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是唯一可直接转化为什么和什么的再生能源
木质纤维资源是唯一可以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可再生碳资源。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世界范围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世界范围内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环保材料的加快,促进了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的开发步伐。
采用热化学转化的方法将木质纤维资源转化为乙酰丙酸等高附加值产品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美国能源部也已将乙酰丙酸列入十二个最具高附加值的生物基化学品。
wood是可再生能源,因为人们可以通过种树然后得到木材。
而不可再生的资源,例如石油,人们没办法再生它。
木材是传统的建筑材料,在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结构上,木材主要用于构架和屋顶,如梁、柱、橼、望板、斗拱等。我国许多建筑物均为木结构,它们在建筑技术和艺术上均有很高的水平,并具独特的风格。
资源分布
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 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 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中国著名的森工城市,建国以来50年间为祖国建设输送了累计2.4亿立方米的木材,有"中国林都"的美誉。伊春市的五营区有世界的原始红松林保护区。
再生资源包括两种: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 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冉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更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
使用太阳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
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
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
地热能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7000度,而在 80至100公哩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摄氏650度至1200度。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 至5公哩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
水能
磨坊就是采用水力的好例子。而水力发电更是现代的重要能源,尤其是中国等满是河流的国家。此外,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缐,也很适合用来作潮汐发电。
风能
风能资源(Wind Energy Resources)因风力 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风具有的动能称风能。风速越高,动能越大。
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於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於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於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由木材和酒精等有机物燃烧得来的可再生能源是生物质能。
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木柴燃烧能够提供生物质能,食物能够提供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属再生能源。
生物质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扩展资料:
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X、NOX较少;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质能
1、取暖和生活用
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燃烧利用率高,便于储存,便于使用,安全卫生。在家庭使用受到普遍欢迎。
2、锅炉的燃料
生物质工业锅炉,作为工业,替代煤炭、重油和天然气解决环境污染。
发电可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每燃烧1万吨木屑可替代标准煤0.8万吨,减少SO2排放160吨,烟尘排放80吨,CO2排放1.44万吨。 以一台4吨锅炉年燃煤3600吨计算,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比煤炭节约170万元,比重油节约费用400万元,比天然气节约费用210万元。
3、人造板
通过人工复合成人造板,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如中纤板。
4、造纸
木屑加工成为纸浆,再通过造纸厂深加工成纸产品。
扩展资料:
木材的综合利用:
木材在加工成型材和制作成构件的过程中,会留下大量的碎块、废屑等,将这些下脚料进行加工处理,就可制成各种人造板材(胶合板原料除外)。常用人造板材有以下几种:
胶合板是将原木旋切成的薄片,用胶黏合热压而成的人造板材,其中薄片的叠合必须按照奇数层数进行,而且保持各层纤维互相垂直,胶合板最高层数可达15层。
胶合板大大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其主要特点是:材质均匀,强度高,无疵病,幅面大,使用方便,板面具有真实、立体和天然的美感,广泛用作建筑物室内隔墙板、护壁板、顶棚板、门面板以及各种家具及装修。
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是三合板和五合板。我国胶合板主要采用水曲柳、椴木、桦木、马尾松及部分进口原料制成。
纤维板是将木材加工下来的板皮、刨花、树枝等边角废料,经破碎、浸泡、研磨成木浆,再加入一定的胶料,经热压成型、干燥处理而成的人造板材,分硬质纤维板、半硬质纤维板和软质纤维板三种。纤维板的表观密度一般大于800kg/m3,适合作保温隔热材料。
纤维板的特点是材质构造均匀,各向同性,强度一致,抗弯强度高(可达55MPa),
耐磨,绝热性好,不易胀缩和翘曲变形,不腐朽,无木节、虫眼等缺陷。生产纤维板可使木材的利用率达90%以上。
刨花板、木丝板、木屑板是分别以刨花木渣、边角料刨制的木丝、木屑等为原料,经干燥后拌入胶粘剂,再经热压成型而制成的人造板材。所用黏结剂为合成树脂,也可以用水泥、菱苦土等无机的胶凝材料。
这类板材一般表观密度较小,强度较低,主要用作绝热和吸声材料,但其中热压树脂刨花板和木屑板,其表面可黏贴塑料贴面或胶合板作饰面层,这样既增加了板材的强度,又使板材具有装饰性,可用作吊顶、隔墙、家具等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材
煤、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定义是:
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再生的能源总称,包括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能、沼气等。生物质能源主要是指雅津甜高粱等,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格来说,是人类历史时期内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1、绿色环保,可再生,可降解;
2、施工简易、工期短;
3、冬暖夏凉;
4、抗震性能优良。
木材为林业主产物,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例如燃料及建筑用的材料。木材是天然的有机复合材料,由有纤维素纤维(抗拉性很强)和木质素的基质(抗压性强)组成。一般木材定义为茎部二次生长的木质部。
地球上约有一兆英吨的木材,每年约增加一千万吨。木材的蕴藏量大,且是碳中性的可再生材料,是颇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1991年约生产了三百五十万立方米的木材,主要用途是家具及建筑结构。
用作燃料的木材称为柴,在乡村地区,木柴是常用的燃料。硬木比软木更适合作燃料,因为硬木的燃烧时间较长,且产生较少烟。在欧洲、北美的冬季,郊区居民都会在家中的壁炉用木生火以取暖。
木材在干馏之后会形成木炭,其主要成分是碳。在化石燃料仍不普及的国家,木炭也常做为主要燃料。
自从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起,木材就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十九世纪前的船几乎都是木制的,在今天仍有许多船是木制的。像榆树在潮湿的情形下仍不容易损坏,特别适合用在船舶上(在现代化的水管发明前,榆树也会用来作成水管。)
在欧洲中古时期,所有木制建筑都是用栎属,包括梁、墙壁、门及地板,现代用的木材比较多样化,木门多半会用的杨树、松树及花旗松。
硬木、软木及木材强度
一般常将木材分类为软木(softwood)和硬木(hardwood)。由松柏类植物(像松树)制造的木材称为软木,由双子叶植物(像橡树)制造的木材称为硬木。
不过软木和硬木的分类常造成误解,因为软木不一定比较软,硬木不一定比较硬。例如轻木属于硬木,但比任何贩售的软木都要软,而有些软木(浆果紫杉)也比许多硬木要硬。
树木的种类和所制造木材的性质有强烈的相关性。木材的密度随树种而不同,而木材的强度和其密度有关。例如桃花心木是中等密度的硬木,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轻木的密度小,常用来制作建筑物模型或模型飞机。