淘汰使用危害材料,我们致力于在此领域中坚持不懈。今天,我们所有的手机:
——100%不含PVC
——100%不含铍
——99.9%不含卤化(氯化物)阻燃剂
——99.9%不含锑
我们还在以下网址提供我们手机所用材料的完整声明:
www.sonyericsson.com/cws/support/phones/detailed/environmentaldeclaration
绿色应用程序
借助Walkmate Eco和EcoMate等绿色应用程序您可以切实履行促进环保的承诺。Walkmate Eco通过显示走路与驱车相同距离CO2的减排量,让您作出更环保的选择。EcoMate以简单有趣的方式教你如何作出更加聪明环保的选择。能带来重大改变的小事。
GreenHeart™配件
我们的配件系列中有多种生态智能配件,诸如节能的微型USB充电器EP310和MH300耳机。MH300中5个硬塑料部件中就有4个部件是利用100%可再生塑料生产的,这远远超出了所有法律环境要求的规定。
全球回收计划
我们的全球回收计划确保手机不会在垃圾填埋场寿终正寝。它们会被送到专门进行手机回收的工厂。零部件和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从而减少为新产品提取和精炼材料的需要。这会减少电子废弃物,节省能源和化学品。
了解有关全球回收计划的更多内容: www.sonyericsson.com/recycle/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游戏深度爱好者的话,对于微软、索尼和任天堂这三大厂一定不会陌生。美国的微软暂且不说,日本的索尼大法(索尼粉爱称)和老任(任天堂粉爱称)在主机界、游戏界一直是相爱相杀,各自凭借自身的特点圈粉无数。当老任的游戏主机销量在全球范围疯涨的时候,常年处在主机界老大位置的索尼自然也不会甘愿当配角。这不,索尼在本次CES展的发布会上对有望在今年推出的下一代主机PS5进行了预告。到这儿,你是不是以为今天所说的主题会是电子游戏?
非也,当人们都以为发布会重头戏已经结束的时候,索尼CEO吉田宪一郎先生走了上来,而随他一起上台的,还有一辆名为VISION-S的概念车。纳尼?索尼已经要把“魔爪”伸向汽车领域了吗?难道以后能在车里玩PS5了吗?
CES展是个什么鬼?
说大法的新车之前,先来大概了解一下CES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索尼会在这个展会上发布电子产品的同时还会发布一辆汽车?
CES的翻译过来是国际消费电子展,截止到2020年,已经有53年的历史了。如果说全球各大车展是汽车品牌大秀的话,那每年1月初举行的CES就是电子产业的年度大戏,各个领域的品牌都会带着自家最新的科技产品前来参展。从过去的收音机、电脑,到现在的人工智能、VR、次时代游戏主机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等等,在这里你不光能看到当下最酷、最尖端的电子产品,还能提前知晓未来的科技走向。
一向走在全球科技顶端,又一向喜欢玩黑科技的索尼大法,自然是CES展的常客。索尼在科技上的建树远远不止在游戏主机领域,比如这次除了PS5的信息以外,还有8K HDR旗舰电视Z8H,堪称广场舞神器的GTK-P10音响等等。至于这辆VISION-S,意在向世人展现自己在智能化汽车方面的造诣,俗称——秀肌肉。
怎么又来汽车领域“捣乱”了?
“One More Thing”。索尼在发布会结尾给全世界来了个惊喜,让那些还在因为没有看到PS5实机而失落的人们瞬间又兴奋了起来。再到吉田宪一郎先生带着VISION-S宣布索尼将正式进军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舞台又一次被点燃。
难道这个卖音响、卖耳机、卖相机、卖电视、卖游戏机,甚至卖Walkman随身听的技术宅,现在连汽车都不放过了吗?是不是买车还会送游戏手柄,以后可以坐在车里玩GTA了?对于这样的猜测,索尼官方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回答——不会成为汽车制造商,只是致力于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推动者。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卖的是技术,不卖车。
其实对于顶尖的科技公司踏足汽车领域这样的新闻,我们已经不陌生了。比如一直有传言,苹果公司正在偷偷做着汽车的研发,虽然一直没下文吧;再比如卖吸尘器的戴森,蹚了一遍造车的水后发现,还是算了吧……而索尼呢,虽然是做晶体管收音机起的家,后来又卖起了电视和随身听,看起来似乎和汽车没什么关系,但其实早期的索尼不仅是一家车载娱乐系统的供应商,还是第一位把锂电池引入商用的领头人。就像现在,我们可能会知道松下、LG、宁德时代是锂电池界的大咖,殊不知18650圆柱形电池的发明者是如今的索尼大法。
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风靡全球;大众汽车不惜直接拿出3年的利润全力推动旗下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开展;中国市场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等等,这些都在表明,汽车电气化智能化必定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索尼,这家虽不会造发动机,不懂底盘如何调教,但却在图像技术、娱乐系统、人工智能、半导体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等方面都非常有建树的电子巨头,正是登场亮相的好时机。
所以,VISION-S概念车来了。
卖技术,不卖车
虽然VISION-S是一辆概念车没错,但就外观内饰来看,好像它一点也不概念,至少并不革新,整辆车仿佛只要再把物理后视镜装上去就是奔着量产来的。但就像开头所说的,索尼压根儿没想把它量产,至少现在不会。所以这辆VISION-S的外形是什么样反而不太重要,它只是一个载体,或者说是一个盛有满满干货的大碗。
其实就索尼的实力而言,想要自己造车也并不是不可能,各个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整合技术的能力对于大法来说都是具备的。再加上发布会上公布的合作伙伴名单,上面赫然写着博世、黑莓、高通、英伟达、大陆、HERE、采埃孚、麦格纳等等这些技术大佬,方方面面都已经具备了造车的能力,那为啥就不造呢?
仔细想想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2003年成立的他们至今造车也有17年了吧,核心技术他们也有吧,但实现盈利却也仅仅只是几个月之前的事,况且还不是很稳定。而索尼现在的掌舵人,吉田宪一郎先生,在他还是索尼首席财务官(CFO)的时候,就提出过不要做高风险长线布局,恰恰造车这件事就是一门需要放长线、重投资的生意,他自然不会随便冒这个险。
卖技术就不一样了,不仅风险小,来钱的速度还快。5G领域目前是高通和华为两家独大,苹果在失去高通支持的那段时间直接让自家5G手机的上线时间落后了1年多,无奈又重新和高通和解,而高通则凭借5G基带轻轻松松从苹果那拿走大把大把的美金;除了索尼,三星的液晶屏幕技术在业内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他们除了自己卖电视、卖手机以外,还是很多品牌的屏幕供应商,比如苹果、华为、OPPO、VIVO等等;说回索尼大法,他们的CMOS更是独霸武林,全球拍摄设备上的CMOS有50.1%都出自于自索尼。
而在近期的一篇索尼官方新闻稿中,还对他们正在投资的一些技术进行了一番介绍,其中就包括可实现高灵敏度、高清晰度和高动态范围的CMOS图像传感器,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融合技术,可实现对座舱内人或物体精准识别的ToF镜头等等。这一切都更能看出索尼的“野心”,他们想用VISION-S概念车向世人展示,他们有足够顶尖的技术成为行业内的上游供应商。
在VISION-S上索尼又想重点表达什么呢?
4895/1900/1450mm的长宽高,3000mm的轴距,尺寸看起来要比Model 3大一些。200kW的前后双电机可以实现4.8s的0-100km/h加速,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重要的参数公布了。不过没关系,这原本也不是索尼想要说的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安全性。发布会上,吉田宪一郎介绍了这辆VISION-S全车搭载了包括超市波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固态激光雷达在内的33个不同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为车辆织起一道无形的安全网,索尼称之为安全茧。而这些,也正是建立在索尼顶尖的图像传感器技术上,依靠这些技术便可以达到一般传感器达到不了的高度,实现更高更快更精准的识别,并通过车内的多块屏幕传达给驾驶员。最终的最终,实现L4或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而车内摄像头的应用在现在看来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技术了,索尼也只是表示现阶段可以通过观察车内驾驶员及乘客分别做出不同的判断。例如对驾驶员的注意力及疲劳程度实时监测,对其他成员的状态进行实施评估,比如发现有乘客在睡觉,便会自动识别并调整到适当温度以及适当的音量大小等等。
第二个重点是娱乐性,这可是索尼最拿手的好戏了,他们意在打造一个终极的移动娱乐空间。而用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是中控台贯穿式的屏幕和后排两个独立屏幕,以及索尼的360 Reality Audio技术。
贯穿式大屏幕并不新奇了,类似于刚刚交付的理想One,后排的独立屏幕更是很多品牌都在做,只不过不知道索尼作为“娱乐圈”的资深玩家能不能玩出一些不一样的花样,说不定他们会把自家所有的游戏、影视和音乐资源统统放进来呢?
而另一个360 Reality Audio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将人声、和声、乐器以及其他不同音轨的声音分离开来并在一个球形的虚拟声场中重新排布,以此来为人们提供更逼真、更沉浸的音乐体验。
第三个重点是适应性。索尼对它的解释是在面对不同车主以及未来不同的需求时,车辆能够迅速的变化和提升自己,而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5G技术支持的。为此,索尼也打造了专门安装在汽车上的5G基带,这也是他拉高通入伙的重要原因。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如果你是索尼大法的终极信仰死忠粉,那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想要买到SONY牌汽车可能短期内无法实现了。索尼选择在CES展而非车展上发布他们的VISION-S概念车的意思也很明确——“各大汽车主机厂的朋友们,这里有最出色的技术,最先进的理念,赶快拨打xxxx-xxxxxx热线电话订购吧。购买时,请认准SONY标识,为信仰充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索尼X77的前面板是灰色的金属滤网,网内隐藏着1个62mm大尺寸低音扬声器+2个被动振膜单元+2个中高频扬声器,可以看成是2.1结构。据官方资料介绍X77所采用的62mm低音扬声器可回放约50Hz的低域音频,再加上双被动振膜设计,使得X77拥有强力的低音表现,它的最大输出功率大约可以达到40W,可以满足室外使用的需要。
背部设计简约,除去必要的按钮、接口与天线外,无其他元素。接口非常丰富,包括用于手机、平板充电的USB口、LAN网线接口、AUX IN音频输入与DC电源口。另外X77底部还设有网络功能开关与WPS按键,可以操作X77加入到家庭网络。
顶部为光面设计,左半部设有索尼的logo以及NFC。右侧是X77的指示灯与功能按钮,除去电源开关是物理按键外,其余皆为触摸感应键,其中包括音量增减,以及网络模式、蓝牙模式与AUX IN模式的功能切换键。还是支持LDAC技术的蓝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